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小李飞刀,姚明在国家队最信任的射手
舆论对于一个人的评价通常是片面的,所看重的往往是他最近一次成功或者是失败时的模样,并以此来定义他的存在,却弃那些已经随时光褪色的过往于不顾。
2019年男篮世界杯结束后,李楠成了被千夫所指的“罪人”。千篇一律的“钻石”和“牛角”战术,战波兰关键时刻稳操胜券却痛失好局,对球员的使用过于保守,逆境中缺乏做出调整的能力和勇气......
等种种罪名,都伴随着广州体育馆内震耳欲聋的“李楠下课”声,将他推向了人生的最低谷,即使时至今日,当有人提起李楠时,经由那次折戟沉沙所造成的巨大伤疤也依然触目惊心,让思绪避犹不及的中断了有关于李楠的其他记忆。
其实只要任思绪再飘荡上一杯茶的时间,你就会忆起他曾是球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小李飞刀”,还有他那条用来投篮却久病难愈的胳膊,以及那段他身披红色战袍四处征战、从无畏惧的峥嵘岁月。如果你已经淡忘,或者未曾听闻,那么就请由我慢慢说给你听。
————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中国男篮最鼎盛的时期之一,出征大名单群星璀璨,尤以“飞人”胡卫东、“虎王”孙军和郑武所领衔的小前锋配置最为豪华,可即便天赋严重溢出,国家队主教练宫鲁鸣还是带上了尚且稚嫩的李楠,而不是增厚只有李晓勇和吴庆龙两人的后卫线,所看重的便是他在国内联赛里高达59.2%的三分球命中率。
当时的李楠还未满22岁,尚未剪短的头发遮盖着剑眉虎目的锋芒,对于首次入选国家队,李楠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年轻,也没有经验,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了,就是想得赶快找块地方,站住脚。”结果这一站,就是整整十二年。
实际上,自中国男篮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惨败后,便坚定了他们着力培养年轻人,保持新鲜血液持续流入的战略方针。虽然在与安哥拉和阿根廷交锋的关键场次上,李楠并没有得到出场机会,但能近距离的目睹到胡卫东的锋芒毕露、郑武的临危不乱和孙军的全能身手,还是让李楠受益匪浅。而且在小组赛赢下两场,中国队提前闯进世界八强创造历史后,宫鲁鸣教练也在后续的比赛中,毫不吝啬的给了李楠上场历练的机会。
对阵立陶宛队,李楠登场27分钟,拿到12分,对阵克罗地亚队,李楠出战31分钟,也有8分5篮板3助攻2抢断入账。这趟奥运之旅,李楠场均5.4分,在“黄金一代”的光芒照耀下并不抢眼,但充足的养料无疑加快了他的成长,并将那束珍贵的光芒传承了下去。
————
四年后的悉尼奥运会,“黄金一代”的落幕演出,姚明的奥运首秀。值此新老交替的关键节点,已成中生代球员的李楠,在沉寂多时后,终于迎来了扬名立万的机会。
小组赛最后一场,中国队迎战前一年的欧锦赛冠军意大利队,比赛前半段,以“双塔”作战的中国队在对手极具针对性的收缩防守下始终无法放开手脚,直到李楠替补登场,面对强敌,他毫无惧色的亮出飞刀,迎着防守人先后命中两记三分球,中国队才得以打破僵局,逐渐占得上风。
到了下半场,李楠更为神勇,除了在三分外例不虚发,刀刀见血外,他还通过强硬的持球突破碾着防守人杀到篮下去施展高手抛投和翻身勾射的内线技巧,令意大利队头疼不已。
李楠内外兼优的技术特点是因为早年在北京部队打球时,身高1.98米的他在队内司职的位置其实是二中锋(大前锋),低位背打的脚步、篮板球的争抢和小勾手等技巧的使用是他当时吃饭的“家伙什儿”,自然含糊不得。
直到1994年进入八一队后,李楠才改打外线,并很快就凭借着异于常人的刻苦练出了一手出手点虽低,但速度却极快的三分神技,不仅顺利完成了转型,还拥有了经常被人们低估的错位优势。
终场前最后三分钟,意大利队将比分追到只差4分,结果又是李楠在关键时刻毫不拖泥带水的连续命中两记三分球和一记追身急停跳投,连得8分,一举扑灭了对手反扑的希望。
