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德甲联赛战术趋势
作为欧洲顶级联赛之一,德甲球队在过去的几年里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一个以快节奏足球而闻名的联赛,有很多的攻防转换,也有新的教练和新的打法进入到一些球队,创造处了更多的战术多样性,也让比赛更加有趣和不同。瓜迪奥拉和他的拜仁慕尼黑作是德甲联赛这一变化的重要推动者,加泰罗尼亚教练曾在德国足球生涯中赢得过许多冠军。时间过去很久,像纳格尔斯曼、法夫尔和罗斯这样的教练正在尝试创新并踢出独特的足球风格,这是真正有助于足球和观众的东西。
在本篇数据分析中,我们将研究本赛季德甲的战术趋势,分析这些关键的指标将能够让我们识别出不同球队的主要打法特点,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此外,对经常被对手利用的空间进行战术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现在的德甲联赛中,各个球队在尝试踢出什么风格的足球。
数据分析
我们将要在这个分析的第一部分看一下各支球队的数据,每支球队的统计数据都是从Wyscout收集的,这些数据对本赛季的比赛很有参考价值。我们将观察不同的指标,以便我们理解球队在不同阶段的比赛风格。而我们的数据池来自于2020/2021赛季参加德甲联赛的18支球队。
组织进攻
我们先来看一下各支球队在组织进攻阶段的战术,我们想要确定他们更多地是通过阵地战来进攻,还是更倾向于反击,他们是更喜欢以控球为主的比赛,还是会试图用最少的触球次数到达进攻三区,以及每支球队最常用的传球风格。我们也将观察本赛季每支球队最常用的阵型,并尝试说明阵型与这支球队在组织进攻时采取的战术之间的联系。
最常用的阵型
首先我们队球队最常用的队形进行型整体的考察,为此,我们使用了从Wyscout导出的传球示意图。传球示意图根据球员在球场上的平均站位向我们展示了球队的平均阵型,同时,它还突出了球员之间最频繁的传球路线,让我们大致了解到球队是如何开始组织进攻的。
从传球示意图上看,我们可以先确定4-2-3-1是目前为止被使用最多的队形,有8支球队的队形更倾向于用这种阵型出战,其次是4-3-3和4-4-2,各自有有2支球队采用。还有两支球队采用了5后卫(柏林联和霍芬海姆),但阵型不同,各自用的是5-4-1和5-3-2。最后,科隆是唯一一支采用4-1-4-1的球队,还有两支球队采用的是三后卫的3-4-1-2和3-4-2-1阵型(法兰克福和不来梅)。我们在图上看到的阵型是基于球员的平均位置,它们没有反映出球队战术和阵型在比赛的不同时刻发生的变化,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很好地反映了球队最常见的时刻。例如,像多特蒙德、拜仁慕尼黑或莱比锡这样的球队通常都是在比赛和控球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球队,因此,他们的防线都接近于中线,这样他们就可以保持球队的紧凑性,从而有效地发起反抢。在这三支球队的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其他球队相比更高的站位线,虽然他们的位置很高,但总体而言,他们也更紧凑。其他球队没有花那么多时间进攻,也不能在最后三区站稳脚跟,因此他们的防线要低得多,而且可能那些球队也更多地反映的是比赛中的防守时刻。我们看到的传球示意图与我们在分析的数据和指标的对应关系将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前面提到的示意图的一些特征。
阵地进攻与反击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德甲以其快节奏和充满攻防转换的足球而闻名。我们这章便会说到这点。诚然,如今联赛中的打法已经发展得很不一样,不同的比赛风格也在蓬勃发展,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但所有这些如何转化为实际情况,更确切地说,转化为数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下面的的散点图先来开始看,它显示了每90分钟每支球队阵地技工和反击的平均数量。
