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ce! 还是A3 bounce

avatar
关注

     15年前,当KG2席卷篮球场的大街小巷,adiprene和全新的A3 structure系统完美的结构组合,助力这个七尺男儿在球场攻防两端进退自如。当年在KG 2 鞋侧添加的21背号,以及深藏在夹层之中的森林狼队队长塞利名字的刺绣,在现如今的球星签名鞋中都显得弥足珍贵。转眼云烟,15年的光景就这样匆匆飞过了。那个桀骜不驯的狼王也早已退役多年,但是当年那个独树一帜的A3结构缓震技术和标靶中心上方的21号球衣却永远矗立在我们的心中。

     时隔14年,adidas悄悄地复刻了这项技术,没有任何铺天盖地的宣传和人气明星的代言,A3就这么默默无闻的出现在专柜的货架上,而我发现它更是在奥特莱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落里。那么这种历史“遗留“科技时隔多年后到底还能不能带回当年我们那份青春的悸动呢?

     或许KG 2,被adidas永久的保留在了复刻清单中。但是此刻当A3科技重出江湖,是不是我们离KG2又进了一步呢?话不多说,不如快来品品microbounce这次的表现如何。

鞋面:

     鞋面由两层针织鞋面组成,最外层的鞋面开孔较大,极为透气。FUTURE CRAFT鞋面的使用让microbounce的延展性,透气性更上一层楼。区别于传统adidas所采用的primeknit致密编织鞋面的特性,Future Craft的编织网状结构则可谓粗中有细,在不缺失编织鞋面细致柔软的特性下,还极大程度增强了鞋面的透气性。

缓震:

Bounce技术的使用犹如为这双跑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最直观的反馈一定是让你难以忘怀的。上脚之后,饱满的弹性直接反馈在了脚掌上,韧弹的感觉随之而来。当然厚实的bounce鞋垫功不可没,这是我见过最后的鞋垫,没有之一!bounce鞋垫带来的弹性加上机械缓震系统,在起跳下落的时吸震的感受十分明显。


 

 

 

 

     microbounce跑鞋沿用bounce中底,由中底镂空的希腊字母 θ(西塔) TPU模块排列组成,从后跟一直延伸至前掌,足部落地时镂空的西塔形TPU模块快速收缩反弹,提供优秀缓震和压缩反弹特性。

      显而易见,这种缓震行程长的物理结构缓震,更加适合大体重人群穿着。当体重较小的人穿着时好似踩在砖上的感觉一般。对比结构缓震的王牌企业,美津浓的预言系列与microbounce的脚感如出一辙, “韧’这一脚感贯穿了整个跑动过程,或许这才是结构缓震的独到魅力。

鞋底:

     希腊字母 θ贯穿了鞋底纹路,在外底覆盖上较厚的橡胶层,在前掌内测和后张内外侧设计的θ字母恰好契合了跑步时候的着力处,提供了足够的牵引力,保证了出色的摩擦效果。外底的纹路犹如波浪,所带来的是优秀的鞋身弯折性和舒适度。

     在防滑特性的表现上,microbounce交出来的成绩单是80分的水准。虽然鞋底的纹路复杂,小圆圈遍布了整个鞋底,但在湿滑路面的体验感而言,显得甚是不堪,要是鞋底改成马牌橡胶的话,评分或许会高一些。

 

 

 

包裹:

     编制鞋面相较于传统硬质鞋面能更好的去贴合你的脚型,特别是microbounce在鞋跟处加入了大面积的海绵填充,更是提升了穿着时的舒适性。但唯一的小缺憾,或许是由于鞋舌与鞋身非一体化,让鞋子的整体感没有那么强烈,但是转而之却适配了更多高脚背人群。

鞋垫,鞋垫,鞋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Bounce鞋垫无疑是这双鞋子最大的卖点,不再是薄如纸一般的祖传鞋垫,此次直接改由TPU制作,使高达两厘米的鞋垫舒适度无需多言,bounce材料早都在各种球鞋缓震中证明自己,唯一担心的问题或许是衰减时间的问题。

     假若bounce被踩实了,别忘了还有鞋底的A3技术呢。倘若这双鞋垫可以适配相应的篮球鞋,那脚感是不是直接起飞。

 

 

 

     破风前行——或许形容microbounce这双跑鞋更为贴切,A3 bounce接过老A3的衣钵,再加配bounce韧弹科技,无疑为这对新缓震组合提供了更多的适配性。

     当A3重出江湖,青春还远吗?

 

 

 

发布于广西阅读 5107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EverDecade

· 江苏

这双KG蛮好看的

亮了(13)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fokoe

· 广东

这鞋不行 这鞋我白蓝很早就买了 实际有架空感 走路感觉略像踩在草地上的钉鞋 不过400-500价位就挺香 我买的太贵了 另外 厚底有个镂空 下雨积水有多远避多远

亮了(7)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