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AB:Lab1 Nike MAMBA RAGE 测评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J-Lab测评,我是Connor Lucas,这一期测评的鞋款为Nike MAMBA RAGE。作为耐克旗下Kobe系列的支线,699元的发售价,虽然定位为中低档实战篮球鞋,该鞋款在发售之初仍凭借着极具Kobe系列风格的犀利外观吸引了大量关注。可惜的是,这双备受关注的鞋款的实战感受整体较差,再加上之前咱们装备区流传许久的“断脚精神”名场面,MAMBA RAGE的风评可以说是差到极点。接下来咱们就一起从头到尾剖析这双MAMBA RAGE,来看看为何在极具曼巴血统的外观之下,MAMBA RAGE却没能延续曼巴系列在球场上一贯极高水准的实战表现。
按照惯例先上一下测评的这双MAMBA RAGE的鉴定结果。
鞋盒使用了和Kobe AD相同的鞋盒,尺寸是偏小的,比一般的鞋盒大小都要小一些,鞋盒质感还是不错的,能感受到纸板是比较厚的,能明显感受到比Nike一般的鞋盒要重一些。
鞋盒里面也是比较有质感的,内部全部是这种哑光的黑色。
防尘纸是比较厚的那种。
然后在鞋盒盖这里是Nike对MAMBA RAGE的一些简介,讲到了三个方面,Flyweave鞋面提供优秀支撑,Lunarlon中底提供优秀缓震,鞋底花纹提供全方位抓地。Nike是这么说,具体表现如何还得看实战。
我们首先从拿到手上的外观来看这双MAMBA RAGE,低帮的鞋型配上线条较为简单但是极为犀利的造型,延续了Kobe系列一贯充满速度感和侵略性的设计风格。
整双鞋最醒目的就是这个非常明显的防侧翻外扩,大面积的大底延伸,单从视觉效果来说,这个略显夸张的防侧翻延伸加上Kobe的经典剑鞘logo,还是比较成功的。
顺着防侧翻来到整双鞋的鞋底部分,可以看到MAMBA RAGE的鞋底部分没有采用传统的中底加大底的组合,一整块橡塑材料就是整双鞋的鞋底部分,这种看上去可能略显简陋的鞋底方案会让人联想起之前的Zoom Kobe XI。-
这种设计可以说是极大程度上简化了整双鞋的线条,极简化的鞋底结构同时也将整双鞋的重量控制在一个极轻的水平,单只42码的MAMBA RAGE的重量仅为284.5g,这个重量在低帮鞋中仍然算得上是相当夸张的。
鞋底纹路采用了类似于蛇鳞的花纹,比较反常的是MAMBA RAGE鞋底在主要发力点也就是前掌内侧和后跟外侧为较粗的纹路,其他部分则为更为细密的蛇鳞纹路,这与大多数鞋底纹路分布是正好相反的。
比较不错的一点就是在大底上翻部分仍然有鞋底纹路的延续,保证了在一些极端情况例如大幅度变相时鞋底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的抓地力。
我们再看到鞋垫部分,将整张鞋垫抽出来,可以看到MAMBA RAGE跟Zoom Kobe XI一样,原本主要承担缓震功能的中底部分被省去,所以鞋垫作为缓震部分的主体被设计成相较普通鞋垫厚实许多的形式。
鞋垫上是没有使用传统鞋垫布的,在缺少鞋垫布之后,为了增加鞋垫和袜子之间的摩擦,可以看到鞋垫表面增加了许多较深的纹路。
可以看到在足弓处有一定的支撑。
通过鞋垫侧面标识可以得知鞋垫采用的是Lunarlon科技。
在鞋垫背面,也有许多突起,保证鞋垫和鞋底之间尽可能的减少滑动。
鞋面部分,MAMBA RAGE的鞋面采用的是Nike前些年主流的Flyweave鞋面,单从质感来说,细密的编织纹路相比于普通的织物鞋面要好很多。
然后就是鞋面上的一些细节,在swoosh以下的鞋面部分可以看到类似与蛇纹的花纹。
我们仔细观察鞋面,可以看到为了增加鞋面强度穿插在Flyweave鞋面中的tpu线。
后跟处的内衬使用的是非常传统的粗孔网面,这种内衬在近些年的耐克篮球鞋上可以说是销声匿迹了,算得上是被淘汰掉的内衬材料,除了降低成本,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耐克要在一双原价699元的科比支线搞起文艺复兴。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MAMBA RAGE的后跟处,与我们的脚根本接触不到的地方,采用了一小部分当下最常见的球鞋内衬材料,这种更为细密的网面相比传统网面穿着起来更为舒适,而且无论看起来还是摸上去的质感都要上乘许多,但是耐克在与脚接触的部分采用传统内衬,把更为舒适的流行内衬放到接触不到脚的位置,这一系列的操作目的也很简单,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在外观方面假装出高级感,也就是耐克想要做出来的产品看起来高级的同时,还能保证较低的造价,确实是非常有耐克风格的行为。
我们看到球鞋内部构造,是一个前掌半内靴的设计,鞋舌和内靴是一体式的,较为可惜的是内靴材质使用的是传统的粗孔织物网面,厚度也比较一般。
