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灭之刃』责任编辑座谈会

avatar
关注

最近区里这么多有关鬼灭的帖子,刚好在少年jump吧里看到这篇座谈会的翻译,还是挺有意思的,可以看看内部人士对鳄鱼和鬼灭的看法

转自https://tieba.baidu.com/p/7065929277 by宅女萬歲


其實不如叫鱷魚歷代責編座談會更實在,這座談其實是大型集英社徵才企劃就是了,講的東西還挺有意思的,能從大西那知道初出茅廬的新人鱷魚是什麼樣子還是很滿足的,座談陣容

大西(現jump媒體編集長,鱷魚初代責編,任期到鱷魚初短篇《文殊》,因為升職到副總編所以責編換成片山)

×高野(現海賊媒體責編,新人時期16年10月從片山那接手)

×淺井(現馬修責編,新人時期19年3月從高野那接手)

鬼滅初代責編片山估計之前出場太多了,這次沒有他,片山和高野間其實夾著一個迷之戸谷(片山→戸谷→片山→高野這樣),但任期短沒消息就當不存在了,當年戸谷職位調換的時候你鬼沒責編還是緊急調片山回來救火

翻譯BY窩窩

特别企划

『鬼灭之刃』责任编辑座谈会

与稀世的新人·吾峠呼世晴的相遇

——那么,先说说和吾峠呼世晴老师初遇时的回忆吧

大西:吾峠老师在「周刊少年JUMP」的「JUMP TREASURE 新人漫画奖」中得到佳作奖后,就由我来担任编辑了。

高野:听说吾峠老师是四篇佳作的获奖者之一呢。

大西:那一次是大丰收啊。因为有优先由新手编辑接管新人作家的体系,一般来说我这样的老手是不会负责的,但托那次获奖者很多的福,我才有担任吾峠老师编辑的机会。

——第一次读到吾峠老师的作品时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大西:在JUMP的投稿作家中是少有的类型。当时是想,因为老师画漫画的经验还很少,虽然感觉出来了,但基本的漫画创作基础还没有打好,今后要如何使这份才能在JUMP上发挥出来呢?

——如何应对新手作家?

大西:我会先从「漫画这种媒介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开始教。在考虑分镜啊演出啊这些具体的技术之前,先跟他们交待画漫画所需要的心理准备、「最重要的是角色」「要把主角的魅力画出来」这类宏观的问题。

高野:关于这些部分, 我和吾峠老师开碰头会的时候也有体验到。吾峠老师心里牢牢记着大西先生的建议。对大西先生的评价也很有趣,说是「像经济新闻一样的人」(笑)。

大西:确实,我也记得吾峠老师开过玩笑说「大西先生读分镜的时候太不露表情了,我想莫非这个人读的不是分镜,而是经济新闻什么的吧」(笑) 。

——有从编辑部的前辈那里学到应接新手作家的方法吗?

大西:前辈旁观了一两次我和作家的碰头会后就对我说「今后请自由发挥吧」。比起从别人那里学,还是要靠自己去发掘各种各样的做法。

高野:我是一上来就开始正式工作耶。所以未必能顺利进行。

浅井:还有,一般来说新手编辑一开始会负责老手作家,从作家那里学习经验。我那时候应该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才从高野先生的手头接下吾峠老师的责编。

——谈谈大西先生和吾峠老师的创作初期的事情吧

大西:我担任过很多新手作家的责编,吾峠老师的分镜作画速度是拔群的快。每个月都必定会寄给我一本长篇分镜。一开始经常被否决,有些新手作家在这一步就放弃了,但吾峠老师就算被废稿也绝对不放弃,一遍又一遍地画出新的分镜稿交给我。

——从新手期开始就有「一定要成为作家」的强硬态度呢

大西:从获奖作『过狩り狩り』开始就有独特的妙处,但我认为那种妙处不一定能传达给所有人。不过吾峠老师通过大量画分镜慢慢地克服了这一点,看到第一部在雑志上刊登的作品『文殊史郎兄弟』的分镜的时候,我就觉得「真是怪物啊」。

浅井:那是担任编辑后一年左右的事情吧。到那时候已经画出来五、六份原稿了吗?

大西:是有那么多。大都是被否决的稿子,但『文殊史郎兄弟』完成的时候我想「啊,如此一来这个人就已经是『作家』了,接下来就是能否成为『热门作家』的问题了」

——高野先生和浅井先生有什么培养新人的方针吗?

