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一级结构双注浅淡勘察设计注册考试现状

avatar
关注

本人岩土专业出身,2014年一次性过的岩土,后转战一级结构,考了三年于今年通过,成绩还热乎着。今天看到个帖子也在讨论勘察设计类注册考试,一家之言,大家姑妄听之。如有考虑不甚周到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1)考试简介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设有: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供配电)、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等专业。

其他考试我了解相对有限,只说说相对了解的岩土、一级结构和电气考试。

这几种考试形式均分为基础和专业考试,其中基础考试以单选题为主,考一天,专业考试结构只考一天,单选题,但是要详细论述计算过程,岩土和电气专业考试均考两天,第一天专业知识,选择题,只选答案不写过程,第二天专业案例,单选题,但是要详细论述计算过程。

首先说基础考试,基础考试分为上午考的公共基础和下午考的专业基础,满分240分,132分通过。基础考试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包括高等数学、流体力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化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工程经济、材料力学等以及各专业相应的一些专业基础学科(据我观察,这几种考试上午考的范围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下午部分)。很多人在描述基础考试难度时始终以考试学科较多为卖点。实际上基础考试特点就在于考试范围较大,但考试深度相对有限,基本上都是跟传统武术一样,讲究的是点到为止。所以说如果学生时代数理基础较好,又有一些相应的学科背景,通过这个考试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我当年考岩土基础只是在网上下了个pdf,对着pdf复习了一周就通过了。因为本身数理基础还算扎实,我岩土、结构基础考试一般都是上午90分左右,下午60~70分,分不高,但足以通过。

至于专业考试,从考试内容来说,各个专业肯定有各自的特点,但考专业考试的给我感觉都只有一个:争分夺秒。专业考试庞大的计算量和琳琅满目的挖坑(尤以结构考试为甚),导致大多数人是难以做完所有题目的。自认计算速度快于常人的我基本上专业考试时也总有几道题目做不完。这种时候怎么选择题目做的先后顺序(一般先易后难)和如何预留涂答题卡的时间,就变得很重要了。一般来说,一道题如果我读题后没有很清晰的思路,或者虽然知道怎么做但看出来计算量很大,都会先跳过,最后有时间再来攻克难题。

(2)考试难度

经常在论坛上看到夸大考试难度的几种说法,甚至看到有人说通过考试相当于考上清北,极为荒谬。清北每年稳定录取的都是全国高考成绩前万分之几的考试,而勘察设计类注册考试专业考试,通过率一般在10%~20%之间,结构稍微低点,一般在10%左右。若是考虑放水年份,岩土2011年专业考试通过率达到过将近40%,电气发输变电专业2014年专业考试通过率甚至超过50%,都快跟以前职称英语通过率差不多了。从另一方面说,本人当年高考离清北录取线还差了20来分,自认哪怕再复读两三年,也未必能考上清北。而注册考试中,专科学历经过努力通过勘察设计类注册考试的例子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不是极个别。


(3)考试后的前景


通过注册考试,在小单位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大院基本上都不缺证,通过考试无非是多了几百-一千的证书补贴而已,职业生涯发展上有一定作用,但作用相对有限,毕竟大院年轻人有证的并不少。根据观察本单位(国有大型综合甲级设计院)情况,通过注册考试后就马上跳槽的很少,大部分还是在单位继续干。但是通过注册考试至少能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给人生多预留一种可能性。如果仅靠挂靠,也就只能过上个还凑合的生活,想靠此走上人生巅峰,还是想多了点。现在一方面挂靠价格也在走低,而且不同证书叠加效应有限,典型的1加1小于2。


最后附上一遍考试后的心得,与诸君共勉:


时间逆流至六年前,一个并不那么严寒的南国冬晨,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一位长相平平无奇的青年工程师迫切地在某个神秘网站的空白栏中输入了一长串番号般的神秘数字,便如狩猎者般将眼神死死地锁定在了网站界面,短暂地反应后,浏览器停留在一个简洁的界面,于是乎,整个房间都感觉到了一种按捺下的激流涌动。

青年将视线从显示器挪开,溺入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中。他还未满二十九岁,第一次考试就通过了注册岩土专业考试,而且还是在当年筹划了结婚、国外蜜月自助游等几件大事并没有投入太多复习时间的情况下大功告成,也算是“不负韶华”、“未来可期”了。人生四大喜事也勉强算是凑齐了两桩。

