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普击败莱比锡的战术打法,是如何被德比对手所利用的?

avatar
关注

利物浦正在遭遇近5年来最困难的时期,面对伤病满员的这支百年豪门,克洛普也可以说是几乎倾尽了一切。在上周二的欧冠赛场上利物浦2-0,两球力克莱比锡红牛其实是让不少人大开眼界的;这支利物浦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在埃弗顿一役中,利物浦可以说是延续了这种高位逼抢打法,但是却被埃弗顿队抓住了把斌,正中对手下怀,2球输掉了比赛。

在这次的战术分析中,我们将研究利物浦的前场逼抢打法是如何实施的,以及这是克洛普的战术是如何帮助球队赢球的;接着我们会注重分析莱比锡和埃弗顿的防守打法和压迫方式,围绕他们的战术解析两场比赛中双方是如何制造机会的。


阵容:

莱比锡选择了3-1-4-2阵型先发,希望通过密集中场防守来限制利物浦残阵下,实力较强的中前场。坎普尔担任参与后场侧翼进攻的六号位球员;萨比策和阿马杜·海达拉担任球队的中场组织,莱比锡也没有常规首发前锋,而是选择了恩昆库和达尼·奥尔莫担任球队双前锋。

利物浦方面,前场三叉戟马内、菲尔米诺和萨拉赫担任球队的进攻线成员;随后是三名中场球员蒂亚戈、维尔纳杜姆和新星柯蒂斯·琼斯担任的中场组合,令人印象深刻。


【莱比锡的压迫打法和埃弗顿的异同】

莱比锡的战术目的可以很明显的在比赛中暴露出来,他们的逼迫打法在比赛中很有效。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他们中场的逼迫力度。前文强调,莱比锡红牛对利物浦采用了灵活性较强的3-1-4-2的阵型,目的是为了压迫利物浦较弱的后场组合。

莱比锡红牛的压迫力度主要来源于双前锋,原本作为中场球员的恩昆库和达尼·奥尔莫,通过个人的速度优势和身体力量对利物浦后场进行冲击,莱比锡其他的中场球员,则持续压迫利物浦中场。

这里(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三名莱比锡球员所组成的三角防守体系,在前场的每位利物浦球员几乎都被三名莱比锡球员所盯防;可以看到上图,莱比锡的中场球员压的很后几乎打开了中场,利物浦后卫随机压上,通过两个前锋压上逼抢,拦截球权;一旦利物浦球员丢球时,完全占据后半场和中场靠前区域的莱比锡球员就此可以发起攻势。

埃弗顿的战术打法则更特殊,我们可以分成上下半场来看;埃弗顿队在上半场的防守更加的密集,动作幅度较大的方式,来压制利物浦的进攻打法。

可以看出,埃弗顿在开场闪击进球后打法较为谨慎龟缩,不像莱比锡队那样丢球后就开始快速反抢,他们的球员的阵型排列的很整齐,保持着非常密集的6-3-1阵型,丢球后并没有很积极的上抢,而是通过重组阵型的方式,切断对手的传球路线,迫使对手拉边。

看上面的GIF动图,埃弗顿球员的后场压迫很积极,但是不盲目出脚,不给对手留下空档;同时不断变位切断对手的传球线路或封堵他们的射门角度,静等对手犯错,时夺回球权


莱比锡在紧迫状态下容易变得混乱,因为球员在需要经常需要快速有效的交换场上位置,可以看到场上球员站位被拉得很乱,容易空出位置给对手球员,弊端很大。我们可以看到下图这个例子,莱比锡在中场位置上出现了不小的组织和防守压力,减少了对中路空间的防守覆盖,这样在被迫拉边后的阿诺德就有了近距离出球的选择和机会。

可以看到,埃弗顿队吸取了莱比锡在场上面对利物浦时-进行高位逼抢的弊端和其他的防守战术优点。安切蒂诺希望通过防守反击,让球员坚守位置,在防守时尽可能的切断对手传球线路为第一目的,限制利物浦中前场球员发挥,保住现有的比分;帮助球队赢下了比赛。


