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也有3D球员!波尔蒂王子教你怎么做不一般的射门员

avatar
关注
前锋是足球场上最耀眼的位置,他们总是能够打进一粒又一粒进球救球队于水火。

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传奇球员中大部分都是为球队攻城拔寨的前锋,他们用自己精准的射门、凌厉的速度、出众的力量以及精彩绝伦的技术带给球迷们绿茵场上最高级的享受。

为了记录这些传奇前锋的职业生涯,为了记录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虎扑足球隆重推出【80后前锋名人堂】系列,希望与读者们一同回顾80后前锋们最巅峰、最精彩的瞬间。
如果您喜欢这个栏目,也希望您能够点一下关注,点关注不迷路。

第六期人物:卢卡斯-波多尔斯基
3D球员之“3”:金左脚射门员】

近十年来,3D球员”这个名词在NBA赛场流行起来,拥有几名优秀的3D球员也成为了一支冠军球队的标配。那么“3D球员”是指什么意思呢?
其实,3D”就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的“3”和“D”,“3”是指三分球的远射能力,而“D”就是指“Defense”——防守能力。
3D球员”的流行源于非明星球员如何在无球的情况下发挥自身价值、更多地帮助球队的思考,在近二十年来的NBA赛场上就涌现了如克莱-汤普森、伊戈达拉以及已经退役的肖恩-巴蒂尔、布鲁斯-鲍文等优秀的“3D球员”。

有趣的是,笔者在对80后前锋进行回顾和“考察”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么一名拥有“3D”属性的前锋。

他是2006年世界杯上的最佳年轻球员,他是2008年欧洲杯的银靴获得者,他是2014年世界杯冠军成员,他因帅气的面庞与忠诚的心被球迷们誉为“波尔蒂王子”和“科隆王子”,他就是我们本期主人公——卢卡斯-波多尔斯基。
纵观波多尔斯基的职业生涯,在2006年力压C罗、梅西、鲁尼等人成为最佳新人的他似乎并没能完全兑现自己的潜力,在拜仁的失意以及阿森纳的高开低走似乎都在告诉球迷,这位曾经的天才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总体而言,波多尔斯基留给球迷们的印象主要还是左脚的爆杆射门以及远射频频打高的“波飞机”,那笔者为什么要将波多尔斯基称为“进阶的射门员”,他又与我们之前提到的“3D球员”有什么联系呢?
下面,我们就从波多尔斯基的几个技术特点来聊聊。

波多尔斯基第一个技术特点自然就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暴力远射和禁区内的爆杆能力,需要特别纠正的是,拥有一只金左脚的他在射门精度方面其实是挺高的,并不会出现“印象流”中那种频频将射门打高的情况。
早在拜仁时期时,波多尔斯基就曾在禁区外完成过多次精彩的远射破门。
在这个镜头中,年轻的波多尔斯基就在队友回做之后不停球直接将球抽向远角,这粒进球对于脚法和触球部位的要求是极高的,想要打出如此高质量的射门并不容易。
在效力阿森纳期间,从我个人的观感上来说,波多尔斯基的浪射次数并不多,即使是没有射进的远射,大多也能够达到上图的这种质量。
像对阵西汉姆联的这粒远射进球不仅从完成质量上无可指摘,更是帮助球队扳平了落后的比分,这粒远射进球给球队带来的士气帮助是很难量化的。
而他之所以会给球迷们留下浪射的印象,主要还是与他喜欢不易控制的大力爆射以及之后我们会提到的“频繁参与防守”有一定关系。
除了禁区外的远射以外,波多尔斯基在禁区内的射门也非常精准。然而很多球迷却对此不以为然——波多尔斯基除了这一个强项似乎就没有了其他比较明显的优势了。这也是外界赋予他“射门员”称号的主要原因,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3D球员之“D”:身兼数职的完美战术补丁】
在生涯早期的时候,波多尔斯基的主要踢的还是在中锋或者是中锋身后的影锋这两个位置。

但是,无论是新进加盟球队的弗兰克-里贝里和高中锋托尼,亦或是好友克洛泽以及施魏因斯泰格,他们的出场顺位都在波多尔斯基之上。

原因就在于连续触球精度不足、缺乏足够的柔韧性的波多尔斯基在中路位置能干的活实在是太少了。

幸运的是,波多尔斯基在德国国家队遇到了自己国家队生涯的贵人——尤阿希姆-勒夫。

他在拥有克洛泽和马里奥-戈麦斯两大中锋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让波多尔斯基首发征战2008年欧洲杯,而且踢的是左边前卫的位置。
正是这一位置改变,让波多尔斯基焕发了新生,根据球队的需要自如地在比赛中切换职能的波多尔斯基成为了一块非常完美的战术补丁。
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有这么一个镜头:当左后卫博阿滕内收帮助中路防守球员进行顶防的时候,作为进攻手的波多尔斯基非常积极地回撤到了左边后卫的位置上,帮助博阿滕进行补位防守。

正是这种轮转换位的防守质量,帮助后卫实力稍显孱弱的德国队走到了半决赛的舞台。

而勒夫的用法也启迪了之后拥有波多尔斯基的教练,阿森纳主帅温格在使用波多尔斯基时就沿用了勒夫的战术指示。
通过图中展示的这个片段我们可以发现,当对手拿球进攻时,波多尔斯基的位置是与本队的中场防线平行的。

