乔丹-编年史(三)(原作者不可考,转载自天涯论坛、博客并整理)

avatar
关注
三、1984-1985赛季  这一夜,上帝扮成了乔丹
 
41投22中,63分!
       比分牌上,凯尔特人135比131赢得了86年东部首轮第二场的胜利,绿衫军球员们却都一脸阴沉,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一夜观众的宠儿是公牛23号乔丹,凯尔特人穷尽全队精英战斗力,居然被乔丹一个人折腾到双加时赛才涉险过关——就算获胜,这种连观众都把喝彩声送给乔丹的胜利,对凯尔特人而言有多少含金量?          
       一句赫赫有名的评语迄今传世,出自凯尔特人王牌战将“大鸟”伯德之口,伯德相当无奈的回答记者:“我想,这一晚上,上帝扮成了乔丹。”                      
伤离
       新秀年84-85赛季,乔丹帮助公牛赢得38胜,比之前的83-84赛季多胜了11场,他们杀了季后赛,无奈首轮就被密尔沃基雄鹿击溃,没有人指着乔丹,他所统率的还是一支青黄不接的球队,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就算乔丹都没办法逆天。          
       85-86赛季,成为迈克尔撕心裂肺的断层,他的身体素质卓越,职业生涯很少有长期伤病的案例可以被球评者们吐口水,唯有85-86赛季,赛季伊始只打到第3场比赛,乔丹就倒下了,医生的诊断是左脚骨折,于是乎,生性好胜的迈克尔只能天天晚上休闲打扮拄着拐棍走到现场看队友们打球,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到场只是见证队友们输球,在该赛季乔丹缺席的64场比赛中,芝加哥公牛犹如无头苍蝇任人揉捏,64战一共才赢了21场。          
       85-86赛季揭幕的3场比赛,乔丹还活跃在赛场,公牛用3连胜开局,前途一片光明;86年3月15日,伤愈复出的乔丹重新归队,战绩表格上显示公牛战绩为24胜43负,位列东部第九位。应该说乔丹和公牛都是幸运的,剩下的赛季末15战,公牛和原处第八位的克利夫兰骑士进行了撕咬角逐,最终公牛以全年30胜战绩夺得东部最后一张晋级门票。(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全年30胜就可以获得季后赛资格?但在85-86赛季,这一幕的确发生了。)——这一段故事的背景不可忽视,乔丹伤愈复出时,公牛管理层对他的健康相当担心,给乔丹的建议是尽可能坐在板凳上,别为强行复出而透支健康,公牛管理层宁愿看到一个健康的乔丹来年卷土重来。可乔丹没有答应球队的要求,他顽强地披上战袍,缔造了东部首轮的神迹。          
       季后赛首轮,公牛面前站立的是东部王者凯尔特人,要知道凯尔特人在85-86常规战绩为67胜,是“大鸟”伯德掌权时代的最佳战绩,全年赢得比赛的场次比公牛多出一倍以上,公牛叫板凯尔特人?别说球评者与球迷根本不相信,就连公牛和凯尔特人球员们都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乔丹没能改写历史,但他创造了历史,东部首轮第二战,乔丹鲸吞63分,“大鸟”伯德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出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评语,完整版本如下:“我不认为任何人可以做到像迈克尔对我们所作的一切,今晚他太兴奋,简直令人敬畏,我猜想上帝扮成了乔丹。”      “迈克尔作得太棒,我发现自己经常停着看他表演——当时我还在场上打球。”公牛射手帕克森心悦诚服。
乔丹改变一生的决定--耐克帝国的诞生
