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时期的著名武将,谋臣。<br />你们认为谁最强??????

avatar
关注

张华,贾南风的首席谋臣,为司马炎灭吴出谋划策,贾南风专权之时由张华执政,使西晋政权维持了十年稳定,堪称一代良相。

张轨,前凉奠基人,受张华赏识,被认为是九品之第二品里的精英。张轨早就预见局势会失控,阴谋割据凉州,一切行动都有长远的规划,最终在天下大乱之际使凉州成为一片稳定的疆土。张轨虽在远方,不忘匡扶晋室,是当时少有的正面人物。

西凉军神北宫纯,张轨势力的传奇将领,西凉骑兵的王者,奉张轨之命率军去洛阳暴击匈奴,但后来跟司马模拒守长安战败被俘,投降了匈奴。

刘弘,刘馥之孙,疑是汉室宗亲。倾向于拥护西晋正统,推行仁义安抚疆土。刘弘本为幽州监督,后因张昌在武汉起义,刘弘转任南蛮校尉,率军入荆州讨贼,并安抚荆州混乱的局势,给南方治安奠定基础。

为北方士族南渡营造稳定局面的首功在刘弘,

而非王敦。

刘暾,西汉城阳景王刘章之后,即是刘邦长子齐王刘肥之后。刘暾为人正直,五度被任命为司隶校尉,掌管监察大权,多次站在他认为正义一方与奸邪做斗争,若非后来委身于王弥,经历可算完美了。不过就算是委身于王弥,他还是挑拨王弥跟石勒反目,实不像弃晋室。

刘乔,汉室宗亲。早年随王戎伐吴,又先后参与讨伐杨骏、贾南风势力,跟刘弘相似,倾向于拥护司马氏正统,对维护领土稳定有莫名的偏执,跟张轨、刘弘是一类人物。后支持司马颙,与司马越对抗。

刘沈,疑是汉室宗亲。曾受命节假统领益州刺史罗尚、梁州刺史许雄等人的军队去讨伐李特势力,但被河间王司马颙扣下来做军师,后来司马颙与司马乂交战,刘沈倾向于听从拥有天子的司马乂号令,集结七郡兵力讨伐司马颙,原本已经打赢,但刘沈的部下皇甫重被秦州刺史张辅偷袭战败,被司马颙生擒

后遭到腰斩。刘沈跟司马颙本是朋友,但刘沈

认为尊奉天子号令才是正义。

皇甫重、张辅也算是有脸人物,却也不算太重

要,张辅就是张衡的后代,亦是刘乔的表哥。皇甫重自然是东汉名将皇甫规、皇甫嵩的同族。

祖逖,历任司马诸王的部下,倾向于拥护西晋正统。不过此人在八王之乱中不算重要角色,但有成为诸侯的可能,领袖技能不会少

周访,严格来讲不算八王之乱的人物,不过此人的重要性跟祖逖、陶侃一个等级,不可没有。他们是守境安土的名将,王敦谋反前最忌惮的也是这三人,因周访、祖逖先后死去,王敦才敢起兵。

陶侃,刘弘的得力战将,于张昌平定战中展露锋芒,被刘弘认为是安定荆州的第三代名将,第一代是羊祜。当时有毛、邓、刘、朱四大猛将,其中朱伺出场较早,跟随陶侃平定江南。刘遐号称勇比关、张,毕竟都是河北人。但这人出场较晚,可能用不到。邓岳追随王敦出身,后随陶侃入岭南征讨

邓岳不算什么特别强的人物,他的儿子邓遐勇冠当

时,是桓温手下的悍将。登场较晚就不介绍了,此人到苏峻之乱才出场。

罗尚,蜀臣罗宪之侄,与刘乔辅佐王戎攻打孙吴立功,太康末年升任梁州刺史。随着益州刺史赵廞谋反,罗尚被晋廷任命

刘琨,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历任司马诸王的部下,八王之乱末期奉司马越之命进入并州,成为一方诸侯。凭借鲜卑兵跟匈奴交战,固守北方防线,安抚百姓捍卫一方安宁。然刘琨信用奸臣徐润,误杀奋威将军令狐盛,招致其子令狐泥谋反,引匈奴进攻,使

刘琨彻底失去了并州。

苟晞,历任司马诸王部下,最终受司马虓指派成为兖州刺史,期间数次大破石勒等人军队,被时人比作白起、韩信再世。受司马越拉拢,两人结拜为兄弟。然司马越受河南尹潘滔挑唆,跟苟晞关系破裂,晋怀帝司马炽趁机拉拢苟晞,任命他做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起兵讨伐司马越,事前司马越已经被气死。苟晞在司马炽政权下位高权重,原本甚有作为,但他满足于淫欲,又施政苛刻,导致众人离心,最终被石勒所擒。

李秀,宁州刺史李毅之女,曾祖是蜀臣李朝,随刘备伐吴不久后病死。李秀代父领兵守境安土,至隋唐时期名声很大,被杨坚、李渊、李隆基封为神,故事较花木兰还早,也许是花木兰原型之一。不知道李渊之女李秀宁此名是不是宁州李秀的意思。

王浚,魏司空王昶侄孙,与张轨、刘琨、刘弘、刘乔、李秀、罗尚等人在同时期并列为诸侯,但他有明显要割据称帝的野心,借助鲜卑精兵纵横一时,最得意的是率军打入邺城大破司马颖。初期阶段本已压制石勒,末了被石勒反杀。石勒杀他罪名是不忠晋。

发布于湖北阅读 1984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我和乔治打卡哇伊

· 浙江
与燕分茶一大堆人,就认识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收起

一起闻鸡起舞不还有个刘琨吗

亮了(39)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南房遗爱良人

· 江苏

张华能力很强,张轨赤诚之心也是可见的,我觉得最可惜的就是司马乂了。为数不多的忠于他哥的臣子却被司马越这个小人背刺了

亮了(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