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明属时期(越南第四次北属时期)

avatar
关注

安南在秦汉至隋唐长期是中国版图一部分,但五代十国时安南人吴权据安南称王,脱离南汉独立。宋元两代,安南皆独立于中国以外,为宋元的藩属国。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与邻近国家保持长久的和睦关系,便在其所主编的《皇明祖训》中开列十五个“不征诸夷国名”,以警戒后世子孙切勿“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越南(安南国)便是其中之一。其后,明朝之所以发动侵越,与越南内部斗争有着密切关系。建文二年(1400年) ,越南陈朝被权臣胡季犛(本名黎季犛)夺位,建立胡朝,改国号为“大虞”。不久黎季犛自称太上皇,由儿子胡汉苍(即胡𡗨)即皇帝位。由于前朝陈氏原是向明朝称臣,世世受明册封,凭着篡夺得国的胡氏为免惹起明朝猜疑,便于永乐元年四月丁未(1403年4月21日)遣使赴明,向刚起兵夺位的明成祖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欲借此声称自己具有统治资格,要求明朝册封。明成祖派杨渤到越南观察后,当地陪臣耆老跟随他向成祖上奏称“众人诚心推𡗨权理国事”,明廷一时再没有怀疑的理由,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永乐二年八月乙亥(1404年9月10日),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八月丁酉日(西历10月2日),有一位自称陈氏子孙,名叫陈天平的人(越南史籍写作“陈添平”,《大越史记全书》称他的身份本是“陈元辉家奴阮康”),从老挝入明,亦向明帝诉说胡氏篡位的经过,要求恢复陈氏统治。其后,明成祖当着胡朝的来使面前,安排陈天平与他们会见,使一众来使都错愕下拜,甚至涕泣,适值裴伯耆在场,向来使责以大义,场面紧张。明廷于是对越南政局多所干涉,派员查核实情,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
另外,明越两国又因领土问题出现外交风波。永乐三年 (1405年),广西省思明土官及云南省宁远州土官向明廷控诉,辖境猛慢、禄州等地被越南所占。为此,明廷于该年农历二月,遣使责难胡朝,要求取得禄州,胡朝便被迫将古楼等五十九村交给明朝政府。

胡朝虽然愿意息事宁人,但两国关系仍然紧张。其后,胡朝所派到明廷的使节,都遭扣留,不许回国。明廷又派员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险要之地,以为日后南征的准备。另外,胡朝的南邻占城,曾于1404年遣使入明,声称遭到胡氏“攻扰地方,杀掠人畜”,并进一步“请吏治之”,这亦引起了明廷的注意。
不过,明成祖仍未敢轻言出兵。永乐三年(1405年)年底,云南将领沐晟建议出兵,却遭明成祖反驳说:“尔又言欲发兵向安南。朕方以布恩信,怀远人为务。胡𡗨虽扰我边境,令已遣人诘问,若能摅诚顺命,则亦当弘包荒之量。” 至于陈天平的处置,明廷则决定送归越南,并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为国主。越南方面,胡朝有感于对明关系紧张,亦积极防备,重编军制,在多邦城(陈仲金说位于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加强防守,于各个河海要处装插木桩陷阱,整顿军库,招募人民有巧艺者入伍。但胡朝君臣对明主战或主和,意见分歧甚大,有官员认为只好“从他(明朝)所好,以缓师可也”,左相国胡元澄则认为只决定于“民心之从违耳”,对明作战并无十足把握。

永乐四年 (1406年),明朝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大越史记全书》称领兵十万),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陈添平)回越南(《明实录》把事件列在该年农历三月丙午,即西历4月4日;《大越史记全书》则列入农历四月八日,即西历4月26日)。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分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后,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后大怒,便“决意兴师”。

同年年中,明成祖派总兵官朱能,(并由他佩“征夷将军”印。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大越史记全书》称共有八十万人,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认为可能有夸大),分兵两路,开进越南的白鹤江会师,一边向越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征,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以使民心动摇。果然,不少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有助明军前进更为顺利。农历十二月丙申十一日(西历1407年1月19日),胡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于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于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其后,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永乐五年 (1407年) 年初,明军攻破昇龙后,向胡朝首都清化继续前进,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红河),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明将沐晟则进驻木凡江(在今越南河内市,与黄江相接)预备出击。农历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元澄军,追击至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军中爆发疾疫,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于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日(西历6月16日)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占领。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此统计数字,按《明实录》记载的1408年农历六月的计算,则是“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有奇;获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有奇,粮储一千三百六十万石,象、马、牛共二十三万五千九百余只,船八千六百七十七艘,军器二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二件。”)
在明军出征胡朝期间,占城国亦乘越人不遐南顾,由王子鄂克领兵,以收复以往被越人所夺之地。胡朝思义州等地的守将制麻奴㐌难(前占城国王制蓬峩之子)力抗占军,不敌而死。该地遂为占城所据。
胡朝亡后,明成祖在农历六月癸未朔(西历7月5日)下诏,声称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越南原本的陈氏王室着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于是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都布按三司,将之直接管辖。
永乐十六年 (1418年) ,安南豪族黎利发动蓝山起义,抗击明朝。在安南人的支持下,黎利在蓝山起义中屡次击败明朝的讨伐军。最终明宣宗于宣德二年 (1427年) 接受了三杨的建议,从安南撤军并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明朝对安南的统治结束。

历史区张艺凡
发布于江苏阅读 19206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athrun_卡卡

· 上海
chengsuo看他们的外貌其实可以看出来确实和我们中国人是有区别的收起

真不太能看出来。。北越人和广西人几乎没区别。我邻居很多越南家庭

亮了(196)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海伦杨超越

· 广东
chengsuo看他们的外貌其实可以看出来确实和我们中国人是有区别的收起

中国天南地北长相差别同样大了去了。

亮了(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