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20万群演现状:艰难生存度日,大多数是懒惰疯狂的单身汉!
演员是一个惹人羡慕的职业,聚光灯下,锦衣华服,享受着粉丝的追捧,占据着新闻头条,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光彩。可是,能够拥有这样待遇的演员,只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极少数,据统计,每年有数万人进入影视行业成为演员,但能够熬出头的,寥寥无几。
我们认为的“熬不出头”,可能是一辈子演配角、打酱油,可是对于很大一部分演员来讲,能演一个有几句台词的“酱油角色”,都是遥不可及的梦,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群众演员”。
群众演员,俗称叫“跑龙套”的,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演的就是这么个角色,没台词,没镜头,主要的工作就是演那个不重要的背景板,永远不会被导演和制片人看见,工资是片场的一份盒饭。
但说实话,电影里周星驰扮演的小龙套毕竟还有个“主角光环”笼罩着,主角就是主角,再被人看不起也有逆袭的那天,然而现实中的群众演员们,却很难等来这个“逆袭”的机会。
群众演员还有个别名叫“横漂”,和“北漂”差不多的意思,指的是背井离乡来到横店影视基地找机会的演员,在横店,这样没名没姓的群众演员有二十万之多。
这个数字是一年年积累下来的,这年头,怀着演员梦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三大影视院校每年就那么加起来不到200个名额,不够分的,有点门路也行,也能当演员,可是大部分普通人没有门路,于是做群演成了最好的办法。
王宝强从草根演员一路逆袭的故事,被群演们奉为“圣经”,但是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王宝强这样的运气,很难出现第二次。更有制片人把这个当笑话看,有记者去横店采访群演的时候,制片人悄悄地说:“他们(指群演)比王宝强差远了,没有天分,脸也不行,演技也不行,没特色的,谁也记不住。”这话很残酷,但是也是大实话。当演员什么都不怕,就怕观众记不住你。
王宝强不是英俊美男子,但他能让观众记住和喜欢,他的角色换一个人演就不是那个味儿,这种人天生就是当演员的料,横店的这些群演没这份能力,他们长得没有大红大紫的明星好看,大部分也谈不上丑,只是平凡罢了,但演员可以丑可以美,就是不能平凡,“平凡”代表着一张拍不出故事的脸。
于是大部分群众演员,也只能一直演“群众”,很多人觉得演员这工作蛮好玩的,但对群众演员来说并非如此,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很恶劣,演员这一行,日夜颠倒,作息极度不规律,很消耗健康,而且常年带妆上阵,他们的皮肤状况都很糟糕,脱发、黑眼圈都没什么稀罕的。
演“死尸”是很多群演最讨厌的戏,虽然很多人调侃演“死尸”躺着挣钱,但他们往往躺在泥地上、冰凉的石板上,很多时候还要泡在脏兮兮的河水里,一拍就是大半天,导演喊“卡”的时候很多人都僵了。他们唯一的工作便利就是追星,横店每位群演手机里,少说都存着十张八张和明星的合照,大部分都是半夜收工之后拍的,大部分明星都不会拒绝合照的要求,不过很多群演也觉得很心酸:“大半夜的,人家回五星级酒店休息了,我可能找个马路牙子就躺下。”
群演的工资很低,他们没有有组织的公司和经纪人,大部分就是流窜在横店找活,哪个剧组要群演,根本不用特地找,只要剧务出来吼一嗓子,瞬间就能围起来几百人,都是等着开工的群演,说是找演员,其实更像是在劳务市场招工。
现在能在横店坚持做群演的,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岁的单身汉,做演员是为了养活自己,要养家的人就干不了这份工,第一做群演工资低,一天可能只有七八十块钱,再一个原因是横店拍戏很花时间。做群众演员得长期留守,有老婆孩子的没办法应付,所以这份活只有单身汉愿意干,况且做群众演员风险不小,没有公司,没有五险一金,酬劳又低,不是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这里的群演经济状况都不大好。那为什么还是要做群演?
其实懒惰也是一部分原因,群演再累也比车间和建筑工地轻松得多,这些没有家庭压力的单身汉。并没有什么奋发向上的意识,只是得过且过,群演这份活相对轻松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导演让坐就坐,让站就站,不费心思。虽然工资低点,但也饿不着肚子,这批人就心甘情愿地留了下来。
涂难
· 广东每个聚人的地方都有各种故事,比如深圳三和。
李维利诺
· 福建是金子总会发光 是一句很美好的话,不美好的是让石头们也相信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