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庭: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曾送落魄婉容金元宝,却3次被逐出宫

avatar
关注

据资料显示,大约在夏商时期就有太监的存在,起初太监都是一些战俘、罪犯及其家属。唐宋以后,来自民间的太监也日益增多,他们有自愿的也有被迫阉割的。到了明朝,由于宦官专权,太监竟成了热门“行业”,《万历野获编》就有记载:

宦官宠盛,愚民尽阉其子孙以图富贵,有一村至数百人者,虽禁之不能止。

为了禁止这种残忍的私刑,明清两代设置了严峻的惩罚。

然而贫穷的力量是可怕的,铤而走险的人还是不计其数,考虑到民情的复杂,乾隆取消了私自净身判刑的律法。

从此,因贫困私自净身开始合法。

1987年,一部叫作《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的电影上映,让广大的观众了解到了关于太监的生活。这部电影改编自清朝太监孙耀庭的真实经历,他生于1902年,死于1996年,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太监。

晚年的孙耀庭

孙耀庭小名留金,出生于天津静海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4个兄弟中他排行老二。

家中有6口人,全靠父亲扛大个、卖烧饼、打杂工养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孙耀庭6岁那年,村里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事,宫里的太监总管小德张荣归故里,敲锣打鼓振动几十里,很多人都去看热闹,孙耀庭和父亲也在其中。

看着风光无限的小德张,孙耀庭十分羡慕,他疑惑地问父亲:“小德张,为嘛这么阔?”

父亲回答:“人家当太监熬出来的呗!”

孙耀庭从小饱尝饥寒的滋味,因为穷也受到了不少的白眼,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抬起头做人,所以当即下定决心要效仿小德张,进宫当太监。

关于孙耀庭要当太监的想法,父母起初是反对的,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父亲最终低头了。

其实,在残酷现实面前低头何止孙耀庭的父亲,当时在静海很多家庭都效仿小德张,有的人在结婚生子后仍然选择走上太监这条路。

当太监得先“净身”,这是一件危险系数非常高的事,需要专业的人负责,可孙耀庭家出不起费用,就让父亲操刀了。

净身的痛让孙耀庭当场晕死过去了,晕了整整三天三夜,清醒后又在床上躺了3个多月。等他好不容易能够扶着墙、歪歪斜斜下地时,却传来了一个令全家人极度悲痛的消息——宣统皇帝退位了。

袁世凯建立了中华民国,清室虽然被允许保留“小朝廷”,但在《清室优待条件》第六款中明文规定了:不得再招阉人。

清末太监图

也就说,孙耀庭付出了断子绝孙的惨痛代价,可入宫的美梦却破碎了。

历史无法逆转,被命运嘲弄的孙耀庭绝望了,而对于这个“白白牺牲”的儿子,父母也十分愧疚,于是萌生了让他读书的想法。

很快,孙耀庭被送进了村里的私塾,聪明好学的他一边跟着教书先生读书认字,一边还是惦记着进宫,始终四处打听进宫的门路。

转眼4年过去了,在一个远房亲戚的介绍下,孙耀庭得到了去载涛府当差的机会。

太监分为大内太监和王府太监,尽管王府太监不如大内太监高等,但起码有月俸可以拿,总比在家吃干饭强,孙耀庭欣欣喜喜上京来到了载涛府。

由于年纪幼小,孙耀庭受到了老太监的照顾,加上主子对待下人和气,载涛府的日子还算舒适,只有两点让孙耀庭不满意:

1、吃饭只吃两顿,顿顿吃面条。像孙耀庭这样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吃上面条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抵不住顿顿吃,一开始是吃得津津有味,吃久了就一见到面条胃里都泛酸水。

2、月俸太少。孙耀庭最初的月俸是1块大洋,大约可以买2袋白面;后来又涨到了1.5大洋,大约可以买3袋白面。其实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可无奈家中太穷,孙耀庭的志向又是飞黄腾达,这点月俸显然不够。

仔细权衡之后,孙耀庭选择了离开载涛府。

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孙耀庭终于迎来了进宫的机遇。

皇宫不比王府,忌讳多,凡事都得小心翼翼。在正式当差前,孙耀庭学习了各种规矩,例如,如何请安;例如,如何端茶倒水;等等。

孙耀庭明显感觉到皇宫生活的艰辛,然而吃下这些艰辛带来的报酬却是非常地优厚,他不过给某个老太监磕了头,喊了句师父,对方阔手一挥就赏给了他10块大洋。

与王府相比,皇宫里的赏赐实在是太高,孙耀庭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以至于在几十年后,当93岁的他回忆此事依旧激动地说:这简直一步登天!

