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阿不都沙拉木启蒙恩师王涛的故事
之前写的一篇关于阿勒泰篮球的长文,有1/4在写王涛老师。我再次把它发出来,再次深切缅怀我的好兄长、好前辈、好朋友王涛老师。
行文至此,适宜“阿不都沙拉木”成长的气候和土壤皆已齐备,还缺一位善用这种环境的 “园丁”。阿不都沙拉木的“园丁”是阿勒泰地区二中男篮主帅王涛。
王涛中等个头,中等身材,中等样貌,因为常年在室外带体育课,肤色比普通人要黑得多。总之,看起来是一个极普通的边城汉子。他不苟言笑,无论谈及什么话题,都是板着个脸,嘴角微微向下,不怒自威,他说“在训练场上严肃惯了”。就是这么一个“了无趣味”的人,竟然非要在我乘火车离开阿勒泰时,强行塞过来满满一塑料袋食物,面包、泡面、水果应有尽有。
王涛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 126 团,18 年前他石河子大学毕业去到阿勒泰,成为了“祖国最偏远地方的一个小的体育老师”,艰苦的行军从此开始。“我一个外乡人,要是不干出点成绩来,没人瞧得起。”王涛如此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态。
在地区二中,他首先是一名体制内的体育老师,其次才是校队主帅。两重身份,意味着他必须拿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激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正常备课、带课,正常写教案。完成本职工作之后再利用课下、周末和节假日训练队伍,这么些年下来,得到的报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曾经在阿勒泰注册打球的西尔扎提告诉我,他在王涛老师身上“看到了对篮球的热爱和坚持”。
王涛刚到地区二中的时候,学校里的一切都十分简陋,连杠铃都没有。2006 年之前,学校没有操场,只有一条 300 米的土跑道,“那块地是翻浆地,冻土化了之后翻上来,地上全是泥浆,每年 5 月 20 号之前都用不成。”
面对不利的客观环境,王涛发明了不少“中用不中看”的土办法:没有杠铃,他从废品站买回两个拖拉机轮毂,自己造;没有室内体育馆,他就让学生们在教学楼里跑上跑下:没有训练用的皮筋,就用衣服替代,绑着人拉着跑;学生们跑水泥地跑得髌骨疼,他就去买牛骨给大家熬汤,“大课间让孩子们吃个大馒头喝上一大碗骨头汤,一个多月都好了!”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王涛把一批又一批的体育特长生送进了大学,其中就包括 2009 年毕业的,以自治区体育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的王海翔,他是阿勒泰第一个考上北体大的人。如今,王海翔又回到了地区二中,从王涛手里接过了校队主帅的接力棒,这是后话。
王涛也曾想过离开,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施展抱负。2006年,他短暂地出走,在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教体育、带篮球队,三个月后又被莫伦波“追”了回去,还带回了 4 个从乌鲁木齐一路追随过去的学生。“跟着我吃了两年半的苦,全都考入大学,两个西安体育学院,一个新疆师范大学,一个石河子大学。”王涛说。
那段时间,王涛还没有成家,住在学校分配的安置房里。几个乌鲁木齐孩子的营养问题是他的一块心病,离家800公里,又“吃不上好一点的饭菜”,王涛只能逼着自己下厨给他们操办营养餐——倒是把厨艺给历练出来了。每逢周末,他会买两只大公鸡“做满满一大锅”,几个孩子吃得只剩鸡骨头。有一次他煮了一大锅风干牛肉,几个孩子实在吃不动了,面面相觑,最终还是被他逼着全部吃进了肚子里。
