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着给张学友颁发歌王,获奖者却又是自己,殷正洋当场凌乱了
要论华语乐坛哪个奖项最权威?这个问题最公认当之无愧的答案应该就是台湾的金曲奖。无数歌手穷尽一生的追求,只为获得金曲奖的一个肯定。尤其是在金曲奖颁奖礼上能够获得当年度的最佳男女歌手,即金曲“歌王”“歌后”,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代表着在音乐事业上的无尽荣耀。
而在今天,有年轻的歌迷朋友在回顾金曲奖,历年的获奖名单时,却发现有一个很神奇的名字,大家对这个名字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疑惑。
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的名字就叫——殷正洋。
殷正洋的名字为什么引人注目呢?这是因为在台湾金曲奖早期的歌王名单中,这个名字经常出现,他曾先后3次夺得第一届、第五届和第六届歌王。而且要命的是,据说他仅报名了这三届,就提名了三届,并稳拿了三届歌王,得奖率百分之百,无一虚发。这就不得不令人震惊和疑惑,难道歌王的宝座对殷正洋来说如探囊取物?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我们来看看其他金曲歌王:周华健、张信哲、齐秦、赵传、张学友、庾澄庆、陶喆……他们都只拿过一次,可哪一个不是鼎鼎有名、如雷贯耳?为什么这位三度封王的殷正洋,却让人感到如此陌生?
殷正洋,在华语乐坛,素有“三金歌王”的美誉。
这里来解释一下,“三金歌王”称号,其实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他曾三次获得台湾金曲奖的歌王宝座;
另一层意思是他同时拿到了金钟奖、金鼎奖、金曲奖,台湾三大颁奖礼的歌王奖项,实现了台湾歌手仅此一人的获奖大满贯。
这样的纪录,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无人可破。
殷正洋1961年生于湖北汉阳,台湾地区著名歌手。早在高中时期,殷正洋受台湾民歌运动影响,开始接触校园民歌,并同时加入了3个校园乐团;毕业时和同学组成一支四人合唱团,参加过当时很火的“金韵奖”比赛,获得社会组的优胜奖,并参与录制金韵奖第四届纪念专辑,演唱一首《德州黄玫瑰》。
1982年,正在国立中央大学大学物理系在读的殷正洋,参加台湾中视“六灯奖”歌唱比赛,因表现优秀而被上扬唱片相中。
身为中央大学物理系高材生,殷正洋没有选择遵从家人的希望继续在理工行业深造。而是选择在大学二年级参加兵役,成为军中的文艺部队。
服完兵役回来后,1986年殷正洋在上扬发行他的首张个人专辑《雨中的歉意》,受到各方瞩目。同年9月,发行第二张专辑《请你回眸》,并在1987年初入围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1987年发行第三张专辑《生活扎记》后,于1988年正式获得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殷正洋的歌唱事业可谓平步青云。
与殷正洋合作的都是台湾流行乐坛的“顶梁柱”,陈小霞、翁孝良、梁弘志、勒铁章、陈云山,每一个都极具份量,交出的歌曲都很有味道。殷正洋还在1987至1993年之间获得4次台湾“金嗓奖”最佳男演唱奖项。那个时候歌唱奖项的评委比较注重唱功的零瑕疵,张学友当年都因为国语吐字有一点不标准而被踢出局,从此,殷正洋正式红遍台湾。
殷正洋在台湾流行乐坛男歌手中有“金嗓”美称,独具贵族气质的嗓音使他成为台湾最后一位金钟奖最佳男歌手。
要知道,此前的金钟奖都是被邓丽君、刘文正、凤飞飞、费玉清等天皇巨星所囊括,殷正洋出道头二年,以新人之姿,拿下金钟奖最佳男歌手,不可谓不惊人!
1990年,第一届台湾金曲奖正式举办。在“最佳男演唱人”这一重头戏上,入围的5个人选,除了殷正洋,其他的我们都非常熟悉,分别是王杰、周华健、姜育恒和费玉清。
在当年,第一届金曲奖,赛制是歌王歌后提名人是要直接上台演唱让评审打分才能拿奖的。
而最终成功揽下这一奖杯的,却是殷正洋。
之后的第二届到第四届,殷正洋没有获得金曲奖奖项,不是因为败给了别人,而是这几年他没有出唱片。
1994年,第五届金曲奖颁奖礼举行,由于在上一年度发行了专辑《天空蓝蓝的》,殷正洋报名参加了评比,并在歌王一项中,击败周华健、李宗盛、张雨生等人,再次揽得歌王桂冠。
作为第一个两获歌王荣耀的歌手,殷正洋却感受到了苦恼。这么重要的、人人向往的一个奖项,得一次就够了嘛,得多次有点树敌太多、不自在的感觉。他的爸爸也告诫他:你得一次奖,就得罪4个朋友,你在圈内有多少朋友可以得罪?