高野:我们都有各自的漫画理论,「一定得是这样的主角」「这样做就能提升好感度」「用这种结构写故事」之类,说不上是规范但还是有一些模式的。但要是把这些教给新手作家,他们就会以为「必须照着这些模式画」,结果画出僵硬死板的分镜。关于这一点,『悪魔のメムメムちゃん』的四谷启太郎老师说「随心画出来的分镜越多,角色就越鲜明」,所以我就让作家先随心画。有了分镜就会产生「有趣的角色」「有趣的画法」,再从这些点入手继续挖下去。最近的培养方针是「反正先让作家自由地大量作画,再从那里面发掘作家的魅力」。

浅井:我是比较依自己的规矩。我心里有一些「这么做更能变得有趣」之类的方法论,还是希望新手作家可以照着来做。有了这些再来画各种各样的东西,一起探索灵感,但是要如何把这些打头的基础教给他们是一番苦战

高野:当然,不同的作家适应性不一样。吾峠老师那样有好点子,文字又有力量的人,只要一开始打好基础,就能很容易地把原本就有的趣味表达出来。反过来说,对还没有显眼特长的新人说过头的话,他们就会拘泥于小节。还是要考虑对象。

——发掘并培养新手作家的乐趣和收获是什么呢?

大西:「周刊少年JUMP」是有很多年轻作家寄来投稿的媒体。因为要和刚开始画漫画的人们打交道,所以会出现作家和编辑的「二人组合」。新人作家有灵光一闪的才能,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角色和有意思的台词,但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与之相对,编辑只有一般的想象力,但接触的漫画很多,可以教给作家基本的编剧和分镜一类的技巧。也就是同样「能力不足的人」产生互补。和新手作家合作,双方的联系更强,更有共同创作的感觉,得到回报时也是格外的快乐。

浅井:就我培养起来的『マッシュル-MASHLE-』(甲本一・着)的情况,确实甲本老师和我能做到的事情都不一样,于是我们各自分工。因为我喜欢对漫画深入理解所以乐在其中。画漫画是很困难的工作,编剧、人物设计、分镜、镜头技术、台词……要有多种多样的能力。但若是能判明如何运用这些能力,漫画就能变得更有趣。和作家一起学习漫画的知识,「镜头这么用更出效果」「翻页要这么做」什么的,这样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很快乐。

高野:说得很好啊。 「喜欢漫画的人只要读漫画就能学到东西」。

浅井:但担任吾峠老师责编的时候,因为老师的级别和我相差过大,是我只顾自己方便地从老师那里学习了很多。

从碰头会中体现出的吾峠老师的个性

——和吾峠老师一起工作中有学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浅井:有感受到一点,老师自己也说过,作家不是艺术家,而在某种意义上是技术人员。作品是由技术的堆积创造出来的,所有要素都包含了作家的意图和计算。在那之前我只是漠然地认为作品是作家的「才能」这一不可思议的能力的成果。看到吾峠老师的态度后才发现,娱乐和故事都是自己从零开始搭起来的,正因如此,要是能把这个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把这份趣味再现出来,就能做好我的工作。反之,如果我自己都不相信这一点的话,就不能把漫画变得更有趣,也就会是在为不确定的目标而努力。这个体悟成为了我工作的指针,实在是很宝贵的学习机会。

高野:依我看来吾峠老师的长处是压倒性的思考量。应该有很多人觉得吾峠老师是靠感觉来画的类型,实际上也确实有天才的敏锐性。但在那之上,老师考虑了很多「要怎么才能让人体会到这个」。碰头会上发现老师「原来是考虑到这个地步的作家啊」,很是惊讶。和浅井说的有点像,与其说吾峠老师是艺术家不如说像是运动员。趣味的背后是有理由的,要最大限度地传达就需要这样的方法……老师就是这样认真地逆向分析并作画。比如说创作『无限列车』时的事,一开始听到老师说「炭治郎一行人要在梦中战斗哦」,我只感到超级不安(笑)。

——以梦境作为舞台的话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很难制造出紧张感呢。

高野:我想一般来讲,由编辑来构思的话是绝对没办法把这种故事编得有趣的。但这只是我的思考还不够而已。吾峠老师内心中波澜起伏的剧情展开啊,光之小人啊无意识领域的设定这些东西,都是换作别人绝对想不到的点子。恐怕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展现「梦中战斗」的有趣之处,考虑了很多我们所想象不到的东西。

——编辑在和作家的碰头会上会提供什么程度的点子呢?

