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小渊泽报濑:回忆是珍珠 友情是钻石
前言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又称小南极,在我心中一直是一部同类型中难以超越的作品。前几天刚刚六刷了此番,每刷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同时也会怅然若失。于是这次我为了平复自己的心情,也为了头顶的这个id,终于打算写一篇南极相关的杂谈。由于思绪比较发散,行文逻辑或许会有点乱,敬请谅解。标题借鉴了宝可梦DP的最终话,用在这里也很合适。另外本文并非作品简介,内含剧透,如果有没看过本作的朋友,强力推荐去看看这部豆瓣9.3、bgm8.2的高分佳作。
小渊泽报濑,她可能不是本作的主角,但却是绝对的中心人物,旅途与故事因她而启,又因她而永远不会结束。换言之,这部动画同时也是是一部报濑的成长史。从开头那个三句不离南极、一意孤行的“南极人”,到结尾笑着与大家告别、决心踏上新旅途的女孩,报濑在这13集的故事中经历了太多酸甜苦辣。本文将详细剖析她的心路历程,附带笔者本人结合自身经历对故事整体和剧中人物的一些感想。
执着与成熟
想要从头说起报濑的成长,让我们先回顾那个故事开始时的她。
若要用两个字形容报濑,“执着”一词再合适不过了。高中生去南极?这件事犹如天方夜谭,也怪不得所有抱着善意和恶意的人都反对她、奚落她、嘲笑她。然而报濑是认真的,哪怕与全世界为敌,她也把这份执着贯彻了始终。正是这份热忱感染了第一个入伙的小决:“我觉得被大家劝阻、瞧不起,却依然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你非常了不起!”
不过在过头的固执中,有时报濑会有些冒失。她自称对去南极做了很多调查。又说:“我是小渊泽贵子的女儿,一定没问题的”。可走投无路的她早就明白上船的几率极小,甚至想出了通过诱惑男队员而偷偷上船的歪道理。多次面对香苗、弓子两位母亲的前队友,心里没谱也选择尽力争取。听说民间科考队缺少再启动的资金,她便毅然开始打工攒钱,从没考虑过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通。我不知道在日本,一名高中生在课余时间兼职攒下100万有多困难,但只是这一线希望,也足够支撑她义无反顾地向前进。
幸好,努力终究是有回报的。科考队两次搭乘的观测船名为白濑号,刚好读作しらせ,与报濑的名字读音相同,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这艘船远渡重洋,一次又一次击碎冰层,冲向别人口中遥不可及的南极;船员和队员们在报濑母亲意外失踪后不得不面对层层质疑和压力,黯然归国,而三年后强烈的信念再次将他们带上了白濑号,因为不信邪的他们告诉自己:一定要去。同一个信念将报濑、船员们和白濑号本身合为一体,让他们携手为之付诸努力。所以报濑登上白濑号是必然的,一行人最终能披荆斩棘、到达南极,也是必然的。
此外,故事之初的报濑一直都隐约透露着一种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这一点是相对不容易观察到的。一路走来,她不仅在打工中见识到了人情世故,在被别人看衰时练就了强大的心理素质,更是在母亲早逝、没有朋友的生活中学会了独立。第一集中,报濑发现找不到自己的100万存款后,她是怎么做的?在洗手间单间发泄了两下,虽说噙着泪水,但不到一分钟就推门出来了。这是多么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调整能力啊!先不说丢钱的金额,这笔钱相当于她的“救命钱”,如果换做普通人,应该会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吧。对于报濑,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她向着目标努力,救命钱丢了,消沉一会,再挣不就完了?再看看报濑在拉小决入伙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以前也有人说过(帮助我去南极),但他们马上却又逃避了。我觉得这很正常,大家都是高中生,还要上学还有朋友。”唯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才能心平气和地将这种事实陈述出来。
亲情与传承
