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止戈1.0测评

avatar
关注

首先,这是一篇赞助测评,不是恰饭测评

然后,感谢虎扑和准者提供这次测评用鞋

最后,本着对鞋子负责,对我写过的测评负责,有别于其他开箱测评,本文内容很长,如有不适可以提前离场。

鞋盒很素,和鞋子相比缺少点设计感,品牌logo很醒目

外形设计方面见仁见智,设计元素中都带有“虎”,止戈1.0和最近推出的GH2都挺不错的,各有特色。止戈1.0的外形设计彰显猛兽一般的攻击性,同时又加入了中国风的泼墨元素,这一方面我个人挺喜欢的。

随鞋送了一个氘(Dao)科技的小球,不同于有在卖的Boost球,氘(Dao)球的回弹更强劲,玩上一天也可以,

先从材质用料说起,整双鞋的做工相对不错,相比我最近测过的几双鞋,止戈1.0做工及用料算比较不错

鞋舌上提扣处胶印的“止戈”表明身份

止戈1.0的鞋面采用了真两层的设计,外层是一个尼龙网纱的鞋面,内层是一个全掌的内靴,有意思的是,全掌内靴还有前后区别,内靴的前掌部分为弹性网布材质,舒适贴合脚面,给前掌及脚趾足够的舒适空间,中后段的内靴中,加入了TPU的材质,用于鞋身至后跟处的加固,提升支撑性。

外层鞋面采用了双层尼龙网纱的材质,和跑鞋上常见的MONO纱材质差不多,双层复合,很轻薄,且有一定的强度,延伸性和贴合度都还可以。

在需要加固强化的地方,贴了一层热熔胶,实际体验感受么,聊胜于无吧。

鞋跟处的填充材料很少,但鞋跟处的港宝面积很大,搭配中后段TPU复合的内靴,足跟锁定的效果却出奇的好,要比我最近穿的哈登5好上几个档次(情不自禁的补刀)。

止戈1.0上最神秘的应该就是全新推出的氘(Dao),这里我用我的理解简单展开一下,目前篮球鞋主流的材料中底主要是Boost(ETPU)还有䨻(Pebax)

氘我个人理解就是介于这两者之间,解决了(ETPU)发泡的重量和稳定的问题,又更接近于(Pebax)的性能,也就是ETPA热塑性聚酰胺,新推出的一些球鞋的中底材料怎么去判断,未明确标注是Pebax材料的,不是ETPA就是ETPU,知识有限,不再深入了。

2077年了,碳板运用在篮球鞋上早已不是稀奇的事情了,这块龙脊碳板的面积很大,覆盖了一半的中底,放置的位置也恰到好处,让止戈1.0的中底稳定性得到了一个很强有力的保障。

如今,大面积碳板的广泛运用,也让一些原本很复杂的中底支撑稳定系统如:Torsion System,SAS逐渐被大碳板所取代,而且国产球鞋特别爱用大碳板,这一点很加分。

龙脊碳板外露处,也是磨损的重灾区,这一点无法避免。

止戈1.0的鞋楦正常,前掌宽度正常,脚趾活动空间足够,不压脚背,考虑到鞋头细尖,穿厚毛巾袜的话,尺码选择正常就可以。

43码,左脚去掉鞋垫后的重量为385g

鞋垫材质为密度较高海绵鞋垫,只是没想到会有31g这么重,如果想要更轻质的体验,可能需要替换成纸片鞋垫。

43码,右脚正常重量为418g,算比较轻质的,左脚加上鞋垫重量为419g,这个做工误差非常非常小,实属不易,最近测的哈登5,左右脚误差能到20g,而且单鞋都在500g左右,真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同43码的Ce 2016 Low,单鞋只有405g,打脸来的太快。

之所以拿出Ce 2016 Low也是因为我个人觉得这两双鞋子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产能原因,我并没有购入䨻13,所以也不展开材料中底的横向对比测评,点到为止。

测评之前我简单说一下,这双止戈1.0是上周三拿到的,到我写测评为止,我每一天都穿,走路穿,打球穿,只是为了更多的去了解和感受这双鞋的性能,时间关系,可能有很多细节还没被我发现,接下来分享一下我这些天的穿着感受。

