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契奇今年真的退化了吗?(长文论述)
2月2日独行侠以一分之差惜败于太阳后,我写了一篇帖子分析该队在6连败期间的防守。在那之后,他们取得了2胜1负的战绩,尽管暂时缓解了颓势,但仍以10胜14负的战绩排名西部倒数第二,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正因如此,最近独行侠从上到下可谓饱受质疑,从教练组的战术体系、临场调遣,到球员的比赛态度、攻防意识,甚至天赋,无一不成为声讨对象。其中卢卡.东契奇作为独行侠的当家球星,更是站到了风口浪尖。
从风评来看,不少网友认为,三年级的东契奇在过去的高光表现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很可能“泯然众人”。这种观点的论据无非两种:一是东契奇仅有一个赛季发挥出色,样本太小,说服力不足;二是本赛季他的表现有点退步,球队战绩和个人数据同时下滑。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本帖打算从多角度,就东契奇是否退化这个问题,对他本赛季的表现进行综合论证,让大家尽可能接近事实真相。
首先说战绩。大家知道,美国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没有之一。受此影响,开赛前经劳资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本赛季每支NBA球队只参加72场常规赛,(附加赛另计)但即便如此,赛程总体上也比以往的赛季更紧密。表面上看,这种改变对所有球队都是公平的,但实际上由于各队的综合条件存在差异,受的影响自然会有所不同。
东契奇和波神身为白人球员,与NBA众多黑人球员相比,身体天赋确实算不上出色。在如此高强度的赛程下,由二人领军的独行侠,体能问题难免成为影响战绩的难题。
此外,篮球不仅是五个人的运动,背后还有教练组的博弈及管理层的运作,换言之,球队是一个必须各司其职,紧密协作的整体团队。战绩作为衡量团队工作业绩的硬指标,必定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把失利完全归咎为其中一点,未免有失偏颇。
接下来重点谈谈东契奇的个人表现。首先对比他两个赛季的部分基础数据——
在上场时间有所增加的前提下,东契奇的得分和篮板球都减少了。部分网友表达出的失望,正是和这一点有直接关系:不到22岁的三年级球员尚处上升期,上赛季他的数据已经这么华丽了,新赛季理所当然要达到“30+10+10”才符合预期。不增反降不正好说明他退化了吗?
在此有必要简单说明一下:在各项技术统计日益精细化的趋势下,基础数据对衡量一名球员真正实力的参考价值早已不如从前。基于这个前提,基础数据对球队实力及比赛胜负的影响虽然不能说低,例如“30+10+10”怎么也比“15+5+5”更符合一名球星的表现。但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些优化过的思路去探寻事情的底层逻辑,避免简单粗暴、一概而论。
为了尽量使论述条理更清晰,我以基础数据作为切入点,把问题分成若干部分,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去分别论述——
第一部分:为何东契奇的场均得分不如上赛季高?
从进阶数据来看,他的efg%(有效命中率)和ts%(真实命中率)相较上赛季都有所下降,其中ts%除了受efg%下降的直接影响,还有个重要原因便是罚球数的减少。这便是usg%(回合使用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得分减少的主要原因。
那为什么efg%也会下降呢?和上赛季相比,东契奇的进攻方式有了哪些改变?
从东契奇的投篮分布来看,5尺内(突破或空切上篮/扣篮)、20-24尺(底角三分球或半圆形三分线内的长两分)、25-29尺(半圆形外的三分球)的出手均明显减少;10-14尺中距离、以及15-19尺远距离两分球,则在产量和效率上都有一定提升。
这首先合理解释了前面罚球少的问题——上篮减少了,造杀伤的机会自然更少。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接着对比东契奇两个赛季的持球进攻数据,推测他减少上篮的原因——
本赛季东契奇一对一单打的效率有了明显下降,结合投篮分布情况,这反映出一种可能:对手吸取了上赛季的教训,不仅加强对东契奇突破到禁区时的协防,甚至有意从外线持球便开始严防死守,别说突破,就连投三分球都相当困难。
要想验证这种可能,我们再来看下一个数据——
东契奇是需要长时间持球找节奏的球员,同类型的有哈登,特雷.杨,利拉德等。这除了自身长期养成的习惯,跟阵容配置也有一定关系——越是缺少擅长进攻的队友,越是不得不依靠个人能力去得分。
对比3-6次和7+次运球后投篮的efg%,不难发现,东契奇运球越多,便投得越准,这种特点延续自上赛季,本赛季的差异更明显:7+次运球后投篮由场均9.3次增加到10.8次,3-6则由5.9次减少到4.9次,这说明在对手的严密盯防下,简单的运球并不足以开发最合适的投篮机会。;与此同时,3-6和7+次运球后投出的三分球都有所减少。这两种现象综合起来,很大程度印证了上述可能。
那为何在如此高强度的防守下,本赛季7+次运球后投篮的efg%反而更高?