本作集中展现的是四个少女的故事,更是几乎把“友情”和“青春”直接贴在了每一张海报和印象图上,是的我们很容易忽略母亲小渊泽贵子和队长藤堂吟(以下简称贵子和队长)对报濑深远的影响。在第十一集中有一个细节,天才麻将少女报濑在展示了惊人的麻将天赋后,众人抱怨道:“不可能赢的,对手竟然是吟和贵子的女儿”。报濑是贵子和队长的女儿,而且还是公认的?仔细回看,报濑确实是由二人配合抚养长大的,她身上也多多少少有她们的影子。
报濑的母亲贵子是一位怎样的人?那一天,还是高中生的贵子和队长躺在草坪上(后来报濑也许把这里当做了秘密基地,也在这里拉了小决入伙),突然开口:我想去南极,因为我喜欢在没有人踩过的雪地上留下足迹。出于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贵子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前往南极的事业。虽然笔墨不多,但能看出贵子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一个高中生打盹时的白日梦,促成了日本第一支民间南极科考队的成立,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南极热”的飓风,将一船人带去了南极。她对南极的向往从未熄灭,也正是这样如火的热情感染她身边每一个人,义无反顾地为理想奋斗。她虽然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却传承了下来。三年前的队员们依旧憋着一股劲想要证明自己,硬是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重新回到了那片土地,同时也是为了圆贵子的梦——小渊泽天文台。当然,与贵子的死心眼和执着最如出一辙的,一定是她的女儿。因为报濑是贵子的女儿,所以她一定能登上南极,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没有错的。在启航仪式的那一晚,当话筒被递到一看镜头就紧张得六神无主的报濑手上时她笨拙地试图说些什么,结果她一句“妈妈告诉我南极是个宝箱,我想用自己的手打开它,各位,我们一起向南极出发吧!”全场掌声雷动。倘若贵子能在女儿的发言中看到自己的风采,她肯定露出招牌的笑容,替女儿感到无比骄傲吧。
队长曾说,自己喜欢像云一样的人:“云可真厉害,明明抓不到,但抬个头就能看到”,恐怕说的就是贵子。二人是同学是朋友,可贵子总是敢想敢做,作为先锋冲在众人的前面,明明近在咫尺却触碰不到,贵子被风雪掩埋的那一刻,队长也许依旧是这种感觉。对队长来说,她一定憧憬着这样的贵子吧。
然而报濑和队长的关系并不算好,也都不善言辞,导致两人之间的心结一直没有解开。第一次提到队长,报濑说:我只知道最后那个人回来了,妈妈却没有;队长在第九集叹息道:那孩子可能还没有原谅我吧。报濑对队长抱有的情感是五味杂陈的,明知道母亲的死并不是队长的指挥失误,心里又总是不自觉地将其归咎于她。
那么为什么在“亲情”一栏中提到队长?贵子曾特意想方设法,多次让童年报濑与队长独处,这对不擅长应付小孩的队长来说着实是一场灾难。贵子笑着解释道:因为那孩子需要你的灵魂啊!第一次看到这我以为只是一句玩笑话,后来才看出了端倪。虽然贵子一直冲在前面,但担当队长一职的却是跟在后面的吟。贵子能说会道,自信且富有活力,想必容易想一出是一出,难免会碰壁。而队长就是她最坚强的后盾,虽不善交际,但更善于统筹协调,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带领团队前进,表面也许没那么风光,但是大家都知道是她在默默地为众人奉献。两个密友性格互补,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凡是缺少一人,第一次的南极之旅就不可能成功,也叫人很难不联想到马克思与恩格斯。
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就明白了:报濑与队长的性格太相似了。这一切都被贵子看在眼里,她对南极的一腔热血总是让女儿费解,但队长却总是能向女儿传递些什么。贵子明白,自己虽然是报濑的母亲,也能说会道,但也许不是最适合女儿的教育者,与女儿有着契合的灵魂之人是她身旁的伙伴,所以她才故意走开、让她们二人独处。
队长一开始显然没有领会贵子这么做的原因,但她的表现没有让密友失望。通过跳绳一事,队长把民间科考队前往南极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众人百折不挠的精神传递给了报濑。一席话后,贵子回家看到了女儿不在惧怕被跳绳绊倒,不由得会心一笑。