当本队拿到皮球准备进行攻防转换的时候,波多尔斯基就会迅速前插参与进攻,可惜的是威尔希尔的这次出球被对手反断了回去,没有形成有效的反击。
不过这个片段并没有到这就结束,当球权重新回到对手脚下之后,已经高速前插的波多尔斯基立刻移动脚步开始回防,并最终完成了对转移球的破坏。

笔者认为,波多尔斯基这种进攻手能够在防守端投入这么多精力是值得目前这些足坛后辈们学习借鉴的。

当一名进攻球员的进攻手段相对单一,不足以通过连续突破或者力量速度形成破局时,在其他方面找寻帮助球队的方式要比懒惰地滞留在前场更合适。
另外,曾经踢过中锋位置的波多尔斯基拥有足够的力量和体魄能够压制住力量不足且相对瘦小的边后卫,即使是自己并不擅长的背身也因拿球区域的不同而变得更加简单。

边路的背身拿球能够更好地策应身后队友的传球,帮助球队争取整体阵型前移的时间,这是波多尔斯基除了射门和防守之外帮助球队的又一种方式——背身扛人辅助推进。

第三点也是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那就是波多尔斯基的带球推进能力。

在前文我们曾经提到波多尔斯基的连续触球精度不足、缺乏足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再加上技术不够细腻导致他在中路无法承担太多的战术任务。

但是边路却并不一样,准确地说应该是左边路对波多尔斯基而言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我们在讲述背身扛人的技术特点时曾谈到“拿球区域的不同让背身变得更加简单”,带球推进也是同理。
在这个镜头中,当对手一对一防守波多尔斯基时,身处顺足侧(左侧)的波多尔斯基从而顺畅地完成发力——半转身后直接形成加速,再加上其强壮的身体和不错的速度,让防守球员很难通过拉拽或者比拼速度的防守将其防下。

与此同时,边路带来的另一好处是能够不用顾及多方向的防守球员,波多尔斯基这类球员在带球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触球精度不足导致的带球节奏不紧凑,假如是在中路的话是很容易被参与协防的球员将球断掉。

但是,在边路只需要应对身边一名防守球员的时候,波多尔斯基就只需要通过身板将他与皮球隔开就能顺利完成推进。

【隐藏的技能包:传中】

在被改造成一名边路攻击手之后,波多尔斯基的单兵作战能力一直受到球迷的诟病。在效力阿森纳期间,担任左边锋的波尔蒂王子并不能像右路的沃尔科特一样通过盘带和突破为队友制造机会。

但是外界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是,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在俱乐部,波多尔斯基的助攻效率都非常不错,2012-13赛季波多尔斯基更是完成了进球助攻均上双的“两双数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在于他的“隐藏能力”——传中。
无论是在与吉鲁还是克洛泽的搭档过程中,波多尔斯基都很擅长利用本方中锋的掩护钻到对手防区的空当处。在接到队友的做球后再通过线路变化多样的传中与后续跟进的队友形成联系,从而实现得分。
另外,由于波多尔斯基的左脚小角度打门极具威胁,当他身处禁区内的时候,门将和后卫很难判断他会选择射门还是传中,这一点也给他的传中带来了更多的不可预测性。

【结语】

作为科隆的青训球员,波多尔斯基用自己的青春为科隆挥洒汗水,始终铭记俱乐部的培育之恩,誓为球队重塑辉煌的他即使遗憾随队降入乙级联赛也无怨无悔。

作为国家队多年的主力球员,波多尔斯基从2006年到2012年四届大赛中都有进球入账。虽然2014年的波多尔斯基已经逐步走下了巅峰,但是一座众望所归的大力神杯还是弥补了他巅峰时的遗憾。
作为波兰后裔,波多尔斯基在欧洲杯对阵波兰队打进一球后选择了沉默的不庆祝,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尊重。即使曾经经历过多个联赛,波多尔斯基在35岁之际也表达了想要在故乡球队扎布热矿工挂靴的愿望。

在笔者看来,波多尔斯基虽然在绝对能力上并不是最强的那一档,但是他的3D”属性却也让他在“80后前锋”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性。
发布于中国香港阅读 28363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教授的浪漫主義

· 福建

超級喜愛波爾蒂。總是元氣滿滿且奮戰精神十足。忠誠的精神也是現在球員中少見的, 也許就是因為他重感情, 對於曾經待過的球隊都充滿了真摯的愛。直到今天他仍然給我一個死忠廠蜜+溫蜜的感覺。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波爾蒂的照片, 陰雨綿綿的板凳席上, 所有的隊友都因為溼冷面無表情甚至一臉陰沉, 就只有他還是全情投入能量滿格, 在陰雨中還能讓人感覺到陽光。

亮了(192)
查看回复(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教授的浪漫主義

· 福建

另外還有一個很可愛的事情是身為高收入的球星, 當一眾英格蘭隊友顯擺各種豪車的時候這傢伙經常被人拍到在倫敦搭公車。

亮了(101)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