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安《喜宴》为引浅谈中外婚恋文化差异
其实在选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有些犹豫的,因为《喜宴》是一部电影,而非文学作品。
但是想想,影视文学也算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并且百度百科上写到:“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这样来看,以《喜宴》作为研究对象,似乎也并无不妥。更重要的是,我最近正好看完了这部电影,感触颇多。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美籍华裔男同性恋为了骗爸妈跟一个在美国的华人女画家(同时也是他的房客)假结婚的故事。关于同性恋的内容,我认为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中国的大环境下对同性恋的排斥、抵触,以及中国传统婚恋观的扭曲、病态。
男主角(后文简称男主,女主同)是一位英俊富有的华裔青年,在美国生活有十年了,并有自己稳定交往的美籍男友。电影开头的语音是男主的母亲从国内寄到海外的录音带,这段录音成了男主生活的转折点——催婚。尽管男主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他的父母还是想方设法为他找到了一位贴合条件的华人女性。在父母的安排下, 男主不得不与之见面相亲。后来他们聊天的时候女子说到,她有一名白人男友的,但是不敢让家人知道。女主是在美国独自闯荡打拼的华人画家,她来美国几年了,却还是没有取得绿卡。男主恰好是她的房东。男主与男友商量,作出了与女主假结婚的决定。他们一个是为了欺瞒父母以及少缴税,一个是为了取得绿卡、改善生活。
两人本想着随意敷衍了事,不想男主的父母却直接飞来 了美国。 于是,男主对自己的家实行了大改造,换掉与男友的合照以及其他开放大胆的照片,在墙上挂上中国的书法、画卷....房子立刻变成了中国家庭的风格。第一次见到媳妇,老夫妻直夸对方漂亮,但私下关注的重点却放在了女主的臀部。老爷子满意地说道:能生能养。一到家,女主机智地应对了两位老人家,成功令他们满意。老夫人也带了一大堆的礼物送给儿媳,其中便包括从台湾定制的高档旗袍,还有装有大摞美钞的红包。
然后二人仓促地公证结婚。老夫妻的脸色很不好看,因 为嫌婚礼太寒碜(就简单地做了个公证仪式),男主的母亲都流泪了。到了晚上,他们在酒店聚餐象征性地庆祝一下,不想却遇到了男主父亲昔日的司机(部下)老陈。老陈在美国已经混得很好了,但在老爷子面前仍是毕恭毕敬、点头哈腰,生怕逾矩。他知道老爷子夫妇不满新人简陋的婚礼,便主动提议为新人补办一场体面的婚宴。
这下老夫妇可算满意了,新人却头疼了。一大早,男主就被爸妈拉起来,先是听父亲感慨颇深地回忆了一番,接着是和女主一起被拉去换装打扮.....两人穿着洁白的婚纱,在一片喜庆的大红中跪下,让婆婆喂新媳妇喝莲子汤,以求多子多福,公公则语重心长地讲了一番大道理。两人只得无奈地承受这一切。
婚礼现场,照例是新人家长发表讲话,不外乎:感谢大家来参加婚礼,办得有些仓促,见笑见笑之类的。婚礼正式开始了,新郎在众人的起哄中不得不亲吻新娘,然后是丢花,把新娘绑在凳子上蒙上眼让不同的人来吻她让她分辨哪个是小孩,新郎新娘挨桌敬酒,伴娘被骚扰调戏。
有一个宾客小声问道:“新郎怎么姓高,这不是陈家的婚宴吗?”原来他都不清楚结婚的是谁。还有客人悄声对外国朋友讲:“这就是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婚宴终于结束了,宾客们喝得烂醉如泥,男女主也被折腾得疲累不堪,男主的父母则站在大门口送客。好不容易进新房了,结果又有一大群人进来闹洞房,他们挂上灯笼,摆上麻将,闹腾地起哄,逼着新郎新娘做各种挑逗性的游戏,最后一个游戏是要新郎新娘钻进被窝,脱光衣服一件件扔出来,弄完了他们才肯走。男女主无奈,只得照做,众人方才笑着退去,并感叹着:多圆满、多幸福啊。
然后,可能是当天喝多了,男女主竟假戏真做发生了关系。女主怀孕了。这时候三人(男女主和男主的男友)都崩溃了。男友西蒙当着男主家人的面用英语跟男主大吵起来,还去了酒吧放纵买醉。大家都弄得很不愉快。男主的爸爸中风了,住院。病门外,男主跟母亲说出了真相,包括他是同性恋、假结婚的事实。老妇人一时间难以接受,但第一反应是要求儿子瞒着丈夫,怕他受不了。
婆婆跟女主谈话,但是有代沟,她始终认为女人最重要的就是丈夫跟孩子,并表示“你现在还年轻,你不懂”。但同时她也羡慕着女主这一代,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能力独立生存,不用靠男人。她拒绝收下女主退回的婚服,说感情上的亏欠,是无法弥补的。
晚上,女主思来想去,决定打掉孩子,男主只求女主不要让他的父亲知道真相,女主答应了。