前面也提到了,贵子虽然更加执着,但这份执着却很难让女儿理解,然而队长却一点即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队长就是报濑的第二个家长。妈妈重在号召力和带头冲锋的实践精神,不擅长教育孩子,而队长虽然不善言辞但更为成熟稳重,踏踏实实地做事,和报濑更相像。二人都有着永不服输的斗志,只不过贵子更为外显,队长更为内敛,对于同样不外向的报濑,后者也许是更好的教育者和传承者。抵达南极后,几乎每次报濑在众人面前有了出色的表现,都会紧跟着一个队长微笑的镜头,说明制作组也认为队长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报濑的家长了。可以说没有队长,我们就看不到这个为了南极不顾一切的报濑了。
在此次南极之旅上,在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依旧能在报濑身上看到母亲和队长的影子。同时,虽然我们不了解队长是何时意识到贵子的意图的,但可以肯定地说,队长与报濑间的心结还未解开,对报濑的教育也远没有结束,这些会在后文再次提到。
友情与青春
这趟南极之旅不仅只属于报濑,也属于其他三位少女。三人都是因为她才踏上了旅途,也反过来对报濑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四个人的故事,源于夕阳下报濑对小决的这次发问:“那么我们一起去吧?”故事前后对仗,这片草坪也是当年贵子和吟梦开始的地方。后来报濑也承认,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朋友,打工攒钱的日子都是一个人走过来的。她有着无比明确的目标,再苦再累也经受得住,可即便如此,一名16岁的高中生太需要朋友了。没有朋友来互相支持彼此、消化负面情绪,报濑的生活可以算得上举步维艰,所以即便她愿意独来独往,内心深处也还是在渴求友情,所以她向小决伸出了手。
之后四人成团,但报濑并没有真正地打开心扉融入集体;相反,在日向夸夸其谈的时候她强调这次旅行都要听她的,面对手上有船票的结月(一开始)出于私心想尽办法拉她入伙,在培训的那一晚的帐篷中不愿过多向其他三人说起过去。而真正改变她的是小决在朝阳下的这一句话:
“我们一定要去!”
“嗯”
从此,名为“我想去南极”的理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名为“我们一定要去南极”信念。小渊泽报濑不再孤身一人,因为她的梦想已经成为四个人的决心。随后就有了第六集的名场面:日向的护照丢失,报濑毅然用她的100万“救命钱”换取了改签机票,甚至还是在不确定改签后能不能及时上传的情况下。如果这时问她:你还想去南极吗?她一定会说:想,但必须是我们四个一起去!短短几周,那个眼里只有南极的孤高少女就已经不见了。我想,这就是友情的力量吧。
而到了南极,进一步改变的报濑开始在不经意间以自己的方式帮助每一位伙伴。第十集,不知朋友为何物的结月开出了“朋友誓约书”,报濑将其一把夺过:这种东西没有意义,我以前都是一个人,所以我明白的。“朋友”是极难下定义的,不过时年16岁的报濑这样说道:“朋友与父母子女夫妻都不一样,是种模糊的关系。就算哪一天分开了,也没有人需要负责。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但也正因这样才自由,朋友才能走到一起吧。”
朋友既不是一个成就,也没有任何门槛,并不是某一天双方坐在谈判桌上郑重宣布“我们是朋友了”,友情才得以存在。不是只有管鲍之交才叫朋友,能一笑而过、平淡如水的友情才是更常见的。我的重点是想说,不要忘了上面那段话是个16岁的高中生说出来的。朋友是模糊的是自由的,我们每人心中都有这种感觉,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像她一样清楚地表述出来呢?(换做我,可能只能想出“朋友就是能和你一起哈皮的人”这样的说法。)这里再次侧面印证了报濑的成熟,她明白她们四个人就是因为“自由”才走到一起的。不过想想这也许是她先前目送过数个“朋友”从身边离开才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是会感到一丝心痛。
