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买手日记 | 三里鹏:玩鞋的人没态度还玩什么球鞋

avatar
关注

《球鞋买手日记》是我们在筹备「球鞋买手大会」过程中拍摄的一部系列纪录短片。《球鞋买手日记》第一集:三里鹏:玩鞋的人没态度还玩什么球鞋

北京三里屯坐落着一家名为Packman的鞋店,经常有人慕名而来,拽上老板张鹏一顿侃。“Packman老板”只是张鹏的一个身份,他的另一个身是拥有50万粉丝、常因直言快语而引起争议的抖音博主@三里鹏。《球鞋买手日记》第一集主角,张鹏。

以下为张鹏的自述:

我是张鹏,也就是很多玩鞋朋友经常提起的「三里鹏」。很多人都是通过一些短视频认识的我,所以有的人觉得我是个网红,而不是个球鞋店铺的主理人,嗨,管他呢,我都ok。 网上那些骂我的,我早都习以为常。毕竟发售球鞋的总量就那么多,绝大多数又都在我这儿,别人拿不到,可不就得骂你,我都习惯了。做这种东西没有人骂你,就趁早别做了,我倒是觉得挨骂是好事,证明别人会关注你。别人如果不关注你,都不会骂你,人都不知道你是谁,人凭什么骂你,对不对?只要不丧良心,把事儿做成了就得了,不必在意那些有的没的。 之所以我现在是这个心态,那也是经历了不少的人和事逐渐形成的。没人天生会做生意,不也是一路摸索着来的嘛。

在2011、2012年时我在耐克上班,在王府井店,然后又去新东安,再到宝胜道吉耐克店,我记得特别清楚我是第12731个员工,做了两年吧,然后就不干了。我到后期都做到副店长了,但是吧,总觉得干到头了,也是给别人打工,没多大意思。有的人觉得挺可惜,我觉得还好,毕竟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我要接着干,或许能再上几个台阶,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 当初去耐克上班,就是对球鞋感兴趣,辞了工作总不能游手好闲吧,起初也没想做这个,就是自己平时买鞋有时候会多买一双,想穿一双收藏一双,结果发现有的鞋竟然涨价了,那这个情况把另一双卖了,又去买新鞋了。后来呢,身边几个人就一起排鞋,这可不是轻松的活,最狠的一排了五天四宿,眼睛都红得不行,我说赚的是辛苦钱,你们还真别笑。 后来随着经验慢慢积累,便开了一家实体店,在鼓楼,当时挺开心也挺有成就感。但看似一帆风顺,也栽过跟头。我在鼓楼开了五年鞋店,后来就经历过一次球鞋的洗牌。就是有段时间,当天还卖个2000元的球鞋,过几天,1000都没人要,直接赔。生意不景气也不能硬抗,直接关门大吉回家休养。 这些遭遇我即便说了,有的人也觉得不痛不痒,因为他们关注的不是你的努力与过程,而是你手中的货以及你有什么。所以三里屯店一开,我自己反正有着不小的雄心壮志,「越做越好」是保底,「越做越大」是目标。至于为什么选在三里屯开店,这边基本上都是潮人聚集地,我就觉得三里屯这边应该有这么个店,然后我就开了。

我在我的店门口直接挂了个「屯门第一」的条幅牌,因为Packman算是三里屯第一家私人球鞋买手店,没什么可质疑的。我觉得吧大老爷们做事儿就应该敢想敢干,只要不偷抢拐骗,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毕竟做的是年轻人喜欢的事,没点态度显然不对路子。有的人很认可我这里,我一看是我们这类人,那我肯定会好好服务。但我不是海底捞,做不到人人满意,我只把该服务的人服务好就成了。也就是我的这个性格吧,虽然有些人看不惯,但有些人觉得我很值得交,所以我在圈里人缘挺好的,买鞋的、调货的关系都不错,人嘛,聊得来就什么都好说了。 除此之外,让人信服的还有我对球鞋生意的理解以及眼光吧,毕竟做了这些年的球鞋生意,也该能画出自己的道道了。很多跑我这里买鞋的人,经常会让我帮着选一些鞋款,而且他们会直接的采纳,钱不钱的先不说,这份信任还是挺难得的。通常我也会问人家需要什么价位,想花多少钱买。你比如他努着买这一双鞋,我觉得没意义,就是你回去让同学看到你这双鞋很贵,但是你还不如用同样的价钱多买几双便宜的穿,我就会这样推荐。包括像一些藤原浩联名什么的我也会说,就是这个鞋就是卖Logo,你考虑清楚。久而久之,很多人了解我的为人,愿意跟我做朋友,彼此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卖家与买家了。

