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今河南省的先秦列国简述
姬姓国
王叔国
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始封之君是周僖王之子王叔文公。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南,历代国君都是周王室的卿士。
温国(约前1046年~前650年)
东周王畿之内的小国。始祖为周武王的司寇苏忿生,忿生辅佐武王克殷,周武王封其于温国(今日河南温县一带),又任命为周天子的司寇。温国都邑为温邑,国君称温子,或以国君苏氏而称苏子。
刘国
是春秋时代畿内诸侯国之一,位置在今天的河南偃师市西南,领地为古代的刘邑。西周时周成王也曾封曾祖父王季的后人于刘(河南偃师),但是时间不长就灭亡了。
荣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位于荣邑,即今日中国河南省巩县一带。荣国君主袭公爵爵位,国君为姬姓,开国君主可能是荣伯。
甘国
一是西周时代诸侯国之一,位置在今天陕西省户县;一是春秋时代诸侯国之一,位置在今天的河南原阳一带。领地为古代的甘邑,夏代时为有扈氏的领地。
单国
是中国周朝时期的一个小型诸侯国。据《世本》和《元和姓纂》,周成王封小儿子臻于单邑,为甸内侯;而《路史》、《通志·氏族略》和《绎史》则认为周成王封蔑于单氏。《姓源》对两种说法进行辩证,认为单蔑就是周成王的小儿子单伯臻。它是周畿内诸侯国,与周王室是亲属。一说檀国是姜姓,始封君为檀伯达,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南。单国的国君时代继承卿士的地位。
巩国
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巩国是“周室卿采邑国”,巩国国君称作巩伯。前516年被晋国灭。
应国
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小国。该国姬姓,始封之君是周武王之子。封地在今河南平顶山应城。根据平顶山对应国墓地的考古可知,应国最初是监国,负责监视商朝的遗民。春秋中期,应国亡于楚国。战国时,成为秦国相国范睢的封地。
原国
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伯爵爵位,国君为姬姓原氏,建国者是武王的弟弟,亡于晋国。
密国
是西周时期姬姓的一个小诸侯国,其前身是商代的姞姓方国密须。周共王四年(前919年),灭密国,密国的部分国民被周共王迁至今豫西一带,他们仍使用密国的国号。
胡国
是中国历史上西周到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子爵爵位。国君为姬姓。前763年郑国攻灭胡国。齐景公的妾室胡姬是胡国之后。
焦国
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封神农氏的后裔在焦(在今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为焦国。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幽王七年(公元前775年)焦国被虢国所灭。
共国
商朝及周朝的诸侯国,春秋初期(前722年),郑国发生内乱,郑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因其位置逼近卫都,于前660年左右为卫国所灭。
凡国
是中国历史上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型诸侯国。姬姓,始封之君是周公旦之子。建都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十公里的凡城,亡于秦国
东虢国
为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国。 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就是周武王的两个叔叔,都被封为虢国国君。其中虢叔被封在雍地,称作西虢,虢仲被封在制地(今河南荥阳),被称作东虢。这两个国家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 公元前767年,东虢被郑国灭亡
西虢国
周朝姬姓诸侯国,始封君是王季的第三子、周文王的同母弟虢叔。为别于周文王的异母弟虢仲所封的东虢国,称西虢。西虢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历代君主多在周天子手下担任重要职位。 西虢国的国都最初为虢(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后因规避犬戎等游牧民族的袭扰迁至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和河南省三门峡市之间,地跨黄河两岸。上阳(今河南省陕县东南李家窑遗址)为国都,称南虢;下阳(又称夏阳、大阳,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盘南村遗址)为重要城邑,称北虢;原西虢故地存有一小虢国。由于西虢君主奉行追随周王室的政策,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衰落以及虢国君主听命于周天子,屡次干涉晋国内政,直接影响到了南、北虢国的国力。晋国旁族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一支崛起后,南、北虢国于前655年被晋献公所灭。