从那次以后,殷正洋对于金曲奖歌王的角逐就没有再那么盼望了。可是,第二年1995年的金曲奖,公司瞒着他又为他报了名,他再一次入围了歌王的争夺战。
殷正洋有点慌了,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一次自己应该不会得歌王了吧,因为:
1、自己的作品只是一张翻唱专辑《戏歌》,包括那首备受欢迎的《尘缘》,就是翻唱自罗文的一首歌,按理说得奖机率不大;
2、这一次入围的对手更加强大,包括费玉清、童安格、伍思凯,最强劲的是从香港漂洋过海而来的张学友,张学友的实力和当时在两岸三地的影响力毋庸置疑,被认为他就是直指歌王而来;
3、自己刚刚拿了歌王,而且累计已经拿了两次,想必不会连着拿第三次吧。
可是,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作为最佳男演唱人颁奖嘉宾的殷正洋,当他打开信封的那一刹那,他整个都傻掉了,“完了,爸爸会生气”,他脸上的表情像倒抽一口冷气……没错,歌王的名字又是他!殷正洋不得不上演自己给自己颁奖的历史性一幕。
就这样,殷正洋在金曲奖上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三金歌王”奇迹!同时在1993年获得了“金鼎奖”最佳歌星奖,加上之前的“金钟奖”歌王,实现了另一种意义的“三金歌王”。
从那以后他就决定,无论如何不能再参与金曲奖的角逐了,要把机会留个更多后辈。但他创造的三提三中歌王的纪录,却至今无人能破。后来的周杰伦、王力宏和林俊杰都只获得两次,陈奕迅虽然获得过三次,但就命中率而言,就远远不及殷正洋,而且,后期金曲奖的权威性也早已不能与早中期的金曲奖同日而语了。
为什么殷正洋能创造别人所不能创造的奇迹呢?
首先,当然是殷正洋拥有一副无比完美的歌喉
当年殷正洋在乐坛,曾有“台湾第一好声音”之称。
殷正洋的天生音质极好,接近于完美,这在台湾很有名气,有人曾道,他的声音不需雕琢,已如瓷器般精致无暇。梁弘志先生评价,殷正洋的声音唯美,有如殿堂华屋下,贵族聆听的琴奏。
再加上他的技术也精湛至炉火纯青,声乐技术得到业界一致认可的,专业的声乐教授评价都是极高的。金曲奖每次殷正洋报名就给他,主要就是因为他唱得好,他的专辑没有得过专辑类、作曲类奖项,完全是靠过硬的唱功得奖,他唱什么,评委都想把奖给他。
有人喜欢拿殷正洋与费玉清的声音进行对比。确实,两个人的唱腔有相似之处,嗓音都是那样清亮纯净,但殷正洋更正统、端庄大气、更偏美声一些,费玉清则更popular、更偏阴柔、更个人特色一点。
其次,得奖与评委的喜好和运气都有很大的关系
殷正洋在采访中也说,自己三提三中,可能是评委确有偏爱原因。殷正洋的唱法讲规则,更沉稳大气,有种书生般的气质,就学院派和业内出身的评委来看,肯定是喜欢和推崇殷正洋要更多的。后来殷正洋做了金曲奖的总召以后,也明白了每个歌手获奖,在激烈的竞争中,运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要不为什么费玉清、童安格这些厉害的歌手,总是被他给比下去呢?费玉清6提0中,童安格4提0中,能不失落吗?难怪殷正洋爸爸说,得一次奖得罪四个朋友,确实是真的。
为什么殷正洋在内地不出名?
相对于费玉清、张信哲、周华健、齐秦等台湾歌手风靡内地,为什么殷正洋多年来在内地一点也不出名呢?
其实是因为殷正洋退出金曲奖后,就很少出流行唱片了,主要工作放在了主持和公益活动上面,偶尔做一些佛教佛教、公益艺术的唱片和活动,生活过得非常安逸。他目前在台湾大爱电视台主持两档节目,一档是艺术文化类节目《殷瑗小聚》,另一档是音乐访谈类节目《音乐有爱》。
多年以来,殷正洋都没有想过来内地发展。2016年他曾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想赚钱,那20多年前就过去了,但自己至今还无法适应内地的环境。
他指的是什么呢?殷正洋抨击到:大陆的歌唱节目过于商业化,为了收视率,会让歌手演唱不适合的歌曲,刻意制造话题,做出他们想要的戏剧效果来。“歌手的淘汰也控制在他们手上,都是商业操作,等于玩弄观众嘛!”
语气中似乎透着无奈与不感冒,似乎又让人无从反驳,你觉得呢?
persus
· 浙江61年生于湖北汉阳,怎么跑那边去的
sky_de
· 山东台北出生,祖籍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