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小罗为何被称为“准球王”?

avatar
关注
​​
1.《殿堂传奇》栏目将以传奇球星为目标,通过对他们职业生涯中展现的足球技艺和辉煌成就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给广大热爱足球的球迷奉献一系列的球星技术科普类文章。

2.《殿堂传奇》将在每周日定期更新栏目,如若你有喜欢的球星,也可私信作者,合适的话作者可为你喜欢的球星做一期内容。

别犹豫了,喜欢文章的球迷可关注作者,第一时间收到新文章推送~~

桑巴足球是足球史上的一座宝库,这种天马行空,眼花缭乱而观赏性十足的足球风格留给球迷无数珍贵的镜头。

作为桑巴足球旗帜性的球员,小罗的18载的职业生涯中,在绿茵场上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经典镜头。

巅峰时期的小罗曾带领不可一世的巴萨成为“梦二”球队,并且登上了欧洲之巅。

单论场上的球技和统治力,巅峰时期的他被称为准球王。

甚至在2006年世界杯时就有媒体提到如果小罗能带领巴西获得世界杯冠军,这就会成为他加冕球王的最佳仪式。

但事与愿违,世界杯上的折戟同时也伴随着小罗巅峰的断崖式下滑,犹如流星般堕落。

虽然巅峰期短暂,但是巅峰期的小罗确实让球迷感受到球王的统治力和表现力。

本期的殿堂传奇将回顾小罗的职业生涯,欣赏小罗以往的技巧,详解为什么他能获得“准球王”的称谓。

与生俱来的足球天赋:历史级别的球感

球感,顶尖球员的硬通货。

球感更像是先天的天赋与后天的训练相结合创造的足球素质,小罗的球感可谓称得上旷古烁今。

球场上的精灵最能形容小罗的球感,他在场上展现出对足球的触觉更像是玩弄足球一般。

在任何身体对抗下,在任何狭窄的空间下都能感知球的方向和距离,永远能比防守者更快一步触球,永远把一些难度巨大的停接球做得游刃有余。

连续的挑球体现了小罗无敌的空间感和球感:
小罗职业生涯中屡屡可见的挑球过人,对空间感和球感的结合要求极高:

永远先一步知道球的落点,永远先对方一步触碰皮球,随后把球卸在肩上,就像一个精灵在戏耍足球。

在小范围内快速的连续触球体现了小罗惊人的球感:
小罗在禁区内面对两名后卫时通过不断的来回拉球过掉堵防,小范围内通过良好的球感完成连续拉球。

每一次触球时动作衔接速度之快和触球精度掌握得炉火纯青,丝毫不影响对于球的掌控,仿佛球黏在脚下一般

与生俱来的身体天赋:出色的身体柔韧性

纵观整个职业生涯,小罗的身体天赋可谓是百年一遇。

特别是生涯前期,小罗的踢球方式更加依赖身体素质去完成。

大多数球迷认为小罗是技术大于身体的球员,但是,没有一个变态的身体素质,是无法支撑起小罗的技术动作的。

因为他有些动作需要依赖速度和爆发,刚猛无比;有些则需要身体的柔韧性去支撑动作的张力。

对于柔韧性最好的体现在于动作衔接时,往往能连续衔接不同的技术动作,而且还能保持动作的速率。

小范围的连续变向躲过防守的场面犹如蝴蝶穿花:
小范围内面对4名球员围抢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通过4次触球完成变向,出色的柔韧性让小罗可以通过大幅度的身体扭动去完成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整个动作过程丝滑无比,躲过4名球员的围抢拦截。

出色的柔韧性让小罗拥有更快的动作速率:
这次停球有点瑕疵,停球过大,但是身体马上反应过来,在对方站稳的一瞬间再用更快一步的动作频率完成二次触球成功过掉对方。

出色的停球功底:球感和身体机能的结合

小罗停球能力出色体现在行进间停球方面,行进间停球的难度在于在跑动+观察,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侧身跑,半转身跑和高速跑的情况,无法很好地观察和兼顾球的路线,对比原地停球难度系数上升了一个档次。

