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卡是好卡?——浅谈UT球员卡评价标准
前两年机缘巧合建了个FIFA UT系列的小群,几个朋友从19一直玩到21。中途偶尔有新人加进来,交流途中会发现他们经常会问一些问题——
“为什么我的本泽马有89分,你们却建议我换84分的黑卡菲利克斯?”
“对面有个70多分的西索科怎么把我抢傻了,他是不是开挂了?”
“我肝出来的这个克罗地亚联赛的左边锋,数据很好看,为什么感觉好弱?”
“赛季蓝已经出来了,这个基米希看数据已经比古利特要强了吧?”
这些问题对于认真玩过UT系列的玩家来说,其实很容易解答。这两天过年比较闲,所以趁着虎扑开了FIFA专区,来做一次简单的科普,谈一谈评价一张UT球员卡到底好不好,究竟有哪些直观或者潜在的要素。
文章接下来的部分会大量引用futbin的截图(www.futbin.com)。这个网站永远是玩家的好朋友,无论是新人还是老鸟都离不开它。想用心玩UT模式的人,建议一定要把futbin这个网站摸熟了。
以下内容一共分10个章节,总共5000字,内容由浅到深,由科学到玄学,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跳着阅读。
一、总评不代表好用
FIFA的球员总评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计算公式。很多新人可以以为FIFA前锋总评=速度*0.1+射门*0.2+远射*0.1+传球*0.05……这样计算出来,但实际上EA在最后计算的结果上还会加上一个球员的国际声望值(1~5),在此之外还会手动再进行一些调整,最后得到的才是我们能看到的总评。也就是说球员总评=真正的数据+国际声望+EA的手动调整,后两个因素对玩家完全是干扰项。
举个简单的例子,图上是一名前锋的六维面板。一眼看过去,你多半会觉得他的六维乏善可陈,难以carry全队,实际上这人是总评高达89的本泽马。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总评,国际声望加成占了很大的因素。如果只因为本泽马的总评高,就围绕他去建队,那可要吃大亏的。
顺便一提,UT模式的特点就是会出各种花里胡哨的色卡,而色卡的加分原则就更加随心所欲了。因此玩家在挑选色卡时,就更需要关注具体的数据,而不是只看总评完事。
二、六维不代表一切
球员卡的六维中,每一项都是依靠相关小数据的值严格计算出来的,没有其它因素影响,这点比总评合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推荐大家不仅要跳过总评看六维,更要跳过六维去直接关注小数据。
这里举两个例子。首先是头条卡米林,他的盘带数据已经堆到了89,已经算很强了。但是这真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米林去对面禁区绣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米林的平衡和敏捷分别只有69和68,之所以盘带数据高,是因为其它小数据给力的缘故。玩过UT的都知道,一个球员的盘带手感很大程度上正取决于敏捷和平衡,如果这两个数值没到位,哪怕其他小数据再高球员也没法过人如麻。加上米林本身模型宽大、属于重吨位选手,所以这个89的盘带总评还是别太当真。
再举一个正面例子,中配劳尔的传球面板只有78,看起来很菜,但是点开小数据不难发现他的传球总评被长传、传中和任意球拖累了,而视野与短传分别有89和86,算挺高的了。如果让劳尔打前腰,并设置指令让他永远待在中路的话,其实完全够用。
三、花式和逆足
每名球员都有自己的逆足和花式两个数值,分别用一星到五星表示,前者表示球员非惯用脚的能力,后者限制了球员能做的花式动作。不难想象,一星到五星之间基本上差一个级别就是一座大山,所以对比两个球员时,逆足/花式高一颗星往往要比小数据高个两三点重要许多。
举个例子就是这张二黑瓦尔迪,25万的价格不算太贵,速度快,脚头狠,侵略性强,吃个引擎化学后盘带和传球的弱点也弥补了,看上去没啥短板。但是别忘了瓦尔迪3花3逆在前锋中算丢人的(2花或者2逆的进攻球员几乎可以扔进垃圾堆了),所以这张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受欢迎。
一般来说,个人建议进攻球员至少要有4逆,最多可容忍一两个3逆。中后场则无所谓,但是负责出球较多的球员最好还是有4逆(凯尔沃克的2逆经常坏我大事)。花式方面,首先建议大家至少都去练两三个好用的花式动作,至少4星的贝巴回旋和5星的假射抹球是必备的。而在选人方面,玩不来5花球员没问题,但是边锋请务必4花起步。
四、身高和体重
在某些FIFA,球员的身高比小数据重要。比如19的常见进攻套路是左边锋挑球传中、右边锋压着后卫头球攻门,这就对防守球员的身高提出了很高要求,那一代卡纳瓦罗基本就没人用……21的头球非常难用,所以身高方面没啥需要苛求的。
