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臣误国?文人司马光用一生来削弱宋朝、埋葬宋朝!

avatar
关注

宋朝第一喷子和历史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同学出生在今天的河南光山县,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他一生最出名的有三件事:司马光砸缸、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及《资治通鉴》。他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可以和《史记》媲美的伟大史学著作。这也是他对后世最大的贡献。

你以为他只是个史学家?当然那不是,他还是一个可以和包拯包青天齐名的谏臣和言官。他最知名的劝谏就是福康公主(赵徽柔)和驸马李玮离婚事件以及反对王安石变法。为了反对福康公主离婚,司马光同学用撞击大殿自杀的方式威胁皇帝。仁宗不得不听之。为了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同学用一生做了抗争。

一、司马光失败的军事指挥能力

1056年,北宋和西夏起了战事。司马光同学给河东路节度使庞籍建言:拒绝和西夏互市并修筑堡垒。没想到引起了宋与西夏边界冲突,导致宋军大败,将士死伤无数。司马光请罪并为庞籍辩护,而庞籍得知后就又上奏章,引咎自归,请求免除司马光之罪,使司马光没有受到任何责罚。一个不懂兵法的言官对军事最高长官兼忘年交乱提军事策略,甚至引起大败,实在不算是大智慧。这点说明,司马光的军事才能是一个负数。

二、司马光处理政事的才干不行

宋仁宗令光同学修起居注(记录皇帝言行),司马光认为自己“实非所长”;司马光44岁升为知制诰(起草诏令),又认为不是自己的特长。宋英宗在位4年,司马光又当了四年谏臣。司马光崛起的时代,是北宋危机四伏的年代。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欧阳修上奏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但面对国家的衰退,司马光除了提出减轻百姓负担,再无任何方法和策略。而就在这时候,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三、不顾一切的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改变北宋“三冗的积贫积弱局面(冗员,冗兵,冗费)。我们看看王安石的变法有哪些好处: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熙河开边:变法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北宋拓地两千余里,是两宋历史上开疆拓土、大展神威而大获全胜的唯一战例。

司马光掌权后,在新旧党争时,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他的余生都致力于打击王安石和盟友,对于国家能否富强安定已经毫不看重。宋朝在多次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司马光仍坚持宗法及伦理纲常治国等,但除尽罢新法外却提不出有效的政策方针。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非理耗散殆尽”。

四、卖国求荣,主动送领土给西夏

司马氏掌权后,竟然主动把王安石熙河开边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直接送还了西夏。司马光认为:本是“夏国旧日之境”,应该全部归还,一寸不留。司马光的逻辑是:如果不归还领土,那么西夏必不罢休,两国再起刀兵,岂非祸国殃民劳民伤财?迂腐文人误国,古人诚不欺我!他对外邦心存善念,却不遗余力打击政敌,这到底是善还是恶?

发布于湖北阅读 10423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光学学报

· 山东
郭得刚司马光比方孝儒,黄子澄,之类强多了,和史可法一个水平吧收起

史可法:我虽然不能打,但好歹没主动送领土

亮了(167)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蒙几将歪

· 浙江
赤红刚赵老大定下来的崇文抑武国策,居然怪罪到司马光头上?收起

楼主说的基本事实,司马光对新党打击真的是无差别。不论对错,不论是不是利国利民,只要是你支持的我坚决反对,你反对的我坚决支持。攻击人的方式还很龌龊,私生活,捕风捉影,罗织罪名等等

亮了(45)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