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歌代表周杰伦,结合国内外音乐人,对周杰伦最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注

前几天发了个帖子,选了10首能代表周杰伦水平的歌,但是没写完。这个帖子主要想解释一下选这10首歌的原因,以及对周杰伦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文没有任何专业性,大家看个热闹就好。本文很长,如果不想看10首歌的分析,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评价。

首先我讨论的是高水平,是高传唱度吗?评论区一堆安静、晴天、半岛铁盒,连听妈妈的话都出来了……就很无语,根本不看题。哪首歌更牛X听不出来吗?选一首双刀,胜过选十首稻香。

另外还要考虑多样性。所以上个帖子我列出了所有曲风,每种选一两首。自认为选曲挺有道理的,请质疑我的人耐心往下看。杰伦最强专辑镇楼:

1. 夜的第七章(古典+说唱)

这首歌网上乐评太多了,都比我专业。不敢献丑,就说点个人感受吧。这首歌的亮点在于:

前奏气氛的营造;主歌里钢琴的分解和弦没有单调重复,而是不断变化细节(夜曲就是重复的);周本人的和声;第二段副歌结束所有乐器先积聚后爆发,完成一段华丽的钢琴弦乐合奏。这种大编制的弦乐编写,钟兴民不愧是大师。

2. 双截棍(新金属+说唱)

这是周最重要的作品,没有之一。可以说,没有双截棍,就没有周杰伦。这首歌很热门,很多人听几遍就不听了,实在可惜。我想借这首歌重点分析一下周的天才之处。

很多人不懂什么叫作曲能力,以为作曲就是写旋律,其实大错特错。作曲包括四点:旋律、节奏、和声、音色。一段旋律,换上不同的节奏或和声,表现出的形式完全不同。一段旋律,用吉他弹或用小提琴拉,听感也完全不同,这就是音色。

我一直认为,周杰伦的旋律并不复杂(世界范围内)。每次看到粉丝吹周的旋律世界顶级,我都很不理解。比如日本同时代的宇多田光,她的旋律才是真正的复杂且耐听。论和声搭配旋律写作,周杰伦不如陶喆。陶喆扎根于西方爵士乐、布鲁斯,呈现出的和声体系更高级。听陶喆R&B的即兴部分就知道了。

那么周杰伦应该吹什么?节奏。周所有的旋律完全为节奏服务。一个黄种人有如此天才的节奏感,简直不可思议。不同歌手的旋律各有所爱,但节奏上周说第二,谁也不敢说第一。

比如龙卷风副歌的三连音,简单爱副歌的切分音,都把普通的旋律变成经典。记得当初学吉他弹唱周杰伦,手和嘴总是对不上。这首双截棍的节奏变化,每一句都是别人唱不出来的,所以成就了周杰伦的唯一。

双截棍的成功更在于编曲,大家可以边听边看。前奏刚开始,就是爆燃的电吉他riff。你会发现所有副歌都在重复前奏的riff,说明这是创作动机。然后进鼓,这段鼓敲的多好!然后周的人声直接化为乐器,旋律与节奏融为一体。这时候电吉他改成哇音效果,鼓改成锣,大家能听出铺底的贝斯line吗?这可是听摇滚的一大乐趣。

第二段主歌结束加入二胡!又是钟兴民的编曲,弦乐大师。第三段主歌结束问题来了:时间只过了两分半,流行音乐三分钟是标配,后面接什么?

接了一段钢琴solo!这简直了,神来之笔!不知道这个idea是钟兴民还是周杰伦想出来的,金曲奖最佳编曲实至名归!新金属曲风里加入钢琴,这就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写到这才发现双截棍写多了……不可能每首歌都这么写。但我觉得这样听歌才算听懂了。听人声之外的部分比只听人声乐趣更大,这也是我口味偏摇滚的原因。

3. 发如雪(中国风R&B)

旋律优美,而且难唱。不选东风破和青花瓷的原因上个帖子说了,大家可以去看。

4. 爱在西元前(大调R&B)

周氏R&B的巅峰,金曲奖最佳作曲。这首歌再次证明我的观点:周杰伦的天才之处在于节奏感和旋律的完美结合,不是单纯的旋律写作能力。

5. 反方向的钟(小调R&B)

一专Jay的最爱。Jay不是周杰伦最好听的专辑,但绝对是音乐性最强的专辑。前奏钢琴催泪,主歌加入沙锤,营造“迷迷蒙蒙”的效果。间奏是16小节的木吉他加一段神级Rap,这首歌最大的亮点。注意第二段副歌把木吉他加了进来,在右声道连续分解,表达情绪的彻底失控。

但是,这首歌的编曲过于粗糙,木吉他和背景音混杂在一起,听感十分模糊。结果一看,是周杰伦自己编曲……这就可以理解了,毕竟一专Jay时的周杰伦不可能有后期的水平。另外唱的也不好,吸气声太重,希望能Remix后再发一遍。

6. 夜曲(古典+说唱)

林迈可的编曲有明显的特点:强调节奏。所以林迈可擅长R&B,比如爱在西元前。这首歌的主乐器是鼓和吉他,钢琴旋律循环重复,只用来铺底。所以我不懂吹钢琴的是什么心态。

1分50秒的间奏,两把古典吉他在左右声道交替演奏,非常好听。鼓点不停,因为这首歌的灵魂是节奏,鼓停了这首歌就结束了。

7. 双刀(新金属+说唱)