孙耀庭接受采访

因为有规定,清朝不能再招阉人,所以孙耀庭只能当个黑户,非但没有名号,而且被指派去干又脏又累的活——伺候瘫痪的老太监。

老太监已经完全失去了自理的能力,吃喝拉撒全都在床上,孙耀庭负责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送茶递水、端屎端尿都得做,忙得大气都没时间喘。

宫里等级森严,一级压过一级,像孙耀庭这种最底端的太监被打骂是时常有的事,有一次他就因为摔破了上司的饭碗被毒打了一顿,更惨的是,挨完打还得谢恩。

所有的苦,孙耀庭都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凭借着任劳任怨的勤恳劲以及圆滑机灵的处事态度,孙耀庭“跳槽”到了端康太妃底下工作。

端康太妃喜欢看戏,恰巧孙耀庭在载涛府的时候学过三脚猫的功夫,很快就得到了她老人家的赏识,还被赐名“春寿”。

总算在偌大的紫禁城有了自己的名号,孙耀庭对未来感到无限的希望,可变故又降临了。

1923年6月23日,紫禁城的西北角红光满天,原来是建福宫着火了。

建福宫是历代珍宝存放的地方,里面名画、金石、玉器应有尽有,由于数目庞大一直没有清点,所以身为皇帝的溥仪并不知道具体的量,宫里的太监趁着这个漏洞,时常偷盗当中的宝物运出宫换钱。

如今建福宫突然起火,溥仪怀疑这场大火烧得别有意图,仿佛是要隐瞒某种不为人知的下作勾当。为了保护自己剩下的财物,溥仪决定遣散所有的太监。

宫里一共有近千名的太监,一下子都面临“失业”的困境,大家都叫苦连连,哀叹“以后怎么活啊?”,最后还是太妃们的干预才留下了一小部分,不过孙耀庭却不在留下的名单中。

太监们离宫的那天,下着滂沱的大雨,有些太监出了神武门,觉得前途渺渺、走投无路,一时心窄就直接跳了筒子河。

惨叫声络绎不绝,回荡在孙耀庭的耳际。

是啊,像他们这种毫无所长的“废人”,离了皇宫该何去何从呢?

孙耀庭和大多数太监一样也很迷茫,但是他深知生命的可贵,也不甘心窝囊离开人世,并没有受同僚轻生的影响,而是鼓起勇气“厚着脸皮”回到了天津老家。

宫中的人手大量删减,导致很多事都没人做,溥杰不得不专门进宫伺候溥仪吃饭。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溥仪又下令召回一部分的太监,孙耀庭因此得到了二次进宫的机会。

这次进宫,孙耀庭被分配到了皇后婉容的宫中。

清朝明显一天不如一天了,在婉容的宫中,底层的太监们每顿只有一个菜,不是炒豆腐就是炒白菜,只有婉容生日或者重大节日的时候才能加两个菜。好在,婉容的性子好,待身边的人很和善,时常赏赐手下的人吃糖,吃点心。遇上高兴时,她还会直接恩准他们上桌一起用餐。

虽然伙食差点,但是孙耀庭依旧认为伺候婉容是一份美差事,就算让他干到老也是愿意的。然而,时代的车轮注定他不会如愿。

冯玉祥一直主张民国要和清朝决裂,不应该保留封建的小朝廷,所以在袁世凯退位后,他就派部下打到了紫禁城,以大炮作为威胁,命令溥仪带着家眷滚出紫禁城。

听说有大炮,溥仪等人都慌了,一个个都匆匆忙忙收拾细软准备离宫。

很多宫女太监都被遣散了,紫禁城内外哭嚎连连,孙耀庭算是比较幸运,跟随溥仪、婉容来到了载沣府。

一到载沣府,孙耀庭立马从自己宽大的衣袍中掏出了十几个金元宝,加起来足足有好几斤重,全部都交给了婉容,当即就把婉容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