【利物浦是如何制造威胁进攻机会的?埃弗顿又是如何化解的?】

先来看看莱比锡这边,可以看到利物浦的前场球员压迫的位置非常靠前、很深,几乎都直逼对手的禁区前沿,紧逼得对手的后卫只能通过大脚解围,而利物浦这边则对莱比锡较弱中场安插前卫球员,参与到解围球的争抢当中,抢回球权。

利物浦在前场的阵型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也是希望切断对手的传球空间为第一目的,希望将球逼入中路,利物浦在三名中场球员在对方解围后则将快速上抢,拿到球权,通过中路的直塞完成反击。

[图]利物浦前场的压迫力度、强度很高,几乎限制了所有后场和中场的传球线路


可以说,莱比锡球员的能力或者比赛状态是没有适应这样的逼抢力度的,经常会被打中路直塞、前场被断球,导致对手形成快速反击。

而对于埃弗顿一役而言,他们的防守打法就相对更加的谨慎,以中距离的低平球传球为主,利用边线球的优势和高空球优势来发动进攻;面对利物浦的上抢,埃弗顿球员一般会退而求其次,回传门将大脚开至前场缓解后场压力。

而利物浦面对外围的远射打法,只能通过内切寻找机会打门或者选择边路插上的阿诺德,传递皮球给到对手,完成射门。

下半场,我们可以看到利物浦改变了打法,利物浦希望尽可能的通过后场的倒脚找到处于边路的空档,例如萨拉赫等球员,带球突进后分边,转有边翼球员完成传中。

当然,克洛普也对球员内切后的如何处理球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射门次数,转而传球给边路插上的球员;而边路球员则更多的选择传中而不是让阿诺德在小角度上打门。下图我们可以看到马内接球后第一时间切上右路,为后方插上的阿诺德送出直塞,后者并没有选择直接射门而是传中;虽然我觉得这样的打法很浪费机会,因为埃弗顿相对于利物浦来说,空中优势和体格优势要更加明显,嗯,我想这样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球队上半场糟糕的射正数据(仅1脚射正)做出的无奈之举

可以看下面这个进攻实例,阿诺德发起后场长传企图找到萨拉赫,显然埃弗顿没有让他的计划得逞。在完成变阵后,埃弗顿对边线球员的盯防力度和人数都有很大的提升,不论是在前场还是后场;可以看到萨拉赫在接球跑动期间受到了来自两名埃弗顿球员的贴身盯防:

总结:

在我看来,这两场比赛是两场势均力敌的比赛,我到现在一直都还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一支球队"应该赢"另一支球队,因为三方都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利物浦,他们利用残阵打出来两场如此有观赏性的足球,值得我们所有人致敬。

总的来说,首先,我认为利物浦确实以微弱的优势赢下了欧冠赛场上2-0的胜利,但是莱比锡不能说没有机会进球,球员素质和能力的差异才是决定这场比赛的关键,当然还有更关键的是场上球员的心理素质。正如我在分析中所提到的,利物浦球员在两场比赛中都犯了不少错误:

利物浦对双方后场的紧逼处理做得很好,在保持控球,并控制比赛的节奏和场面上显得尤其突出。莱比锡同样对利物浦的防线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所以可以看到两位主教练都对球队的整体表现感到满意;面对德比对手埃弗顿,利物浦依然采用了相同的战术理念和打法,埃弗顿队通过密集的防守组合和相对保守的进攻方式赢下了对手,埃弗顿利用了利物浦的前场逼抢无法覆盖所有的传球选择,通过门将和中后场对前场间的低平球、高球的配合模切,转而给利物浦施加了更多的防守压力,使得利物浦在中路的推进进攻一直很难建立起来,最终等待对手犯错抓住机会反击得分。

我很期待看看两队在下一次比赛中的交手,相信纳格尔斯曼肯定会有所改变,给利物浦造成不小的冲击;而对于英超赛场来说,利物浦应该注重于像面对莱比锡一样的后场防守,充分利用好球队目前实力较强的中前场,终止连败。

点个关注呗!(^_−)−☆ @斯图亚特唐宁

发布于上海阅读 8613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军旗所向

德比对手的策略就是苟,然后等待利物浦年轻的中卫们犯错。 即使是现在利物浦的中卫线,安胖依然排出5后卫4中场1前锋,因为他怕4后卫封不住三叉戟,但很自信理查李森或者勒温可以摆平利物浦两个小中卫。

亮了(1)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