单论编曲的丰富性和层次感,我认为双刀在周所有作品里排第一。能达到林肯公园这种国际一线的水平。唯一的败笔是加入了Hip Hop的打碟效果,听感因人而异。我觉得有点土,破坏了摇滚的意境。

一看编曲又是钟兴民,为什么我说他是大师!钟的特点是大编制的弦乐,配合新金属+说唱简直燃爆了。这首歌的鼓点也非常强烈,每段间奏都有创新,所有乐器共同推进达到高潮。最后安静的弦乐收尾,听完像看了一部电影。

8. 印第安老斑鸠(酸性爵士)

选一首印第安老斑鸠,胜过选十首一路向北。因为它能体现周的音乐天赋。流行音乐想法为王,对技术要求并不高。你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和你能把别人做出来的东西做的更好,前者比后者重要的多。

9. 米兰的小铁匠(东欧民谣)

原因同上。这首歌段落结构复杂,副歌又是重唱,相当于在一首歌里写多段旋律,和声和转音也很舒服。第二段间奏solo,木吉他的三连音是最大亮点。

10. 七里香(流行摇滚)

这首歌对大多数人都是情怀而不是技术。七里香的作曲,真的……太简单了。全篇4个和弦:Am—F—G—C,就是6451。和华晨宇提过的4536251,还有卡农和弦,都是常见的作曲套路。弹唱一学就会,大众都能听懂,所以传唱度高。

但是,编曲提升了这首歌的整体高度。大声告诉我编曲是谁?钟兴民。所以亮点是什么?弦乐。2分15秒的间奏,大调转小调,欢快转忧郁,然后弦乐响起,这段美哭了。前奏的风声采样,结尾的白噪音,都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让人回忆起那个熟悉的夏天。

总结:我眼中的周杰伦,作词华语二流(水平不稳定),作曲中旋律亚洲一流、节奏亚洲顶级,唱功华语二流,编曲亚洲一流(自己二流)。放欧美各方面再降一档。用2000年后的中日美音乐人举例,周杰伦、宇多田光、Kanye West,大概相当于姚明、霍华德、邓肯的差距(可能不太恰当)。

在我看来周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粉丝吹的什么神专神曲,而是创作灵感和集大成的能力。一年一张专辑还能保持高质量,吸收各种曲风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周的短板是,他对于根源性的音乐风格,比如古典、爵士、布鲁斯、灵魂乐等,创作能力有限,或者说没怎么钻研过。他最擅长把其他音乐风格的元素融合到R&B中,再包装成流行歌曲。

我猜这里有粉丝要杠周的古典功底了。举个例子,日本X Japan乐队的Yoshiki(林佳树)、英国Muse乐队的Matt Bellamy(马吱吱),都是能写交响乐、能开个人钢琴演奏会的。论古典功底足够完爆周了,然而这两支乐队的地位在摇滚史上并不高。

当然了,除了周才华本身,更多的是制作团队的差距。就像国产电影特效和好莱坞的差距一样。比如Taylor Swift,论实力远不如周,但专辑质量就是比周强。没办法,人家后期制作、混音合成,都近乎完美。我认为如果周生在欧美,还能组成一个顶级团队,他的音乐成就是远比现在高的,拿几座格莱美也问题不大。

至于周后期对待音乐的态度……就不说了,怕吵起来。周也40岁了,大家可以看看坂本龙一40岁在做什么,鲍勃迪伦40岁有哪些作品。迈克尔杰克逊就算十年不出专辑,也不会把说好不哭这种歌发出来。这是一种对待自己音乐的态度。大师还是天王,周选择了后者。但我还是期待他在艺术家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终于写完了……我觉得这是对周杰伦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我知道在这里写周杰伦,无论好坏都是有争议的。希望大家能平心静气,理性讨论。

还能发五张图,给大家推荐一下我认为的流行音乐史专辑前五名吧,嘿嘿~(排名分先后)

发布于吉林阅读 3540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楼主

· 吉林
Conjee站起来蹬现在说唱很多元素周杰伦以前都玩过了,三连音,还有你说的节奏,我仅理解为flow,这些技巧和才气是“好听”的基本支撑。《双刀》绝对不是最流行的但绝对是编排最顶级的之一,再提一首《雨下一整晚》,听编曲西洋乐器和中国古典之间的切换。收起

周杰伦改变中文的韵脚来体现他作品里丰富的节奏变化,这个创新就是革命性的。他每一首歌旋律和节奏的对应都非常工整,这比写一首复杂的旋律还要难。黄种人里十分少见了,甚至强过很多欧美的黑人歌手。

亮了(75)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Conjee站起来蹬

· 湖南

现在说唱很多元素周杰伦以前都玩过了,三连音,还有你说的节奏,我仅理解为flow,这些技巧和才气是“好听”的基本支撑。《双刀》绝对不是最流行的但绝对是编排最顶级的之一,再提一首《雨下一整晚》,听编曲西洋乐器和中国古典之间的切换。

亮了(35)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