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不是刘备集团二把手”,这个知乎回答的论述有道理吗?

avatar
关注

楼主不太懂三国历史,只是看历史区里大家讨论三国的比较多就去B乎搜了搜,无意中看到了这个答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转自知乎

作者:zone5075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8232812/answer/1166868945

一、对汉代制度特色的认知缺乏。

汉代制度,尤其是后汉以来从来官秩爵位高低与实权大小不成正比。后汉以来皇帝实权高度集中,尚书中台成为军政核心,哪怕位在三公,不录尚书事者都是备员。但是除了极个别能录尚书事的三公大臣,后汉的台阁政治里,又有几个高官显爵的?哪怕是职无不总的尚书令,不过是千石铜印黑绶,汉代执掌北军五营的北军中候秩仅六百石低于五营校尉,并没很高的官爵,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政治地位。唯一肯定是,越是权力大的人物越是出现在皇帝身边的机构中,绝不会连中央的职务都没有。

二、过高估计武臣地位,没有政治常识

这些人,大多是玩光荣游戏入迷,凡游戏内能统兵,擅兵阵的历史人物都高看一眼。自觉谁能带兵,谁带得多,谁就地位高。殊不知从汉武帝立中外朝开始经历后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正是三公宰相领政制往群相议政的方向发展的几百年,正是皇帝发展高度中央集权的几百年。尚书、中书、门下哪个三国之后形成宰相的机构,不是从主君身边的幕僚机构转化而成的?哪个权臣不是通过执掌皇帝议政机构扩张自身权利?汉代号称权在丞相之上的大将军,真的是因为掌军才在丞相之上的么?司马懿大将军假节钺不是仍然要屈服于辛毗的节制?汉末三国制约将领有其独到之处,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失控。显然因为督区大小官爵高低就简单认为外镇武将地位高正是缺乏政治常识的体现,任何政权的实质二号人物都是主君身边权利机构的负责人。

三、对公府、州府、行政地理区划认知缺乏。

我估计认为关羽二把手的关键说法,大约是关羽督荆州,然后有人觉得荆州是刘备一半土地,因此得出关羽是二把手的观念。其实,这些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1、建安十九年后,刘备以左将军行大司马,身兼益州、荆州牧。由此刘备的权利中枢存在着以左将军府为中央、益州府、荆州府为地方机构向左将军府负责的格局,三个机构的魁首都是刘备自己。所有的军政要务,都通过两个州府转向左将军行大司马府进行。实际上已经形成公府的左将军府日常成为了刘备军政的宰辅机构。身为刘备股肱的军师诸葛亮正是通过署刘备府事,实现其股肱角色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外镇始终是外镇,远离权利中枢,只要不造反另立中央,就会因为很难参与到中央决策而成为纯粹的执行机构。谁是主君身边权利机构的主要成员,谁才有可能成为成为二把手。

2、建安二十年“湘水之盟”后,湘江以东划归东吴。关羽所辖缩减为南郡(周瑜程普攻下的半个)、武陵、零陵等两郡半土地。南郡虽然是重镇,关羽所辖也的确是刘备账下众都督中最大的一个督区。但是既没有达到刘备一半的领地,所督兵马也不足刘备一半之数。更不可能单独脱离刘备左将军行大司马府、荆州府的两级行政机构单独向刘备本人负责。关羽董督荆州事,本质上仍然是左将军府下属的一名统军都督,同时有权监管留典荆州府事务的治中潘濬。当时刘备账下的都督,全都是这样的关系,督阆中的张飞,在州府中领的是巴西太守,庲降都督邓方州府中领朱提太守,汉中都督魏延领汉中太守,荆州都督关羽则遥领襄阳太守。全都与刘备在成都的左将军府保持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所以赤壁之战后,关羽就从来不曾为刘备账下的二号人物,外镇都督的身份决定了他不可能是。



发布于广东阅读 24437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秋日漫漫

· 江苏

关羽是不是二把手不好说,主要是诸葛亮和关羽的定位不好说谁更重要。关羽类似于荆州分公司的老大,说一不二那种,连集团董事长都可以顶撞,董事长还要哄他。诸葛亮类似于集团总经理,集团总部的内部事务基本都由他处理。关羽已经是实质上的诸侯级别了。由曹操吕蒙陆逊这些人对他的态度就可以明显看出来。其他武将根本不能和他同日而语。

亮了(509)
查看回复(1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科比布鲁克okc

· 湖南
la风的名字诸葛亮在荆州的时候,谁是荆州老大?收起

在刘备吊诸葛亮入川支援之前,诸葛亮是荆州一号

亮了(145)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