“过去这么多年了,每次去乌市或者路过,他们都会开着他们的酷路泽、奔驰接我送我招待 我。他们从来都认为阿勒泰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每个暑假都会带上老婆孩子过来看我。”王涛说。
“跟我三年,你说孩子考不上大学我怎么跟他们的爸妈交代啊?所以我必须倾尽全力。”王涛说。每送走一届学生,他都会失落一个多月,直到新一届的学生进来之前,这种失落都不会平复。
王涛带队,不光给队员立规矩,也给自己立规矩,“带队训练的时候我绝不喝水,你要说搬个板凳坐着?那也不可能。”尽管他腰背都是伤,左膝还经历过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摘除的手术,他也没有给自己破过例。王涛左膝受伤是在 2009 年,手术后,他只在家躺了半个月就“复出”了,每天拄着拐杖被球员们搀扶着来到球场,照常带领大家训练。
没有谁是天生的好教练,更没有谁窝在山沟沟里就能成为好教练,王涛后来能力来源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他到处拜师学艺,学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激励的招招式式。
西尔扎提还在新疆三队时,有连续3年的寒暑假都跟着王涛,据他回忆,阿勒泰地区二中的训练水平跟新疆三队“差距不是很大”,因为“王涛教练老是去广汇跟我们的教练请教、学习,他是特别愿意虚心请教的那种人”。之所以在阿勒泰注册,是因为平时在三队没什么正规比赛可打,在阿勒泰可以出战全疆的中学生篮球赛。
长期在新疆男篮梯队主抓青训的老帅曹新,曾在 CBA 球队担任过主教练的克罗地亚人泽维科沃(后来加盟新疆男篮梯队),中国台湾高中豪门松山高中主帅黄万隆......都是王涛汲取养分的对象。有那么一段时间,他每到周末就乘火车到乌鲁木齐观摩曹新和泽维科沃的训练课,泽维科沃后来称赞他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喜欢学习的年轻教练”。
就这样,王涛逐渐练出了识人的本事,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启蒙阶段球员的训练、比赛之道。王海翔总结王涛的带队之道:“我们就练 ‘快、准、狠’,这是根据高中生比赛的特点来的,在高中生比赛中,60%以上是转换进攻。我们要求每个队员得胜任两个位置,掌握几套战术,擅长防守反击,讲究攻防效率。”
这不禁让人想起阿不都沙拉木成名之前,空手走位、攻防转换、凶狠的拼抢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法宝,不知道与高中时接受的启蒙教育有没有必然的关联。阿不都沙拉木是阿勒泰地区二中的骄傲,是王涛教练生涯中最得意的弟子,当初他在野球场上发现阿不都沙拉木的时候,后者还只是一块未经任何雕琢的璞玉。
那时,阿不都沙拉木还是一名九年级学生,篮球基本是零基础。王涛在院子里转悠的时候偶然发现,这个孩子不仅身高臂展出众,而且跑位极为出色,“有人从上线突破,他从底线做接应,他掌握的时机特别好。这个时机,没有一定的头脑是摆脱不掉防守人的,去早了,人家防守就到了,去晚了,球到了人没到。”在王涛看来,对时机的把握是一种天赋,是球商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个多学期之后,阿不都沙拉木凭借优异的文化课成绩考 进了这所当地最好的高中,正式开启了专业的篮球道路。在地区二中,阿不都沙拉木得到了心理、身体、品质上的多重淬炼,愈发成熟起来。
“我一直告诉他,不要惧怕任何人,两米的你不要去胆(方言,意思是害怕)他!”王涛情绪突然激动起来,目露“凶光”,“你根本不可能认怂,我的球员,在场上永远是哨子不响就勇往直前。拼篮板球,一个人拼不过就两个人抢,两个人拼不过就三个人抢,不要害怕,不要被那些又喊又叫的阵势吓住。不要管他,你上你的篮,肘子支起来,膝盖抬起来。你遇到澳洲球员,他又狠,你不把肘子架他脸上,他不就把你给放倒了?”
