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行合一—“绿茵哲学家”皮尔洛对足球的本质思考是什么?
1.《殿堂传奇》栏目将以传奇球星为目标,通过对他们职业生涯中展现的足球技艺和辉煌成就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给广大热爱足球的球迷奉献一系列的球星技术科普类文章。
2.《殿堂传奇》将在每周日定期更新栏目,如若你有喜欢的球星,也可私信作者,合适的话作者可为你喜欢的球星做一期内容。 别犹豫了,喜欢文章的球迷可关注作者,第一时间收到新文章推送~~
每当提及到足球史上对于战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像米歇尔斯创造的“全攻全守”,卡尔.拉潘开创的“链式防守”以及萨基推行的“区域防守”等等会跃然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教练对于足球的发展可谓举足轻重,奠定了足球形态的基调和后续的演变,由于开创新的战术体系,使得教练被推到时代的前方,留下色彩浓墨的一笔。
然而教练伟大创举的背后却离开不跨时代巨星的支持,仔细探究之下会发现,每一种战术创新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代明星球员的井喷,球员对于教练的战术创新可谓占据绝对性的作用,没有伟大球员,根本不可能带来战术的革新。本期的文章将以此观点为基调,转换思路,从球员角度出发,一个好的球员,自身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以及具备何种能力才能带动战术的革新和推广。
皮尔洛,“前腰后置”经典战术改造的大成者,通过位置的后移成为球队的核心组织,此一创举在足球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而皮尔洛更是将这个战术革命推向了顶峰。从皮尔洛的位置改变中,可以窥探到意大利战术思维的变化,从巴乔在禁区边缘担任组织核心,再到托蒂在中场线到锋线上担任组织核心最后演变为皮尔洛在后腰线上成为组织核心,这一循序渐进的战术思维见证了意大利在战术上的革新过程。然而在此战术革新中也体现到意大利足球对于现实的妥协,以往巴乔能以超群的天赋和技术在密集区域从容组织,到托蒂用强横的身体素质和对抗在中场组织可以看出,战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必须要建立在超强的个体球员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实施,而现在类似于巴乔这种球员再也难寻,可遇不可求,意大利战术的革新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现实的妥协。
纵观皮尔洛的整个职业生涯,位置从前到后,但对于比赛的掌控能力却有增无减,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对皮尔洛的整个生涯作出简短的概括,笔者认为是“节奏”和“空间”,接下来的文章将会被大家展示皮尔洛的个人技巧以及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足球思维。
皮尔洛可以说是足球史上视野最广的球员之一,他在后场组织时能用出色的视野洞察队友的跑位,随即送出长传,视野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必备的能力,单论视野,皮尔洛在足球史上保底前三(还有两个球员是马拉多纳和克鲁伊夫)
皮尔洛在接球前连续三次观察队友的位置
视野是皮尔洛控制比赛的基础,皮尔洛的视野来源于Shoulder-check,意思就是快速转动头部不断观察身后或周围的情况,Shoulder-check的习惯一方面可以让你注意到对手的防守位置,思考如何接球后如何摆脱对手或者如何用无球跑位找到空挡接球,其次在接球前观察队友的位置,在接球后能快速出球
每当我们谈及皮尔洛,都会想起他那精准制导般的长传,但实际上长传只是皮尔洛对比赛呈现出的一个结果,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他在得出这个结果时,他对于足球的思考到底是什么?
