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96欧洲杯光影:坎通纳的困局(《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96-97赛季)
第249章 欧洲杯光影:坎通纳的困局
“坎通纳是一个天才,但他也需要像曼联这样的球队体系和氛围,特别是需要弗格森这样的主帅。没有这一切,坎通纳的1996年欧洲杯经历就是一个噩梦;坎通纳在欧洲杯失意之余,曼联队里一心想为三狮军团效力的贝克汉姆、斯科尔斯、加里-内维尔等红魔新秀同样煎熬,英格兰本土举办的这一届欧洲杯结局充满遗憾,但来自曼联的新生力量让英格兰球迷看到了希望。”
——题记
1995至1996赛季结束之后,各个豪门俱乐部的球星们很多都来不及休假,就要投入另外一项重要的比赛中去。英国举办的第十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在1996年6月8日至6月30日进行,成为了1996年夏天的世界足坛盛事。曼联队中有很多球员都被各自的国家队征召,包括内维尔兄弟等等,他们需要和国家队队友汇合训练,为国征战。弗格森和他的团队同样工作繁忙,他们穿梭于各个球场,观摩国家队层面的足球战术创新和变化,观察那些即将在欧洲杯舞台闪耀的名将或者新星。
第10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时隔30年之后回归英格兰。此前英格兰在1966年时举办世界杯,三狮军团在自己的家门口鏖战各路群英,最终夺得冠军,捧起了世界杯!对于传统又骄傲的英国人来说,那次世界杯冠军是大不列颠足球最大的荣耀。沿着世界杯夺冠的脉络,英格兰组委会提出了震撼人心的口号,“让足球回家!”
这个口号聚焦了英格兰足球悠久而光荣的历史,作为现代竞技足球的创始国家,英格兰足球有着无比的骄傲。现在的第十届欧洲杯比赛,他们号召全英格兰、全世界都关注足球的起源和发展。
“让足球回家!”——英格兰是现代竞技足球的发明者,也是现代职业足球最早的发源地,现在这个自豪的国度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让足球回家!”的口号下面,同样暗藏着“让足球冠军回家!”的期盼和希冀。英国球迷希望引进了多名新锐力量的英格兰队打出威风,打响名堂。他们认为英格兰足球队星光熠熠,维纳布尔斯更是名声响亮,球队绝对有实力问鼎冠军。
维纳布尔斯是英格兰本土名帅,他也是英格兰足坛少有的能够跨国执教豪门俱乐部的主帅。他曾经在西班牙执教巴萨,尽管战绩不佳,但这种经历还是给他的声望增加了不少。因为背负着夺冠的沉重压力,维纳布尔斯执教时常有天马行空的感觉。他的球队在1995年以来的8场比赛中仅取得两胜,战绩十分感人,有时候连热身赛都打得非常纠结。到了1996年初时维帅的能力受到了质疑,但英足总还是坚持信任他能够征服欧洲。
为了组建一支合适的球队,维纳布尔斯不断试用新人,英格兰队也被称为最令人看不清的队伍,他们在14场比赛中竟然试用了40名球员,很多球员都是一轮游。反复变化和调整之下,英格兰的阵容始终不稳定,这对于后期的战术训练和球员默契的培养都造成了很多困难。
备战不利还出现在深得球迷热爱的前锋阿兰-希勒身上,这个在英超大杀四方的超级中锋,在欧洲杯比赛之前已经21个月没有在国家队取得进球!
