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办常识10|「PVC涂装完成品比例人形」这名称,生僻难懂or近在咫尺?
今天的文章我们正式进入到讨论真正意义上的“手办”,即“PVC人形”,其基本概念,此前的九篇文章均有所涉猎,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开篇就引入以下几个话题——PVC涂装完成品、比例人形,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可动人形。
1、PVC涂装完成品(PVC涂装済み完成品)
综合前文所述,PVC涂装完成品(PVC涂装済み完成品),顾名思义是以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为主要材料的完成品人形,又称「PVC人形」或「PVC手办」,在西方世界归类为「PrePainted」,广泛被称为「PVC Figure」(香港地区沿用此说法),是目前大陆地区霸占「手办」一词最普遍的一类产品。一般来讲,凡是此类产品,其包装外盒均以不同方式进行描述,如果该厂商对此类产品有专门分类,比如MegaHouse的顶级手办收藏系列「EXCELLENT MODEL」,即已经将「涂装完成品」的含义融入其中(在其官方介绍中体现):
而一些厂商还没来得及,或者没有雄厚实力为手办分门别类,他们只好在外盒上直接标注「PVC涂装済み完成品」字样,比如:
所以,按照专业角度来说,高质量的「手办」,准确称呼应该是「PVC涂装完成品」,可以简称「PVC人形」。
除了上述的复杂「理论」描述之外,「PVC涂装完成品」这个概念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导性,它的字面意思本来就结合了材料(PVC)、样式(涂装)及完成度(完成品),虽然区别于真正的「手办」(这里指GK),但明显未能明确阐释「人形」的规格及种类,以至于在收藏领域中,形成了对包括景品、扭蛋、盒蛋、食玩等所有PVC周边产品并称为「手办」的局面。
另外,由于「完成品」的价格优势及观赏特性,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已完全碾压其他「同类产品」(这里指GK涂装完成品、GK未涂装模件、PVC未涂装模件等),打破了专业制作和业余收藏之间的壁垒,让更多热爱ACG文化却没有手艺的爱好者能够直接感受到「手办」的独特魅力。在这样的氛围下,日本自1984年诞生的「Wonder festival」展会如今已由展示专业人士的GK作品展示,逐渐转化为由各大专业厂商、专业团队召集,专业从业者、业余收藏者、普通商家、COSPLAYER齐聚一堂的PVC FIGURE盛会,厂商通过展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收藏者则可以在现场购买会场限定贩售的各种PVC涂装完成品及周边。
2、比例人形(スケールフィギュア)
前文已经稍提过,由于「手办」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收藏价值、版权因素、比例规格存在明显差别,以GOOD SMILE COMPANY、寿屋为主的各大新老厂商对旗下「PVC涂装完成品(PVC涂装済み完成品)」进行了细致分类,其中「比例人形(スケールフィギュア)」是各大厂商争相角逐的顶级PVC涂装完成品,它延续的是传统雕塑及现代GK模型最根本的「基因」,也是精准衡量各大厂商工艺水准的样板。
所谓「比例人形」中的「比例」,实际上是指通过PVC人形的「正常比例」或「缩放比例」,展现ACG文化中的人物造型或事物造型,一般由各大厂商以造型师为主的专业团队与原动画、漫画、小说及原创画师进行沟通,对ACG人物在「现实」中的身高比例进行「缩放」并制作,当人物造型为站立、俯卧、平坐、跳跃等不同状态时,要严格按照其「现实」中的身形进行重塑。
下面这段话很重要:由于厂商、制作团队、原型师团队、衍生画师均不能自称为「原创」,所以一般意义上来讲,有关人物的身高、姿态、头身比例,一定要向唯一原创者(即作者)进行沟通、申请,方能继续「比例人形」的创作。而一般的景品、盒蛋、扭蛋、食玩,则通过间接授权的动画、漫画制作方授权沟通即可。
以「1/8」比例为例,假设一位ACG男性人物在「现实」中身高为2米,那么他的1/8比例人形在站立的情况下为25厘米(即2米乘以1/8)。这种严格的「比例」设定,是考虑到厂商同系列人形的统一展示标准,同时也是考虑收藏者对同一ACG作品中不同人物同时展示的合理考量。有关比例的信息,不仅会在制作前公布,而且作为人形产品的重要信息,会和人物、厂商、系列一并出现在产品外盒的显要位置,以供收藏者参考。
目前,除了在官方授权的公共娱乐场所有放大比例的ACG人物雕塑之外,各大厂商常用的比例依次为1/8、1/7和1/6,其次也有1/4、1/12、1/5、1/10、1/3等比例的采用,当然也有1/1等身人形,比如Be-Full厂商旗下FIGUREX品牌发布的「新垣绫濑1/1涂装完成品比例模型」,高度达到162cm,价格突破15万日元。