笔者认为是空间,皮尔洛的长传也好,短传也罢,归根到底是对于空间的寻找和利用,对于空间的寻找,在整个足球历史上皮尔洛也是稳居前三。
在中后场能寻找到对方防守环节的空间,并能加以利用
从中后场到前场的连接,对于皮尔洛来说只需要一脚传球就能做到,直接打穿对方中场线和锋线的防守,隔着两层防守找到空间,而且送出的是地面球,只有大师级别的传球手才敢于送出长距离的贴地传球,因为距离一旦过长,留给防守球员防守的时间就多,因此对于传球脚法要求严格,传球时需要力量,准度和速度三位一体。
快速把球送到空挡处,视野和传球脚法的完美结合
在接球前就通过视野观察到队友的跑位和防守球员的大致站位,所以传球速率极快,几乎不浪费任何时间,不停球直接把球精准地找到对方后防线和中场线之间的空挡,皮尔洛寻找空间的能力才是他最精华的地方
快慢结合,根据场上形势总是能更变节奏策动进攻
这次由守转攻,球在后场时不急不忙,先是疏通后场的传球流畅度,随后观察到前场出现机会后,随机改变节奏,直接快速把球送到前场,策动进攻
布雷西亚时期巴乔的这次停球可以说是最经典也是最被广大球迷推崇的一次停球艺术。为巴乔送上助攻的恰是作为年轻小将的皮尔洛,皮尔洛的过顶长传精准制导般找到反越位的巴乔,经典的皮尔洛与巴乔连线,巴乔与守门员即将相遇时皮尔洛的传球恰好落下,铸就了经典的进球
04-05欧冠小组赛,舍瓦对阵巴萨的破门,纵跨50米距离的过顶长传,提前量给的恰到好处,近乎精准到毫米间球落下,球在下落时没带有过大的惯性,舍瓦几乎是扛着身后的奥莱格往前冲,而奥莱格与舍瓦的动态对抗下连滚带爬,狼狈不堪。
皮尔洛纵向的过顶球最厉害的一点在于,他能预判到队友的跑位路线的同时,以传球带动队友的跑位,意识到队友这次斜向跑位后,送出了一记过顶球,球到人到,恰到好处。
皮尔洛最经典的攻守转换中的低平球长传,击球的一瞬间干脆利落球速奇快而且落地时皮球快速顺着惯性向前滚动,制造提前量,低平球的落地后速度会变快,节奏出现变化,直接击穿了对方的防线,足坛上能传出如此干脆利落的贴地长传的球员简直屈指可数。
精湛的个人护球技巧,利用转圈技术完成原地摆脱
面对上抢,在领球时用脚背外侧拨球,转圈的同时还卡住身位,让对手无法下脚,这次的摆脱足足做了一个360度的原地转陀螺,让防守者跟着寄走白忙活,而且最关键的是,转圈的同时还能有上帝视觉,立马把球转移到边路的队员,这点是最值得称赞的,不计较一招一式的得与失,而是偏重大局观。
真正的节奏大师,利用节奏的变化制造时间差
节奏技巧的魅力往往在于可以利用一静一动之间制造出双方的时间差,并且加以利用,突然间的节奏变化会打乱防守者原本的防守构想,例如这两次皮尔洛的摆脱都是在背身的情况下,持球时突然往前一领,节奏的变换营造出时间差,影响对方的防守态势顺势摆脱,这种摆脱讲究球员对比赛的本能意识。
节奏感和细腻的技术相结合,让防守者不知所措
例如这次往前的球势过大,如果继续向前领球就面临和对手抢刀山球的风险,所以皮尔洛触球时做出往左侧变向的动作,但又是在原地悠闲地画了一个圈,仔细看防守者的脚步移动情况,明显是被皮尔洛欺骗,以为皮尔洛从一侧变向,结果原地转圈,节奏的转变+娴熟的转圈技术。
评价一个球员的任意球能力,无外乎两个方面—进球数和脚法功底,皮尔洛整个职业生涯总任意球进球数为45个(其中意甲28个,与米哈并列第一),其次是脚法,皮尔洛的任意球中既有绕过人墙的进球,也有半高球的进球,更有低平球的突施冷箭,再者,皮尔洛兼具了弧线球,电梯球和落叶球3种踢法,这点是非常难得的。
皮尔洛主罚任意球中最难控制力度的电梯球破门
尤文时期皮尔洛的电梯球破门,越过人墙后继续下坠,球越过人墙时门将反应已经慢了。安切洛蒂曾经概括电梯球特点:“刚出发时好像很美,有弧线,但到了中途下坠特别快。整个弧线都不高,门将都反应不过来。”
米兰时期的弧线球破门,勾勒出完美的弧线
皮尔洛最完美的一次弧线球破门,踢出的弧线几乎完美,弧度直接奔向龙门的上方死角处,这种质量的任意球力量和弧线拉满,门将几乎望球兴叹。
“空间”与“节奏”,这是皮尔洛整个职业生涯的精华浓缩,贯穿了皮尔洛一生对于足球的思索,在球场上,他仿佛不像一名球员,更像是一名哲学家,在不断思考的道路上摸索和探究,这种思考对于后来的球员来说提供了有迹可循的道路和发展。
无敌罗三票楼主
· 广东补充皮尔洛一个落叶球的图,当时这个球把哈特直接搞蒙,差点又成了背景板
跛脚胖熊
· 北京“皮尔洛?当球在皮尔洛脚下的时候,你永远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以什么方式将球传到哪里,你想不出来,相信我。我就总是想要猜出他的意图,但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根本猜不透......”——卡纳瓦罗皮尔洛技术特点有一个是隐蔽性强,他拿球的时候很多时候第一时间就决定要传那个点了,他会故意去看其他点隐藏传球移动,还有就是传球的动作会有一个节奏的变化,骗后卫先移动,再改变传球线路,上面给利希施泰纳那个球很明显,对方后卫看到要传身后,往左移动了一步,马上就被皮尔洛从右侧塞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