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姚班第一到旷视“四冠王”,这是范浩强的传奇人生

avatar
关注

小学三年级学习奥数”、“12岁自学编程”“第23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金牌第二名”、“高二应邀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创业”、“高中毕业保送清华大学”、“成为姚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学生”、“AI算法研究员”、“旷视研究院算法总监”“拿到4个国际顶级会赛冠军”、“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颁奖嘉宾”。

曾经,他是国际信息学奥赛(IOI)金牌获奖者,保送清华姚班,高二便受唐文斌邀请加入旷视创业,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保持姚班第一名的成绩,在大一军训时期就完成了一篇ICCV论文,一个让清华特奖得主陈立杰都感到智商被碾压的男人。

而如今,他已经是旷视研究院带领70人团队的算法总监了,带着一群平均年龄比自己大得多的研究员们,在图像算法、团队培养、商业化等各方面披荆斩棘,达成突破,研究领域涵盖人脸与指纹安全,移动端影像算法,AI计算摄影。

巨大光环之下,范浩强倒毫无自视甚高之意,打趣的说自己“本科毕业,两年工作经验,在贵司也就这样吧”。

正如清华计算机系常被称作“贵系”,这里的“贵司”当然也是指的旷视。

商用算法拿到学术界冠军

在范浩强的带领下,今年的CVPR NTIRE真实图像降噪挑战赛,旷视以绝对优势的运行时间和最终结果拿到了Raw-RGB组的冠军。

“图像降噪其实也是一件挺神奇的事情。” 介绍起这个被称作“超画质”的技术,范浩强如同在描述一件压箱底的宝贝。

这个技术,能够将手机拍到的充满噪点的图片:

而这个在学术界刚刚拿到冠军的降噪算法,范浩强团队从去年春天开始,做到去年10月完成,目前在产业界已经实现产品化,并开始商用,旷视的客户小米、OPPO、vivo都在自家的手机上用到了这个算法。

相比之下,拿到冠军反而是顺便的事。

范浩强说:“我们的工作当然也是基于学术界已有的基础,目前我们取得了新的进展,自然也要回馈给研究社区,以便能够让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

手机图像降噪算法是范浩强近几年最为得意的成果,而在此之前的本科时期,他已经在人脸识别、人脸检测方向带领团队为旷视拿下三个顶会级比赛的世界第一了。

在寝室里改变世界

回想起刚刚加入旷视的2012年,人脸识别在业界还是“不靠谱的事”,不少业界名人都认为,人脸识别这件事不可能靠机器自动完成,必须依赖人类的眼睛才能实现。

但还是个高二学生的范浩强却觉得,只有做“不靠谱的事”,才有意思,才有发展的空间。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成了旷视第一个“Rer”(Researcher,算法研究员)。

就这样,人脸识别这件“不靠谱”的事情一做就是七年。

高中毕业之后,范浩强进入了清华天才辈出的姚期智班,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在姚班的学习状态,范浩强自己说是“part time student, full time intern”,兼职读本科,全职实习生,一半时间在学习,一半时间在工作,就这样,还在四年间保持姚班第一的成绩。

而他的第一篇顶会论文,正是在大一军训期间完成的,从没写过论文的他一次投稿后,收到了这样的评价:

It is a shame that such a good method is not backed by a solid paper.

你方法这么好,文章写得这个德性,是一种耻辱。

然而最后,论文还是被ICCV接收。足以见得,在2013年,用神经网络做人脸识别是相当稀缺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这篇论文,旷视拿下了ICCV 2013 300 Faces in-the-Wild Challenge人脸关键点定位的冠军,这也是旷视获得第一个技术评测世界冠军。

随后的2014年,又是大丰收的一年。范浩强先是为旷视拿下世界权威人脸检测公开评测集FDDB(Face Detection Dataset and Benchmark)人脸检测赛项的第一名。

后,又拿下了互联网图像人脸识别竞赛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的第一名。

这项冠军来的并不容易,创业早期的旷视条件艰苦,在研究人脸识别的时候,连GPU集群都没有,范浩强独自一人在学校寝室,在从外部云服务租来的集群上训练,终于拿下了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竞赛的第一名。

正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印奇发来一封邮件,强烈要求“不要在寝室里改变世界了,下周一务必来公司一趟”。

一年内两个冠军,加上2013年的ICCV,三个世界第一,让旷视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举成名,原本“不靠谱”的人脸识别,也逐渐成为现实,应用在了各类机构、场景,以及千万人的手机上。

“信仰流”leader

除了研究成果不断夺冠,在范浩强读本科的这几年,旷视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种产品都开始在行业内大放异彩,也成功自研了深度学习框架Brain++。

而在资本层面,范浩强在清华读书期间,旷视也不断受到创新工场、蚂蚁金服、启明创投等多家机构的青睐,迅速从A轮发展到C轮(如今已到D轮),成为行业领军的独角兽。

正是在这样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范浩强没有和大多数姚班同学那样继续深造,而是直接追随人脸识别浪潮,成为了旷视全职员工。

对范浩强本人来说,从实习高中生,到全职研究员,旷视也逐渐从初创公司走向行业独角兽。

“高中觉得这是个玩的东西,是个game;本科觉得是个job;毕业后觉得是个mission。在AI的商业化应用之路上,前方已经没有别人,现在轮到我们这群人来继续推动它的发展。”

而这期间,从参与旷视的建立,到完成人脸识别的一系列工作,拿下第一桶金,成为准备影响人类科技树的人,范浩强不仅拥有了“想做的事都能做成”的信心,更具备了一种使命感。

“连旷视这样的公司都被外界称作‘行业头部企业’,由此可见整个行业都需要继续被拯救。”范浩强无不戏谑地说。“以AI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将深刻的影响未来产业的格局,时代的浪潮已经把我们推到了这里,担子虽重,但是已经是到了想上也得上,不想上也得上的时候了。”

而听到范浩强这样一个毕业两年的年轻人讲述这些宏愿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不同于那个被多番吹捧少年天才,现在的他身上流露着一种历史使命感,配上插科打诨的脱口秀式表达,会觉得仿佛在会见一个影视剧里才有的形象丰满的人物。

发布于湖北阅读 83098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篮球论坛扛把子

· 江苏

普通人就不用去羡慕或者去跟人家比,自打他爸妈结婚的时候,他和人类的差距就开始拉大了~

亮了(1850)
查看回复(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黑夜孤寂白昼如焚

· 辽宁

姚班都是怪物中的怪物系列

亮了(581)
查看回复(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