至于体重,虽然EA从没明说过,不过FIFA玩多了可以隐约感觉出,体重对模型碰撞和射门力量是有一点影响的。普金穆萨-西索科之所以连续两年开服极度强势,一大原因就是他91KG的体重配上很高的力量数据,硬碰硬几乎不落下风。另外像西索科和苏牙(86KG)这些大吨位球员,个人感觉射门力量也比数据上显示的要高一些。
总的来说身高体重对球员手感有一定区分度,不过只是锦上添花,大多数时候不用太关心。
五、攻防心态
球员的进攻和防守心态不会写在小数据上,但是却影响了球员的攻防积极性(也就是非手控时如何跑动、跑动积不积极)。两者各自包含高中低三个档次。
其实我个人觉得心态的重要性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大……硬要说的话主要是两点:
(1)高/高心态会很消耗球员体力,注意使用;
(2)对于扫荡型中场,中/中心态个人感觉非常难用,会让球员存在感很低。下图是低配维埃拉vs中配维埃拉,5点速度和体能的差距说大也不大,但是两名球员的评价却是天差地远,个人猜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配维埃拉心态中/中,不如中配维埃拉完美的中/高。
六、球员特技
和FM的球员习惯、PES的技能卡一样,FIFA的球员也是有自己的特技的。好的特技会给球员带来数值以外的加成。下图是迪巴拉的特技,flair特技(游戏里logo是博格巴的侧脸)配合特制模型(下文会说到什么是特制模型)让小迪变得非常难抢断,外脚背射门特技一定程度抵消了3逆足的缺点,搓射特技让他禁区外搓射远角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反观维尔纳,射门盘带相关的特技一个没有,加上维尔纳本人的远射与弧线数值都很低,所以维尔纳只能算个高级混子,射门也以禁区内大力爆杆为主——不是说维尔纳弱,只是说用法比较单一。
当然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1)带有CPU AI字样的,只代表球员在AI手中的风格特点,对玩家手控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2)老版本的futbin会在特技(trait)之外显示球员的专长(speciality),后者只是对球员数据的一种总结,本质依旧是在说小数据,并不代表球员有什么额外的技能。
所以这么一过滤,你会发现这游戏真正有用的特技并不多。个人感觉几个比较重要的是:
(1)进攻球员有flair特技的建议加分,会让球员的盘带动作更顺滑,经常能做出一些杂耍动作;
(2)前锋和逆足边路有搓射特技的,算锦上添花,尤其是后者。
(3)如果你不喜欢用门将开大脚,那么请关注你的门将是否有大力手抛球特技。缺少这个特技的门将,在面对对方全场紧逼时,经常容易失误。
七、EA不会告诉你的球员模型
注意!“球员模型”是评价FIFA球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FIFA21尤其关键。但是由于游戏内缺乏信息,导致很多入门玩家对此一无所知。所以这篇文章其它地方可以不看,这一章请务必仔细阅读。
许多21入坑玩家可能会怀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内马尔总能和泥鳅一样从后卫身边钻过去?为什么拉什福德跟自带磁力一样总能抢到五五开的球?为什么马内比数据上更擅长对抗?为什么范迪克和蛮牛一样把前锋踢死了,连个犯规都没有?为什么博格巴明明速度不快,却总是能先一步伸腿够到球?为什么我都把大罗撞倒在地了,大罗还能用从没见过的扭曲姿势完成射门?是总评?是小数据?是花式?是体重?是特技?答案都不是,是特制模型,这个在FIFA里异常神圣的概念。
FIFA这个游戏有模型碰撞的概念,每个球员不是中学物理题里的小球,而是拥有自己活生生的建模。而由于游戏引擎的计算方式原因,某些拥有“特制模型”的球员往往会在攻防两端更容易受到系统的优待,部分特制模型球员甚至拥有一般球员不具备的特殊动作(例如内马尔的彩虹过人),所以一言以蔽之——其它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特制模型的球员比没有特制模型的球员肉眼可见地强很多。除了有特制模型的球员外,通用模型也根据场合不同各有优劣。球员的模型可以在futbin上查到。
一般来说,球员模型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老牌特制模型(红框),指前几年就已经实装的、以球员本人命名的特制模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C罗大罗内马尔,这三个人一直极度imba,比小数据差不多的球员好用三个档次,就是因为他们的特制模型。
(2)新加特制模型(黄框),指FIFA21新添加的一种球员模型,大约由百来人共享(一般是成名球星或者流量天王,多数来自英超)。这些模型为unique的球员不如第一类那么强力,但是和没有特制模型的第三类球员相比,手感普遍好不少。这一代的拉什福德一飞冲天,成为一张神卡,主要就得归功于拥有了特制模型。