处理皮球时球员往往只能是依靠球感和身体做出本能反应完成停球,例如在高速跑动中半高球,无法有思考的余地,往往只能用大腿内侧或者正侧完成停球。

背身“停球”的同时结合“领球”:
这是小罗格雷米奥时期的背身停球,小罗这次的停球处理已经不能局限于停球层面了,除了“停球”外,小罗还结合了“领球”。

停球和领球的结合让他在停球的瞬间完成转身往前,同时打开身体,需要良好的球感。

如果是单纯停球只能停在原地或者停在球飞行路线的反方向,因为你的身体不是向前跑,与球的路线相反,这点实战的朋友比较有感受。

在行进间中展现丝滑无比的停球技巧:
又是格雷米奥时期的一次停球,小罗跑动方向与队友传球方向一致,在行进间面对半高球。

这球的难点在于停球时无时间思考,只能依靠身体的本能做出用大腿停球,而且出色的球感让停球变得丝滑无比

盘带技巧:把停球变为过人的艺术

出色的first touch是每一位殿堂级别球员都拥有的技巧,而小罗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结合first touch,总是在场上利用意想不到的动作处理球,让对手永远无法预料他下一步要怎么做,让球迷永远惊叹于他的创造力。

抓住对方上抢时机,利用first touch和动作的想象力巧妙过掉对方球员:
在背身的情况下无论是持球还是接球想要摆脱防守都是艰难无比,因此需要利用一些借力打力和天马行空的技巧来完成摆脱或者直接过人,完全出乎防守者的意料之外。

例如这次小罗抓住对手扑上来由于惯性动作收不住的机会,用脚外侧一拨然后迅速从另一侧转身顺势过人,难点在于时机的把握。

不单止在拨球的一瞬间需要转身,而且需要时机的把握,不然对手会直接撞到身上形成犯规,从而无法转身。

此外身后的空间要大,不然会被补防的球员破坏皮球。

想象力堪称满分的连停带过:
与上述的过人动作类似,但是这次的过人对于技巧性和脚法的控制更强。

小罗用脚外侧把球挑起,对于脚法的精准度要求更高,而且球挑起到落地会有缓冲时间,缓冲了转身的时间,有更充足的转身时间,不需要身后有大空间。

因为皮球的飞行的直线距离短,本质上这次的过人已经超越了技巧本身,更应该是纯碎的想象力满分的表现。

盘带技巧:速度与爆发力的结合

小罗的职业生涯初期,是他对身体素质利用最为明显的时期。

这个时期小罗的足球潜能还未得到足够的开发与挖潜,经常利用与生俱来的硬性身体天赋和本能踢球,利用爆发力和速度完成过人的场面比比皆是。

无论是爆发力,带球速度和二次启动速度,小罗的硬性指标都是顶级。

冲刺速度,带球速度和爆发力的综合体现:
巴黎时期小罗展示速度与爆发力的一次视觉盛宴,从中圈得球后长驱直入禁区内,共三次触球:

第一次触球展现了绝佳的无球冲刺,第二次触球展现了惊人的带球速度,最后一次触球更是硬生生用爆发力蹬出去抢先占据身位的优势。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小罗利用速度和爆发以顺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破掉对方的防线。

利用惊人的爆发力原地启动打爆防守球员:
又是小罗在巴黎时期的一次过人展示,这次小罗的过人没有以往的花哨和炫目,直接利用身体素质欺负对手。

他在原地状态下利用瞬间爆发力直接过掉对方,简单粗暴的启动速度晃丢了防守球员的重心,导致防守球员狼狈不堪差点摔倒在地

盘带技巧:牛尾巴过人方式

牛尾巴动作的祖师爷是巴西殿堂级巨星里维利诺,后续的巴西传奇球员如大罗和小罗都经常在比赛中运用牛尾巴技巧,把动作的实用性发扬光大。

小罗的牛尾巴动作比起大罗有较大的差异化,小罗的牛尾巴动作速度更快而且幅度更大,而且还配合上半身的晃动,真正把脚下的动作融合到整个身体的律动。

而且小罗不仅仅能用牛尾巴过人,他还能做出反向牛尾巴这样的动作。

利用大幅度的牛尾巴动作晃丢防守者的重心:
巴萨时期的一次底线附近牛尾巴过人表演,可以看到小罗的牛尾巴动作幅度极大,而且还配合上半身的晃动相结合,大幅度的身体晃动直接把对手的防守重心晃丢。