就这样,英格兰队在万众期待但却备战不利的尴尬状态下出征本土欧洲杯。
这一届欧洲杯进行了扩军,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的球队增加到了16支。他们分别是:英格兰、荷兰、苏格兰、瑞士;西班牙、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法国;德国、捷克、意大利、俄罗斯;丹麦、葡萄牙、土耳其、克罗地亚。他们分成了4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每个小组的前两名晋级八强。然后进行单淘汰赛,最后决出冠军。另外本届欧洲杯的规则也有了变化,两支球队积分相同时不再比较净胜球,而是球队之间小组赛中的交战纪录,占优者名次靠前。最令人瞩目的改变则是“金球制”,也就是说在比赛打平进入加时赛,任何一方进球之后比赛立即结束。金球决胜制的新规则第一次被运用到国际大赛上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汇聚了欧洲几乎全部的足球强国代表队,本届欧洲杯从小组赛开始就踢得火花四溅,非常激烈。第三小组被称之为“死亡之组”,德国、捷克、意大利和俄罗斯四支传统强队竞争两个名额出线,将欧锦赛的激烈竞争演绎到了极至。当年德国名将如云,但捷克也同样不遑多让,波博斯基、斯米切尔、内德维德、博格、内梅切克等球员早已名震四方。而捷克和德国因为二战等历史世仇原因,在比赛中踢得非常火爆,犯规的情形数不胜数,比赛也给欧锦赛制造了仇恨的味道。最终德国人技高一筹,以非常硬朗和强硬的风格,在比赛中2比0击败了捷克,状态正佳的齐格和中场核心穆勒分别进球。而随后出战的意大利队则爆出大冷门,不仅比赛中被红牌罚下一人,而且在10人应战的恶劣形势下被捷克2比1击败。相对而言,传统豪强俄罗斯队则未能完全承继前苏联的足球财富,三场比赛都踢得不温不火,没有占得先机。最后这个小组出线的是德国和捷克,意大利队表现不佳,早早地卷起铺盖走人。
东道主英格兰的小组实力差异相对明显,三狮军团汇集了多名新秀的风格偏向积极进攻,加里内维尔和菲尔内维尔都有幸入选,后场以亚当斯来镇守防线,中场则因斯、麦克马纳曼和雷德克纳普为主,安德顿也得到了主帅青睐,而中前场的指挥官还是由加斯科因担任。主帅维纳布尔斯担心的低迷状态并没有困扰到英格兰,他们在小组赛中成功出线,球队踢的锐气十足,节奏飞快,攻击力很强,希勒和谢林汉姆的双前锋搭配也非常出色。
英格兰队在小组赛上发挥非常出色,尽管同组的有超级强队荷兰,但英格兰却毫不胆怯。小组赛里,维帅指挥的英格兰队发挥出色,用一波快节奏的猛攻彻底击垮荷兰队防线,最终收获了一波4比1大胜。三狮军团的球员非常投入,发挥极为出色,在球场上展现了巨大的勇气和足够的取胜欲望,全队在脚下技术出色的加斯科因带领之下,各个球员在跑动和对抗中都占据上风,连带着技术和意识看上去也并不弱于对手,只论速度和团队默契的话,甚至比素以技术著称的荷兰队还要超越。英格兰人在加斯科因的统领下,打出了高速运转、快速推进,非常简洁但却又精彩悦目的表现。不仅仅是团队配合,而且脚下技术、速度和跑位线路都优于对手,牢牢地掌握了球场上的主动。随着球队越踢越好,英格兰中场因斯在对手的禁区内还成功地做了脚后跟磕球过人的花活,迫使对手猝不及防而不得不犯规,英格兰也赢得了点球。而加斯科因在下半场的时候极其敏锐地在对手禁区前先出脚捅走皮球,使得对手原来处于优势的控球位置变成了劣势,随后加斯科因控球杀入禁区,在左侧吸引防守之后用脚外背轻弹给禁区中间的谢林汉姆,谢林汉姆假设真传,极其细腻地向左侧做了一个搓球传球,右侧跟进的希勒无人防守大脚劲射破门!这样的配合简直可以称为艺术家的杰作!英国评论家们高呼,“这样的配合就像皇家乐团乐手们华丽无比的演出,或者就像大师们在演绎精彩的华尔兹舞蹈!”