孙耀庭是个心思细腻的人,知道离宫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囧境,很有先见之明地和其他几个太监宫女商量帮主子带些财物出来。只是财物带出来后,他是唯一一个上交的,别的人都选择装聋作哑,反正天真的婉容也毫不知情。

载沣府的生活很拮据,孙耀庭只能吃些婉容的剩饭剩菜,这些还没令的失望,真正令他失望的是,溥仪出逃了。

皇帝都不在了,这次仿佛是真的走到绝路,心灰意冷的孙耀庭向载沣请辞,得到了微薄的50块钱补偿。

诚实地交出了十几个金元宝却只得到50块钱的回报,孙耀庭的心很不是滋味,庆幸在宫里他还攒了4百多块大洋,带着这些钱他再次回到了老家。

孙耀庭在老家一待就是几年,净身后他干不了重活只能吃老本,可钱哗啦啦如流水花得特别快,家里的经济状况又不好,加上街坊邻居时不时嘲笑他残缺的身体,他到底还是受不了离开了。

离家后的孙耀庭一直在寺庙寄宿,直到九一八事变才被召到了东北。

此时的溥仪攀上了日本人,当上了伪满国的挂名皇帝,处处受日本人的限制,性情变得越来越暴戾,很不好伺候。

溥仪和日本人图

孙耀庭在东北一个月只有12块的月俸,却要干很多的活,动不动还要挨打、关小黑屋,这样的虐待下,他的身体很快出现了问题,咳嗽不停。

溥仪担心孙耀庭得了传染病,就让人带他去日本医院做检查,一检查是患了肝硬变(晚年的孙耀庭接受采访时说是肝硬变,但口述的自传写的是肺病),日本医生表示这病会传染,所以溥仪用500块把他给打发走了。

第三次丢了差事,孙耀庭没有脸面再回家了,他到了北京治病并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这段日子,孙耀庭落魄潦倒,他和其他几个太监依靠在一起,捡废品、捡煤渣换钱勉强度日,晚上就随便找个寺庙睡觉,这样的三餐不济、居无定所的日子持续到了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寺庙归公,孙耀庭等人全部聚集到了与紫禁城相望的兴隆寺,在寺庙里当起了杂工。

政府每月会给每人发放14块钱的工资,那时的物价水平极低,14块钱已经足够温饱。而孙耀庭由于小时候读过几年书能写会算,就在寺庙负责管理的工作,待遇比其他人更好,每个月有30块钱的工资。

1959年,被特赦出狱的溥仪曾到访兴隆寺,当太监们看见溥仪进门先是愣住,接着又高声齐喊:“万岁爷!”

故人相见,往事又涌上心头,溥仪霎时热泪盈眶,忙阻止:“这可使不得,现在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弄以前那一套,现在我已经不是皇帝了,就是一名普通的公民,下次不要这样称呼了,叫我同志就好。”

后来,这群人又迁移到了什刹海湖畔,到了80年代,所有的太监都去世了,只剩孙耀庭还活着,他也就成了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太监是不人道的产物,政府对孙耀庭实施了特别优待的政策,专门请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洗衣服、送报纸都有人负责。

据说,孙耀庭每晚8点钟就会上床睡觉,清晨起床后则会练练书法或者浇浇花,他每天必须吃3个鸡蛋,且时不时涮上一顿羊肉。除此之外,他还领养了个孩子,不但当上了父亲,而且升级成了爷爷。

孙耀庭在寺庙

凄凄惨惨大半生,孙耀庭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总算在晚年过上了惬意的生活。

1996年,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的长辞于世,太监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被越推越远,烟消云散。


https://new.qq.com/omn/20201125/20201125A0FTCX00.html

发布于海南阅读 4208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东方大狸子

· 甘肃
极度狂野的夏洛特有个流量明星经常标榜自己是格格,叫啥玩意儿来着?收起

关晓彤

亮了(1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偷甜瓜大盗丶

极度狂野的夏洛特有个流量明星经常标榜自己是格格,叫啥玩意儿来着?收起

满族女生都是格格啊,有什么不妥吗?格格在满语里本来就是小姐,姑娘的意思啊

亮了(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