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皇历史第四:李世民心中,只有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有皇位继承权。最早的太子是李承乾,然后李泰开始参与夺嫡,经常让自己手下向李世民进谗言,李世民越来越不喜欢李承乾。李承乾后来看到父亲对李泰的喜欢欣赏远远超过了自己,生怕自己被废,行为愈发荒唐,包养娈童,成了同性恋,经常派人白天抢百姓东西,晚上让一帮人在自己府里拿兵器互砍,他的老师劝谏他,他居然把老师暴打了一顿,后来还说出如果自己当了皇帝,就率领唐朝归附突厥,当突厥可汗的一个酋长这样的混蛋话。李世民知道这些后,对李承乾越来越厌恶,而李承乾越发感到自己太子位置不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学习他爸玄武门政变,开始谋反,结果很快就失败了,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李世民之后想立李泰为太子,结果后来李泰脑抽,居然跟他爸说如果自己当皇帝,就把自己儿子杀了,准备传位给李治。而李治岁数比李泰李承乾小的多,本身比较善良,但比较懦弱,能力上不及格,没法与李泰李承乾相比。李世民知道李泰是连儿子都敢杀的心狠手辣之人,意识到了李泰真当了皇位,恐怕会直接把李治等其他兄弟杀个精光,所以他对李泰彻底失望,他希望选仁善的儿子李治作为太子,虽然李治能力不及格,但是李治坐上皇位后李世民的其他儿子都能保住性命,玄武门兄弟相残的惨剧不会发生,这是李世民对下一代最大的期望。因此他虽然知道九皇子李治性格懦弱,甚至直接撂下一句生子如羊,不如绳生子如狼这样的话,但他还是决定让李治当皇位继承人,而此时经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国家实力强盛,经济发达, 人民生活富裕,外部强敌灭的灭,没灭的也是被严重削弱,李世民觉得李治能力不行不算特别严重的事,至少不会亡国,还特意给他找了两个辅政大臣,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来帮助李治,结果没成想,李治后来娶了自己的才人武则天,还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反对立武则天做皇后,然后在武则天的怂恿下赐死长孙无忌,将褚遂良贬官,后来褚遂良的两个儿子也全部被杀。其他长孙无忌的党羽也是贬的贬,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等到李治后来身体成了病秧子,便把朝政交给了武则天处理,武则天权利越来越大,最后在李治死后篡权,将李家族人杀的不剩几个,如果李世民泉下知道自己不想儿子之间骨肉相残立李治为太子,却又导致引狼入室,出了武则天这样的杀星将自己子孙杀的七七八八,恐怕得气活过来,直接把李治扇死 我统一回复一下,好多人在这里说李治能力强,什么对抗门阀,除掉长孙无忌,最大版图,这里面,门阀先给杨广背锅,又给李治背锅,门阀可真累啊,这种地摊文学就别看了。关于李治的能力,知子莫如父,李世民说得很清楚,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他看中的,是李治的仁善,什么李治扮猪吃老虎,腹黑,这个真没说过,长孙无忌虽然跋扈专权,但本身对李治忠心耿耿,除掉李恪也是为了巩固李治的皇权,李治成功除掉长孙无忌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长孙无忌不想反,如果站在李治身边的是朱温司马昭,李治小命早就没了。李治之所以前期能搞出中国最大版图,那是因为李世民把难打的东突厥薛延陀都灭了,难啃的高句丽打残了,他灭的西突厥高句丽都已经很废拉不堪了,然后就这,打个半残的高句丽,都费劲巴拉,顾此失彼,养肥了吐蕃,然后深陷吐蕃泥潭无法抽身,唐罗战争被南棒子新罗击败,撤出朝鲜半岛,拿到的高句丽土地又丢还回去了。。。这几年李治都被吹成这样了。。。李治一个中庸之主,也就前五十的水平,麻烦吹李治的时候看看史书行不行,旧唐书评价他前贤为而后愚废,新唐书直接骂他昏童,这说白了就是昏君的评价,就算现在翻案也就是中庸之主,绝对算不上明君。他刚即位时仗着他爸打下的厚实家底前期干的不错,到了后期就不怎么样了,李治死的时候唐朝就不如贞观了,后突厥复国丢失漠北,就是他死之前的事,也别什么都怪武则天这个败家老娘们。如果考虑到他死之后被老婆篡权,这历史地位恐怕还得往下降,也幸亏武则天跟娘家人关系啊差,否则真保不齐李氏改成武氏。李治也想过废掉武则天,结果被人告密,他怕武则天反而把拟诏的上官仪给买了,结果上官仪被满门抄斩,然后临终时让裴炎辅佐李显,结果反而让裴炎与武则天联合把李显废了,这两件事来看他恐怕真实水平连及格都达不到。他死的时候长安米价400钱,作为对应,贞观时期米价五钱,翻了八十倍,关中地区人相食。评价一个帝王,要看他统治时期是不是综合国力排在第一,民生不能太差,外战也不能连续惨败,在位期间国力是不是有所提升。很可惜,他都没有做到,虽然李治有过最大版图,但没坚持多少年就没了,彻底养大了吐蕃成为唐朝的劲敌,临死前国家经济不嗯么样,逃户问题开始出现,连续败给吐蕃,只有七白人的后突厥复国,漠北丢失,被南棒子新罗赶出朝鲜半岛,总体国力被白衣大食超过,综合国力比贞观年间下滑,更不用说被老婆篡权,儿子宗室被杀的不剩几个。他要是真有水平就不至于刚过三十二岁就让武则天二圣临朝,开元盛世应该在他的手上就出现,而不是等到李三郎时期,真的是一副好牌打的差强人意。收起
李治可没你说的那么简单。善良可能随他娘,但能力和腹黑绝对继承了他爹李二凤。只不过后来身体不行了,但好多事情纯粹是武则天背锅,李治时期是唐朝领土最大时期,四周各部族国家俯首叫爸爸。反而是武则天的能力才是吹出来的,实际上要不是她是个女人,她根本就是个庸人之才。也就是武则天前面是李治,后面有李隆基,她的失误被最小化了。
太宗因谓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段已经说明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