当然,在「比例人形」的范畴中也有特例存在。比如在一些热血漫画或科幻漫画中,经常出现异于常人身高比例的「怪胎」,他们动辄高达3、4米,有的官方数据甚至为10米或更高,当这些人物出现在官方公布发售计划时,则不会按照「现实」高度进行缩放,而是适度缩放,让最终的人形产品保持稳定的价格及包装运输的安全。一般来说,萌系ACG作品中的人物都很「正常」,通常不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而燃系则完全不同,所以不同厂商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MegaHouse厂商在初期就考虑到这一问题,对旗下「凡以正常缩放比例展示」的人形统一归类为「Excellent Model」,即「最高质量的人形产品」,一方面避免了与景品归类的混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厂商对单一动漫题材的了解以及长远规划。不过,「Excellent Model」大多数还是以人物1/8的比例登场亮相。
3、可动人形(PVC涂装済み可动フィギュア)
顺道聊一下可动人形。PVC可动人形实际上也是「PVC涂装完成品」的一种,日文全称「PVC涂装済み可动フィギュア」,西方归类于「Action Figure」。它兼具了收藏、观赏与可玩性,基于PVC材料的柔韧性,通过关节可动,头雕、肢体、配件可换,实现了静态人形的不同形体展示,甚至可以当作高质量玩具及摄影素材。PVC可动人形在展示人形细节时不可避免会暴露「关节」和分模线,而一些细小部件在频繁替换时更容易缺损或断裂,所以被认为是PVC人形中的「消耗品」。
此外,由于可动人形需要收藏者兼具一定的造型审美及动手能力,最终展示效果会因为个人差异而千差万别,与官方提供的样图会有较大差异。目前比较流行的可动人形分为正常比例和非正常比例,正常比例以海洋堂的山口式转轮科技、Max Factory的Figma系列、Bandai的SHF系列为代表,而非正常比例则以GSC的粘土人系列为主。严格意义上讲,诸如Bandai的机甲类(非拼装类型)、Takara Tomy的Masterpiece Series系列等也属于可动人形,但由于收藏范围、可动效果的不同,探讨及认知的范畴就要区别对待,本篇所提到的「可动人形」概念自然不适用于这两类为主的可动类模型。
4、PVC涂装完成品比例人形 VS PVC景品人形
本篇文章的最后,解答下大家最困惑的问题,也就是PVC景品乍看上去也像是涂装完成品,但为什么不能叫做“完成品”,而只能算作景品。
①PVC涂装完成品授权方式不同。一款公布实际价格的PVC涂装完成品比例人形,其单一人物甚至造型的授权,都要通过原创者本人,经过沟通达成一致,并投入细节刻画。而景品是由动画、漫画制作方,或厂商统一申请,间接授权。虽然最终产品都要以原创者名称为第一版权方,但呈现的水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②企划流程、制作工艺、投入成本不同。PVC涂装完成品的制作中,原型师的定位非常重要,他不仅是原创作者、动漫公司、厂商之后的版权方之一,甚至有权利对后期推出的产品提出意见,确保最终产品工艺与自己的精心创作水准相一致。这也是为什么一般PVC涂装完成品外盒包装上都会在显著位置加上原型师、涂装师的名字。景品一般来讲,流程简单,制作工艺要求略低,而且受成本限制,无法完全呈现出原型师的作品,所以很多情况下,原型师是不会成为版权方之一的,即使有少量原型师名称跟随景品一起出现在外盒上,也仅仅是特别介绍而已(比如著名原型师或参赛作品)。
③发售方式不同。PVC涂装完成品,会根据授权费、工艺材料费用、包装方式、预定方式等多方面考量,最终给出一款产品的最终价格,一般来讲,PVC涂装完成品1/8人形,价格会在7000~25000日元之间。而景品作为非直接贩售品,是需要通过景品机抓取的,所以景品发售后都没有实际价格,而是根据市场行情不断变化。
最后,我们看一组直观的图片,来了解为什么PVC涂装完成品被称为美轮美奂的佳品,成为时下最流行、最顶级的收藏,而景品又何以亲民、低廉著称,成为爱好者津津乐道的高性价比之王。
首先,这款手办为MegaHouse推出的涂装完成品卡塔库栗,价值1000元RMB:
而下面这张为Banpresto推出的景品卡塔库栗,市场价格100元RMB。
不明就里的小伙伴可能觉得,这看上去不就姿态不一样么,整体看上去差不多,怎么就差出10倍的售价呢?然后我们看一下放大细节的图片。另外还有几张其他PVC涂装完成品(左)与景品(右)的对比图。
好了,今天的常识就科普到这里,虽然还有很多想要讨论的问题,但一时脑回路受限,今后想到再进行补充。另外大雨滂沱,水患泛滥,希望大家多多保重,二次元的世界再流连忘返,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再见啦!~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