鞋带方面使用的是耐克比较常见的椭圆鞋带,Nike的这种鞋带还是挺不错的,在拥有扁鞋带容易系紧的特点的同时,还吸收了圆鞋带质感较好的特点,相较于普通的扁鞋带显得更为立体一些。
鞋带孔的数量为6对,对于低帮篮球鞋来说还是挺不错的,鞋带孔这里为了增加耐用度添加了热熔材料。
最后就是这双鞋上的一些细节,后跟处合成革的部分做成了蛇纹状,鞋舌也采用的合成革的材质,鞋舌上的Kobe logo再次强调了MAMBA RAGE的曼巴血统。
关于MAMBA RAGE的实战感受,总的来说令人略感失望,原价699元的售价,跟同价位的篮球鞋相比,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首先讲一下这双鞋的包裹感受,MAMBA RAGE的鞋楦是非常非常窄的,虽然我个人是比较瘦的脚型,上脚之后还是能明显感受到脚前掌两侧有明显的压迫感,这种比较极端的包裹虽然保证了比较紧致的包裹感,但是同时也牺牲了一部分舒适度。
后跟处的包裹感是非常出色的,能够感受到脚后跟被紧紧锁在了鞋子里面,鞋脚一体性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舒适度方面就较为差劲,首先是这个被耐克宣传为“第二层皮肤”的Flyweave鞋面,实际上这次的Flyweave鞋面是非常硬的,再加上前掌的内靴采用的是这种比较薄的织物,脚在弯折时这个弯折处会有明显的硌脚的感觉,在初上脚时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不过随着穿着次数的增加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除此之外,由于整双鞋的鞋面和内靴都较为单薄,舒适感是相当差的,在实战过程中,鞋面给与的脚感是非常僵硬的,缺乏基本的缓冲感。后跟处的包裹感受虽然非常紧致,但是由于后跟处内衬采用的是这种比较廉价的粗孔网面,导致后跟处的包裹感受非常生硬,充满着廉价感。鞋舌采用的是非常传统的网布,厚度偏薄,导致在实战前系紧鞋带后脚背会有明显的鞋带勒脚感。
MAMBA RAGE的透气性是比较差的,半内靴加上非常严密的Flyweave鞋面,实战感受会有一些闷脚,能够感受到一些鞋舌的透气效果,但是这并不能拯救整双鞋糟糕的透气表现,建议春秋季偏热的时候搭配篮球袜穿着实战。
然后是中底脚感和缓震效果,这张看似厚度喜人的Lunarlon,初上脚的静态脚感非常硬,没有下陷感,根本感觉不到一丝Lunarlon的软弹。在实战时,由于没有鞋垫布,再加上鞋垫上较深的防滑纹路,即使穿着足底部分有明显加厚的篮球袜,脚底还是能明显地感受到硌脚的感觉,使得舒适感大打折扣。虽然在鞋垫的足弓处能看到有凸出的部分来提供足弓支撑,但是在实战中足弓处的支撑感略显无力,总的来说,这只Lunarlon鞋垫的整体脚感属实让人失望。
缓震方面,全掌Lunarlon鞋垫表现非常差劲,在前掌落地时会有明显的震脚感,缓震表现是不及格的。在正常跑动时,后掌的Lunarlon也完全感受不到缓震感,脚后跟在触地瞬间的僵硬感是非常明显的。然后在加速过程中,前掌的触地脚感也同样僵硬,不管是从舒适度还是从缓震效果来看,MAMBA RAGE的表现都是不及格的。
接下来是MAMBA RAGE的场地表现,首先是抓地部分,在室内木地板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在加速、急停、侧向移动时都能做到比较干净利索的抓地体验。但是室外光滑油漆地的抓地表现就差了很多,这个非常硬的鞋底材质是非常怕灰的,在灰尘较多的室外光滑油漆地会有抓不住地的感觉。有一次是我穿着这鞋去上课,下课路上途经篮球场,碰到熟人就去摸了摸球,结果还没怎么上强度,就已经出现了打滑的感觉,于是乎这双鞋再也没有拿来打过外场,都是有机会去内场打的时候才会穿。而且这双鞋的前掌内侧的发力处鞋底纹路比较粗,再加上鞋底材质非常硬,导致在做侧向的持球快速切入时,我的外侧脚在仅有跖骨内侧处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下,这双鞋的抓地表现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内场的话还好,这种现象不算明显,但是在室外光滑油漆地就会非常严重,导致抓地感大打折扣。
然后MAMBA RAGE的场地感倒是表现优异,极轻的单只重量,较低的重心再加上很难被压缩的Lunarlon鞋垫,让MAMBA RAGE的启动感非常干净利索,脚下的动作是相当轻盈的。
保护性方面,在后跟部分,我们通过按压后跟可以发现,后跟港宝的刚性还是可以的,面积也算给的比较到位,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后跟不错的锁定感,作为一个低帮鞋,MAMBA RAGE在后跟的鞋身强度方面还是过关的。