好不容易从这种让人颓废的成就感挣脱后,他又将眼光放到了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上。岩土出身的他为什么要考结构,他也说不太清,也许是为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架构,也许是为了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某种需求,或者仅仅是一种执念。当然,如果仅仅是为了钱,单位那点微薄的补助,连“五斗米”都算不上,更遑论“黄金屋”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青年很快在网上采购了考试所用的规范和习题集。至于是否要报培训班,这个念头只在青年脑海里闪过了一霎就被他的骄傲放纵彻底抹杀了,从小到大学习上都是他指导同龄人,又哪儿需要别人反其道而行之呢。当然,后面青年也不免为这个决定后悔过。

时光荏苒,又过了大半年,世事变幻如白云苍狗,这年的考试居然取消了,青年没有在意,反正他准备得也不太好;岁月如梭又一年,青年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和考试继续取消的幻想中,错过了这次考试。事后青年听闻这次考试题目相对简单,却也不置可否。他并不畏惧挑战。

2017年,青年终于正式站上了考场。考后感觉尚可,回程路上跟科班出身的高富帅室友讨论了一路,室友的面有忧色和口口声声的毫无希望不免让青年心中暗藏几分得意。结果考试成绩揭晓,室友高枕无忧,自己却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青年略有失落,但斗志不减,又再战一年,这次考试比前一年又多做了几道题,按理说离胜利的曙光又近了一步。结果成绩出来,青年傻眼了,成绩反而退步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在青年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青年萌生退意,加上当年确实工作繁忙,频繁加班,同事关心地问起来,他也只说不考了。确实,通过注册岩土并没让他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去考一个难度较大且跟本职工作关系不大的考试,费时费力,也难说对工作有多大的加成。但是,通过注册岩土考试之后,他认识到的并不是自己的伟大,而是见证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注册考试只是一个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梯子,你爬上梯子之后,发现上面只是中点而不是终点,自己才刚上路呢。现在,又有一个梯子摆在了他的面前,这次,他想再爬一次梯子。几番纠结之后,青年还是报名考试,但因为工作太忙,他将眼光转向了自己之前不太瞧得上的二级结构考试,还好这次轻松通过,也重塑了青年的自信心。

2020年,一个听上去很美好看上去有点循环的数字,青年却不想自己的人生在这件事上无限循环。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已经不再是青年的青年在心中对自己说。这次,青年终于决定报培训班了。在网上多方打探之后,青年接触了一个叫作“羿学堂”的神秘组织。其吴姓堂主,行事低调,少在江湖走动,却多口碑在外。据好事者称,当年这吴堂主亦为一方豪杰,出身江南武林世家,年方弱冠便研习十八般武艺,什么混凝土跟钢结构,他都耍得有模有样,后又拜入岭南名门之下,研习超限结构。武艺大成之后在当地开宗立派,将师门发扬光大,也不失为岭南地区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青年闻之大喜,登门拜访,几番交谈之下,不免心折。遂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吴堂主一番谦逊后遂纳入门下。青年入门后闻鸡起舞,笔耕不辍,终位列名下500名首座弟子之一。吴堂主重理论轻题海,曾言之,题目刷上千万遍,不通其中微言大义,亦是枉然。少年深以为然,不免自悔,若早知有名师若此,何至荒废华年至此番田地。吴堂主虽身居高位,仍不忘以身作则,主管了钢结构和高层的教授,其下孙副堂主,鲁副堂主亦各擅胜场,分别负责混凝土、砌体结构、木结构、地基和桥梁等课程的教授。曾有蜀中巨富朱工,仰慕吴堂主已久,许以重金和蜀中异兽食铁兽,欲登门入室为亲传弟子。吴堂主不免一笑,师者,传武授艺解惑者也,吾传汝武艺,只为尔等习得一身结构绝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尔等艺成后若不忘初心,回报祖国,顺道将羿学堂发扬光大,为师亦足以自慰平生。钱财者,身外之物也,君子取之有道。吾应得者,一分不少,其余者,汝自取回。朱工幡然大悟,遂散尽家财于邻里间,坊间传为美谈。知府闻此事,欲举孝廉于朱工,朱工但言,吾之作为均为师所授,且吾艺尚浅,对社稷无尺寸之功,受之有愧。知府叹曰,徒犹如此,师何以堪?


翌年秋末武林大会,羿学堂收获颇丰,通过选拔者人数众,青年也侥幸晋级。







发布于仰光阅读 18965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黑尼慕仁拜zz

· 青海

双注全国也就5000多人,很厉害了。一个月工资加多少?

亮了(124)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iamsoda2004楼主

· 上海
认识的囚沙你这单位够抠收起

大院基本都这样,不缺证

亮了(52)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