通过对第上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定程度的多样性,换句话说,尽管有球队有较为明显的阵地战或反击为主的风格,但其他球队的打法更为平衡。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可能是因为球队尝试利用两种方式进攻,他们可能试图以某一种方式进攻,但没有成功,也可能受到自己球员和对手球员能力的影响。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重点是我们可以确定哪些球队会明显着重于一种打法,哪些球队又会采用混合的打法。
很显然,采用阵地战进攻的球队是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他们每90分钟阵地战进攻次数最高,也是唯二两支俱乐部超过了40次的。同样喜欢阵地战进攻,而且在数字上也反映出来的是法兰克福、沃尔夫斯堡、莱比锡、斯图加特和勒沃库森。这些都是每90分钟阵地战进攻在平均水平以上的球队,由于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每90分钟有比阵地进攻更多的反击,我们可以说,在阵地进攻上排名高于平均水平的球队是那些真正采用了这样攻击意图的球队,或者至少是在这方面做得更成功的球队。阵地战进攻次数在联赛平均水平附近的球队有门兴格拉德巴赫、弗赖堡和霍夫芬海姆这样的球队,他们平均每90分钟都有25次左右的阵地战进攻。柏林赫塔、科隆、美因茨和比勒菲尔德是最后几支德甲在每90分钟阵地战进攻超过20次的球队,从数据上我们可以说,这些球队试图通过阵地战进行进攻,但没有在90分钟里创造出太多机会。这里面我们想说说比勒菲尔德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他们每90分钟的反击次数,这支升班马平均每90分钟反击5.83次,这方面在所有球队中排名第一。在反击方面也值得一提的还有拜仁慕尼黑、勒沃库森和奥格斯堡。尽管拜仁慕尼黑和勒沃库森在阵地进攻上都占优势,但两支球队也喜欢利用反击,正如数据中显示出来的那样,两支球队的反击次数都在4次左右。就奥格斯堡而言,这是一支两种进攻方式的次数都很少的球队,但是数量很多反击证明他们经常依靠反击尝试得分,他们也许有意送出了控球权。
控制型打法与直接型打法
接下来我们将看一下每支球队的平均控球量以及每一次控球时的平均传球次数,这将使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哪些球队的目标是在阵地战中踢出控球型的足球,哪些球队要么无法做到这一点,或者只是主动放弃控球,等待对手失误或反击的机会。为此,利用刚才说到的数据绘制了散点图。
从散点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阵地战进攻次数最多的球队和那些希望并且能够在比赛中更好地保持控球的球队之间的对应关系。7支在阵地战进攻方面高于平均水平的球队,在控球率(%)方面也同样的高于平均水平,而这里多了一支柏林赫塔。多特蒙德(64.91%)、拜仁慕尼黑(65.57%)和莱比锡(60.27%)是平均控球率最高的球队,勒沃库森以58.79%紧随其后。其他高于平均水平的球队有:门兴格拉德巴赫(55.35%)、法兰克福(52.70%)、斯图加特(50.46%)和柏林赫塔(50.54%)。上面有些球队在保持了很高的控球率的同时每次控球的传球次数也很高,这表明他们很想通过阵地战来控制球和进攻。有些球队虽然控球率高于平均水平,但是每次传球的次数却低于平均水平,比如斯图加特和柏林赫塔。这可能是由于球队的策略以及球队想通过更少的传球来将球推进到前场,但也可能是由于他们难以在比赛中实施控球的比赛风格。所有其他球队不仅显示出较低的控球率(%),而且每次控球的传球次数也大大低于平均值4.3次。如果我们把这些数字转化为球队的比赛情况,平均每次控球的传球少于4次,同时球的控球率也很低,这表明了球队进攻时选择的一种策略或者是单纯的能力不足,无论哪种情况,这支球队都会倾向于快速将球推进到前场,而不是尝试通过传球将球员串联在一起。
短传和长传
接下来,我们将从传球距离和比赛的直接性角度来研究球队的战术,为此,我们将观察另一个散点图,两个轴上分别显示的是平均传球距离和每90分钟的长传次数。
机会创造
我们已经注意到了球队是通过什么方式在组织进攻,有些球队在比赛中采取了阵地进攻的方式,并试图踢控制型足球,也有喜欢在反击时更直接并利用空间的球队,以及两者兼而有之的球队,最重要的一点是,每支球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有些球队能够比其他球队更好地将这种风格强加到对手身上。现在我们来看看球队如何尝试创造机会,一旦他们通过了最初的进攻组织过程,他们会如何表现?
