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八强淘汰赛输出占比,看看什么样构成的队伍在S10重铸了荣光(多图,多数据)

avatar
关注

一时兴起,对LPL观众一向作为争论焦点的输出做了点数据,盘点了这次S赛八强各队各位置在淘汰赛中的输出占比。

在做这个数据的过程中有一些简单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只是个人意见,有不同观点也正常。

1. 先说一些非常常见且无聊的迷思:

平均输出占比高的一定比低的打得好吗?不,比如Ghost,他只有24.457%的输出,算非常低了,但他明显打得比huanfeng要好很多。比起数据高,他明智地做了队伍需要他做的事情,打得合乎时宜。

输出占比队内更高的一定打得好吗?这就更废话了,不同位置输出占比本来就不一样,八个队伍有七个队都是ad输出占比最高,Perkz输出都比Caps高。

在同位置里输出占比排名高的一定打得好吗?当然不是,比如上单里输出占比排第一的是Doran的26.272%, 但是Doran,不会有人觉得Doran是世一上吧。

做事的人一定输出占比高吗,或者,输出占比低一定意味着没做事吗?比如SN的大节奏点都是SofM在掌握,但SofM输出占比很低,比他低的两位打野都是队伍不走野核风格的,连同样不玩野核的G2打野输出占比都比SofM高。

所以,很多用输出占比撕的逼和吵的架都是很无聊的。

2. 众所周知,在单场比赛中的输出占比很受英雄选择和队伍决策的影响,很多时候不一定能反应选手发挥的好坏。比如拿个poke流英雄好偷输出、数据漂亮是常态,拿个盲僧再怎么秀输出占比也高不起来吧。单拿一个输出评价发挥意义也不大。

3. 一个系列赛每位选手平均的输出占比呢,不仅受英雄选择和队伍打法的影响,也能反映这个版本的现状和队伍打法是否契合这个版本:

比如,还是说盲僧,一个一直玩盲僧的人输出占比很低,绝对不能用输出占比去证明他打得不好,具体操作好不好要阅读比赛来看;

但是同样,在一个盛行男枪豹女千珏的野核系列赛里为什么一个队伍会出现很多盲僧呢?就算这个盲僧操作很秀,这个队伍可能还是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让他们赢得比赛更困难。

4. 从输出占比可以窥见一些这次世界赛的版本吗?

(1) 决赛的两只队伍构成有一定相似性,上路输出都在24%+,中路输出都在22%±. DWG的野辅输出占比更高,SN则由ADC补足。

(2)

看各个位置不同选手输出占比排序图,最明显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各队中路的输出占比区分度真的很低,比其他位置要低很多。

算一下输出百分比的标准差,中路只有1.902%,算一下变异系数就更低了,只有8.33%,只有打野的一半还不到。给人的感觉是,无论这个系列赛中路在卡牌塞拉斯里打转还是在发条辛德拉里打转,无论是打得好还是打得差,在输出上中路就这么回事儿……

感觉这个淘汰赛拉近了中单差距,对只主打中路的队伍不利。决赛两支队伍的中路输出占比排倒数二三名,中路输出占比高的前三只队伍 G2, TES 和 Gen.G 恰好是八强里三只不打野核的队伍,这三位中单下场也都不太好。

其他四个位置的区分度都比中路大得多,尤其是打野和辅助输出占比的变异系数都非常高。联想这个版本确实是野辅联动很重要。

(3)上单的输出百分比的平均值为22.159%,但是决赛两支队伍的上单输出占比都在24∼25%之间,如果算上四强,TES的上单输出占比也接近24%了,这三位是上单输出占比的二三四名。24%是这个版本理想的上单输出比例吗?

要想达到这个比例,队伍需要上单进行输出。也有一些评论者,比如PDD,就在直播里提过,他觉得这个版本不仅是野核,也是上单核,在bp上注意保护上路、拿输出型上单的队伍更有优势。

决赛队伍的上单在输出占比上排二三位,但打野只排到第三和第六位。奥恩是版本答案,但青钢影的ban率非常高,Bin在整个系列赛(含小组赛)中选择了五次船长五次武器,Nuguri选了四次凯南和一次船长。

(4) 当我们谈到XX版本的时候,是否意味着这个位置输出占比越高越好?

首先,还是Doran…不理解为什么DRX要让Doran打26%的输出。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淘汰赛只打了三局,数据太少,感觉这个队伍存在无法理解的地方。

其次,传说中的野核版本,血C的Canyon和Sofm,输出占比都不到20%,SofM更是只有16%. 反而Kanavi和Selfmade输出占比高得离奇。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a. 所谓野核,让打野刷起来的目的,比后期需要打野提供一定输出更重要的,是让打野等级提高这样在争夺野区资源时不落下风。

b. JDG 的 BP 和战术层面都完全优先打野,有时会让他的线上陷入劣势。Yagao的输出只有19.8%,是所有中单里最低的。无论打野刷得多快,线上太劣的时候打野也很难控到资源,那么选野核的意义在哪里呢?