息国
周代的诸侯国,又做鄎,姬姓,侯爵,春秋初期为楚文王所灭,其地被楚国设置为县。
蓼国
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有两个同名的蓼国。 另春秋时代在今安徽省舒城县一带有舒蓼国,为偃姓的群舒之一
番国
作潘、鄱,己姓,远古时代祝融八姓之一的昆吾之后,与楚国同源,番国被楚附庸后,有公族仕楚,如楚穆王之师潘崇,楚庄王之太师潘尫。
滑国
周代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建国于滑(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另说河南省偃师市,有故城遗址)与郑国相邻。 公元前627年,秦国东征郑国的军队灭亡滑国。
邘国
又称于国,是中国历史上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型诸侯国。姬姓,始封之君是周武王之子邘叔。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十五公里邘邰村,亡于晋国。
蒋国
西周一侯国。周公旦之四子伯龄,被封在蒋地(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蒋集)为蒋国。蒋伯龄之后代以国名为姓。公元前617年,蒋国被楚穆王所灭。
祭国
是中国历史上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型诸侯国。姬姓,始封之君是周公旦之子。建都在今河南省长垣市,后迁都河南省郑州市东北25公里的祭城,亡于郑国,后人为祭氏。
沈国
又名聃国,是西周至春秋时代位于江汉流域的诸侯国,是周文王最小的儿子季载(武王最小的同母弟)的封国。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前,沈国被晋国支持下的蔡国所灭。
管国
是西周初期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西周初年,周武王灭殷。并且在建立周朝之后,分封其弟叔鲜于管,建立了管国。并与霍叔处和蔡叔度合称“三监”。管城当时是西周东方的重镇。 周公摄政之后,管叔鲜勾结蔡叔度、霍叔处、武庚发动管蔡之乱,被周公东征率兵剿灭,管叔鲜被杀死,管国被废。
霍国
是中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家,位于现代的山西霍州一带,周武王时,封叔处于霍,是为霍叔,此即霍国之始,管蔡之乱后,霍叔被废为平民,但霍国仍被保留下来由霍叔之子继位,一直到春秋时代,前661年被晋国所灭。晋献公因畏惧霍太山神,而让霍公求复国。但最迟前622年,霍国仍然被晋国彻底灭亡。
胙国
西周封国。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即今河南省延津县北胙城。
雍国
是中国历史上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雍国系周文王第十三子的封国。雍国于春秋中期被晋国吞并。
豕韦
又作韦国,先秦诸侯国,曾为三代五霸之一,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五十里的妹村一带,后迁至山东省成武县,又西迁于彭国(今江苏省徐州市)。 豕韦相传是祝融之后,彭姓,夏朝少康时封豕韦国,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滑县(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就是豕韦的国都。商汤灭夏的时候灭亡豕韦国。
卫国
中国周朝诸侯国,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灭亡。卫国是周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樊国
是西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一,初封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南。后迁于今河南省济源市。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周襄王将阳樊之地赐给晋国,遂为晋国所有。
蔡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前493年在楚国的逼迫下,蔡昭侯迁都州来(安徽凤台),经五世,最终于前447年为楚所并。
聃国
为西周初期的诸侯国春秋中后期,聃国被楚国灭亡。
子姓国
殷