全场比赛,李楠三分线外7投6中,砍下全队最高的25分,帮助中国队实现了亚洲冠军首次击败欧洲冠军的壮举,虽然这场胜利对于中国队晋级的意义已经不大(此前战绩1胜3负),但却让李楠向人们展现出了他能打硬仗且关键时刻绝不手软的过硬素质,也是一名中国军人的优秀品质。“小李飞刀”的威名就此远播海外,意大利队的教练也马上找到他,向他发出了到欧洲打球的邀请。
但在悉尼奥运会结束后,最受关注的却不是场上球员的进步和衰退,而是主教练蒋兴权。因为备受外界期待的中国男篮在本次奥运会上只拿到了第十名,排名不进反退,显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更令球迷们无法忍受的是,在小组赛对阵法国队的比赛中,最后8分钟还领先17分的中国队竟突然崩盘,被一名叫里加多的后卫连续命中六记三分球带领法国队完成了惊天大逆转,这场耻辱性的失利不仅让中国队晋级的概率暴跌,还在当时毁了蒋兴权指导的一世英名,面对外界的声讨,这位曾率领中国男篮屡创佳绩的名帅最终选择了再次放下教鞭。
不过在当时,26岁的李楠根本想不到,类似的情形会在19年后于他的身上重演,因为彼时的他正在向生涯的巅峰迈进。
————
其实早在1999-00赛季,李楠在八一队就从原来的先发变成了板凳席上的“第六人”,队内地位看似下滑,可实际上,他在球场上的战术地位反而来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那时节的八一队,星光熠熠,坐拥王治郅、刘玉栋、李楠、范斌和张劲松这五员虎将,但球只有一个,要想将这套阵容发挥出最大威力,就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并在先发球员休息时,带领一干替补继续高歌猛进。
而拥有出色得分能力且身手全面的李楠无疑就成了最佳人选。到了2000-01赛季,王非从美国达拉斯学成归来,重掌八一队教鞭,也沿用了这一战略部署,并用先进的战术理念将李楠在进攻端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对于“第六人”的角色,李楠毫无怨言:“一个运动员,只要能在球场上发挥作用就行了,不在乎什么先发后发,一个球队总会有自己的战略安排。”于是乎,李楠便成了八一队事先捏在手里的另一张王牌,每逢局势不利,就祭出“小李飞刀”上去扭转战局,若是已经占得上风,那就火趁风威,派“霹雳火”上去把火烧得更旺,将对手烧个外焦里嫩。只要主教练叫到李楠的名字,他无需预热,就能立刻在球场上进入状态,这种能力也为李楠赢得了“微波炉”的美誉。
联赛第十三轮,八一vs奥神,比赛的开局阶段,主场作战的奥神以16-6领先十分,北京广安体育馆欢声雷动,但在李楠登场后,仅用7分钟,他就砍下14分,带队一举反超比分,看台上的球迷们也随着李楠命中的一记又一记三分球纷纷倒戈,甚至到后来,只要八一队进攻,球迷们便高呼“把球给李楠”,只为了他一个人的得分演出而欣喜若狂。
这场比赛,李楠投进了12记三分球,轰下了59分,赛后坊间热议,如果能打满48分钟,那么李楠将极有可能打破孙军的单场70分纪录,成为国内最能砍分的狂人。
但八一队追求的从不是个人的荣誉和短暂的纪录,只有冠军才是他们的目标,李楠自己也不看重这些,“我没想过破什么纪录,我只是努力发挥最好的水平。”
2001年的3月,八一队与上海队再次会师于总决赛,最大的看点自然是王治郅与姚明之间的中锋对决,刘玉栋与上海队两名外援的较量也同样备受瞩目,但真正决定总决赛走向的却是板凳席上的李楠。
总决赛第一场,上海队大胜八一队,让向来王者无敌的八一队吃到了六年总决赛和季后赛历史上的第一场败仗,面对姚明在攻防两端的统治力,八一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总决赛第二场,在宁波,刘玉栋大开杀戒,同上海队杀得天昏地暗,终场前30秒,上海队在姚明的带领下将分差追到只差两分,等到刘玉栋准备还以颜色时,上海队马上对他进行了疯狂的包夹,结果就在这时,篮球居然传到了李楠的手中!