首先,我们要分析球队每次射门前的传球数,这将告诉我们一支球队是想尽快射门,还是先把球传过去,耐心地破坏防守。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柱状图。
同样的,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莱比锡和勒沃库森都是喜欢控球的球队,他们喜欢通过控球来控制比赛,而且他们也是每次射门前传球次数最多的球队。多特蒙德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球队平均每次射门前传球129.2次,莱比锡以84.6次位居第二,勒沃库森以73次传球排名第三。拜仁慕尼黑和柏林联是另外两支在这个指标上高于平均水平的球队,而相对于柏林联来说,拜仁更在我们的预期之内。这可能是由于柏林联次数较少的射门造成的,不过这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踢法及想要控制住球权的努力。至于在这个指标中低于平均水平的球队,他们似乎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并且在传球次数较少的情况下试图射门,这表明他们能够以较少的传球次数到达进攻三区,或者至少尝试这样去做。同样,我们不应忘记,这些数字很大程度上受球队表现的影响,因此,像沙尔克04这样在迄今为止分析的大多数指标中得分很低的球队,通过数据对其进行分析的准确性较低,因为他们很可能是因为无法将其想法付诸实践。
接下来我们要看看球队在禁区内的触球次数以及他们的平均射门距离,这将让我们看到球队通常在什么距离完成射门,换句话说,他们会试图在射门前将球送入到禁区深处,还是试图在更远的地方完成射门。
单次射门前传球次数较多的球队往往会在禁区内获得更多的触球机会,平均射门距离也更近。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以控球为基础,通过传球配合来组织进攻。这会使球以一种更可控的方式进入到禁区,而且很多时候,如果一支球队能够成功地控球,那么这种情况会更加频繁。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我们看到那些射门前传球次数较多的球队(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莱比锡)在禁区内的触球次数也最多,而法兰克福、柏林赫塔和沃尔夫斯堡的数据也高于平均水平。同样令人好奇的是,当谈到平均射门距离时,之前提到以阵地战为基础的球队要么低于平均水平,要么接近平均水平,例如门兴格拉德巴赫、斯图加特和勒沃库森,他们在这两个指标上几乎都在平均水平。进攻较少、进入禁区的能力较弱的球队明显拥有更高的平均射门距离,其中很多球队都是以反击为主的球队,比如比勒菲尔德。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各支球队如何进行组织进攻,以及他们在将球送到进攻三区后的表现如何。我们现在将看一下球队进入禁区的数据,并分析他们是如何试图利用禁区内的空间的。下面的柱状图显示了球队每90分钟进入禁区的次数,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传球、跑动和传中。
通过对柱状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进入禁区次数最多的球队也是那些在禁区内触球次数最多的球队,我们很想看到的是,每支球队进入禁区的三种不同类型之间的平衡。首先要提到的是,科隆、柏林联和云达不莱梅是仅有的三支传中(8.33、7.17和10.33)比传球(7.17、5和9.67)更多的球队,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指标,表明了球队的打法风格,以及他们能够最好地利用的空间。其他所有的球队利用传球多过传中来进入到禁区,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根据球队的打法而有所不同。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和莱比锡是在进入禁区总数最多的球队,他们的传球进入数量也最多。拜仁慕尼黑通过19.5次传球与13.17次传中的结合显示了卫冕冠军能够用各种方式将球送入禁区。多特蒙德和莱比锡则较为不平衡,传球(18.17和17.50)明显超过了传中(9和9.33)。法兰克福、霍芬海姆、斯图加特和勒沃库森都拥有较高的数据,而且传中和传球之间更平衡,这显然是大多数球队的趋势。
压迫和恢复球权
最后,我们要看一下球队的压迫强度,以及球队最常出现的失球及夺回球权的区域。这将帮助我们了解球队的压迫和攻防转换方式,他们是尝试反击还是重新组织,以及球队给对手多少时间控球。
首先,我们要再看一个散点图,其中包括PPDA(每次防守前允许的传球数)和每90分钟的反抢率。PPDA告诉我们在最后60%的球场区域完成防守之前,一支球队允许对手传球多少次。