       把视线放到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的NBA吧,那个时代,球员的服饰文化正在一个蜕变期,特别是67年到76年ABA宣扬的“为个性张扬而打球”的主题,很大程度影响了原本走循规蹈矩路线的NBA。即便如此,在球鞋之道上,匡威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格局,将由乔丹和Nike来联手改写。          
       Nike的篮球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首款Bruin,虽有建树,却市场有限,直到1985年,Nike以极为冲击力的5年250万美元的合约抓住了乔丹这棵摇钱树,才真正意义打开了匡威NBA球鞋垄断地位。(80年代中旬的货币价值不能以如今的购买力衡量,5年250万美元的球鞋代言合同价值相当可怕。)          
       Air Jordan I的问世,极具传奇色彩,这个段子在装备界被奉为传奇,“乔一”问世后,作为代言人的乔丹理所当然要穿着这鞋出现在公众场合,否则Nike岂会甘心买账?Nike看中乔丹的人格魅力与赛场魅力自然得算是一场战略性眼光的赌博,无奈这种行为置NBA的威信于何在?自从乔丹传“乔一”出场后,首先就受到了联盟办公室的警告,理由是“不能穿未经NBA确认认可的球鞋装备”,并且因为乔丹的坚持,连续收到了价格不菲的罚单。          
       乔丹不能忽视这些罚单,Nike更不能,这些罚单只不过导致若干美钞流向联盟办公室,对“乔一”的市场反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驱动作用,可能是球迷的逆反心理作祟,自然也不排除乔丹代言造成的潜移默化,总之“乔一”一炮打响,在北美多数城市都发生了球鞋供不应求的场景,有球迷凌晨就在专卖店门口排队只为求一双“乔一”,更有说法Nike的流水线生产量都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量。          
       “乔一”的市场策略,同时让乔丹与Nike受益,Nike从Air Jordan系列开始真正威胁到了匡威的统治地位,乔丹也伴随Air Jordan系列的推广而名声大噪,更何况一个公开的秘密:乔丹根本不是靠NBA的球员工资吃饭的,他的绝大多数财富来源于品牌代言,Nike自然是Jordan最大的代言品牌,乔天皇一共通过Air Jordan系列中从Nike财务部领走过多少数量的美金分红?数量大到所有人都会倒吸一口冷气。 豪赌,赌赢了-I
       初出茅庐的乔丹对一切都还很朦胧,或者把一切朦胧意味的面纱撕开,严酷地说:NBA的球员商业意识是在渐进中成长的意识形态,乔丹扮演的就是探路人角色,在他之前,很少有球员会以如此庞大的合作力度全力配合一个品牌,多数球员的品牌代言合同只是为了赚代言费。   乔丹和Nike同时进行了一场赌博,一场被后人视为双赢的豪赌,Nike扔给乔丹的超级代言合同几乎可以让公司伤筋动骨,而乔丹则需要把自己与Nike紧密捆绑在一起,若不成功则可能导致几年青春与金钱。          
       且把当时的细节一一展开,乔丹刚出道就很清楚自己会有品牌代言机会,这在当时的NBA很常见,只不过在80年代早中期,多数球员代言某品牌不是为了拿多少钱,主要为了能有这个品牌的免费球鞋可以穿。在与Nike接触前,他也有过一些品牌代言,却没有涉及到球鞋领域,毕竟所有球员都知道球鞋代言是一个较为谨慎而且需要衡量的买卖,关系到自己穿的球鞋是不是熟悉舒适。所以,乔丹的视线中根本没有名不见经传的Nike,他希望自己能与Adidas或者匡威签代言合同。         ?
