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两款挺有特色的Mizuno排球鞋,初步感觉篮球能行,但有运动针对性(上)
作为虎扑新人,先让我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叫Ken,来自香港现居日本(一转眼在日本10多年了),篮球历20多年,曾经打过高中校队,大学时候和黑人留学生单挑过。属于跑动型外围投手,非樱木式的爆炸弹跳篮板手。作为一个Asics球鞋的喜好者,很高兴看到国内越来越多人注意到Asics。
本人喜爱Asics,但还不算是忠实铁粉,因为同时也穿Nike/Adidas/Under Armor/Puma等。
我高中时候Nike为主,30过后Adidas为主(Zoom很爽但感觉对膝盖负担很大)。现在35过后了以Asics和Puma为主(不知道知名的Fui教练有否穿过Asics,喜欢Puma的话应该也会懂得Asics的特色)。
背景聊完了,希望大家能更好地定位我的介绍和分享,看看是否适合自己。没有绝对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旁人只能指点而不能代劳,相信大家也非常清楚了。
年前知名的ENZO提到了排球鞋的篮球应用。听了之后焕然大悟,立刻关注日本排球鞋界的两大支柱Asics和Mizuno。我头两个帖子写的是Asics最新排球鞋家族,和自己实战体验过的V-Swift系列,尝试分析其用在篮球运动上时的适合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投稿。
这次我不是介绍Asics,而是日本二哥Mizuno。
Mizuno的鞋子,老实说我还没有长时间体验过。6年多前跑鞋上借朋友的WAVE什么的试了一下。当时觉得比较生硬,有点重(请留意是跑鞋的重)。所以之后没有多大关注,慢慢目光放在了一哥Asics上。
WAVE是Mizuno独家的缓震科技,据说是参考纸箱的结构。能把冲击有效分散。
以下是WAVE在跑鞋上的进化。是名副其实的结构性缓震。
为何突然间想体验Mizuno呢,是因为看到了一些日本用户的很有个性的反馈。他们说,Mizuno最近的两款排球鞋,一款适合起跳,一款适合落地。适合起跳,适合落地,不同的鞋,这是什么意思?所以希望体验一下。最近买鞋子比较多,不敢太疯狂,所以借了朋友的。他刚好是打折时候买的(原价8这左右,换算大概600-700RMB)。因为太忙还没有实战,所以几乎是新的(比较幸运)。因为是朋友的,我不方便暴力式的评测,暂时只能室内跑跳一下,做一下篮球的Footwork。初步体验,大家作个参考。
我拿到的是MID中帮。Z6应该是第6代。第一印象,是真的比较帅。Mizuno之前的老实说比较朴实(其实有些丑),最近的好像在外观上能跟上一点潮流了。
前掌很薄但属于结实类的,后跟厚实但在跟腱处留了缺口,感觉不刮跟腱(这点欣赏)。视觉冲击力最大的是后掌外露式的WAVE结构缓震。上脚后我发现,感觉和我6年前的试穿过的Mizuno跑鞋不太一样。我总结一下初步体验到的一些特点。
- 很轻,真的很轻,查了一下是,42码315g,这个轻量让我有些惊喜(符合Lightning的英文描述)
- 前掌看似很瘦长,但比Asics的2E鞋楦版稍微宽些
- 后掌的结构缓震感觉明显,我一时很难形容。不是Zoom的感觉,也不是Boost那种。吸震性能属于强的同时,反应性很高(请留意不是Zoom的反馈,也不是Boost的下陷感)。WAVE结构和脚跟之间,有一层吸震能力似乎很强的材料。和6年多前的Mizuno跑鞋相比,Mizuno似乎找到了用材料去柔化WAVE结构带来的生硬感。对WAVE缓震熟悉的朋友,欢迎留言分享一下经验
- 前掌弯曲后有明显的反向回弹(不是缓震胶的回弹,是弯曲后回归时的弹性),估计内嵌TPU。查了一下,发现有个叫WAVE Plate的东西,功能类似Jordan的Flight Plate,但没有那么大和硬。也大面积碳板的强度,只置于起跳登地的发力点上。
- 鞋底的TPU形状很特别,一致延伸到后掌,好像是后掌WAVE结构延伸到中足,然后到前掌
我尝试起跳了一下,慢慢理解日本用户的反馈了。他们说适合起跳的应该是这双。感觉力量从后掌过渡到前掌,然后被助推起跳。原来如此,后掌的WAVE结构好像有助于把力量传导到前掌。
个人来说,感觉重心有点高,特别是后掌。重心高的可能有点不太适合我个人地板流的打法。但给我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存在感很强)。时间关系,我先写一下另外一双。之后试试独立写一个Z6的详细分析。附上其他配色和低帮做个参考。
我是首次穿2.5E的。个人曾经在Asics专卖店测过,属于有点宽正常足弓,脚比较薄,非肥大宽脚类。体验上感觉Asics的2E和3E之间是最合适的,但Asics没有2.5E。
Momentum的外观和Z6比相对平庸,不算太帅,但特点也很明显。特别是后跟,很像罗斯2.5/3/4的脚踝保护。但细看又不一样。
是一个双重,或应该说双层厚实填充的脚踝保护。内层低一些在骨头之下,外层刚好过了脚跟突出的骨头,很特别。
以下我总结一些体验上感受到的特点:
- 虽然没有Z6轻,但也是很轻,好像是365g
- 后跟填充很柔软很厚实,非常舒服的紧致后跟包裹(真的很舒服)。感觉港宝比Z6稍软一点
- 整体比Z6宽一些,但脚趾向前收拢得更早,有点比较尖的感觉。适合宽但前掌收拢的脚型。上层的鞋面比Z6高一些,应该适合脚前掌比较厚的
- 鞋面柔软度更高,网面透气性更佳,但Z6的贴合度好像更好
- 中底和Z6很不一样。首先整体缓震性似乎更强。如果说Z6是带一些刚性缓震的话,这双Momentum就是偏向柔软的缓震。这双里面也有WAVE结构缓震,但不是外露是内嵌的,被缓震泡棉包裹着,只能从鞋底看到。前掌不是内嵌板块似的Plate,而是缓震胶(具体什么材料我还没有查到)。吸震能力和材料式的回弹挺能感受到的,和Z6硬朗的恢复反弹不一样
- 个人感觉,整个底盘做的比Z6宽大,稳定性更好,防侧翻更强,但整体刚性比Z6弱一点
试着跳了几回,慢慢理解到日本用户所说的,适合落地。真的和Z6相比,起跳助推感相对比较弱,但落地缓震感(吸震感)很强,稳定性更佳,非常舒服。后跟软弹感也很高。看来Mizuno也是和Asics一样,对运动的针对性设计非常突出。附上一些不同的配色和低帮版作参考。
时间关系,我要去给家人做饭了。这次开箱就当作上篇吧。我之后在下篇里尝试比较分析他们在篮球运动上的适合度。不过初步体验,估计篮球能行,可能挺香。有时间和机会的话,再作独立的详细评测。
对了,Mizuno的鞋垫有点特色,除了一般的足弓处,中部偏向前掌位置有隆起,跳跃时能感受到缓冲性。鞋垫不是Ortholite海绵类,是较为硬质类的,场地感比较强。
希望此篇能给大家一个更广的视野去看球鞋,不先以为主(这是篮球用的,这是排球用的等等),而是针对鞋子的特点和对应的运动方式。没有绝对好的鞋,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谢谢。
Ken
想当战狼的哈士奇
· 广东楼主这帖提醒我去年参加气排球比赛单位发的美津浓排球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