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都在流行穿“古装”汉服在澳洲人气旺

关注

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近日举办了第15届“伟大世纪”古装节,来自世界各国的中世纪古典服装爱好者们在城堡花园之间争奇斗艳,其中还不乏中国游客的身影。

参加这场节日的人们穿着欧洲中世纪古装,行走在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建筑中,仿佛穿越了一般,回到了17、18世纪。

近年来,中国举办的华服日活动也让参与者们仿若坠入时空隧道,形形色色身穿华服的传统文化复兴者们齐聚在具有历史底蕴的古城西安,向人们展示着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

通过汉服爱好者的不懈努力和官方的大力支持,也开始有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汉服,并爱上汉服……

法国办“古装节” 中世纪服装重现路易十四时代风貌

法国城堡古装节。(图/《欧洲时报》)

据中新网、《欧洲时报》报道,在法国巴黎郊外沃子爵城堡近日举办的第15届“伟大世纪”古装节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都盛装打扮,身穿17、18世纪的服装穿梭在古堡和花园之间,巴洛克舞者及火枪手、流连的马车、优雅的贵族融合在一起,重现了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奢华热闹的生活景象。

据悉,游客既可以自行准备服装,也可以提前或当天直接在城堡租借服装及配饰,高级“玩家”还有专门的服装设计师量身定做,甚至自己动手精心打造整套行头。

所有盛装出席的游客们都可以参加古装节服装比赛,游客们可以为自己喜爱的选手投票。超过25票的选手即可参加古装走秀,由专业评委进行最终的选拔,选出最美女装、男装、童装及奇装异服奖。除了服饰之外,野餐道具也是一大亮点,精美的毯子,盛满美食的竹篮子,精致的茶具以及酒杯、烛台、鲜花等等……

法国城堡古装节。

据悉,这场古装节给予了游客们一次关于法国历史文化的深度体验。针对感兴趣的中国游客,这座城堡还开设了法式生活方式的高级定制课程,教授人们法式生活艺术、餐桌艺术及礼仪等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欧洲中世纪的贵族风貌,将艺术与美的传统延续下去。

复兴传统文化 中国汉服爱好者千年古都玩穿越

今年4月7日,第二届中国华服日再次在古都西安上演。

无独有偶,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近年来不论民间还是官方层面都推出了大批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汉服的举措,其中的一些汉服爱好者更为汉服的复兴和海外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综合网络报道,共同发起主办了“中国华服日”活动,庆典活动定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这也标志着这场自上而下所发起的中华传统服饰——汉服复兴运动,在历经了数十年的风雨后,终于开始逐渐摆脱“小众”“自闭”的标签开始向“主流”进发。

在2018年的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三,首届中国华服日举行。

这天,走在西安的园林里,无论是未央的大明宫,还是曲江的大唐芙蓉园,又或是西安历史博物馆,大小雁塔,到处可见身着宽袍大袖,衣袂飘飘的人,就像古装剧里的人物复活了一样。这些“古人”们也一样地用相机拍照,用手机发语音,乘坐景区的摆渡车,讲着现代汉语。

到了今年的4月7日,第二届中国华服日再次在古都西安上演。当天晚上,上百名身着各式各样华服的“同袍”齐聚西安曲江,庆祝第二届华服秀典隆重上演。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乌克兰留学生身穿

这次的华服日吸引了更多线上线下的汉服爱好者参与其中,他们齐聚大唐不夜城,极力展示中华服饰之美。其中,据澎湃新闻报道,还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乌克兰留学生也身穿汉服,参加秀典活动,独具异域风情的外貌吸引了许多“同袍”们的关注。

在中国华服日活动上,主办方向中国青少年发出了倡议:“让青少年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服装服饰走上街头、走进网络、走进生活,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作为传统文化其中一个最重要也最直观的文化符号,华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美学元素,成为近年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群体中复兴的桥头堡。

有“汉服梦”的她们在澳洲展现中华民族风采

对身在澳洲的聽月来说,穿着汉服早已经成为了她的日

在距离中国大约9000公里的大洋洲,也有一批汉服复兴者为推广这一传统中华文化而努力着。

据SBS、澳华文学网报道,2016年,SBS播出了纪录片DNA Nation 《国家基因》,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成为一名澳洲人, 尤其是一名出生在海外的澳洲人,怎么在多元并存的文化中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定,是一个很有意思话题。十多年前从中国来澳定居的曦荷从母亲为她亲手缝制的嫁衣中衍生出了对汉服的热爱。自那时起,她在悉尼组建了中华汉服研究会,并立志将汉服这一中华传统民族服饰推向澳洲乃至世界。

初到悉尼时,曦荷因语言不通,并没有一份好的工作,相对微薄的收入常常入不敷出。为了推广汉服,她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购买汉服。在她的几百件汉服里,最贵的高达几千澳元,最便宜的则是自己买布料亲手缝制的。

除了工作,曦荷几乎在其他时间和场合都身穿汉服,不论是接孩子、逛超市,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在这期间,她既遇到过欣赏赞美的人,也遇到过将汉服、和服、韩服分不清的人,甚至还遇到过质疑她大民族主义的声音。

数年来, 她带着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服装,活跃于澳洲大地上,不厌其烦地向人介绍和推广。她用文字、用声音、用行动来证明,汉服的魅力所在,她真心希望未来的哪一天,汉服文化能够重新发扬光大,让汉服的美不再只停留于中国的古装剧之中,让人们的服饰更加多元化,让人们穿出汉民族文化的真正风韵。

曦荷认为,对汉服的推广,应当是走出中国国门,面向世界的行为,不仅仅是在中国、亚洲,乃至让澳洲及全世界都来认识中国的古老文化。

和她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同样在悉尼的“聽月”——卓桐舟。综合网络报道,90后的她来自中国的四川省,这个痴迷汉服的姑娘为了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关注汉服,放弃了摆在面前的高薪工作和升职机会,穿起汉服送起了外卖,又举办公益活动,后来又租下悉尼市政厅,搞起了轰轰烈烈的汉服比赛......

除了办活动,聽月还在悉尼签下了一家上下层商铺,开始打造自己梦想中的汉服工作室。平时,她会在这里看书,也在这里工作。除了摄影,工作室还会不定时举办各种汉服主题活动。书法、风水、妆发课、及笈礼……悠悠五千年的中华传统,让一群身在异国他乡的年轻人,像是有了归宿有了家。

对身在澳洲的聽月来说,穿着汉服早已经成为了她的日常。“澳洲本身是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在这里穿汉服,90%的人都是包容欣赏的态度。”

如今,正是因为她,许多澳洲本地人都对穿汉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爱上了中国的这种传统服饰。渐渐地,曾经只是因为衣服好看,而开始有了汉服梦的她,为了汉服在海外的复兴,拼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千千万万名中国海内外汉服复兴者的眼里,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这一在中国5000年历史中沉淀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被延续下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一天,即便不选择穿汉服,人们也可以用平常、宽容、欣赏的眼光对待穿汉服的人,这才是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最大成就。

发布于北京阅读 890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安东尼乌斯

· 广东

法国这古装不够古,建议穿高卢凯尔特人装扮,挺好的

亮了(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