(3)通用模型(蓝框)。这类球员没有特制模型,但是也有一些讲究。一般来说,中后卫模型最好是High&Average(布兰科)甚至High&Stocky(博阿滕),用起来比较安心。边锋模型最好是lean(卡拉斯科),方便突破钻人堆。
总的来说,模型是评价球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随着FIFA 21加入了大量unique模型,特制模型的重要性更是空前地高,希望大家切记。
八、隐藏数据与AI
其实讲完最重要的模型后,剩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主要是因为FIFA这个游戏很多地方都是个黑盒子,许多玩家玩了几百个小时游戏,对于一些现象也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接下来我要说的内容基本上很难得到EA或者futbin的明文佐证,只是老玩家之间口口相传的一些玄学。
首先,许多球员卡都有着“隐藏数据”,没有什么证据,只是玩多了能感受到而已。比如黑豹这张卡,数据已经很恐怖了,但是用过的玩家都能感觉出来,他的速度射门和力量甚至远在卡面数据之上,说是有105速度100射门和85身体都不为过。实际上黑豹是通用的average模型,特技只有一个flair,身高体重都很普通,4花5逆虽然强势但也不是只此一家,所以黑豹到底为什么那么好用?只能归结于有隐藏数据。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低配布兰科,总评85,面板不咋地,模型也是通用模型,但是低配布兰科却是历代FIFA的顶级后腰,价格万年居高不下。
实际上一个公认的看法是,许多传奇球星都是有隐藏数据BUFF的。但是至于哪些人有隐藏数据,哪些隐藏数据能让这个球员质变,就只能多问问老玩家了。
另一个玄学是球员的AI。老玩家经常会说“XX球员AI很好,跑位聪明”,这也是找不到数据支撑,仅存在于玩家印象中的一种共识而已。比如我个人感觉代打中后卫位置的边后卫(这点典型的例子就是冰冻特劳雷和对决克莱伯)在AI上总是有点问题,哪怕防守数据拉满,防守站位也经常性不靠谱,断球意识也比不过拉莫斯这种正牌中卫,必须依靠大量手控操作去弥补。不过既然没法用数据支撑,我也只能随口一说,就不展开了。
九、一些可信可不信的阴谋论
上一章说了玄学,这一章就说说玄学中的玄学——或者可以直接称之为阴谋论。接下来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对EA这家狗逼游戏公司的诛心之论,大家看过乐一乐就好,不必太过当真:
(1)同一个球员出了更高分的色卡后,低分版本的卡会被EA暗中削弱;
(2)做任务白送的卡往往没有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强;
(3)同一个球员刚用上的几十场有隐藏的数据加成,场次多了后会被EA暗中削弱(尤其是可交易的卡)
还是那句话,以上观点都是我小人之心度EA之腹,如果要认真评价球员卡的好坏,还是以前文内容为主。
十、总结
总的来说,评价一张球员卡强不强,下策是只看总评和六维,中策是看小数据、攻防心态和花式逆足,上策则是在此基础上,对球员的特技、模型与AI都有一个完全的认知。
如果让我大致总结一下评价球员好坏的优先级,我会这么划分:
(1)先看球员是不是C罗、姆巴佩、内马尔、中配以上大罗、中配以上维埃拉、中配以上古利特、任何版本黑豹、中配以上马尔蒂尼中的一个,是的话就牛逼,不是的话就跳到(2);
(2)关键的小数据,在这一代是双速、敏捷、平衡、反应、体能;
(3)有没有特制模型;
(4)花式逆足是否达到最低要求;
(5)如果没有特制模型的球员,其通用模型是否适合位置要求;
(6)一些次关键的数据,比如进攻跑位,射门准确度,射门力量,弧线,镇定;
(7)有没有关键的特技;
(8)攻防心态。
最后,作为五千字长文的总结,我们用FIFA 21横空出世的版本之子——拉什福德为例子,总结一下他为什么是这一代非常强力的卡。
(A)拉什福德的双速在普金卡中非常高,加上不错的敏捷、反应和力量,保证了这张卡的下限。
(B)其次,这一代的拉什福德很荣幸地拥有了特制模型这是非常关键的。
(C)拉什福德5花4逆,基本达到了前锋的顶配(5花5逆太过稀少,不可强求)。
(D)拉什福德的一些次要数据也不错,比如90的射门力量。
(E)flair特技配合5花,让拉什福德的盘带手感在同等身高的球员中出类拔萃。
(F)高/中的心态属于前锋标配,适用于任何战术。
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大家看完这篇废话啰嗦的长文后,从此能够对UT模式球员卡的好坏拥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价准则。
宵十一狼
· 广东这个科普太全面了,涵盖了选卡的各个方面。读懂了这篇选卡基本就没问题了另外我要提一下,土豪选卡有一个很直观的方法,市场价贵的球员一般都比便宜的球员好使(当然有很多例外状况,影响一张卡的价格的除了性能也有很多因素,但按价格判断球员性能可以说明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