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王安石的免役法,以及司马光反对此法的理由

avatar
关注

宋神宗熙宁三年,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北宋开始推行"免役法"。按照规定,百姓中的富户,须定期无偿为国家出工,而免役法推行后规定,富户可以不出工,但必须用钱来顶替。

不仅如此,此前不需要服役的穷户甚至鳏寡孤独也都需要出钱"免役",当然朝廷按照贫富程度将百姓划分了五个等级,等级不同,交钱的多少也不同。

然后,国家用收上来的钱雇人服役,雇人剩下的自然就归入国库了。免役法对缓解北宋的财政危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司马光坚决反对这个新法,他对宋神宗说:"上等户本来是轮流服役,有时间休息,现在让他们每年都交钱,等于变相剥夺了他们的休息时间;而下等户和单丁户本来不需要服役,现在也要让他们交钱,鳏寡孤独全部需要交钱,如今咱们只知道求钱了吗?丰收之年百姓贱卖粮食换钱,而灾荒之年就只能砍伐桑树枣树、杀牛卖田来交钱,这样让他们如何谋生呢?这个法规,富户或许能勉强支撑,但贫户只会越来越穷。"

发布于上海阅读 10651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特爱爆照区

· 江西

苏轼苏澈开始都是反对变法,苏轼被贬后就支持变法,因为不到民间就了解普通众需要什么,国家面临什么问题。

亮了(325)
查看回复(1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不喜欢苦瓜

王安石变法里最有利百姓的就是免役法,司马光不知道是装傻还是不了解基层。 百姓不怕交税,最怕服差役,服差役会死人的。家里没有劳动力干活会饿死家人,服差役都是重劳动会累死干活的人,而且就算服差役也没法省钱,伙食都要自备,吃官府发的会饿死。 至于说下户免差役,这只存在于官员嘴中,早在仁宗时期差役就已经转移到下户了。上中户有钱有关系,用各种方法逃差役,但活还是要人干,所以原本按规定免差役的下户就成了服差役主力。 有了免疫法后,按标准收钱,上中户跑不了,官府也没法逼下户白干活,只能雇人,对百姓好处大大的。

亮了(12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