中国西周初期的一个诸侯国,子姓,由前朝商纣王之子武庚管理。建都于前商朝首都(殷),周武王死后,年幼的嗣子太子诵继位,是为周成王。鲁国的周公入京辅政,引来“三监”不满,武庚乘机联同“三监”和东夷各部发动叛乱,即“三监之乱”。 乱事平定后,周公把武庚杀死,殷国灭亡。由微子启的宋国和康叔封的卫国取而代之。
宋国
周朝诸侯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始封君为商帝乙长子,帝辛庶兄微子启,位列三恪,是等级最高的五个诸侯国之一。宋国地处中原要冲,富商巨贾云集,宋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前286年,宋国为齐所灭。
戴国
中华历史上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公爵,国君因身为殷商后裔而封国,子姓;另有一种说法是姬姓。鲁隐公十年(前713年)蔡国、卫国随从宋国伐郑,并乘机侵入戴国,郑庄公以救援戴国为借口出师,在戴国围歼了三国之师,又抓住这一时机,顺便将戴国占为己有,戴国遂灭亡。
向国
是中国古代夏朝和春秋时代的诸侯国。
华国
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周幽王时,史伯对郑桓公提及华国。西周末年,郑国灭华国,改为城邑。春秋战国时期,华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北,又称华阳城,战国时属于韩国,后来属于魏国,前273年(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白起攻打魏国,攻克华阳。 秦人称华阳君芈戎为华侯。
姞姓国
尹国
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公爵爵位,国君为姞姓,建国者是尹佚,属于畿内国。
南燕国
为姞姓,始封国君伯儵为黄帝之后裔,其位置在在今河南延津东北,秦汉时期时于其故地设燕县。
偪国
是周朝诸侯国,具体位置不详,与南燕国、密须国、阚国等同属姞姓,偪国最初见于《左传·文公六年》:“杜祁以君故,让偪姞而上之”。偪姞便是晋襄公生母。
鄂国
金文作噩国,商周诸侯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市区、方城县和南召县一带,卧龙区石桥镇为其中心地域。春秋初期,大概在楚文王时期,鄂国为楚国所并。
柏国
周代的一个弱小的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舞阳县三里河以南。处在强大的楚国的阴影下。在齐桓公霸业鼎盛的时期,柏国与江国、黄国、道国等小国与齐国和睦。柏国最终被楚国灭亡。
任姓国
谢国
是商周时期位于洛水支流谢水一带所建的任姓诸侯国,后被周宣王所灭,国土赐予姜姓的申伯,是为姜姓谢国。为了与姜姓谢国分别,任姓的谢国又称为古谢国。
畴国
先秦小型方国,今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南。 夏朝时,奚仲被封在薛地。商王武丁时,薛国一个分支在今平顶山西南建立畴国。畴国,任姓,是奚仲、仲虺的后裔,和挚国是任姓之族,是周文王母亲、周武王祖母太任的母族。
挚国
先秦小型方国,任姓,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古槐镇西塔寺。 夏朝时,奚仲被封在薛地。商朝初年,奚仲后代仲虺为商汤的右相。商王武丁继位后,在傅说和祖己的辅佐下,“武丁中兴”。“祖己七世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商朝末年,挚国国君次女太任嫁给季历为妻,生周文王。西周建立之后,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封到沈国,挚国并入了沈国版图。挚国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平舆县古槐镇西塔寺。汉朝时有挚亭。
姜姓国
申国
是周代的一个诸侯国,姜姓,封爵为伯爵。申国为申伯在古谢国旧地所建,故又称谢国。春秋初期为楚文王吞并,其地被楚国设置为县。
吕国
是伯夷 (姜姓)受封之国、周朝的诸侯国,春秋时期灭亡于楚国,之后成为楚国北境的重镇,姜姓诸侯国吕国,国都在今河南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一带。
许国
中国历史上西周及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男爵爵位,国君为姜姓,建国君主是许文叔,许伯彪为最后一位已知君主。
封父国
或作封国,先秦时夏朝、商朝诸侯国,故地在今河南省封丘县西。 封父国相传为姜姓,始封君为炎帝的后裔封巨,为黄帝师受封。夏朝时,封父国成为诸侯。汴州封丘县(今河南封丘)有封父亭,即封父的都城。周朝初年国灭。
己姓国
光国
先秦小型诸侯国,在今山西省祁县、高平县,河南省光山县。前650年代亡于楚国。
温国
东周王畿之内的小国。始祖为周武王的司寇苏忿生,忿生辅佐武王克殷,周武王封其于温国(今日河南温县一带),又任命为周天子的司寇。周襄王三年(前650年),温国为狄国所灭。
嬴姓国
葛国