高野:我刚接任责编的时候,『鬼灭之刃』还不是这样的大热作,编辑部的前辈会给出「远景要这么画」「角色要这么画」之类的要求。在碰头会上就把这些意见和从其他作家处听到的事情告知给老师。吾峠老师很快就能吸收这些话。至于对作品提出具体点子的情况就不太会有。从一开始告诉我的时候就已经是很有趣的故事了。

大西:吾峠老师是对漫画一丝不苟的人,还在开碰头会的时候就会追求到非常细节的部分。比如我说到「漫画最重要的是角色」,老师就会问「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的角色才算重要呢,所谓角色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一旦我进一步对此作出说明,就会更深地追问「那么,具体来讲要怎样画才能让读者感受到呢」。就这么两个人共同深入思考下去,就像是找出「正解」的工作一样。不仅仅是吾峠老师,出人意料的,很多作家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像是明明适合画体育漫画,却一个劲只画幻想题材的东西;画的女孩子很可爱,却完全不给女主角出场机会。吾峠老师的话,我认为老师最强的武器是台词和角色的趣味性,所以会经常提出想要让角色一边和敌人进行对话一边作战这样的期望。

引**气的动画化的幕后

——『鬼灭之刃』决定动画化的时候是高野先生担任编辑,谈谈那时候的事情吧。

高野:虽然当时『鬼灭之刃』能从读者问卷那里取得高票,又是有趣的故事,但没想到会变成现在这么热门的作品。只不过当决定由ufotable担任动画制作,第一个PV做出来的时候我就确信了「这可是和其他作品不一样哦」。 『鬼灭之刃』的漫画并没有把动作戏放到那么重要的位置上,但ufotable正相反,是擅长动作戏的公司。由漫画负责提供有趣的故事和角色,惊艳的动作戏和影像画面就由动画方去追求。我想正是有这样的双方合作才诞生了最强的动画。

——动画化的那段时间责任编辑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呢?

高野:那是动画、广播、周边、活动、舞台……各种各样的媒体都开始着手进行的时间点,要作为原作者的代言人进行调整。动画的情况就是检查脚本,有必要时请对方做修正,试音和录音的时候要在场,给出「想要这样演绎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一切都是由我这个原作方代表和动画方的两名制片人三人一起进行裁决。最重要的是确立初期方针。宣传相关的问题要提出「想这样把作品的气氛扬起来」「不可以这样处理作品」的指示。要做到什么程度来展现作品的世界观,作为编辑得划出界线。

——集英社方面只有高野先生一个人吗?

高野:基本都是我一个人。这也是集英社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编辑个人的裁量有很大的分量。有时候会把一切都交给责编,上面的领导不怎么会提意见。当然,真的会出问题的时候也会派人跟进。因此我认为这个环境很适合想要勤勉工作的人。单人负责就可以更快地下决策,可以在动画委员会现场做出决定。那种效率感很棒。

——动画开始播放的时候责编变成浅井先生了呢。

浅井:我接下『鬼灭之刃』是入职第二年开头的时候。虽然高野先生说「当时还不是那么热门的作品」,但还是有压力。这部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作品,我也知道ufotable这家公司,有预感动画化后会变得很辛苦。 (集英社)有把这样的作品砰的一下交给年轻人接手的环境,我是又惊又喜。

高野:那段时间吾峠老师非常忙,就没有好好地正式交接编辑。而且编辑这边也正忙于媒体宣传的工作。虽然动画委员会和脚本会议已经建起来一定的结构框架了,但要一口气把作品炒起来,浅井要处理的工作还是非常多,看上去很辛苦。

浅井:确实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编辑部全员都很繁忙,倒是没觉得只有我很辛苦。不过『鬼灭之刃』还有其他在开展的活动,也需要商品监修,还有公式书……总之工作量很可怕。

——大西先生现在作为媒体负责人,手头的『鬼灭之刃』的相关工作是什么样的呢?

大西:正在处理商品设计监修之类,还有「剧场版『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相关的很多工作。动画、电影、活动、商品啊关联书籍啊这些有关『鬼灭之刃』的所有东西都要经过我的审查。相应的,还要请教吾峠老师的意见,作为原作者的代理人进行工作。

——大西先生接手过『海贼王』『银魂』这些剧场版的工作,有感悟到什么只有做电影才能体会到的奥妙吗?

大西:每一部电影都是完全不同的企划,涉及到的人员也会变化,每次做都是新的挑战。而且可以运用一直以来培养的经验和人脉,试验新的宣传方法、新的展现方式,这就是电影的妙处。因为会得到「票房收入」这样明确的数字,很容易体现成败。我以前担任的『ONE PIECE FILM STRONG WORLD』(2009年上映)是在尾田荣一郎老师带头,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协力之下才得到了高于前作数倍的票房收入。当然要说的话也是有很大的压力,正因为如此成功后的成就感也非常大。

以乐趣为目标的编辑部的战友们

——谈谈编辑部内的气氛,和新手还有后辈的关系吧。

大西:虽然也会给漫画提建议,但我一直说「我说的话不是唯一正解,说到底不过是做法之一而已。值得借鉴的话就用,没有参考价值的话不用也行」。漫画的正解不止一种,而且还是每时每刻不断变化的。所以过于听从前辈的话绝对不是好事。别人说的话始终只能作为参考,我希望大家可以靠自己找答案。 JUMP从以前开始就有「领导说的话不能听」这种文化,在好的方面上。