除了抓篮球,王涛还抓学业,即便是阿不都沙拉木也不能例外,哪怕是他到新疆广汇青年队试训的时候,王涛也没忘记嘱咐他带上作业。“打篮球不一定要特别高大,身体素质也不一定要多好,它是一项非常需要动脑的运动,文化成绩越好,进步的空间就越大。如果你成绩不好,当你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想上一个台阶会非常的难。”
有时候,王涛看着电视上的阿不都沙拉木使出“后仰跳投”的绝技,总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不就是我当初教他的动作吗?现在他还在用的很多面框、左侧,背身、后转身、投篮、 跳步的动作是我手把手教的。”
“我能带出沙拉木、西尔扎提和艾孜麦提这样的队员,说句玩笑话,上辈子修的什么福啊, 走了狗屎运了。“王涛说罢又话锋一转,“但是如果我不坚持这18年,也不可能带出来这样的球员。”
走出两名职业球员,连续6年在全地区篮球赛中问鼎,2015-2017年连续三年打进全疆前三, 这是阿勒泰地区二中男篮的成绩单。但王涛没有满足于眼下的成绩,相反,他还将“触手”伸向了梯队建设——这是不少国外高水平高中采取的方法,目的是为一线队储备更多后备人才。
图片西尔扎提(后排左二)和艾孜麦提(后排右一)也曾在王涛队中
其实,他的梯队建设从2012年就开始了。之所以必须搞梯队,是因为地区二中没有初中部,如果不搞梯队,王涛所能掌握到的就只有高一到高三年龄段的孩子,有时候他挺无奈,“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没有人给我培养梯队。”没有梯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球员们开蒙太晚— —阿不都沙拉木和阿尔达格尔都是上了高中之后才开始接触正规的篮球训练,如果早点接受正规、系统的训练,成就或许会比现在还高。
他既是球探、又是梯队教练还是一线队教练,随着工作深入开展,他越发感到分身乏术。更令他感到棘手的是,他现在现在不仅是体育老师、校队教练,还兼着体音美、心理教研组组长,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均劳形劳心。在家庭当中,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每天带完训练还得烧火做饭、辅导作业。他越发感觉到有限的精力不足以支撑起自己的雄心壮志。
“家里我可以抛弃,可以放开,但是外围怎么办,外围这些关系你不去维护吗,文体局、教育局你不去跑吗?领导你不去谈吗?家访你不去吗?(没有教练组)根本不可能了。要想把队伍一直做下去、做强,必须有教练组,现在不是一个人打拼的时候,你不是三头六臂啊。” 王涛说。于是就把得意门生王海翔从内地劝了回来,由后者主抓一线队,而他本人则主抓梯队建设。
王海翔接过了师父的衣钵,也过上了无偿加班带队的生活,放学后、周末、节假日,他每月能拿到手里的补助不过区区300元而已。即便如此,王涛还是经常教育他要“牢骚少一点,少说多做”。嘴上这么说着,他心里却清楚得很,自己亏欠这个年轻人太多了,“我是总让马跑啊跑啊,却不给草吃啊。”
他们的训练营收费不高,平均一小时学费15元,而要知道,阿勒泰的物价跟乌鲁木齐相差无几。家庭条件特别差的(比如低保户)不收费,重点培养的好苗子不收费。
如今,不仅是阿勒泰,甚至连外地的有天赋的孩子也慕名而来。
有个奎屯的孩子,暑假里跟着王涛练了一个月,开了学之后天天念叨着要回来,父母拗不过他,只能辗转560公里,每个周末搭通宵火车到阿勒泰练球。这个孩子不到14岁,身高1米88, 体型和脑型都让王涛回忆起小时候的阿不都沙拉木,他想:孩子家庭条件一般,来回跑着不 是个事。于是便四处走动,促成了这个孩子的转学,吃住跟球队在一起,上学在附近的一所初中。这样一来,减轻了他父母不少的压力。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阿不都沙拉木,但在阿勒泰,在阿勒泰地区二中,热爱篮球的孩子们与阿不都沙拉木的距离没有那么遥远。
就在几天前,王涛在微信上告诉我:“今天看了一个队员,看了一天,和沙拉木小的时候太像了!”后面附上了几个流口水的表情包。
“您眼馋了?”
“不是眼馋,是害怕,害怕给耽误了。”
“培养一年,送到广汇就耽误不了了。”
“最少我带两年打好基础,然后去广汇直接上二队。”
听这语气,他似乎已经开始想象这个孩子的未来了。
来源:国篮当自强-赵环宇
虎子大人
· 新疆昨天下午带队训练,和队里的队员一对一对练时突然心梗,倒在了他眷恋的篮球场上,为了边疆篮球,鞠躬尽瘁!
DJ和MC
· 河北看完了,感慨啊,这么好的教练在这个物质社会下太难得了,这是新疆基层篮球的巨大损失,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这么单纯热爱篮球的基层教练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