淘汰赛的TES也是,虽然他们不玩野核(或者说可能正是因为他们不玩野核),他们的ban和pick都优先野辅,缺乏对中上两线的保护(源自欧美媒体对Summoning Insight 的评价),不管在什么版本,这样都很难玩吧,这也许是他们淘汰赛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

c. Selfmade的极致野核并不逆版本,可能正是因为FNC至少打野顺版本,而TES整个队伍都逆版本,才让在个人实力差距明显的情况下FNC能把TES逼到那种境地(当然强调版本也没有忽略有些人发挥得太送了的意思)。

d. SofM的输出占比很低可能因为他半决赛一个大场都没怎么玩野核,影响了他的数据。不过即使抛去这点,Canyon和SofM的输出占比也不像人们可能想象得那么高。所以凡事要适度,输出占比20%的打野比15%的更顺版本,但22%的打野可能因为队伍的矫枉过正丢掉比赛。24%的上单输出占比看起来很好,但26%的上单输出占比淘汰赛胜率为0.

5. 如果能对每个队伍的淘汰赛实际表现打个分,再对其个人实力(或者人们的预先期待)打个分,前者除以后者,就应当是这个队伍对版本的顺应程度。

比如说没人指望FNC实力有多强但他让大家眼前一亮,结束了一看一个打野伤害占比能占到25%……

比如说G2走到半决赛,依然非常逆版本。决赛队伍的两位中单输出只占22%上下,但Caps输出占了26%. 其上单输出竟然只有15.6%,打野也不是野核玩法。它能有四强,一部分是因为选手个人实力不错尤其是Caps,一部分是因为他的八进四对手 Gen.G 比他更逆版本,在这个上野辅版本,Gen.G 的上野辅输出占比分别在同位置的倒二、倒一和倒一……如果换一个玩野核的对手给G2,G2表现如何也难说。TES没有G2那么夸张,但输出上看趋势是同向的,打野输出占比低于平均,中单输出占比高于平均,唯一好的是369如果拿到输出英雄很能打输出。这三支队伍有时能靠个人实力苟一阵,但遇到实力差不多但更顺版本的队伍时,几乎无法挣扎。

6. 很可惜并没有什么具体指标能量化队伍本来的实力,所以只能粗暴地拿队伍在淘汰赛中的胜率来估算一下。

来看一下淘汰赛各位置输出占比和队伍胜率的散点图。

大部分位置不能直接显示明显的规律,只有辅助位稍能看出趋势,但是辅助的输出很取决于下路换血的激烈程度,而不一定只由辅助做了多少事情决定。可能唯一有说服力的是BeryL,他的ADC输出占比很低,但是他自己的输出占比倒很高。这可能是因为他玩了不少潘森,他的潘森在全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带了每一个节奏,他的队伍最后也拿到了冠军。

一个也许是巧合的事情是,在上单输出占比和胜率图中,如果去掉极度逆版本的G2和只打了三局的DRX,散点图会变成上图这样。

除去G2和DRX后剩下的六只队伍,趋势线的斜率能达到13.8,决定系数能达到0.744.

0.744,这只是个散点图而已!

这六只队伍的比赛,除了决赛以外,确实是上单打输出的更为优势。至于决赛,也不能说Bin的玩法不适合版本,好几局他的中下路对线期就被狠狠压制了,当个人实力的差距无法通过打法和顺应版本来抹消时确实无法赢比赛。

最后,输出占比只是看比赛的一个角度,非常局限,或者说任何数据只是参考,对比赛的阅读还是要看对具体细节的理解。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想法,求同存异,祝LPL S11能把握好版本🦄

发布于北京阅读 13032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2085728021

· 上海

爱黑爱骂的那些,理解和思考能力又不足以支撑接收这种信息,可惜认真的作者

亮了(9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uroakkk

· 四川

单看分均输出这种东西本来就什么也体现不了只有把分均输出细分为对线10分钟压刀 运营期打残人帮队友拿资源次数 团战平均输出 有效开团次数,才能防止这个数据骗人但其实也都跟队伍打法和个人风格比赛具体情况有关,弄成进阶的好歹误差小点。你说两个打得离谱得不行的ad伤害数据排前列,鬼皇这种几乎找不到槽点的ad数据垫底,那这数据到底有什么参考价值

亮了(67)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