为历经夏朝、商朝、周朝三朝的一个小诸侯国,位于夏与商之间。国祚长达约1800年。 春秋时沦为鲁国的附庸,在公元前697年到鲁国朝见,后被宋国灭亡。
黄国
嬴姓诸侯国,国民是东夷中黄夷的后代。前649年冬,楚国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伐黄。半年后,即前648年夏,黄国为楚所灭。
不羹
先秦小型诸侯国,或说嬴姓,为少昊的后裔,被楚国所灭。
妘姓国
郐国
或作会国、桧国。西周时代的诸侯国。约在今河南新郑西北,密县东南。平王东迁后,郐国为郑国吞并。
隗姓国
弦国
春秋时代的一个较弱小的诸侯国。公元前655年被楚国轻易灭亡。弦国君逃亡到黄国。
祁姓国
房国
一作防国,先秦小型诸侯国,在今河南省遂平县一带。西周封国,祁姓。 房国春秋时亡于楚国,前529年,楚国灭亡蔡国的时候,楚灵王把许国、胡国、沈国、道国、房国、申国的人迁到楚国国内。楚平王即位,在封了陈国、蔡国以后,就都让他们迁回去。西汉设吴房县。
厉姓国
赖国
又称厉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周景王七年(前538年)为楚灵王所灭 。
妫姓国
陈
是中国历史上西周至春秋时代的一个妫姓诸侯国,是帝舜后裔,为三恪和春秋十二诸侯之一。建国君主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职(也就是掌管制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称阏父)之子胡公满。从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杀陈湣公为止,陈国共历二十五世,延续五百六十多年。
柏姓国
柏国
周代的一个弱小的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舞阳县三里河以南。处在强大的楚国的阴影下。在齐桓公霸业鼎盛的时期,柏国与江国、黄国、道国等小国与齐国和睦。柏国最终被楚国灭亡。
姒姓国
杞国
是中国历史上自商朝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商汤灭夏后,分封夏朝的后人于杞,此后杞国时存时灭。周朝初年,再次赐予杞国封号,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其他
邶国
周朝初期诸侯国,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周武王灭商朝,将商朝的王畿一分为三,朝歌以北称之为鄘,以东称之为卫。以帝辛的儿子武庚为主。开始在这里设置三监,以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监管。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封康叔为卫国国君。
道国
周代诸侯国。道国位于今河南汝南县南部一带。处在强大的楚国的阴影下。在齐桓公霸业鼎盛的时期,道国与江国、黄国、柏国等小国与齐国和睦。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势弱,楚国乘机北扩。楚国一度将道国迁到荆地,楚平王时又迁回原地复国。道国最终被楚国灭亡。
项国
先秦小型诸侯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项城市一带。前643年亡于鲁国。
顿国
是西周初期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被封于今河南省项城市、商水县界。此国与陈国、项国、沈国、蔡国和胡国等相邻,在前496年因不敌楚国而被其所灭。
姒国
先秦古代汾水流域的一个诸侯国。传说金天氏的后代水官昧,有允格、台骀两个儿子。台骀疏通汾河、洮河,被颛顼封在汾川(今山西汾水流域),台骀后来成为汾水之神。沈国、姒国、蓐国、黄国四国作为台骀的后裔,世守台骀的祭祀。春秋时期,晋国灭掉了姒国等四个国家。
蓐国
先秦古代汾水流域的一个诸侯国。 传说金天氏有后代叫做昧,做水官,生了允格、台骀。台骀善治水,世代为官,疏通汾水、洮水,堵住大泽,带领人们就住在广阔的高平之地。颛顼因此嘉奖他,把他封在汾川(今山西汾水流域),沈国、姒国、蓐国、黄国四国世代守着他的祭祀。台骀后来是是汾水之神。春秋时期,晋国主宰了汾水一带,而灭掉了蓐国等四个国家。
盟地
又作盟国,西周、春秋时邑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南。 盟津(孟津)就是盟地附近的黄河渡口。前712年,周桓王在郑国取得邬、刘、郑国人原来属于苏忿生的土田:温、原、盟、州、陉、。
越戏方
又名反虎方。商朝、周朝时方国。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
阙巩
先秦商朝、西周封国,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阿瑟拉德利
· 重庆当时的国比乡镇大不了多少,国与国之间是大量的荒原。
盛德绝伦郗嘉宾
· 辽宁现在河南的县名许多都来自当时的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