接下来就是第十一集中报濑的高光时刻了。日向在见到曾经背刺她的老同学后状态就不对劲了,报濑捕捉到了这一点,并时刻关心着好友。在后来的约谈时,报濑是这么说的:“我想了很久,如果我跟日向有同样的遭遇会怎么想,遭遇了这么过分的事,但某天有若无其事地联络自己,为她们所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而道歉,我可能保持评价,不可能笑得出来。”的确,她就是一个这样有点小心眼的人,但也为我们观众说出了心声,毕竟正是这帮人害的日向不愿上高中,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感而不外露。四人的关系之中,报濑和日向是最铁的,我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二人在新加坡培养了感情,而是缘自她们的第一次见面,当被问道为什么想去南极,日向说:想让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的厉害。翻译一下,就是想告诉背刺她的同学:咋嘛咪咯。这也就是为什么报濑面对日向时,容易产生共情。
然而报濑并不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也许如果那几个人不再出现,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第二天,她们却又来了,日向无奈地问“要原谅她们吗?原谅了可能会感觉好些,不过想到原谅她们后她们松了口气的样子就一肚子火。”最终激怒报濑的是日向的最后一句自嘲:“我肚量可真小啊”。明明是对方的错,凭什么日向要难过?她当时明明已经受过一次罪了,避开高中就是以防同样的事情再出现,这些人凭什么再回来让她难过?报濑一定是这样想的吧,忍无可忍的她冲上前去,做出了我认为本作中她最精彩的一次发言:
“不好意思,你们能别缠着三宅日向了吗?都是因为你们,日向才退学,饱受艰辛。你们可能觉得她恨你们,可能觉得她每天回想起田径队而掉眼泪,但是…(小决助攻:但是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日向和我们过的每一天都开心充实。)日向已经积极地迈出了脚步,和我们一同迈开了脚步。我跟日向不一样,个性很差,就直说了,你们就怀着这份不安的心情活下去吧,你们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痛苦,那就背负着过错活下去!这就是伤人的代价,这就是伤害我朋友的代价!事到如今还想求个心安?别开玩笑了!”
这段话很燃,没有一点毛病,也将本作的剧情推向最高峰。我认为在本文这段话的道理并非重点,其中体现出报濑的成长则是重中之重。我们都知道报濑是个怕生、不善言辞的人,可在这段演讲中甚至找不到一个多余的字,情绪调动得恰到好处:多次使用“你们”、“我们”,最后“这就是伤害我朋友的代价”,一手引起对立划清了敌我界限,强调了我们才是日向真正的朋友,谁让她难过我们就跟谁没完。
毫不怯场,为朋友愤愤不平、挺身而出,直接用热烈的情感压倒对方,这脾气仿佛是自己的母亲贵子附体;表情严肃,头脑冷静,思维缜密,一席话如水银泻地般一气呵成,这是队长的行事方式。踏上南极后,她好似进入了主场,以飞快的速度改变自己。她从母亲和队长身上学到了太多,但她既不是贵子,也不是队长。她是小渊泽报濑,二人的传承者。我们看到了她前期笨拙地摸索,也看到了她成功地以自己的方式在引领这个团队,将四个伙伴前所未有地紧密凝聚在一起。她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相信过程。
这一段发言还有一点触动到了我。报濑和日向一样,一个人孤独了太久,习惯了不露声色和隐藏自我。然而这一天,她为了朋友将情感宣泄了个痛快。她小心眼吗?确实有点,她也坦白自己性格糟糕。但在青春年华的这个时期,我们不就是应该敢爱敢恨吗?友情、青春、旅行,这一集完美展示了作品的内核,想必也有不少观众备受感动吧。
迷茫与顿悟
如果说母亲和队长对报濑的影响和教育是她力量的源泉,那么四个少女的团队是她收获友情和施展技能的平台。然而,自己心态上的迷惘却只能靠自己去改变了,这是她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本文分析的核心。这一小节将会有很多我自己的想法和评价,也许与大家的不太一样,仅供参考。
我们先从十二集的这个片段出发。在被问道是否要跟随内陆旅行队去母亲失事的地方时,报濑出人意料地退却了:
“我没有消沉和烦恼,只是觉得普通,有点普通过头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来到了南极会大哭一场:‘这就是妈妈看过的景色啊’,‘妈妈是感动于这片景色,觉得这里很美,所以她才想来一趟的啊’,我幻想着自己会这样感叹。但实际上完全不是如此。甚至觉得一切都跟照片上的一样。
我都知道的,自己是为了什么来到这里。但是到那里后就是尽头了,一切就结束了。如果到了那里,一切都依然没有变化,我肯定…一辈子都是现在的心情吧。”
第一感觉,像不像刚高考完时的心情?在奋斗了一年乃至三年乃至整个中学时代后,一切都结束了,旅途好像走到了终点,暂时没出分也无事可做,心里便会空落落的?