我们再回到上面投篮距离分布的表格数据,答案不言而喻——既然在三分线外和禁区都无法获得很好的投篮机会,东契奇转而更多地往10-14尺,15-19尺——防守相对薄弱的中远距离寻找投篮机会。
再把东契奇和另外几名最依赖长时间运球找节奏的球队核心放在一起做个比较——
由此可知,先忽略东契奇所占用的控球权究竟是否合理,是否伤害球队,是否一种无奈。单从效率来说,他足以扛起这部分出手权。
但他的缺点同样明显:从0次和1次运球后投篮来看(这两种基本可算受助攻投篮),东契奇吐饼(接传球后,经常在没有防守的情况下投篮不准)的毛病一直存在,尤其三分球。本赛季虽然有所好转,但还远远不够。
同样和其他球员做个对比,公平起见,比较对象都是身高接近的球队核心——
有对比就有伤害,和这几人相比,东契奇更少依靠队友传球进攻,包括借助队友的接应回传,这其中有阵容因素,他的多数队友都不具备开发进攻的能力。但投得不准就得从自身找原因了。个人始终认为,无球进攻是东契奇所能改善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无需做到像克莱或库里那样——只需把该进的球投进即可。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5-9尺(近距离投篮,以低位单打、三秒区内的小抛投或急停跳投为主)投篮占比虽然变化不大,但效率提升较大。东契奇也成了本赛季目前在这个距离进攻效率最高的球员之一——
在5-9尺距离要做到高效进攻,需掌握细腻的低位技术、灵活的脚步,这便是为什么表格中多数是来自欧洲的中锋——他们普遍拥有扎实的基本功;突破手则需有非常熟练的急停跳投或抛投,曾经马刺GDP之一的托尼.帕克便是精于此道的后卫。
从以上两次进攻来看,显然他同时具有内线和后卫的近距离进攻技巧。
综上所述,相对于上赛季投篮集中在三分线外和篮下的魔球化进攻而言,根据对手有针对性的防守策略,东契奇似乎又找回了曾经在欧洲联赛最熟悉的进攻方式:减少三分球和突破,更多地尝试在两者中间寻找机会。他的efg%不如上赛季,和打法的调整有一定关系。
至于这种被动调整是否更有助于球队,我们只能拭目以待。至少就目前来说,独行侠百回合得分仅112.8,距离上赛季全联盟第一的115.9仍有不小差距。
第二部分:本赛季东契奇的场均篮板球数下降,说明他对篮板球的控制能力变弱了吗?
首先,虽然东契奇会在一些防守回合站在靠近篮筐的位置,也经常能抢到篮板球。但本质上说,他是一名拥有锋线身高和体型的后卫。护框、卡位、保护篮板球等并不是他的本职工作。换言之,篮板球也并非考核他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次,他对球队篮板球能力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更谈不上控制能力——
数据显示,东契奇在场时(on court),对后场篮板率会高于球队平均值,下场休息(off court)则低于平均值,这种增减的幅度甚至大于上赛季。
然而这非但不能说明他的篮板球很重要,还正好暴露出独行侠的整体篮板球能力有所下滑——当球队依赖一名身高201公分的后卫去保护篮板球,大概率是因为缺乏内线资源,或内线在这方面起不了多大作用。
不妨以素有“卡曼巴”之称的鹈鹕中锋亚当斯作为参照,用同样的数据印证这种说法——
显然,尽管场均9.7个篮板球,在篮板球榜单甚至排不上前十名,但有没有亚当斯在场,鹈鹕的前后场篮板球水平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档次。
因此,大家不必过分在意东契奇篮板数据的增减。那恰恰是最不能反映他真实能力的鸡肋数据。
第三部分:东契奇的助攻数增加了,是因为他的传球能力有进步,还是队友把握机会的能力变强?
