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冷知识】孙权称藩期间不断和曹魏交战

avatar
关注

217年第二次濡须口之战,曹操击退孙权,据居巢,爆发大规模疾疫,孙曹先后退军,曹操遣夏侯惇张辽等二十余军屯居巢。战斗在春季结束,孙权向曹操请降。


一直到219年(建安二十四年)襄樊之战开始,应该说孙曹处于和好期,但是按温恢传【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则此时吴军在边境还是和曹军有战事的。

襄樊之战进入到中期,关羽围襄樊,司马懿、蒋济劝曹操【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而孙权吕蒙陆逊全琮等也早早将战略目光转到荆州,要铲除上游的关羽,于是两家一拍即合。

吕蒙入南郡,一直到其年年底,破灭关羽势力。同时陆逊在峡口备蜀,斩获数万。


220年,这一年曹操病亡,曹丕继位。按说曹魏和孙权也是和好期,但是观察史书,也不尽然。

文帝纪载,其年六月【六月辛亥,治兵于东郊,庚午,遂南征。】这南征是征谁?看满宠传补充:【文帝即王位,迁扬武将军。破吴於江陵有功,更拜伏波将军,屯新野。大军南征,到精湖,宠帅诸军在前,与贼隔水相对。宠敕诸将曰:“今夕风甚猛,贼必来烧军,宜为其备。”诸军皆警。夜半,贼果遣十部伏夜来烧,宠掩击破之,进封南乡侯。黄初三年,假宠节钺。】

则在魏文帝曹丕继位之时,吴军和曹军在江陵一代打了一仗,魏文帝南征,满宠等在精湖又破吴军。

同时文帝纪在黄初元年(220年)又有【孙权遣使奉献。】的记载。


但是已知明确的是,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左右,曹仁和徐晃在荆州和吴将陈邵交战。

【后召还屯宛。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

在曹仁徐晃和吴军交战的同时,刘备在蜀中称帝,并且着手伐吴,张飞在其年六月遇害。

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受封大将军,吴王。

【秋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同时观张辽传和曹仁传,明确在黄初二年(221年),有孙权复叛之事。曹仁任大司马为黄初二年(221年)冬天。

【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合肥,进辽爵都乡侯。】

【又诏仁移屯临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同时曹休传还有曹休在芜湖与吴军交战的记载,没有明确时间,但按上下文可以确定为黄初元年至二年之间。

【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也就是在221年孙权受封吴王这一年,吴军至少在荆州和魏军交战,并且曹魏曹仁张辽等迅速驻防东线合肥战备。扬州方向在前年或者此年,曹休还和吴军交战。

黄初二年(221年)冬季,刘备正式出兵伐吴。


夷陵之战一直打到黄初三年(222年),在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

然后陆逊和蜀军在峡口相拒数月,到其年六月,大半年时间之后,大破刘备军,歼敌数万,刘备仅以身免。

史书在魏文帝在夷陵之战前期还讨论应不应该和东吴一起伐蜀,王朗认为吴军拒刘备,孙权自己没上,魏军没必要掺和。

【初,建安末,孙权始遣使称籓,而与刘备交兵。诏议“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朗议曰:“天子之军,重於华、岱,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帝纳其计。】

 

黄初三年(222年)九月,夷陵之战结束还不到三个月,魏文帝三路伐吴。

【初权外讬事魏,而诚心不款。魏乃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

分别从洞口,濡须,南郡攻吴。战事持续到黄初四年(223年)。

洞口一路,曹休张辽等击破吕范,吴军损失数千,但是后面全琮徐盛加入战场,击破魏军数千,斩杀魏将尹卢。互有胜负。

【冬十一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余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黄武元年,魏以舟军大出洞口,权使吕范督诸将拒之,军营相望。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枭其将军尹卢。】

濡须一路,曹仁遣军取中洲被朱桓击破,吴军获胜。

【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余。】

南郡一路比较复杂,曹真,夏侯尚,张合,徐晃等一起攻南郡江陵,夏侯尚击破城外的诸葛瑾军,吴军孙盛部对张合作战不利,曹真,张合分军据江陵中洲,朱然在江陵靠五千人守住大半年,史书称其“威震敌国”。潘璋等在上游等待水涨趁流烧魏军浮桥,

【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为其势援,连屯围城。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却退,郃据州上围守,然中外断绝。权遣潘璋、杨粲等解〔围〕而围不解。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闲隙攻破两屯。魏攻围然凡六月日,未退。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尚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


一直到黄初四年(223年),三月,魏军全线撤退。

所以综上,从219孙权讨羽自效到223年曹魏伐吴结束,短短四年多时间里,孙权是持续和刘蜀曹魏政权两个交战的。

孙权所谓的称藩,是在和曹魏不断交战中进行的。是务实的自保行为。

在此期间,孙权大破关羽,取得向西开拓的巨大胜利,然后又破刘备,击退来犯的魏军,巩固了战果,使得孙吴政权长时间掌握荆州要地,有西陵防线可守。

发布于上海阅读 3888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玫瑰盛世丶

· 海南

冷知识,孙权不经勾搭公孙渊被公孙渊耍了一道,后来勾搭高句丽又被高句丽耍了一道,我觉得我这个比你冷多了(其实对于我来说感觉还是挺热的),而这一切都是孙权想背刺带魏,结果这俩都是聪明人,知道谁远谁近。

亮了(6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NathanXX

· 广西
每日正能量老哥你和关羽刘备一个水平,政治能力弱,战略能力弱,不过你和关羽刘备不同的点在于看待事物主观性强,看问题带有个人主观想法,导致看问题永远过于片面你这样的想法,不适合谈论历史,适合讨论小说收起

给人家上标签,你倒是说说人家问题所在啊,整得自己像个领导总结一样

亮了(21)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