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史实的区别,是否可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avatar
关注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与三国志既有照搬也有艺术创造和嫁接。在了解一下两者的主要区别后,似乎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不知道是否正确:

1、有关蜀汉集团人物的正面战绩,很多出自作者的夸大和虚构。比如当阳之战本是一场败仗,结果小说中最出彩的却是赵子龙七进七出救主,杀了一堆历史上不存在的曹营无名上将,一下子把刘备军战败的阴影盖过去了;比如诸葛亮首出祁山,拿下三郡后功败垂成,作者创作出蜀军一系列战术级别的胜利,如斩韩家五将、骂死王朗、大破羌兵、斩曹军先锋,又将史上诸葛亮有意向曹魏泄漏孟达反意这一猪操作,修饰为他的神计妙算;再如刘备伐吴,同样构造了火烧连营前一系列本不存在的战术胜利,最后败了还让朱然死于赵云之手。这几次都是战略上和结果上不能违背史实,只能在战术级别为蜀汉阵营增添光彩了。包括高览、徐晃这些名将死于蜀将之手,同样出自艺术虚构;

2、有关曹魏和孙吴集团的战绩,基本遵从史实,极少有夸大与渲染。而对他们主要人物的历史黑点,在小说中则无限放大化,形成极具戏剧性的反派效果。比如衣带诏事件中,把历史上同样有野心夺权的董承,一厢情愿描绘成一个汉室的忠臣,还创作出吉平这个不存的人物来体现曹操失尽人心和凶残行径。

3、东吴的好多功绩被抢走,被作者嫁接给蜀汉人物注水。如孙坚斩华雄变成关羽温酒斩华雄,鲁肃单刀会变成关羽单刀赴会,孙权木船借箭变成诸葛亮草船借箭。

发布于江苏阅读 2319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吃饱了撑得慌

方小野越读正史越觉得曹操伟大,真是一手烂牌越大越好,在兖州这样四面临敌的地方生生开发出属于自己得一片天空,与之可以匹敌的唯有孙策收起

曹操第一人悬念可能不太大,然而用“伟大”来形容,莫不是屠城真的光荣?

亮了(2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