我们先对比下他两个赛季的传球数据——
本赛季东契奇的传球和接球次数均变化不大,但直接助攻、间接助攻(为队友创造出投篮机会,无论投进或投丢都计算一次间接助攻)以及助攻创造得分均高于上赛季。这也解释了为何他的失误率略有下降——更好地控制球,同时减少无谓的出球,尽可能在传给队友时便可形成一次投篮机会。
那么队友接到传球后,把握投篮机会的能力又如何呢——
用四个字形容:大不如前!其中退步得最厉害的,是距离防守人6英尺开外的三分球命中率仅34.5%,排在全联盟倒数第一!
对东契奇来说,现在这批队友并不好带,自己费尽心思创造出的投篮机会经常只能换来一记打铁。但即便是这样,他仍在每场比赛都尽最大努力去开发团队进攻,可谓做到了极致。
第四部分:东契奇的防守能力比上赛季下降了吗?
站在球队角度去评估防守效果的话,是的,确实下降了,但远并没有达到“防守漏洞”的标准。
我更在意的是,在大比分惨败给勇士的比赛,东契奇除了频频失位,还展示出极其消极的防守态度。
例如勇士这次转换进攻,他退防时错误选位的名场面,就被不少网友贴上防守差的标签——
还有这次站上线的联防,他并没有以积极的跑动去干扰对手投三分球——
正如以上数据所展示,他对三分球投篮的干扰效果极差。(注:命中率差值是由防守命中率减去对手平均命中率得出,也就是说,正值越大,防守越差;负值越大,防守越好。但这种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如果出现对投篮的协防,数据一般会同时计算到两名球员身上,失分责任也不好界定)
独行侠目前百回合失分113,排在防守效率榜的倒数第五,东契奇作为当家球星,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在情绪管控方面。但事实上,一支球队的防守出现问题,根源往往不在一个人,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我对独行侠的防守在上一篇帖子(https://bbs.hupu.com/40895570.html)作过一些分析,本帖便不再赘述。
第五部分:东契奇对球队的作用已经不如上赛季了吗?
这个问题我决定不正面论述,只提供一组数据——
与前面所举的亚当斯的例子类似,尽管东契奇不在场时,独行侠百回合失分更低,(这也反映出他的防守存在不足)但他对进攻效率产生的积极作用,就相当于亚当斯的篮板球——有他没他完全是两支球队。
效率差值的计算方法是“在场百回合净效率减去不在场百回合净效率”,其意义正是反映球员对于球队的重要性,数字越大则越重要。东契奇目前的7.3,远大于上赛季的1.3。我们来看看上赛季这项数据名列前茅的都有哪些人(最后一个是反面例子)——
好了,对东契奇的论述到此结束,好的坏的基本全让我翻了个遍(碰瓷问题就略过不谈了,这是个无论怎么讨论都不会有结果的意见分歧)剩下的就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和总结吧。
最后在此向Jrs们拜个早年,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安康,也祝虎扑越来越热闹!
洪柏雅
· 广东厉害,很专业,077这赛季没上赛季火爆的原因其实再清楚不过了,外线的全线失准,5个首发,3个三分命中率刚过30(包括077),1个34,只有德国人到了47,在这种情况下,077缺乏哈登般得分能力,是无法凭一己之力带独行侠突围的,防守方面球队时隔4百多天才凑齐打了三场,这都能解释战绩不好的原因。至于077个人,开始由魔球转变成全能型得分手,进攻沥去了不少“水份”,数据变差了点,但更加不好防了,而且数据大概率是会回来的。助攻及失误控制力今年强多了,而且会越来越强,这个不用解释太多。还有他的中投命中率今年是48%,超过任何一年的哈登中投水平,但罚球命中率却要低哈登将近十个点,这是很难解释的一个地方。另一个缺陷就是明明有顶级的无球能力,却拥有像高中生一样的空位把握能力,和塔图姆比是真的高下立判!077防守来说是进步极大,但受情绪波动也极大,一般情况下,是属于偏上水平,不好时没底线,最亢奋时又像是一防选手。总体来说,他有机会把罚球从78%提高到82%,三分球32%提升到36%,篮下命中率找回去年的62%,控制好他的沮丧,控制好身材,这对于21岁的他是可以做到的,到时候再想想mvp也不迟。现在路还太远,向前辈们好好学习吧。
美女特工小乔丹
· 江苏说到底就是年龄小,光环太多了,目前很容易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