       不幸,乔丹的市场估计方向有点偏差,当时的Adidas焦头烂额,Adidas创始人是Adi Dassler与Kathe Dassler夫妇,1978年,Adi Dassler与世长辞,享年78岁;1984年,继续运作Adidas公司的总裁遗孀Kathe Dassler去世。前后6年,两大创始元老离去,把Adidas的经营重任交给了儿子Horst Dassler,不难揣测,高层人员变化也导致了市场与开发力度的调整,总之,乔丹一本正经寻找代言品牌的84年和85年时候,Adidas没有与乔丹接触太多,很多版本的说法都称当时Adidas正在做市场策略调整,没精力短期内迅猛扩张。          
同时,乔丹想和匡威合作的热情也被无情地扑灭,之所以乔丹钟情匡威,很大原因在于北卡大学主帅Dean Smith就是匡威代言人之一,刚走出大学的乔丹很容易回想起大学主帅的影响。无奈,匡威给出的代言价码太低,作为80年代初篮球运动品牌的垄断性巨头,匡威旗下不乏大腕,具有代表性的是统治80年代的“黑白双雄”“大鸟”伯德与“魔术师”约翰逊均为匡威的代言人,财大气粗而且其实有点疏于战略性眼光的匡威并不想在菜鸟身上扔太多代言费。          
       就在Adidas与匡威都给乔丹吃了闭门羹的时候,他的经纪人大卫-弗尔克无意中发现了Nike的巨大商机,一个商业帝国即将矗立——对不起,请允许纠正一下,应该说“Nike”与“乔丹”两大商业帝国即将形成攻守同盟。          
豪赌,赌赢了-II
       几乎每一个NBA球员都会有一个长期雇用的经纪人,球员没那么多精力亲自处理每一件事情,也没那么丰富的行业知识去判断每一个商机,而经纪人本身就代表了人脉与商业头脑,乔丹的经纪人大卫-弗尔克拯救了Nike。 
       球员会受到为数不少的品牌代言报价,这些品牌未必就是篮球装备品牌,大到自动贩卖机,小到口香糖,都有可能,经纪人的工作之一就是第一步筛选这些代言品牌的资质。在弗尔克把Nike的代言报价单送给乔丹过目前,乔丹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品牌正准备邀请自己代言,而弗尔克自然不是傻子,他拿乔丹给的工钱,就全心全意为乔丹打算,他看中的是Nike报价中的一项“准备开设一条以Air Jordan为名的产品生产线”。在弗尔克看来,这才是聚宝盆,价值远远高于真金白银的美钞,于是弗尔克怂恿乔丹:“Hey,迈克尔,这牌子不错,我们可以与他们谈谈。”          
       Nike的战略性布局没有错,他们敏锐地感觉到了乔丹身上有王者之气,他的人格魅力与赛场杀伤力同样巨大,很容易形成市场效应;可乔丹却对Nike没感觉,在Nike市场部高层官员花费无数口水之后,乔丹勉为其难答应去波特兰Nike总部看看情况,美其名曰“考察”,其实从事后解析角度来回顾,当时的乔丹多半在用敷衍的“态度”对待Nike,年轻的乔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站在阿里巴巴藏宝洞的大门口。      波特兰Nike总部为了接待乔丹作了周密部署,乔丹刚踏进办公室门口,每一个接待步骤都按部就班进行,包括像乔丹展示了一些Nike收集整理的他北卡时代的录像、一些乔丹在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录像,以及一双为配合代言而专门设计的Nike篮球鞋。          
       为何会说乔丹的“态度”很敷衍?看完这些由Nike市场部精心策划的节目之后,乔丹毫无兴趣地回答:“我不能穿这双鞋,这种颜色看上去就像恶魔。”          
       “态度”管“态度”,乔丹的处世也有自己老到之处,他哈欠连天结束了波特兰Nike总部的考察,刚走出门就一脸严肃告诉经纪人弗尔克:“这买卖能做!”笔者在上文给“态度”这个词汇打双引号,指的是乔丹特定的态度,也许他在出行前的确有敷衍成份在内,当他接触到Nike的代言计划,乔丹马上意识到金钥匙摆在面前,他继续装出一副毫无兴趣的外表,更多目的是为了便于经纪人弗尔克在未来的代言谈判中提升价格。          
筹码无价!
