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团]科林-塞克斯顿:解构三部曲

avatar
关注

注:本文全文约3000词,大概需花费8分钟阅读。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也请点击一下右下角推荐,给同为JR的译者一些鼓励。

在崇拜全能的篮球时代,科林-塞克斯顿逆势而行,专精得分,撕裂防守。

科林-塞克斯顿总有办法能创造空间。他运球时手肘抬高,手臂外伸。不论是进攻端还是防守端,塞克斯顿时刻保持着相同的姿势:膝盖微弯,身体半蹲,下盘粗壮而结实,随时准备弹射起步,去得分,去攻守转换,去冲击还没缓过神来的防守人。这些都是塞克斯顿适应方式的展现,这种进化的必要性也掩盖了一个有着精壮身板,饱满斗志和无休止专注力的他。

科林-塞克斯顿——身高6尺1,体重190磅——他的目的十分纯粹,得分,还是得分。

阿伦-艾弗森:当得分后卫还只是纯粹的得分后卫

在三分时代大浪潮下,仅有31名球员(统计于54名球员)能在常规赛结束达成场均至少拿到23分,且场均助攻数与篮板数小于5个。而这一项统计数据正变得极为罕见,自2010-2011赛季以来,仅有8次。

现在的比赛出现了一些变化,对于不能在多方面为球队做出贡献的球员来说,他们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小。如果球队里有一名砍分高手,那么他也至少要在篮板方面有所贡献。球队主攻手的角色似乎与球场指挥官合并到了一起。我们也不再区分控球后卫和得分后卫,球队头号后卫两者兼具,他的搭档则以投射,防守或是稍弱的组织能力为其分担压力。甚至比赛节奏也占据一席之地,更多的回合数与更多的出手能够让球员,从不经意间的传球累积更多的助攻数,从不断的打铁获得更多的篮板。

而即使那些以得分为主要任务的球员来说,他们的得分方式也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球队的整个体系构建基础:斯蒂芬-库里投射所带来的威胁前所未见,乔尔-恩比德的背身技术能够在半场阵地战摧毁对手,凯文-杜兰特则能用无死角进攻为球队打开局面,科怀-伦纳德在肘区中距离有着超高的稳定性。很少有球员可以不管得分方式和手段的影响,仅仅只负责得分。

在上述所提到的榜单当中,阿伦-艾弗森共计三次上榜,分别是他进入联盟的第三,第四和第五个赛季。而第五个赛季也是艾弗森生涯首次打破场均30分大关,似乎这一次代表着他跨越了萦绕自己思想许久的一些难关。那年之后,34岁之前,艾弗森再也没有单赛季场均送出低于5次助攻的表现了,直到他身披灰熊战袍这一数据才掉下来,这时候给队友助攻是次要的,除非空位过大(这种大空位常常是出于艾弗森自己的个人能力,不过这种场景还是经常出现的)。

艾弗森生涯第三赛季的助攻数下降是有迹可循的。艾弗森初入联盟时是一名控球后卫,与他一同首发的还有杰里-斯塔科豪斯。但斯塔科豪斯最后被球队送走,埃里科-斯诺出任首发后场之一。艾弗森本可以继续承担起控卫之责,也有可能在未来打出较高的水平,但斯诺的出现解放了艾弗森。至此,从精神到身体,艾弗森能够全身心地专注于得分。

塞克斯顿也有望加入这份榜单之中,目前他的场均能得到24.1分4.1助攻2.6篮板。与前辈艾弗森相类似的是,斯科斯顿身边也有人帮助分担他的任务,例如达里厄斯-加兰以及快速成长的艾萨科-奥科罗和切迪-奥斯曼,他们都能在球队组织上做出贡献。塞克斯顿是一名控球后卫。他也大可以继续承担这一角色。但并没有这个必要。在位置日渐模糊的今天,塞克斯顿可以向得分后卫进行发展,不断进步。塞克斯顿可以传球组织,可以做几乎所有事情,但最重要的是,他能得分。

Michael Dickerson:让自身强大的艺术

除了艾弗森,90年代末的得分后卫普遍都是人高马大。迈克尔-乔丹在当时便是标准模板,即使人们不敢对乔丹接班人提什么荒谬的要求,球员的体型仍然十分重要。那个时代有着史蒂文-史密斯,埃迪-琼斯,迈克尔-芬利,米奇-里奇蒙德,吉姆-杰克逊和JR-Rider。要在联盟站稳跟脚,你要么长得高,要么手够长,要么身体够强壮,或者三者都有。Michael Dickerson的身高6尺5,体重190磅,你可能脑袋里都没有一个可以和他身材作对比的标准。Dickerson大四在亚利桑那大学打出了精彩表现后,于1998年NBA选秀大会上被火箭以14号签摘得。Dickerson的菜鸟赛季恰逢缩水赛季,短暂的在火箭效力后,球队在选秀夜当晚将他送至渥太华灰熊(现孟菲斯灰熊)换得史蒂夫-弗朗西斯。

Dickerson一直饱受腿部伤病困扰,在淡出联盟前仅在灰熊打了两个完整的赛季。你大概不记得在此之前,Dickerson健康的三个赛季是往全明星的轨道靠拢,那个时期他场均能得到15.8分2.9篮板2.7助攻1抢断,三分球命中率为40.3%。又或者说Dickerson在比赛中呈现的力量与他较瘦削的身型十分不相符。

