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本又来了!是谁在导演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

avatar
关注

每年当日本举行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时,国内的大小媒体都会大吹特吹,无论是场上挥汗如雨的球员,还是场边热情呐喊的应援团,都会引来我们无比的羡慕之情。

今年,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迎来了第99届。在疫情之下,我原本以为今年比赛的关注度会有所降温,没想到比赛开始的第一天,昌平高中和高川学园的比赛就上演了一场大戏。

第79分钟(全场比赛80分钟),已经被鹿岛鹿角内定的队长须藤直辉带球到禁区前沿,将球分给筱田翼,一年级的弟弟破门得分扳回一球

补时最后一分钟,须藤直辉带球突破,在禁区线附近被对方放倒,他亲自主罚任意球,二年级的哥哥筱田大辉在禁区里高高跳起,头球将比分扳平

筱田两兄弟跑向场边和队友疯狂庆祝,而奉献两次助攻的队长须藤直辉痛哭流泪

经历了起死回生的昌平高中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结果,昌平第一个出场的小见洋太,以博格巴式的小碎步,让之前还在泪目的观众,一下子乐了。

随后,在经历了9轮点球互射之后,昌平高中最终以8比7的比分在点球大战中胜出,晋级下一轮。

好家伙,一场高中生之间的比赛,竟然能加入这么多的戏码。筱田翼,连球员名字都一看就是剧中力挽狂澜的人物。你说这是足球比赛,却感觉是在看剧一样跌宕起伏,你说这是安排的剧本,可谁又能导演安排出这般剧情呢?

每年的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总能看到青春、梦想、热血、泪水的字眼,一项学生之间的足球赛事,能吸引如此高的关注,放眼全世界, 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而提到日本人,也许很容易想到他们在低欲望社会中,每天毫无生机地扮演着社畜,一副对万事不感兴趣,生无可恋的模样。怎么一项高中生的足球赛事,就让这些人都提起劲儿来,个个都充满热血青春了呢?

不禁想问,是谁在导演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

【让比赛家喻户晓的媒体】

时间回到100多年前,那时候的日本甚至都还没有自己的足协,各地也只有零星的小型足球比赛。

当时的报社为了吸引人气扩大报纸销量,纷纷主办或者赞助各类体育赛事。1915年,《大阪朝日新闻》赞助的“全国中等学校棒球优胜大赛”大获成功。

于是,各家报社又瞄准足球赛事。1918年1月,新爱知新闻社举办“东海足球大赛”,1个月之后,《大阪朝日新闻》赞助“关东足球大赛”,而它的竞争对手《大阪每日新闻》则主办了“日本足球优胜大赛”。

1934年,在足协的支持之下,“全国中等学校足球锦标赛”将其他各项类似赛事兼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大赛。而在《大阪每日新闻》的报道宣传之下,这项赛事也名气越来越大。

不过,1963年,日本高等学校体育联盟开始举办全国高中生综合体育大会,3年之后增设足球项目。于是,高体联提出将全国大赛并入其中,足协起初也赞成。

而这项比赛的创始者大阪每日新闻,则大为怒火,眼睁睁地自己一手打造的赛事成为别人的附属,一怒之下退出了赞助。此时,足协反悔了,要求还是单独举办这项赛事,结果又被高体联拒绝。闹到最后,只有足协一家单独举办。

然而,一方面没有了报社财力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得罪了高体联,导致大多数学校拒不参赛。在足协的单独支撑之下,大赛无人问津,一度只有仅仅16支球队参加,几乎就要办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拯救这项赛事的,还是媒体。1971年,在读卖报社、日本电视台以及广告代理商电通公司的合力之下,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又恢复了生机。在电通的运作之下,1971年,31家民营电视台转播了当年的比赛,让全国各地的观众重新开始关注这项赛事

日视更是积极,不但给主动给没有转播过足球比赛的地方电视台培训,还派人去各个学校,组织学校老师家长,甚至校友前往现场助威。1976年起,决赛阶段的比赛正式迁往首都圈进行,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成为了国内最火热的足球赛事。相比之下,那时候,水平更高的日本足球联赛(JSL)确无人问津。

1983年,比赛正式确定47个都道府县各派一支代表球队(东京都两支)参加全国大赛,直至今日。

从这项赛事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起步阶段的《大阪每日新闻》,还是后来发扬光大的日本电视台,媒体的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它们,让高中足球锦标赛人尽皆知。

【学校让足球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当然,仅仅靠媒体,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各个学校都对比赛不感兴趣,或者学校里根本没有人踢球,那么这项赛事也不可能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

早在100多年前,当英国人将足球带到日本之时,最初就是在各个学校中传播开来。

那时候的全国拥有足球队的学校不到10所,包括东京高师、青山师范、丰岛师范、御影师范、姬路师范等等学校,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大多都是师范学校。其中御影师范更是在前十届比赛中八次夺冠,而当这些师范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他们又成为其他学校的老师,将足球这项运动传播到一个又一个的学校中。