要我说,开店虽然是为了挣钱,但是也不能掉进钱眼儿里。为什么我给自己的店定义为买手店,实事求是的说,我这儿的很多鞋就是国外发售的,国内没有的,我这有,所以我定义为这个我觉得没毛病。 作为一个买手的基本素质就是别忽悠人,比如这个鞋你明明知道它的货量是18万,你就别跟人家说这货量是6万,为了卖你这些东西,这是第一。第二,很多东西中国也发,但只不过在比较少的地方发,然后你跟人家说这东西日本发的,去忽悠人。第三种一定要保真。而且吧,身为买手店主理人,我认为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我喜欢的、淘到的东西,大伙也喜欢,就觉得特别美,而且这个模式对我来说也比较自由。即使这东西亏了我认了,就我看走眼了呗,最起码我参与了,看似一次次交易是简单的买卖,但是它能衡量你的眼光与价值。 我店铺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卖出去104双鞋,我觉得这个很可观。球鞋生意虽然看似简单,就是固定的资金成本与固定的周期,但是一定把握好周期,如何实现资金流转,反正里面的门道多,我也是慢慢摸索,你们也别把这事儿想的太简单。 我做生意的方式其实也没那么多的啰嗦,就跟我的性格一样——随性。我的店员都是我的发小,大家都喜欢球鞋,都喜欢一起玩,现在像我们这样一起扎堆为一件事儿努力的,挺难得的。 我们骨子里是很尊重球鞋文化的,毕竟这是我们的生意,也是我们这群人共同喜欢的领域。而且在对待球鞋文化的这一点上,我的心态很OG。如果不喜欢球鞋,你觉得我会做这份事业吗?没必要瞎来凑热闹,所以我对很多球鞋都是打心眼里喜欢,那是真感情,而且我也很愿意分享给我周围的家人、朋友、消费者。

一双很简单的AJ1酷灰,在2014年、2015年的时候,这个鞋的市场价是6000,女鞋,为什么?因为当时比较少见,现在2000没人要。但是这些鞋也没复刻,它为什么跌到2000?我觉得我理解不了。我觉得好东西没有人去追了,也没有人去琢磨了。我家里、店里那么多鞋,但并不是每款鞋我都喜欢。 我不赞同买鞋跟风,如果一个人买鞋、玩鞋都没有自己的侧重点,那你玩着还有什么劲,就像我,在选择鞋款上有自己的执拗。 就拿AJ1黑红配色来说,鞋孔不同对我来说意义也就不同。我认为AJ1应该是穿9孔的High,不要去穿8孔的Mid,因为9孔才是乔丹本人真正穿的, 9孔才是真正打篮球的人穿的AJ1。Mid其实按理说这是普货,在我看来,这就应该是折扣店的东西。而现在这种东西不好买,价格一路上涨,显然这是当下人们眼光的问题或者炒作力度导致的,比如AJ1 鸳鸯四色,哪来的鸳鸯四色?谁起的名?可能小红书网红推荐了一下,这鞋就火了。我觉得太缺了这事。 OG款那些鞋颜色最起码的都是乔丹自己说的,你比如芝加哥鞋盒上就写着芝加哥,包括色号什么的。球鞋我现在觉得我也看不懂,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喜欢纯粹的配色,我留的鞋就是主色,很多主色,包括Dunk SB ,包括很多都是经典配色。即使我这双鞋穿坏了,我可能去买双复刻的再接着穿,但是我不会追求新配色,除非我特别喜欢的配色。 态度归态度,生意归生意,自己总不能因个人喜好而不选择面对现实,对吧。其实自己再执着,也是改变不了什么,就像是我跟我爸说话有代沟一样,球鞋这个东西几年之内观点肯定是不一样的。老一代鞋友只喜欢黑红、白红,到我们这儿可能喜欢酷灰、扣碎,再下一拨人喜欢Mid,小闪电。再可能过两年又有一堆喜欢Air Force 1 都可能,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也有可能几年一个时代几年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也有可能。

你看我今年27,93年生人,在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面对一些更年轻的消费者,我有时候也弄不明白。反正,自己能做的就是跟这帮人打成一片,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他们的喜好,经常在一起多交流,不被后浪所淘汰,努力与时俱进吧。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做出的成绩也算没让我白白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但是相比于亚新的郭哥,正火的曹哥这些老字辈的咱还差的远,他们值得尊敬。但是我作为年轻一辈的人,我算玩得好的。 开分店我也想过,但我在想不光是我在上海开还是在深圳开,我想的是我在上海深圳开,还是在日本开。因为我做每一件事都是很用心地去做,所以也想做成。你都想不到,连装修这样的事情,我都连续折腾过三回,就是一直做不到我满意的效果。而且像很多国外都是一个月要换一次陈列,要换一次壁纸或者什么东西,我觉得我也应该这样做,我就是精益求精。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这个人就是很直接、比较随性,有什么看不惯就直接言语,没那么多的拐弯抹角,是朋友呢,我绝对以诚相待,我的店铺随时欢迎各位。但是你要是看不惯我呢,如果你要骂我,你当我面骂我,我不希望你背后骂我,就这样。玩鞋的人除了态度,谁还没有点脾气,你们说是不是。

2020「球鞋买手大会」的更多信息我将第一时间虎扑更新。

步行街主干道球鞋买手日记
发布于山东阅读 40763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可爱又迷人的反派人物

· 江苏

浪费我6分钟,一个贩子罢了

亮了(203)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静安寺晓晓

球鞋买手就像国外的时尚买手一样,鞋也是一样的性质~他们有经验有阅历,买回来的都基本不会很快过时~所以他们的臻选和加价也是有所值得。

亮了(226)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