       在乔丹之前,多数NBA球员代言球鞋只是为了获得免费的球鞋穿,没多少球员想到过这种代言买卖居然能做大成产业,乔丹想到了,他的经纪人弗尔克摇动三寸不烂之舌与Nike侃价,最终把合同变成了白纸黑字——别小看这一份合同,日后Nike在篮球装备领域的统治力就来源于此,而且,金钱和市场份额是乔丹与Nike的局部博弈,从北美篮球装备市场的割据局势而言,这张合同从根本上撼动了匡威的领导者地位。          
       从设计工艺上,Air Jordan I彻底颠覆了传统,大胆采用红黑结合的色彩,这与传统篮球鞋有着天壤之别,要知道在此前,多数球鞋的主基调是白色,而Nike为乔丹定制的球鞋色彩倒是与芝加哥公牛的战袍颜色颇为相似。          
       市场扩张行动异常顺利,球鞋上柜就被抢空,Nike财务部数钱数到手抽筋,但也不是一帆风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NBA官方对乔丹所穿的这双鞋颇为不满,因为根据政策,球员装备需要事先在联盟办公室备案,乔丹独树一帜自然有挑战规则之嫌。          
        NBA的抵触情绪直接化为罚单,流水般的罚单向乔丹砸过去,且罚款力度节节攀升,最后居然涨价到每一场比赛需要交纳5千美元的罚款,与此同时,乔丹和Nike根本无视NBA的经济制裁,因为NBA的态度,反而导致鞋市火爆,Nike公开态度:“迈克尔,你每场球都要穿这双鞋,所有的罚单我们来交。”          
       这是一场舆论上的较量,最终以联盟办公室的默许而告终,乔丹惊人的数据为NBA占据了庞大的球迷群体,就连NBA总裁大卫-斯特恩都没兴趣为了一双球鞋而对财神爷长期镇压。当然,最大的受益者根本不是乔丹,而是Nike,这份代言合同把Nike从三线品牌变成了一线品牌,更重要的意义是这个代言套路开拓了竞技体育经济的市场思路,回顾当代的篮球装备文化,Nike的龙头地位自不必细表,任何一个敢于插足装备市场的品牌,谁不都得砸几千万美元签多个领域的超级巨星代言?          
       也不妨反向思维,85年的乔丹为所有的篮球球员寻找了一条发财路,别忘了在乔丹代言Nike之前,多数球员签代言合同只是为了混免费球鞋而已。          
些许题外话
       85-86赛季,乔丹全年都只打了18场比赛,技术统计虽然出色,挽救不了仍蹒跚学步的芝加哥公牛,他最惊艳的闪光点就是东部首轮面对凯尔特人的“上帝角色”名垂青史。          
       赛场外的乔丹也没多大乐趣,他的左脚骨折伤势严重,令他很长时间内不得不靠拐杖行走,这番皮肉之苦自然不会是什么享乐。      然而,85-86赛季一样是乔丹的幸运年,他在85年敲定了Nike,把自己的“飞人”形象与一线品牌挂钩在一起,开辟了一条前人无法想象而后人不停复制的财路——即便在乔丹40岁以后,他每年仍然可以通过分红形式从Nike总部领球鞋代言费;即便在乔丹工资最高的那一个赛季,他的收入很大比重仍然来自品牌代言。          
       该赛季,乔丹仍在蛰伏,与此同时,84届菜鸟的龙头状元“大梦”奥拉朱旺完成职业生涯突破,他在86年率领休斯顿火箭杀入总决赛,可惜2比4不敌东部霸主凯尔特人——乔丹和奥拉朱旺均在凯尔特人面前折戟沉沙,未免有几分巧合,而这也是两大霸主均大肆闪光的赛季,请别忽略:从91年到98年的八年内,乔丹拿下91、92、93、96、97、98年的六座冠军奖杯,在乔丹退役的短暂两年内,94年与95年冠军就落在奥拉朱旺之手,可以说他们俩联手统治了90年代的绝大多数时间。          
       此外,85-86赛季的公牛出现人事变动,赛季初,主帅洛夫里被解雇,新任的主帅斯坦-阿尔贝克执教公牛一年,没有多少建树,赛季末就被解雇,接管教鞭的是名帅道格-科林斯;球员方面,乔丹不再孤军作战,他的身边多了一个野兽般的队友“大橡树”查尔斯-奥克利,千万不能轻视85届菜鸟奥克利进攻能力有限,他的铁血和篮板控制能力让公牛受益匪浅,他也是乔丹最好的朋友,乔丹坚持认为奥克利的凶悍就应该是职业球员必备的素质。同时,奥克利和乔丹一样,对公牛老总克劳斯颇为不满,而且奥克利比乔丹更直接的是他从来不会因为克劳斯在场就收敛自己的唾骂,这为日后奥克利被送到纽约尼克斯埋下伏笔,而这一段子,其中也少不了乔丹的戏份。
发布于广东阅读 10783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