于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自己的足球部,甚至像广岛一中、刈谷中学等学校还将足球作为“校技”,鼓励学生踢球

1958年,文部省将足球列入小学至高中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这让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了接触足球的机会。但,这时的足球教学也有弊端,课程以老师为中心,重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也导致不少学生抵触。

真正让大范围的提高校园中的足球人口,是1977年文部省颁布的小学至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小学阶段主要为足球游戏,培养学生兴趣,而到高中时成为集体运动项目。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授课相结合。

这里所指的自主学习,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及到的日本学校中的“部活”,几乎每个高中都有自己的足球部,而加入足球部完全自愿,相当于是课外“兴趣班”。

兴趣班?那不耽误学习吗?不,足球部也好,棒球部也好,这些“部活”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部活”开展得好坏,也是体现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学校“部活”开展得不好,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到教育部门对学校经费的拨款。

当足球在整个国家,都成为教育一部分的时候,高中足球锦标赛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比赛不仅仅是那48支汇聚决赛阶段球队的表演,而是全国4000多所学校共同的舞台。

而每个学校中,关注这项赛事的,也不仅仅是场上的11名队员,而是整个学校的学生,老师、家长,甚至是毕业多年的校友。

【文化沉淀,让大赛更加耀眼】

有了无数所学校的参与作为根基,在媒体不遗余力地推广之下,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随着影响力的越来越大,参与这项赛事的社会各方也越来越多。

1994年起,大赛每年都会推出一首应援主题曲,GReeeeN、绚香、w-inds等乐坛明星,均在球场上出现过。

2002年起,大赛每年设置一名应援队长,均为曾经参加过高中足球大赛的日本球星,三浦知良,远藤保仁、冈崎慎司等等,先后为大赛站台。

2005年起,大赛每年设置一名应援经理,邀请新人女星为大赛造势。从堀北真希、新垣结衣到高桥光、森七菜,无一都是人气爆棚。

不过,似乎年年都是美女艺人有些乏味,今年的应援经理16岁的本田望结,不仅仅是艺人,还是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她目前就读的青森山田高中,便是比赛的夺冠大热门。

每年,针对大赛会制作各种各样的杂志,视频来配合宣传,在网上和比赛现场,还可以买到围巾、T恤、钥匙扣等等大赛的周边纪念品。

除此之外,大赛前前后后拥有过15家主赞助商,富士施乐就赞助此项赛事长达50年之久,而明治也有30年的赞助历史。大家熟知的丰田、可口可乐,日产、日立都先后为做过赛事的赞助商。

目前的高中足球锦标赛,已经是一个完善成熟的体系,越来越大影响力,带来越来越多的关注度,而超高的关注度又让各界都愿意参与进来,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日本新的认识朋友常常会问对方的出身,来自哪个县,从哪个学校毕业的。而在高中足球锦标赛中,往往可以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即便母校球队在县大赛中被淘汰,全国大赛中也会听到“千叶县民,市立船桥加油!”这样的声音。

对了,我们这里说的还都是高中男子足球锦标赛,其实,日本高中女子足球锦标赛也已经不声不响地举行了快30年了,只是关注度相对要小得多。

所以,我们回到文章的题目,到底是谁在导演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呢?

是全国4000多所学校,是43家各地电视台,是大大小小的赞助商,是体娱各类顶流明星。

是新进足球部负责擦球的后辈,是场边振臂高呼的应援团,是眼神里充满期待的父母,是在职场中怀念青春的校友。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谈论日本高中足球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或许很多人羡慕要是能有像日本一样的校园足球氛围,就不愁国足进不了世界杯了。可是,当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举办了整整77届的时候,日本国家队才第一次打进世界杯。

没错,校园足球为日本足球近30年来的飞速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学校里发展足球,从来都不是为的提升日本国家队足球水平。

那些在学校里参加足球部的学生,99%的人以后都不会成为职业球员,足球只是一个载体,而背后的本质是教育。足球也好,棒球也好,在青春的年纪,代表学校为进入全国大赛而努力,这是书本里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

我是维罗,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欢迎点赞关注,谢谢大家。



足球话题区我的高中时代
阅读 28292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魉呼

之前有随便看过日本电视台,这些学生的比赛都有转播而且氛围极佳,这一点放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吧

亮了(501)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爱德华兹可真像科比啊

· 辽宁
克里斯蒂加纳乔咱敢不敢也来个全国直播,让后辈们也有一次一生难忘的时刻,因为足球收起

直播过的,2001年,大连八中决赛点球赢了人大附。真上直播就会感觉极其难看,强度极低。当时的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也是C5直播的,第一届决赛东财赢了东华也是点球。这东西就是想像得很美好,其实真没人看,足球发烧友都不看,体验感还不如在场边看野球。

亮了(365)
查看回复(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