实则不然。此时报濑最大的烦恼是,她甚至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要来南极,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初心一定是正确的吗?自己所做出的所有努力有没有意义?要是最后发现答案都是否定的,我该怎么办?而我相信每位全力以赴后走出高考考场的学生,在分数公布出分晓前,只会感慨自己的付出,或是后悔自己怎么当初没再努力一点,而最不会想到的,就是“我干嘛要好好学习一年”、“高考考好了进个好学校有啥用”。报濑千辛万苦来到南极,以及学生千辛万苦走出高考考场,某种程度上都会让人感觉到“来到了尽头”,然而她的迷茫是更透彻的,甚至是否认自己的,也否认了一直以来供她前行的动力。
我们不妨回头到开头看看,她认为自己为什么要去南极?第一集中她是这样回答的:“我上国中的时候,妈妈在南极失踪,最终没找到人,也没留下什么遗物,所以我想去找到她。”第二集中,她向科考队的大人们说到:“我无论如何都要去,因为妈妈在等我。”没错,大多数人印象里也都是如此:报濑为了见识这片让母亲如此着迷以至于最后献身的地方,也为了再次看看母亲留下的遗物或痕迹,以给自己一个交代,才决定去南极。
但这真是她的首要动力吗?此处我想老生再谈一下,以防大家进入一个误区。报濑不是什么英雄,她只是一个心智还未成熟的普通16岁高中生;认定一个近乎不可能的目标,抛弃一切情感,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时刻驱动自己向这个目标进发,基本上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报濑的的确确比同龄人更早熟,经历的也更多,但明显与圣人二字不太搭边。她是一位很真实的少女,有她的小脾气,也从未置身于爱恨情仇之外。
那么问题自然就来了:那到底什么是支撑报濑前进的第一动力?再回看一下第一集中她另外两句话,答案已经浮出水面。
“我要去,绝对要去,要狠狠打脸那些看衰我的人”
“他们想说就让他们说去吧,想一想能让他们刮目相看,我就很兴奋,这样不是更好吗”
说得难听一点,报濑早就和自己杠上了。自从有了去南极的想法,所有人都觉得她是个怪人,嘲笑她看衰她,躲得离她远远的。要知道,永不服输的DNA是刻在报濑基因里的,她不可能受得了这样的气,而她又不愿意和人沟通(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说服他人),最后千言万语在她的脑海汇成一句话:我是特殊的,我是有使命的,就算没人相信我也要去,而且我一定要打脸他们。小决和日向都觉得生活太乏味,总想做点什么,所以来到了南极;结月想体验真正的友情,所以来到了南极;而报濑的初衷,也许确实与众不同、高高在上。所以她可能没发现她早就钻进牛角尖里了,正是憋着一股狠劲,她才有了无限的动力去打工,去屏蔽外界的质疑,去紧锣密鼓地执行她的计划。至于“妈妈在等我”,虽说是她最纯粹的初心,可后来也许仅仅是她说服自己的理由,后劲不足。我们都经历过那个年纪,那时在一件事上别人越说风凉话,自己干得就越起劲,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报濑在踏上南极时第一句话就是“咋嘛咪咯”了。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抵达南极后报濑会怀疑人生了。喊完“咋嘛咪咯”后,钻牛角尖的buff就消失了,绷着的弦断了,她虽然明白自己还需要继续前进,却失去了前进的最大动力,迷茫与空虚随后也像潮水般涌来。“妈妈在等我”这一初心并没有变,只不过她已经在一座独木桥上走了太远,再回头看起点时,一股陌生感油然而生:我真的还要走这条路吗?前方就是终点了,我还有必要去吗?如果终点空无一物,我岂不是要后悔死?我们一直以为报濑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孩,没有困难能挡得住她。到最后,她也是一个普通人,陷入了普通的烦恼,正如小决在第一集开头所提到的“一旦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总会想不顺利的话该怎么办,不想失败,不想后悔”。