测评人身高:180   

体重:90KG   

位置:SF/PF

球风:偏养生的重型锋线,对于缓震需求较大

场地:室内地板场地、室外橡胶场地

先来几张上脚图,止戈1.0的鞋型上脚效果还不错,袜子是之前买的库存。

过去的一周,天天穿着这双止戈1.0,打过内场(强度中等),艹过外场(中低强度)

舒适性还是分鞋面和中底两个部分来说

双层尼龙网纱的鞋面搭配内靴的舒适度尚佳,刚上脚感觉略硬,走几步就可以完全磨合,延展性和贴合度都可以,中后段的TPU复合内靴可能也会带来一些不舒适的卡脚的感觉,磨合一下也都会消失,穿厚袜子一体式的内靴可能会略微压脚背,也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日常走路穿着,选择薄一点的袜子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止戈1.0的氘中底,初上脚的脚感就是硬,和随鞋附送的小球完全是两种体验,穿了一段时间后,前掌偏薄,还是硬,区别于EVA材料踩实后“板砖”一样的硬,我这个体重使劲踩还是能有一点反馈,后掌有较为明显的下陷及回弹感觉,回弹感踩楼梯和台阶会比较明显,平时走路不明显,日常穿着脚感一般,不难受(个人猜测,ETPA之前是用于汽车抗撞击的材料,或是发泡调教关系所以才有这样一种脚感)。不过“硬”也有其他好处,之后说。

前文中也有提及,止戈1.0的静态包裹表现较为不错,在实战中,鞋带系紧后,双层尼龙网纱的鞋面搭配TPU复合的全掌内靴,动态包裹感同样很出色,舒适贴合整只脚,强度方面由贯穿鞋身外侧一块硬质TPU的包边侧墙作为加固,使整鞋的动态包裹与支撑达到一个很不错的水平。

实战中,鞋跟处强大的包裹性能就展现出来了,就像是给你的足跟上了一道保险,紧紧锁住,可以说在我穿过的所有低帮球鞋中,止戈1.0的“不掉跟”表现是最出色的。

作为一双低帮鞋,止戈1.0的鞋头防踩踏做的很糟糕,仅是在尼龙网面的鞋面上贴了一层热熔胶,实战中,脚趾被踩一下的酸痛感很直接,不过也不会出现突破顶脚趾的现象,这个利弊暂时无法权衡。

韧性十足的氘中底+龙脊碳板+大面积的TPU包边+TPU复合内靴,这些部分的合理叠加带来的效果就是整双鞋的稳定度极高,防侧翻表现也很不错,我在之前其他球鞋的测评中,也针对防侧翻做了个人的看法,这里就不多说了。

止戈1.0的外底材料应该是和之前推出的狙击是一样的,软质半透明的外底,不同方向,不同粗细度的人字纹路,是强大抓力性能的表现,不过由于材料原因,这块外底太过于吸灰了,且容易卡小石子,在内场吸附灰尘后,用力搓还搓不掉,原本非常出色的抓地能力,因为这些小毛病变得比较糟糕,因此也对场地要求很高。

前文有说过,硬有硬的好,止戈1.0的前掌偏薄,回弹感微弱,场地感不错,对于启动来说,一点不拖沓,这一点比较对速度型爱好突破选手的胃口。外底有上翻处理,外侧为装饰,内侧有一定实际作用。

全新的氘中底,虽然脚感比较一般,不过我作为一个大体重代表而言,缓震表现我认为较为出色,一整场球下来,没有任何酸痛感,要比Boost来的更好一些,只是牺牲了很多脚感反馈。

由于橡胶的材质关系,虽然纹路较深,不过耐磨性只能说一般

关于透气,个人建议,冬天室外不建议穿着止戈1.0

武为止戈,止戈为武

作为一双新生代的科技篮球鞋,经过这些天的体验下来,止戈1.0的实战表现可圈可点,缺点也很明显,如果2.0能够把中底调教的更软弹一些,细节处再强化一下,我个人也将会非常期待,二级市场的价格如果也能再打下来一些,那么止戈1.0的性价比也将会是极高的!

没有雷达图评分参考,我也只是说出我个人真实的实战感受,千人千脚,还有人玩梗,但这并不影响止戈1.0成为一双出色国产球鞋,我先为国产点个赞,今后也希望能够写更多国产球鞋的测评。



发布于江苏阅读 7525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老了老了不能干

· 上海

比起之前那个确实看起来好了很多

亮了(26)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唠甜嗑

· 上海

确实是还不错的东西,不过有线下吗

亮了(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