上海队的球迷们瞬间血冷,只见生死时刻,李楠没有一丝犹豫,以一记精准无误的三分球干净利落的杀死了比赛!刀光一闪,一击毙命,在球队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总能挺身而出。
到了第三场,王非做出调整,不再和姚明硬碰硬,为了解放大郅和刘玉栋,急需有人能持球突破到篮下,撕扯上海队的防线,为队友们创造机会,李楠欣然领命。
该场比赛,第二节才替补出场的李楠狂砍41分,除了在外线射中四记三分外,他还在姚明面前打成了四次高手抛投,面对其他人防守时就更是予取予求,两分球的命中率高达六成,罚球线上例不虚发,就连王非也没想到,李楠竟然自己就得了这么多分,131-122,是李楠助八一队拿到了冠军点。
赛后李楠直言:“现在国内一般的中锋协防对我都不会造成什么威胁。当然,姚明这么高的个子,对我的影响肯定有,但我今天手很顺,所以在内线并不怕他。”
几天后,八一队成功问鼎。这就是巅峰期的李楠,不只是见血封喉的暗器,还是攻城拔寨的利器,赛季场均27.1分7.3篮板2.6助攻2.8抢断,联赛得分榜排名第三,同时他还以47.3%的三分命中率命中了该赛季最多的133记三分球,已跻身国产顶级小前锋之列,六冠加身后,他回到家乡大连与爱人戴珉补办了推迟多年的婚礼,几天后,他又跑到CBA全明星大赛上摘得“三分王”桂冠,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2002年世锦赛,李楠随中国队前往土耳其热身,出色的发挥很快就赢得了希腊的潘纳辛纳克斯以及土耳其冠军球队艾菲斯的欣赏,并派出主教练亲自邀请李楠加盟。
由于翻译不在场,李楠也没当回事,不久后便远征印第安纳,打出了场均10.6分的不俗表现,其中在对阵新西兰的比赛中,他更是大发神威,三分线外12投8中,轰下了全场最高的33分!
李楠的表现,再次坚定了两大欧洲豪门对他的追求,一路追到了中国,当时只要八一队点头,那么李楠就将成为中国篮球史上登陆欧洲联赛的第一人,虽然最终未能成行,但足可见李楠当时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劲。
尚处于巅峰期的李楠、以状元郎身份登陆NBA的姚明、强势的杜峰,再加上冉冉升起的朱芳雨......随着这一批球员的崛起,重新出山执掌国家队教鞭的蒋兴权指导也找到了一个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在2003年的哈尔滨亚锦赛上,中国男篮八战全胜,重新问鼎亚洲之巅,拼下了参加04年雅典奥运会的资格!此前萦绕在蒋兴权执教头上的质疑声统统烟消云散。
那届亚锦赛,李楠场均18.2分,在决赛击败韩国队的比赛中,他命中了6记三分,砍下26分。
————
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楠已是一名饱经岁月磨砺的老将了,右肘的伤势积弊成疾,严重的骨质增生让他那条用来投篮的胳膊已经无法正常弯曲,手指时常发麻,浮肿如影随形,只有大大的冰袋能稍微减轻他的痛苦。“战神”刘玉栋和十块碎骨的故事人尽皆知,但其实李楠的膝盖里也一直有数块碎骨折磨不休,后来经过两次手术,医生一共从李楠的膝盖里取出了六块碎骨。
和刘玉栋一样,李楠也同样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其实早在2003年,他就有过动手术的想法,但为了亚锦赛,他还是决定一拖再拖,后来为了帮八一队保住冠军,他又继续带伤上阵,然后就是雅典奥运会,被任命为国家队队长的他,依然义不容辞,但也倍感压力。他坦言:“有些力不从心了,老了,上场时间比较多,反而有些累觉得自己完不成任务。”
雅典奥运会期间,中国男篮在小组赛最后一场与02年的世锦赛冠军塞黑队狭路相逢,要想晋级出线,就必须击败强大的对手,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最终,中国男篮创造了奇迹,在比分长时间落后的逆境中突然爆发,于第四节打出一波10-0的进攻高潮,反败为胜,最终以一分险胜对手,惊险的完成了晋级,时隔八年后再次闯入世界八强!
