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看完《你好,李焕英》,贾玲真是襄阳人的骄傲
拍的真好啊,虽然自己并没有经历过80年代的,但是那种心情体现得太到位了。说说我的故事吧,可能没什么人看,就当是个自己得记录贴。
自己本身是襄阳人,小学时爸妈两地分居,我五六年级的时候,他们基本离婚了,初中开始去学校住读,在市里辗转求学,到了大学又去了其他省。
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父母两个人对我的期望是不同的,妈妈真的像李焕英一样,希望我平安喜乐就好,过年回去,她开玩笑地说,“你要是毕业了,来这边的技校当个老师也好,也轻松。”小学的时候,她无论怎么都不会打我,在学校里护着我,不让高年级的人欺负我。家里没电脑,那时候迷上了DNF和CF,那时候DNF满级还是60级,暗夜猎手还没出。想去网吧玩,总是自己偷偷去,以为她不知道,其实她什么都知道,有时候为了不让我找别人借钱当网费,后面用早饭钱还钱,还会找些理由给我点钱,再后来,她偶尔会带我去一两次次网吧,我玩我的,她玩她的。
小学快毕业时,去我爸那边的中学,开始住读,还是没有改变去网吧的坏习惯,即使到了初三,放假回家,还是会去网吧玩玩LOL。我爸其实也知道我和我几个同学去网吧,被抓住时,我却是受的处罚最轻的,简简单单两句“其实,偶尔玩玩也可以”,家里不是没有电脑,不过这电脑就比我小两岁,02年的电脑,只能玩玩4399。
我爸前段时间说,他想过,当个普通人也可以,但是他后悔,他后悔没有努力,没有通过关系挣点“碎银几两”,现在为“世间万种惆怅”发愁。他对我的期望,在高中时,他觉得我有清华北大的实力,我自己觉得这个期待有点过了,再加上自己高二期间,心理出了点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出现也是必然的,原因后面再解释。最后去了一个普通的985,选了个捞钱的热门专业。
现在想想,我爸是不想让我走他的老路,在我妈眼里,我是她的儿子,在我爸眼里,我可能是一个农村家族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开始,是家族直系里未来最有希望的孩子,是他站在分岔路口时,认为的正确的选择。
刚刚看《你好,李焕英》,纸没带够,一个20的汉子,哭得像个泪人,从小到大,和妈妈的记忆不断涌上来,到最后发现,求学这么多年,和父母的回忆,真的没有多少啊。想起了知乎看的一个帖子,有个无用之人,高考没考上,就一直在家啃老,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也不去找工作,父母有一口吃的,自己就有一口吃的。等父母卧病在床,勤勤恳恳服侍,送老人最后一程,有人说,这无用之子,是上辈子投胎,这辈子专门来当你儿子的。在这方面,我真不如一个无用之子。
父母离婚早的一个坏处就是,家里人都不善于表达感情,每每过年,感觉家里的有些人,可能心不坏,但是有时候说话一股火气,不呛人几句心里难受似的。我的情感像一座孤岛,很少向外界输出,总是有事说事,没事就回答别人的片汤话。小学到初中,虽然贪玩,但成绩好歹还在前面。到了高中,重点班的制度下,大家都太优秀,自己心理落差太大,又没什么才艺,存在感太低,高中时候心里紧绷的那股劲,没了。
保不上本校研的话,还是想考回湖北,去武汉吧,以后也好慢慢陪陪他们。
mr_zys
· 北京襄阳jr留,同单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