比较可惜的是MAMBA RAGE在后跟处的保护性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隐患,就是这个几乎没有稳定性设计的后跟中底。在一些极端情况或者特殊情况下后跟先着地时,球鞋后跟部分适当的安全性设计可以保证在后跟落地时脚踝不会受到过大的压力进而导致受伤。这里所说的安全性设计不仅要求球鞋后跟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球鞋后跟中底还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外扩设计来保证后跟从多个角度着地时均能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而MAMBA RAGE的后跟中底跟滑板鞋的中底一样,后跟中底没有任何外扩,导致MAMBA RAGE的后跟虽然有着不错的强度,但是后跟的稳定性仍然存在相当严重的安全隐患,再加上本身就是标准的低帮鞋设计,最终导致MAMBA RAGE在后跟稳定性这一方面上的表现是让人难以放心的。
然后是前掌的侧向刚性方面,耐克为加强Flyweave鞋面的强度,选择了将tpu线直接编织到了鞋面里面,没想到的是仅靠着这一层单薄的鞋面,整双鞋的鞋面强度还算是差强人意,在进行强度较大的侧向移动时,能感觉到脚被鞋面牢牢支撑住。
不过我觉得这双鞋在侧向支撑上表现不错的主要原因不是来自于鞋面强度,而是接下来要说到的方面,防侧翻。我们可以看到,MAMBA RAGE在防侧翻方面还是做足了功夫,首先是这个大底的防侧翻外延,面积非常大,前掌大底的上翻部分给的也是非常足,再加上本身大底材质非常硬,刚性很强。
而且我们再看到鞋垫部分,整个鞋垫的边缘也都有着上翻的设计对脚进行一个包边,而且在前掌外侧的上翻也是有刻意的加高,这样脚在进行侧向移动时,踩到的始终还是这双球鞋的鞋垫也就是中底部分,这样大大减轻了鞋面在侧向支撑方面的负担,也让整双鞋前掌的侧向表现变得更加稳定,总的来说MAMBA RAGE在前掌的侧向支撑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
但是MAMBA RAGE在侧向移动时的表现并不是完美的,虽然侧向支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球鞋在侧向移动时的脚感则过于僵硬。再看回大底,整个鞋底部分可以说是平板一样,左右可以倾斜角度的范围非常有限,再加上鞋底材质本身的硬度非常高,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强度并不是很大的侧向移动时,脚在以一定的角度接触地面时,板砖一样的鞋底会迫使脚和地面的角度回到水平的状态以达到足够的触地面积,从而保证所需的抓地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脚踝就会被迫调整角度,这一过程无疑给我们的脚踝带来了多余的压力,实战时间一长,脚踝就会很容易因为过度劳累而产生酸痛感,很明显,MAMBA RAGE极小的侧向角度可调节范围成为了这双鞋实战中最突出的缺陷,所以说,对于经常变相,持球较多且侧向移动较多的jrs来说,MAMBA RAGE是非常不推荐的。
接下来是保护性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球鞋的抗扭转。整双鞋的抗扭转是非常差的,虽然球鞋的前掌部分有各种缺口设计来引导前掌弯折点处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但是由于这个一体式鞋底的抗扭转刚性非常一般,导致球鞋的足弓处还是非常容易弯折的。然后这张很厚的Lunarlon鞋垫的抗扭转强度也是非常差的,在抗扭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所以这双MAMBA RAGE非常不推荐长时间穿着实战,如果穿着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实战,有可能给足底筋膜带来过多压力,对我们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然后就是保护性的一些小的方面,可以看到在鞋头大拇指处有热熔材料的加固,用力去按压会发现热熔处的鞋面强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由于Flyweave鞋面还是会偏薄一些,所以MAMBA RAGE在脚趾保护这方面比较中规中矩,并没有非常优秀。
最后一方面是球鞋的耐久表现。首先是鞋底的耐磨程度,MAMBA RAGE我个人主要用来打内场,还有平时上课轧马路的时候也会有穿着,可以看到只有后跟外侧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其他部分包括前掌内侧发力点的鞋底纹路还是比较完整的,整体的耐磨水平是过关的。