从这个散点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前面传球示意图已经给到我们了一些提示。在传球示意图中,我们指出有些球队的阵形比其他球队更加紧凑,有些球队的平均位置高于其他球队。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和PPDA值之间建立一个对应关系。像拜仁慕尼黑、莱比锡、勒沃库森、沃尔夫斯堡、法兰克福和其他在PPDA方面低于平均水平的球队在传球示意图中也展现出了一个紧凑的阵形,线和线之间保持着很好的距离,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压制对手。拜仁慕尼黑的情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的PPDA只有7,莱比锡以8.03紧随其后,沃尔夫斯堡以9.34位居第三。在PPDA方面高于平均水平的球队通常是让出更多空间给对手的球队,同时也是传球示意图中往往不那么紧凑的球队,各条线之间的距离更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沙尔克和比勒费尔德的传球路线之间的距离,他们的PPDA值分别高达19.01和18.08。有趣但并不令人惊讶的是,在防守之前允许更多传球的球队,即具有高PPDA值的球队比PPDA值低的球队有更少的反抢,这在上面的散点图中很容易看出来。如果处理得当的话,让对方减少拿球的时间,在压迫时更加迅速,似乎能有更多反抢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理解德甲球队的压迫策略,我们接下来将看一下球场上球队丢球及夺回球权的区域。这将帮助我们看看球队是否会试图迅速反抢,或者是重新组织阵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球权的丢失,下面的柱状图将显示不同区域的球权丢失数量。
丢失球权
毫不奇怪,在所有球队中,失球次数最少的区域是他们自己的防守三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对球队来说将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迹象,因为这是球场上丢球后最危险的区域。大多数球队在最后三区时的丢球比在中场三区的丢球要多,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因球队而异。我们所看到进攻能力更强的球队,像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莱比锡、法兰克福或是门兴格拉德巴赫这样的球队,在最后三区和中场三区丢球数据的差距更大,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在那些位置。其他球队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呈现出一个相当平衡的数据,他们在整场比赛中没有占据绝对优势,因此也没有在最后三区位置上拥有更多的丢球机会。最后沙尔克是唯一一支在中场三区比最后三区丢球更多的球队,在前面我们也看到沙尔克是在阵地战和反击中都不太成功的球队。
为了更形象地了解每支球队在球场上的丢球分布,这里有一张来自Wyscout的图片。
恢复球权
我们已经看到了球场上球队失去控球权最多的区域,现在我们来看看哪些区域是球队夺回控球最多的。这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球队对失去球权后的反应,以及他们在球场上试图夺回球权的情况,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将看到下面这个类似于丢失球权中看到的柱状图。
对柱状图的分析表明,球队失去球权和恢复控球权的区域之间有一些对应关系。像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莱比锡或法兰克福这样的球队,我们看到他们在最后三区的失球次数比其他球队要多,但同时,他们也是在最后三区里球权恢复率最高的球队。这表示这些球队会试图在丢球的地方抢回球权,换言之,这些球队喜欢反抢,以便尽快把球赢回来。另一方面,沙尔克04、奥格斯堡和比勒菲尔德这样在最后三区球权恢复率最低的球队也是在防守三区球权恢复率最高的球队,这意味着他们通常防守更加深入,失去球权后会重新组织队形。像弗赖堡、科隆或美因茨这样的球队,他们在本方三区和中场三区的位置上都表现出了相似的数据,这些球队对于失去球权有着不同的反应,更难在他们的失球区域和恢复球权区域之间建立联系,我们可以说,无论是通过反压还是重组阵型,他们都无法在像多特蒙德或莱比锡那样的高位做到这一点,但他们成功地将对手保持在离球门较远的位置,并更多地在球场中央重新夺回球权。
为了更形象地了解每支球队在球场上的球权恢复情况,下面是另一张来自Wyscout的图片。
结论
在这一数据和战术分析中,我们介绍了球队在比赛的不同阶段的战术,并试图在他们进行比较。我们看到了阵地战和控球式打法是如何融入到德甲当中的,并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些成功,同时还在继续蓬勃地发展。我们也看到,即使是那些踢控制型足球的球队也非常热衷于反击,这也算坚持了德国足球的部分本质。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球队都会在球场高位进行反抢,以及短传和长传的结合都是德甲目前战术多样性的一些例子。
德甲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联赛,希望这一分析能激发人们对观看德甲球队在本赛季德甲联赛和冠军联赛比赛的好奇心。
邪阳邪阳
· 河南这么好的文章,沙发啊
yimyux
· 江苏漂亮。好文!多多支持这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