这便是让自己强大的奥妙,能够“吓走”NBA里的那些凶猛大汉。有些则是技巧性的,以小化大。如果你给塞克斯顿和Dickerson这种重190磅的球员铺一段20英尺的跑道(约6.5米),他们在冲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动力完全能够摧毁篮筐前摆放的树干。要正确运用自己的身体,找到合适的角度,合适的支点,你便能推动比自己身型大很多的物体。当然也不仅仅是体型和力量,有的时候球员需要更多技巧,更大力的运球,肩膀低一点,发力时再使多点劲。

塞克斯顿比Dickerson更精壮,同样的体重,但身高却矮了几英寸。但是这样的身高体重对他们而言是十分无情的。当他们想法设法突破NBA“大汉林立”的防守网时,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些小问题而忽视大局。

吉尔伯特-阿里纳斯:知利害,常自省

科林-塞克斯顿目前最广为人知的表现莫过于本赛季早些时候双加时杀神附体胜篮网。那场比赛塞克斯顿狂砍42分,其中包揽球队两个加时赛中的连续20分。塞克斯顿的表现就像是在马拉松中进行最后的疯狂冲刺,到了山顶,把一面破破烂烂但充满自豪的旗帜用力插在“塞克斯顿能赢球”的最高处。

塞克斯顿生涯前两个赛季的表现十分高效:场均18.5分3.0篮板3.0助攻,而且饱受外界质疑的远投能力也投出了39.2%的命中率。但这些仍然缺乏足够多的样本。塞克斯顿是否打出更加优异的表现,那种能够摧毁对方防守的进攻?他能否在一支旨在赢球的队伍保持得分效率呢?他对比赛的高投入度能否转化为球队的良好产出?还是为了得到老派球员引以为傲的“正确比赛方式”的认可?

以上问题的答案统统都是可以。

塞克斯顿目前总计出手了600次三分球,而他的命中率仍然徘徊在40%上下。目前塞克斯顿的场均得分24.1分,为生涯新高,而这发生在一支距离跌出5成胜率只差一场比赛的球队,虽然大名单上都是年轻的球员且很有可能都是未来交易的筹码,但他们目前仍然处在季后赛行列。虽然骑士的得失分差已经跌破0许多,但塞克斯顿在场的555分钟内,骑士的总得分总是要大于对手。

这个数据能保持正数在于骑士总能在焦灼比赛阶段取胜——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5分钟且双方分差徘徊在5分或以下时,骑士的记录为5胜2负。塞克斯顿则是收割比赛的能手,在塞克斯顿总计在场的30分钟关键时刻,他以75.8%的真实命中率每百回合能拿到60.6分(联盟之首)。

在以前的一段时间里,这些问题常常也抛向吉尔伯特-阿里纳斯。阿里纳斯生涯的结束远比开始要让人记忆深刻(负面的那种),但阿里纳斯的这一段NBA历程十分励志。阿里纳斯是二轮秀,生涯前两个赛季(让人惊讶的)在金州勇士出任首发。阿里纳斯场均能拿到15.6分5.3助攻4.0助攻,他在比赛中展现的高强度似乎对于一个被认为并没有这种能力的球员而言是有些有失尊严的。我的意思是,勇士在当时可以说是表现极其糟糕,两个赛季的胜率只有35.9%。阿里纳斯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二轮秀,而他的数据或许在一支以输球为目的的摆烂队里有些被放大了。

而之后阿里纳斯签约奇才。他在一支不同的球队里继续做着同样的事情,有着更好的队友和更好的结果。奇才也开始有了转变,赢球场次比输球场次多了一半。他们成功打入了季后赛,甚至赢下了首轮。阿里纳斯则连续三次入选全明星,三次入选最佳阵容(2次三阵,1次二阵)。在初加盟奇才的四年里,也正是在伤病袭来之前,阿里纳斯一直承担起队内关键球的角色,只要需要,阿里纳斯便会挺身而出。

老实说,我们并不知道塞克斯顿能否达到阿里纳斯的高度。带着盲目的乐观,我们可能会期待,希望又或者仅仅是假设。目前这个极尽古怪又不太安定的赛季还未到一半,但对于塞克斯顿的质疑大可以放在一边。塞克斯顿远比自己的体型看起来要强大,远比冷冰冰的数据统计要出色。他的能力在过去两个混乱,重建的赛季中并非华而不实。相反,塞克斯顿的能力被掩盖其中。

发布于广东阅读 8456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DEL36楼主

翻译作品链接: https://bbs.hupu.com/41006563.html 招工链接: https://bbs.hupu.com/40924284.html 原文标题: COLLIN SEXTON, DECONSTRUCTED 原文作者: Ian Levy 发表时间: 02.02 原文链接: https://fansided.com/2021/02/02/collin-sexton-deconstructed/ 分级:1级 招工:JabariIverson 审核:那么爱呢_  翻译: DEL36 备注:

亮了(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利拉德不进总决赛不改名

· 广东

帮顶一下

亮了(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