大幅度的牛尾巴对于持球者的身体平衡性和柔韧性要求更高,否则在做动作时,在防守者重心丢失前,持球者就会因为动作过大而身体跟不上失去平衡。

以极快的速率完成牛尾巴动作,让防守者无从反应:
上述gif看到了小罗牛尾巴中动作幅度大的技巧,这次的过人就体现了牛尾巴动作“快”的一面。

可以看到小罗的牛尾巴速度之快简直差点看不清动作,而且防守球员对于这个牛尾巴毫无反应,根本跟不上动作的速率。

反向牛尾巴,实用性和观赏性结合度最高的球员:
格雷米奥时期,年轻的小罗展示了一次反向牛尾巴的过人教学,后卫完全被这个动作迷惑,花哨而不缺乏实用性,小罗是结合得最成功的的球员。

盘带技巧:原地过人摆脱

这是巴萨球员的必备技巧,梅西,伊涅斯塔和哈维擅长利用原地的转圈完成摆脱,而小罗与他们的方式完全不同,利用一些脚下的假动作配合上半身的晃动完成过人。

身体对抗结合脚下技巧的体现:
小罗职业生涯后期的一次原地摆脱,显示利用身体的对抗卡住身位,先是从容把球从右脚拨到左脚导致对方失位后顺势拉球转身,刚柔并济,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原地跳舞般完成摆脱过人:
边线附近面对两个人的防守,原地慢悠悠转圈后顺势突然拉球转身完成过人,这种动作的不可预判性让防守方根本摸不着头脑

利用拉球技巧在禁区戏耍防守球员:
这是巴萨时期一次花哨但是实用的原地摆脱技巧,在禁区边缘面对两名球员,通过脚下眼花缭乱的来回拉球让防守者下脚拦截都无法抢下皮球

盘带技巧:利刃般的突破撕裂防线

对于小罗的盘带技术,尤其是长距离的突破,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能,既能单对单突破对手,又能连过数人一条龙完成破门,还能起到持球推进,一己之力帮助球队完成推进。

单对单面对拉莫斯,唯快不破:
单对单面对拉莫斯的防守,小罗的突破是以“快”为基础。

但如果放慢动作剖析,可以看到在过人的一瞬间,小罗是通过脚下的小碎步+上半身的快速晃动迷惑了拉莫斯。

由于动作速率太快,拉莫斯根本没法做出有效的预判,直接丢掉防守位置,根本连反应的机会都不给就完全过掉拉莫斯

一快一慢,快慢结合彰显突破的节奏感:
这是西班牙国家德比的名场面,这也是小罗职业生涯最为英雄主义的一次盘带表演。

面对拉莫斯的放铲,反应极快的小罗瞬间扣球完成过人,随后面对埃尔格拉的过人尤其值得回味,完美体现对于防守者重心的把握。

小罗这次小幅度的变向让埃尔格拉连防守动作都无法做出,直接射门得分,一快一慢,快慢结合,无从防守。

结合速度的突破,快速撕开对方的防守缺口:
巴黎时期小罗的盘带过人还是以"快"为主,后场得球并且摆脱防守后,开始加速推进,通过个人的盘带实现了从后场到前场的推进,面对上抢的后卫又是轻松过掉帮助队友创造机会。

天马行空的创造力:独特的足球思维

禁区内三次触球完成经典的破门:
这是小罗在巴萨时期的经典破门,背身的情况下接球,通过一停一挑调整身体的方向和引导球的方向,随后翻身抽射破门,在人员密集且空间狭窄的如此灵性的触球简直不可思议。

欧冠对阵切尔西的“扭屁股”破门:
小罗职业生涯最经典的进球莫过于欧冠对阵切尔西的这粒进球,在禁区前沿得球后原地扭动几下后起脚射门,这个动作堪称神来之笔,小罗在场上的创造力可谓是无人出其右。

总结:

纵观小罗的职业生涯,前期的小罗足球潜力未充分挖潜,更多依赖身体素质去理解足球,球风刚猛无比而不失灵性,犹如待开发的璞玉。

中期的小罗随着经验的增长,风格开始完全成型,形成独特的足球思维,变为绿茵场的魔术师。

后期的小罗身体巅峰已过,但是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场上的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惊叹。

足球精灵这个词,对于小罗来说,毫不为过。
发布于广东阅读 6971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 湖北

真正的足球精灵,观赏性拉满

亮了(108)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BroNotBad吸厄漆

· 广东
爱生活不要污个人认为巅峰小罗盘带过人和任意球技术比梅西强收起

任意球我不评论,盘带过人是比不上梅西的。

亮了(6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