高野:还有,一定会有想谈漫画理论的前辈,在旁边听着,把那些话纳入参考,自己想到什么的话也要加以考虑。

大西:有点像手艺人呢。不是受教,而是一边看一边偷学前辈做的工作。这不是可以乖乖照着操作指南做的工作。就算真的有这么一本操作指南,能否把我们想说的话传达给作家又是另一回事。

浅井:但这也是好事。有各种各样的作家,各种各样的做法,各种各样的正解。我一开始入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于是拜托周围所有前辈各自带我看了一次碰头会。

——现在有什么想教导给后辈的事情吗?

浅井:没,什么都没教。我只觉得所有人都是棘手的竞争对手。

高野:我也没有特别关照过浅井(笑)。但因为共同分担了『鬼灭之刃』的操劳,稍微有一点惺惺相惜,说不定对他比较和善一点。

大西:虽然也有比较安静的职位,但在JUMP编辑部大家经常对话,总是吵吵嚷嚷的很热閙。说到底大家都是只想着和作家一起创造出好作品,抱着这个相同的目的的「战友」。

高野:经常聊工作的话题呢。我经常发表别人负责的作品的感想哦。 「这周的那个,超级棒」之类的。这样发表关于漫画的意见也是互相学习。

浅井:确实会这样。 『マッシュル-MASHLE-』苦战于读者票数的时候,「这样炒热气氛会更好」之类,平时没怎么说过话的前辈们突然送来指点……真的很感激。

高野:当然一直都是抱着竞争心的。会想「要比那家伙的漫画更能卖」。所以『マッシュル-MASHLE-』进入正轨的时候超火大(笑)。尽管如此,我负责的作家向我提出对『マッシュル-MASHLE-』的忠告时,我明明想的是「这个绝对不会告诉你」,结果看到浅井疲惫的样子后还是告诉他了。

浅井:那次真的很感谢……学到了很多。

各人对『鬼灭之刃』的回忆

——请问浅井先生,『鬼灭之刃』迎来最终回的时候,跟吾峠老师说了什么呢?

浅井:因为已经决定好要做什么了,所以感觉就只是普通地进行工作。取最终回原稿的时候本来是计划好要历代责编全员上门问好致谢的,但刚好碰上四月份宣布紧急事态,不能直接上门拜访……取原稿也很遗憾地变成用摩托快递运送,但能顺利结束连载还是松了一口气。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问题的影响,作为编辑有什么新认识和新的思考方式吗?

高野:因为世上的娱乐范围变窄了,虽然说得不好听,但这对于漫画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不能举行活动,又要居家避免外出。看腻影像媒体,开始看漫画的人也增加了。由于我也在担任『海贼王』,所以对此很有体会。

大西:因为漫画是最质朴又容易拿在手里的媒介,是可以在家里体验的娱乐,尤其小孩子们会读得很开心。这次我重新感受到了漫画所拥有的巨大可能性。跟影像媒体相较之下也许是有点不起眼,但我认为这个媒介从今往后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总结一下到此为止的谈话,作为『鬼灭之刃』或者说作为吾峠老师的编辑,请说说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事。

大西:是吾峠老师还是新手作家的时候的事情。那是第一次决定在雑志上刊登,我就把那一期雑志交给老师。交给老师后,老师一翻开书页就哗啦啦地落下眼泪来。正因为我知道吾峠老师无比努力的样子,才能充分理解那欢喜的泪水。

高野:印象最深的还是观看动画第一话的时候。在先行上映会会场上号啕大哭了起来。走到那一步之前有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失败,终于视听到美妙的影像和音乐,看到变得更加生气勃勃的角色的时候非常感动。把这个影片送给吾峠老师后收到了长长的感想,老师还对我说「做了这么精彩的东西出来,非常感谢」。在那之前我都没发现自己对『鬼灭之刃』寄予了如此的期望。那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工作给吾峠老师帮上了忙,非常快乐。

浅井:吾峠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作为作家的觉悟,或者说是压倒性的思考量。从吾峠老师那里收到对动画脚本的意见时,一定会有「这里这么画是有这个意思,所以请让角色这样动起来」这样的依据。 『鬼灭之刃』是从吾峠老师的技术堆积中诞生的作品,这是令我印象最深的。

发布于广东阅读 770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跳起来踩到球

· 上海

给总结大佬一个机会,我只是随意看了一点,貌似编辑们也挺意外的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上田丽奈

· 湖南

大西还是厉害啊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