那场比赛最终的比分是67-66,赢球首功自然是砍下27分13个篮板球的姚明,再往后排便是命中4记三分球、拿到14分的李楠。该届奥运会,老将李楠场均11.4分,是中国队除姚明之外,唯一一位得分上双的球员
帮助国家队实现目标后,李楠终于放心的对疼痛难当的手肘进行了“刮骨疗毒”,三个小时的手术不光取出了几块游离的碎骨,还刮去了骨刺。
李楠漫长的12年国家队高光时刻讲完了,这12年里,他3次帮助中国队挺进世界八强,数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正是这12年,让李楠吸粉无数。
————
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是李楠最后一次身披国家队战袍征战了,他也成了中国队第一个参加过四届奥运会的“四朝元老”,在漫长的十二年间,他三次帮助中国队挺进世界八强,数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些功绩,不应该被人轻易遗忘。
在记者刚接触篮球圈子时,就听到前辈们喊李楠为“楠哥”,国家队的队友们也喊他“老大”,李楠总是乐呵呵地应着。绝大部分女记者都是八一队的粉丝,因为她们的偶像都是楠哥。
第一次约李楠专访也是16年前,因为他的大哥光环,我心里有点慌……没敢叫楠哥,而是叫了李楠老师。结果他爽快地答应了采访,地点约在训练局公寓的餐厅,采访结束时,李楠坚持买了单,理由是“你结账不打折。”最后他补了一句,“叫什么老师,叫楠哥。”
当年联赛的怪现象之一就是:只要八一队的比赛,记者席一群人全变球迷,为李楠加油。
2005年斯杯,大哥李楠打架了——为了易建联。2005年第一届斯杯,易建联在比赛中与波多黎各队员发生冲突,当对方在场的几名球员围拢到易建联身边时,坐场下的李楠冲进了场,然后就是一人撂倒多人的景象,他身后跟着的还有杜锋、莫科、唐正东、朱芳雨、王仕鹏、边强、王博、张劲松、吕晓明、张云松共10人……
事后,中国篮协将这次斗殴事件定性为一起严重的违纪违规事件,16人受罚,以李楠为首的4名球员被罚最重,各罚2万,严重警告。
在国家队当老大时,李楠会称同屋的易建联为“联哥”,“我和每个人都能很好的交流、沟通,关系非常融洽。”这一点他倒是从不谦虚。他也会和年轻的队友们一起像孩子一样打游戏。
那时在李楠的叙述里,他的人生是顺利的,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喜大悲,他甚至没有落选过国家队名单,“回过头来看看,该经历的基本经历过了,该打的比赛也打过了,和不同级别、不同风格的球队交过手,不错了。”他没有料到的是,16年后,他的篮球执教生涯遭受到了第一次重创。
诚然,这些辉煌的过往,并不能洗刷掉他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上担任国家队主教练时的失败,但反过头来,仅这一次的折戟沉沙也并不能否定他此前立下的赫赫战功,所以在评价李楠时,这些成功和失败是应该被放在同一天平的两端去进行衡量的,他确实曾是个难辞其咎的国家队主帅,但他也曾是一个能打硬仗的悍将、一个名动天下的杀手、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曾是八一队后手打出的那张王牌,也曾是中国队最值得信任的外围火力点......
而现在,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江苏队的主帅。他换了个地方去专研“钻石”和“牛角”,也换了个位置重新出发,有关于他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几人一梦惊风雨
· 黑龙江李楠是中国篮球历史上毫无争议的一位殿堂级三分射手,兄台文笔不错。
RMCFGSW
· 江苏李楠是姚明身边最好的锋卫摇摆人,没有之一。我一直觉得真正关心国家队的球迷不应该忽略李楠的贡献。所谓“飞刀”,首要的就是快,准,狠。李楠的出手很丝滑,前摇不长,再加上他的身高不吃亏,并不容易被对手限制。04年奥运会场均得分上双且帮助球队晋级八强,综合数据和成绩来看,单届奥运会打出这种表现的掰着手指头数数都数的过来吧。我虽然没能见证巅峰胡卫东+巅峰姚明是啥样,但能看到姚明+李楠这样的组合在那几年大郅未归且阿联还稚嫩的时候扛起球队,也是一种难忘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