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之谶!古代皇帝为啥总防刘姓造反?唐僧取经因此而来

avatar
关注

所谓“金刀之谶(音趁,意为预言、传说)”,是广泛流行于南北朝至五代十国的一种民间传说。

金刀即指繁体字的刘姓,此说认为中原天下必定由刘姓夺取统治。

自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的西汉,到公元900多年的五代十国,一千年间,刘姓在争夺天下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两汉自不必说,三国蜀汉之刘备,南朝宋之刘裕,都是刘姓统治的延续,南北朝的动荡时局,令广大百姓开始迷信刘姓统治者的回归,或能带来国家的昌盛。

十六国时的匈奴刘渊,屡次强调自己的刘姓血统;

隋末刘黑闼能继承窦建德的家底,全是因为同僚们相信“刘氏将兴”;

契丹辽国皇室耶律家,也向汉人宣传自己为刘姓;

五代十国一众沙陀军阀,例如刘知远,也是改为了与李姓沙陀对抗。

回溯整个唐代,皇帝一直非常介意“金刀之谶”这种说法,对刘姓的打压不遗余力。直到宋朝初年,江浙一带成书的《百家姓》,也故意在编书后把刘姓往后排了很多。

为何唐僧要“求取真经”?时代背景是,当时中原大地上,利用“金刀之谶”结合杜撰佛教弥勒转世的搞农民起义的非常多,很多野心家都肆意对佛教做出自己的解释(经常就是刘姓的和尚拉队伍造反)。所以唐僧才要去印度看看原教旨是怎么写的。

直到宋金时期,“金刀之谶”才淡出历史舞台。

关于“金刀之谶”,拓展阅读,看看有多邪乎:

https://dy.163.com/article/EBH024JP05444HJU.html

发布于河北阅读 10261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梦世繁华

· 江西
曹操小乔刘备的希望还不如知网刘裕,起码刘道规和刘穆之不死,当时希望很大。收起

刘备成功的话,那就是继刘秀【再兴炎汉】之后的【三兴炎汉】,这个在谶语横行汉朝就太恐怖了,刘裕的效果就比刘备差太多。

亮了(150)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风雅书生

· 贵州

要是刘备真的恢复汉室的话,指不定金刀之谶还能留个几百年

亮了(96)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