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心态上出现了问题,谁一般会向她伸出援手?没错,最后把她从泥潭里拉出的,依然是亲情和友情的力量。队长告诉她:“说到底,人只会因为自己的信念而行动,但只有信念,才能让人在现实中披荆斩棘,化不可能为可能,推动自己前进,你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吗?”报濑会回想起那个队长教她跳绳的夏日,想起母亲信念可以让她不把危险放在眼里,想起是信念让队长带领船队重新回到了南极,想起“信念”一词是队长和母亲传承给自己的,想起所谓的钻牛角尖也是信念的一部分,想起正是出于无比纯粹的初心,才让她拥有了披荆斩棘、一路走到今天的力量。
是“想要找到妈妈”的初心让她怀揣信念来到了这里,让她经历了这一切。回到房间,她打工攒下的一百万一张一张地放在地上。搬家工、收银员、清洁工、送报纸……碰到每一张纸币,往事的心酸就会喷涌而出,也许是搬家的时候收到了前辈的责骂。也许是送报迟到了被公司辞退,也许是做清洁工被同学所嘲笑。然而这些荆棘,她全都走过来了,无论当时是怎么想的,她都一个人带着信念走过来了。如今终点就在前方,还有什么理由胆怯呢?就这样,报濑乘上了最后的雪地车。
一路来到贵子失踪的地方,车外又是风雪交加,报濑辗转反侧,妈妈的身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是小决在这时候告诉了她:“呐,报濑,谢谢你带我来这里,是你帮我找到了自己的青春”。她笑了,哦,原来我不再是孤单一人了,我和朋友一起来到了这里,我的执着不仅圆满了我的信念,也造福了她们,那么无论这份执念与这趟旅途,一定是有意义的吧。这一定是报濑当时的想法,因为她就是这样告诉母亲的。
贵子会怨恨没能救到她的队长吗?并不会。如果有机会,她也会亲口告诉伙伴:谢谢你带我来这里。队长也是必然想说这句话的,却没在贵子生前说出口,只能望着和贵子一起看过的风景,第一次在剧中,当着贵子女儿的面,留下了眼泪。自此,报濑与队长的心结彻底打开了,而做到这件事的正是小决,是小决让报濑懂得了,当同行的朋友一起来到这片比宇宙更远的地方时,彼此之间唯有喜爱和感激。
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报濑与朋友们携手奔向终点了。
暂停与重启
“妈妈没有回来,而我每天的生活都并没有变化,和等她回来的每一天完全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我日日夜夜都在想,仿佛我还在等妈妈回来一样。想要改变这种状态,我就必须出发,去到那个妈妈口中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前面我提到过,报濑来南极一方面是因为“妈妈在等我”,另一方面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她明白自从母亲去世时起,她就一直停滞不前。的确,在母亲噩耗传来的那一刻,她的时间就按下了暂停键。从此她的生活就受到了执念的支配,她在挣钱,也升了学,在去往南极的独木桥上,她的身体一直在前进,可灵魂一直停在原地。她接受不了母亲突然的去世,更接受不了母亲没给自己留下任何消息,也无法忍耐去现场调查真相的欲望。她有太多话想和母亲说了,无论是打工的辛苦、在学校受的欺负,还有对母亲的思念,这些在邮件里说远远不够,必须要亲口对母亲说。唯有启程,才有机会改变着一切。
这一路上她经历了太多,也成长了太多。友情带给了她许多温暖,封印的灵魂也慢慢解冻,但她还未抵达终点,还差临门一脚。终于,她来到了母亲的面前,手握着母亲使用过的电脑。