男女主一起去医院的时候,老爷子去找了西蒙,原来老爷子懂英语,他听到了那天他们大吵的内容,一切的一切他都知道。他说他之所以要他们骗他,是因为他想抱孙子。他对西蒙说,这是他们之间的秘密,不要告诉其他人。老爷子自己也说,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被传统的观念束缚,一定要接续香火)两人背对镜头并坐着眺望海面,沉默无言。
女主在去医院的路上反悔了,决定留下孩子。男主也为 自己即将成为一名父亲而欣喜,但同时他表示要征询西 蒙的意见。最后三人达成共识,西蒙来做孩子的另一位父亲。三人紧密地相拥在一起,满脸笑容。
一切终于结束了。三人送老夫妇上飞机,临行前,老爷子要经过安检,他举起双臂,作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全片终。
这部片子的细节做得非常好,处处可见中国特有的风俗人情,演员的演出也很到位。在美国的背景下,你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荒谬之处,它们与现代社会的很多方面格格不入——美其名日:中西合璧, 结果搞得像披着新式外皮的封建闹剧,本质上还是老一套, 从未变过。婚姻要讲排场,讲体面,人要讲究和气,结婚是为了接续香火、开枝散叶,新郎新娘能够顺利结合就是“幸福......如此看来,很落后,很病态吧。
同性恋,在中国的正统文化中一直是不被认可的。还有性,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也是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然而,中国最奇葩的是,闭口不谈性,但是热衷于生孩子。学生时代不让子女恋爱,一毕业催着儿女去相亲在我们的传统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尽管该话 的原意并不是现在人们理解的这样),一个人不成家立业、诞下子嗣,就是大不孝、离经叛道。一个女人的职责所在,就是恪守本分、相夫教子,除此之外,她不需要有独立的人格、事业,家就是她的一切。
在我们的文化里,爱情不是婚姻的必需品,甚至是有害于婚姻的。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在长辈的安排下结为婚姻,没有感情的基础,只为了却长辈的一桩心愿。或许里面还会掺杂利益的成分,如:联姻,但,感情绝不会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而西方人不同,他们相信婚姻是神圣的结合,两个灵魂互相吸引、陷入爱河,一切都是那样美好、自然。现代西方倡导自由恋爱,同性恋也没有那么为世俗所不容。其实性取向本是个人的自由,便是在中国古代也有“分桃断袖”、“龙阳之好”等说法。其实,同性恋并不全是变态,他们只是取向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也没有打压、鄙视过异性恋。他们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因为,与传统的观念相悖,就要被众人视为异类、大肆攻击。
在美国很正常的事,在中国家长前却要躲躲闪闪、百般掩饰。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的文化呢?说西方的性文化“不顾廉耻”,那我们的文化,当真就没有弊端吗?一味地压抑性,对生殖抱有近乎疯狂的执念,不顾个人的幸福,总是倡导服从、牺牲,把人培养成柔顺听话、千篇一律的模范、机器,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吗?还有,中国的一些传统婚俗,换一种角度看待,难道不是很蒙昧、粗暴吗?
全片始终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氛围,加重了戏剧性与讽刺感。情节的反转与颠覆更是出人意料,引人思考。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被那些落后的观念束缚呢?”——这想来也是导演的疑问吧。
为什么这荒谬的一切在当今的中国仍在上演,为什么在21世纪,我们还是深受封建思想的禁锢,活得那么不自由?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好面子,讲究那么多客套、礼数,为什么我们不能包容个性、开放平等呢?
一个孝字,缠住了多少有理想有热血的年轻人;一个“成家立业”的观念,促就了多少无情无爱的婚姻。
但,换个角度想,我们本可以跳出这一切,我们是在作茧自缚。
只是跟以前不同,为什么就是十恶不赦呢?
中国,何日才能迎来真正的思想解放呢?
劈啊劈啊地
· 辽宁金素梅的胸真好看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