对阵荷兰队都发挥得如此出色,让英格兰在踢苏格兰队时更为自信。加斯科因在这场比赛中贡献了超凡的技艺,球迷们几乎完全把他当成了巨星来膜拜。英格兰队开场之后就牢牢掌控局势,很快就打破对手大门,取得1比0领先的优势。到了这个时候,整个英格兰队都非常有自信,加斯科因更是其中最夺目的代表,他多次在场上带球过人,耍弄了多个假动作,也施展了多次节奏变化配合假动作摆脱的好戏,引发了球迷们一次一次的欢呼。除了炫技之外,加斯科因对进攻的控制相当给力,就像一个非凡的乐队指挥家一样精确地指挥着队友,节奏的变化非常精妙。加斯科因引领的英格兰足球打得苏格兰人毫无脾气,很快就陷入了溃败状态。比赛中英格兰后场长传发动快速反击,安德顿挑传给快速前插至禁区前沿的加斯科因,加斯科因左脚将球挑过上来紧逼的苏格兰中卫亨乔兹,不等球落地,右脚大力抽射近角破网。这个进球后来被评为本届欧洲杯的最佳进球,加斯科因的巨星风采在这一刻完全展现。
英格兰小组队友橙色军团荷兰队尽管被打了一个1比4,但这个欧洲豪强也出现了多名早已成名的球星,范德萨、斯塔姆、西多夫、戴维斯、克鲁伊维特、博格坎普等球星也早已接过了三剑客的传承,他们在主帅希丁克的指挥之下,同样祭起全攻全守的战术,进攻的主动性令人激赏。拥有黄金一代的葡萄牙在欧锦赛小组赛中发挥出色,基本是以89年世青赛葡萄牙“黄金一代”为班底的葡萄牙队中涌现了大师级别的菲戈、鲁伊科斯塔等名将,比赛中尽情地展示了细腻的技术和默契的传递,全队都发挥出色,有一种接近于巴西队风格的特色,让欧锦赛增色不少。
一般来说,欧锦赛会到1/4决赛才真正展示了自己的魅力。但由于各队想赢怕输,心理负担太重,导致了战术过于保守,精彩场面并不多见。在八进四的比赛中有两场比赛打出了0比0的比分,荷兰和法国、西班牙和英格兰都取得了这样的平局。点球决战中英格兰队4比2胜出,而法国队尽管因为失去当家球星坎通纳而陷入苦战,但最终在点球大战中5比4战胜荷兰晋级半决赛。
英格兰点球淘汰西班牙,进入到半决赛之后又面临点球决战。这一次遇到豪强德国队,英格兰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最终被德国点球淘汰,痛失杀入决赛的机会。
这一支充满希望,充满朝气的英格兰队,被对手如此击败,真的是让人感到惋惜。主办欧洲杯让英格兰队以为会有命运庇佑,但命运给予英格兰更多的,是捉弄和失败。杀入半决赛,面对实力并不算特别出色的德国队,英英格兰本来有更多的机会赢下对手。比赛中,英格兰也的确占据优势,场面控制得非常出色,球员们的速率和节奏一开始就冲垮了德国人的防线。希勒开场3分钟便为英格兰队首开纪录,英格兰队可以说取得了梦幻般的开局。但德国队的昆茨很快便扳平了比分,使得比赛再次陷入胶着。
加时赛中加斯科因与绝杀球擦肩而过。最终的点球大战里面,索斯盖特射失的点球最终为英格兰足球划上悲怆的句点。不仅如此,英格兰球迷还有另外的记忆,半决赛中英格兰对阵德国这一战,好事的英格兰媒体不负责任地揭开了二战这道血淋淋的伤疤。这刺激了素来彪悍的英国球迷。就在大战之前,两国球迷大打出手,导致数十名球迷受伤,200多名球迷被捕,伦敦城一片混乱。
与很多球迷的印象不大一样,这届欧洲杯的英格兰在技术和意识上并不逊色,反倒是优势。进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届的世界大赛,即使赛前造势很厉害,但英格兰队球员一直存在巨大的技术和意识上的缺陷。某种程度上说,英格兰队曾经主力的阿什利-杨、斯莫林、卡里克等这些球员,和当年的英格兰队的麦克马拉曼、加里内维尔、加斯科因等等完全无比相比,英格兰队在很长时间里其实都可以说是一支糙哥队。即使俄罗斯世界杯上英格兰队表现貌似还不错,但距离真正的豪强,特别是真正的冠军之师,还是差得太远。
另外一边,法国0比0战平捷克,最后也倒在了点球决胜的门口。
就这样,死亡之组的前两名再次在决赛中相遇。和小组赛的比赛进程不一样,捷克队踢得更加直接凶猛,并且利用德国队多人受伤无法出战的机会,迅速抢到了场面的优势。德国队尽管无法以最强阵容出战,但他们的防守还是非常稳固,并没有给捷克队太多机会。相反,立足于稳守反击的德国人在上半场有效地消耗了对手的体能,也让捷克队变得焦躁。下半场,捷克队继续猛攻,并且在第59分钟创造了极佳的机会,赢得了点球。博格点球轻松射入,帮助捷克领先对手。处于下风并且比分落后的德国队不得不开始改守为攻,反倒被捷克接连打了几次反击,幸好德国队门将科普克表现神勇,保护了大门没有再失守。到了最后的20分钟,德国队换上替补前锋比埃尔霍夫,开始用相对简单的高球冲吊来反攻对手。第73分钟,德国队由比埃尔霍夫破门成功,完成了扳平的一球。而到了加时的第95分钟,德国队再次发动攻势,比埃尔霍夫在对手禁区前背身拿到皮球之后强行转身,在几乎已经失去平衡的时候起脚射门。这是一记相当平庸的左脚打门,球速并不快,角度也不刁钻,也没有球员阻挡,但这个射门却不可思议地打进了!
