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和陈思诚的明争暗斗,对华语电影是好事还是坏事?
徐峥的转型成功,某种意义上也是华语电影的成功。
《泰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电影的格局,打破了好莱坞垄断华语电影市场的尴尬局面。
这一年后,每年的票房冠军都是华语电影(除了2014年的《变形金刚4》),从未旁落,且上映时间都不属于国产电影保护月。
尤其是12.7亿的票房,让《泰囧》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破十亿的影片,一举创造由《阿凡达》保持的观影人次纪录。
不仅如此,彼时对表演产生迷茫、对未来不抱有期望的徐峥,一下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掌声、欢呼声和资本一涌而来。
他和黄渤、王宝强组成的“铁三角”,也让囧系列从普通电影变成金字招牌,赚钱能力堪比印钞机。
然而从《港囧》开始,徐峥接连失去了黄渤、王宝强。
两员大将的缺席让囧系列疲态尽显,已经不再具有金字招牌的号召力。
徐峥想到了改变,试图用替代查缺补漏,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于是《港囧》有了包贝尔,《囧妈》有了贾冰。
他这种不受制于人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他似乎忘了囧系列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演员的功底。
如王宝强这种憨憨傻傻的角色,国内目前没有人能取代他。
《港囧》中包贝尔的刻意模仿和生硬搞笑,进一步验证了只有王宝强出演这一类角色,才不会沦为花式尬演。
演傻比演正常难多了,而王宝强很懂得拿捏分寸,他知道笑的时候眯起眼睛,显得憨厚;稍微低头,露出眼白,惹人同情。
但是徐峥好像没有看到这一点,他总以为在电影中放置一些刻意为之的笑点,就能够隔着屏幕让观众发笑,从而削弱演员的重要性。
当然,徐峥没有看到的不止王宝强的无可取代,还有黄渤的独一无二。
囧系列的设定很模式,中年危机的徐峥,到处惹祸的王宝强,堪比倒霉蛋的黄渤,有了他们三人的嬉笑怒骂才会有观众的啼笑皆非。
而且这种倒霉式的角色,黄渤演起来炉火纯青,毕竟从他出道以来,演的喜剧角色基本都是这种类型。
如《疯狂的石头》中事事悲催的黑皮,《斗牛》里总被麻烦找上身的牛二,以及《心花路放》中一路被绿的耿浩等。
尽管近些年,黄渤的演技不似当年自然松弛,多了些油腻的味道,但是只要涉及这类角色,黄渤还是得心应手。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王宝强和黄渤,徐峥的电影就可以不再局限于中年危机。
因为演员最怕的就是限定自己,一尘不变的重复同类型的角色,不去尝试风格迥异的题材。
徐峥的喜剧目前只停留在刻画生活的苦辣,令观众感同身受,却缺少了于笑声中见悲悯,将苍凉的精神内核包在密集的笑点之下。
这也是徐峥最大的困境,而他的破局者是王宝强和黄渤。
也许是天意使然,也许是风水轮流转,徐峥的“抛弃”成就了陈思成。
本来在油腻路上越走越远的陈思成,凭借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翻身,由演员转为导演。
这也是他演艺生涯最成功的一次改变,就此摆脱了土肥圆的标签,晋升为新一代才华型导演。
他和王宝强的合作是他转运的开始。
原计划与徐峥再次拍摄《港囧》的王宝强,选择了“士兵帮”的兄弟的陈思成,助他完成了《唐人街探案1》。
这部推理+喜剧的侦探类电影,向观众们奉献了一道耍贫逗贱、尴尬巧合、鸡飞狗跳、悬疑惊悚的什锦果盘。
观众的买账让电影大获成功,陈思成也借此一飞冲天,开启了唐探宇宙计划,造就了《唐探2》的30亿票房,《唐探3》的想看人数破千万。
这是陈思成的聪明之处,懂得权衡利弊。
毕竟唐探系列电影的融梗并不光彩,但是陈思成让电影“抄”而不媚俗,“新”而不庸俗,“老”而不尴尬。
而且他还明白唐探系列的成功,王宝强功不可没,也深知唐仁这个角色非王宝强莫属。
所以他即使有心另起炉灶,也会安抚好王宝强,便于让“唐探宇宙”继续发展下去。,这才有了《唐人街探案4》与《唐人街探案5》的立项。
除了看重王宝强,陈思成还锁定了黄渤。
在唐探这股东风还未衰减之时,他和黄渤联手搞出了科幻+喜剧,即外太空三部曲——《外太空的莫扎特》、《外太空的莫奈》、《外太空的肖邦》。
这部对标《哈利波特》的系列电影,届时将会掀起唐探系列的风潮,令陈思成再度拥有一块金字招牌。
其实,陈思成和徐峥有许多相同之处。
他们两人当初都是靠着抄袭侵权换来了出头之日。
如徐峥侵权《人在囧途》,陈思成踢走《北京爱情故事》的编剧,《唐人街探案2》照搬《双瞳》的设定。
当他们站稳脚跟后,都开始培养自己的圈子。
徐峥和宁浩搞了一个新人扶持计划,推出了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苏伦的《超时空同居》。
只不过,这些电影与徐峥的囧系列没有任何关联性,无法构成宇宙概念,只是扩充了电影的类型。
在这方面,陈思成就显得比徐峥聪明的多。
以唐探系列为例,陈思成在《唐人街探案2》中引入了侦探软件“Crimaster世界名侦探排行榜”。
在电影中,出现了许多榜单上的侦探,如秦风、kiko、野田昊、野牛比利、阿寞(林默)……,以及世界排名第一却不知其人的Q。
这就为一个宇宙的铺陈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就像漫威宇宙种类繁多的超级英雄一样,每一位都有鲜明的特点和技能以及故事。
为了支撑唐探宇宙,陈思成一手培养了专属于自己的导演和编剧。
《唐人街探案网剧》中《曼陀罗之舞》部分的导演是柯汶利,此前由他执导的《误杀》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而陈思成则是以监制的形式把控整个唐探宇宙,将唐仁和秦风这条线保留,故事以侦探集合方式出现。
至于编剧方面,陈思诚采用的优胜劣汰的机制。
首先陈思诚会给所有编剧一个框架,让他们去写大纲,一些质量差的会淘汰掉;其次,入选的编剧先由评选团评判,再由大众选择,得分低的再淘汰。
最后留下来的作品才有机会被拍摄成剧或电影,这样一来便保证了唐探宇宙的质量。
正是源于这份底气,陈思成才敢对徐峥的《囧妈》冷嘲热讽。
他们俩的明争暗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是好事,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华语电影,也补充了华语电影的空白。
只是过于扶持圈子,有可能会让华语电影陷入闭门造车的风险,但愿这样的风气不要盛行。
要不给你来一打金浦先漱漱口
· 上海对华语电影没有影响 他们俩不斗 还是你拍你的 我拍我的
真实的虚伪
· 湖北徐峥导演位置上难道还是什么了不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