然后中底部分也就是Lunarlon鞋垫的衰减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小,一般来说Lunar材料的衰减速度是比较快的,不过MAMBA RAGE的Lunarlon鞋垫的衰减速度就目前的实战看来还是可以的,或许只是因为本身缓震效果就比较差,可衰减空间也没多少。
MAMBA RAGE的鞋面耐用性是比较过关的,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战之后,鞋面没有出现破损现象,包裹感也没有明显下滑。总的来看MAMBA RAGE的耐用性还是不错的,可以保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实战穿着。
价格方面,定价699元,然后最便宜的配色42码现在(2020.11.23)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到了659元,不过在科比·布莱恩特遇难之前价格基本上稳定在二三百元左右,就现在的这个价格来说,是毫无性价比可言的,非常不推荐jrs现在去购买,除非真是说非常喜欢这双鞋子。实战建议的话,鉴于整双鞋透气表现较为一般,建议在春秋季搭配篮球袜进行实战。非常不建议在外场实战,有条件尽量在内场穿着。
尺码的选择上,MAMBA RAGE好像是没有发售EP版本的,其鞋楦对于大多数jrs可能会比较偏窄,所以不推荐宽脚型的jrs入手,高脚背或者正常脚型的jrs建议选择大半码,瘦脚型并且足弓正常的jrs推荐选择正常码数。
配色方面,由于本身定位为中低端篮球鞋,MAMBA RAGE的配色并没有很多,而且绝大多数为一些基础配色,耐克也没有在这些基础配色上做文章,我自己入手的这个配色也是一款基础配色,主体为灰色,然后配以紫色、青色、橙色的点缀,整体效果不会过分沉闷,个人觉得是比较好看的一款配色。然后MAMBA RAGE唯一的一个特殊配色就是这个“Grinch”配色,该配色灵感来自于电影《圣诞怪杰》中的绿毛怪Grinch的经典形象。这个配色与Zoom Kobe VI “Green Mamba”非常相似,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圣诞配色。
如果没记错MAMBA RAGE这个配色也是在圣诞节前后发售。这款特殊配色和基础配色的区别在于鞋舌下面和后跟处的材料采用了绒毛状的材质,其质感非常贴合绿毛怪Grinch的形象。
最后来简单总结一下这双MAMBA RAGE,优点在于重量极轻,表现优异的前掌包裹和后跟锁定,再加上前掌不错的贴地感,造就了整双鞋极强的场地感受,侧向支撑表现出色,整体效果就是鞋脚一体性非常优秀。缺点的话,脚感很差,舒适度极低,缓震效果和缓震极限都极差,抗扭转极度差劲,而且由于本身是低帮鞋,所以在脚踝保护方面是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的。如果说你的打法偏向速度型后卫,有侧向移动的需要但是变向动作不多,想要追求极致的轻质和场地感,对脚踝保护没有要求,脚型偏瘦,那么MAMBA RAGE会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关于Kobe支线系列,看起来Nike放弃了之前的Venomenon和Mentality系列,最近几年的几双科比支线都采用了全新的独立命名形式,不过实际上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在MAMBA RAGE之前,Nike还发售了一双名为Mamba Instinct的支线,这两双鞋的设计非常相似,配置也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后来发售的MAMBA RAGE在后跟处增加了一块人造革材质,鞋面的纹路也有所改变,后跟处也增加了一些细节,MAMBA RAGE也可以理解为Mamba Instinct的微调版。包括后来推出的科比支线MAMBA FOCUS和MAMBA FURY的设计也是非常相似的,可以大胆预测之后一段时间内的科比支线都会是这样一种形式,Nike会发售两款整体设计几乎完全一样,只有在某些细节上有略微区别的鞋款。正好我自己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入手了MAMBA FOCUS,后续会有相关的测评,敬请期待。
各位jr关于MAMBA RAGE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可以随时在评论区评论,我一定都会尽自己所能来回答。这里是J-LAB,为jrs服务的非专业球鞋实验室,谢谢观看!
kybrie
· 广东这么多文案在这双🌶🐔鞋上浪费了
ConnorLucas楼主
· 山东我的初衷就是不管正新鸡排还是米其林餐厅,都用同样标准去对待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