就这样,捷克突然死亡,德国队最终赢得了冠军!
对于曼联球迷来说,这届欧洲杯更是看得百味杂陈。舒梅切尔传递奖杯的一刻让人回忆之前丹麦童话的神奇,而加里-内维尔的表现也令人惊喜。但除此之外,红魔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坎通纳居然被法国队主帅雅凯拒之门外,连踢欧洲杯的机会都没有。雅凯当时极为顽固,他声称坎通纳不适合法国队的战术,球队要以德尚为核心,没有坎通纳的空间。
一直以来,坎通纳都与德尚存在矛盾。在足球上坎通纳对德尚的僵化呆板嗤之以鼻,并且一直挑战德尚的位置,这让主帅雅凯感到恐惧。雅凯最终放弃了坎通纳,哪怕整个法国国内的媒体和各路名宿都给坎通纳说情,但丝毫都没有改变雅凯的决定。
坎通纳发表了一个看似冷静的声明,并不愿意对此进行激烈回应。有时候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弄清楚法国足球队里的人是什么样的,就像坎通纳这样的球星他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坎通纳当年在法国国内的经历实在是太令人惊恐了,他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向名帅米歇尔发飙,甚至敢咒骂对方;即使是普拉蒂尼执教,坎通纳同样也不屑一顾完全不把惜才的普拉蒂尼放在眼里。但说坎通纳不爱国,不想为国效力吗?好像也不是这样,坎通纳很早就进入了国家队,经历过了多名名帅执教,一直都想在国家队取得更多的荣誉,而1996年时为了减轻飞踹球迷的恶劣影响,坎通纳早在坐球监的时候就公开宣布希望入选法国国家队,希望为祖国争夺荣誉。
无论如何,雅凯的拒绝对坎通纳来说是致命的。对此坎通纳直接宣布退出国家队,从此不再为法国队效力。
当年还称不上名帅的雅凯显然是赌对了,而没有挑选坎通纳的法国队表现不错,在欧洲杯还取得了四强的好成绩,让雅凯有足够的底气。两年之后雅凯的法国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这也让他一举登上了世界名帅之宝座,此前放弃坎通纳等名将巨星的决定,就被吹捧成为了睿智果敢之举,是真正的名士风范。
事实上当年雅凯完全是害怕镇不住坎通纳,从而损害自己的威信。其实一直以来法国队都存在内部不稳定的问题。球星们个性很强,更衣室里帮派林立,除了来自不同地区球员之间的不对付之外,还涉及到来自不同俱乐部的矛盾,甚至还有种族和肤色的矛盾。
历史上强大的法国队——无论是以普拉蒂尼或者齐达内为代表的法国队,还是后来德尚打造的世界冠军队,都可以说是主教练极大冒险的结果。这些法国队都排斥了球队核心不需要的球星,哪怕这些球星个人能力极为强大。在主帅的坚持下,法国队以整体的需要来组建球队。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一届欧洲杯上,我们就会发现,坎通纳、吉诺拉等就成为了法国队里的弃子。对于后来夺得1998年世界杯的法国队来说,入选球队的球员是幸运的。当年雅凯组队时极为苛刻,他坚持自己的选择,认为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法国队就将会变得一盘散沙,甚至会出现更衣室分裂,球员各种内讧自残,溃不成军。
对于刚刚被英超评为赛季最佳的坎通纳来说,遇到雅凯是他的不幸。
坎通纳非常无奈,这是一个不可解的困局。他的世界杯梦想,在这个时候已经破灭了。
paulbgb
坎通纳太可惜了
小-龙-女
· 北京这是楼主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