开机,密码错误。她一愣,转眼看到了电脑上母亲和自己的合照。输入自己的生日,密码正确。她没想到,那个“南极狂”妈妈居然会把自己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
[正在接收邮件]。随即,三年前起每一天寄来的新邮件不断弹出,从一条到十条,再到一千零九十六条。
时间流动起来了。
每一条邮件仿佛记录的都是昨天的事情,是一个孩子在辛苦一天、放学打工回家,迫不及待想告诉妈妈的事情,是那种妈妈听完,会笑着摸摸孩子的脑袋,并表扬她的事情。
这一瞬间,在妈妈面前,报濑摘下了所有包袱,卸下了成熟与坚强的外壳,像孩子一样呼喊着妈妈的名字,只因为她就是妈妈的孩子。
基地外,太阳落下,星河流转,天空中闪烁起妈妈最喜欢的极光,仿佛也在展示重新启动的时间。BGM《またね》诉说了报濑此刻的心情,和妈妈、和伙伴们共度的时光,她永远不会忘怀。
尾声
几个月过去,到了要返程的日子。此时的报濑已然更加老练,平静地做出了返程演讲。虽然这次与启程演讲长度完全不一样,但同样是台下掌声雷动,也算是善始善终吧。
“于是我才明白,妈妈爱着这里,不仅是因为景色、天空,和习习凉风,她同样爱着和伙伴一同跨越困境的时光,她爱的是这片不受外界影响,任何困难都只能和同伴一同跨越的空间。我也爱上了这里,(请努力过冬,)我一定会回到这里的!”
无需多加分析,用一句话来概括,回忆是珍珠,友谊是钻石,在此次旅行中,没有什么比这两样更宝贵了,这也是本作最想传达给我们的事物。
在这片比宇宙更远的地方,报濑抵达了终点,与母亲正式地作了道别。她把妈妈的电脑留给了队长,并告诉她“就算没有这个,我也不要紧了”,又把一百万留在了那里,昭示着与过去的彻底诀别,横跨三年之久的执念落幕了。但到达终点,同时也是到达了下一个起点,她深知这一点,剪短头发也是标致新的开始。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所讲,少女们的故事不会落幕,新的旅途即将开启,正如将来总有一天,她们会重新回到南极。
在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四位少女踏上这片雪白无暇的土地,用青春的酸甜苦辣谱写了绚烂的画卷。而在我看来,小渊泽报濑一定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一趟旅途中,她解开了心结,收获了回忆,结识了好友,取得了成长与进步,也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虽然我总是说报濑是个普通人,但她同时也是我的英雄和榜样。认定目标后坚持不懈、眼前无望也奋力争取、特立独行又做好自己、朋友有难即两肋插刀……
最后,看完她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心有悸动吧,与其困于日常,不如打破枷锁,趁着青春的尾巴,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属于你们自己的“南极”旅行吧!
小笠原晴香基地
· 黑龙江容我引用小南极的名言,“能回头说明旅途还没开始,当你无法回头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旅途”报濑的成长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这点濑宝在文中已经详细讲解,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报濑打开电脑,寄给妈妈的邮件一封一封蹦出来的时候我相信没有观众能控制住夺眶而出的眼泪,是青春,是亲情,是友情,是山花烂漫的笑靥与不可遏制的情绪波动,是穿越时空的那份守望,坚持,决心与成长,解开心结的报濑和小南极的所有人,都会有更精彩的人生与旅途,我希望各位看过小南极的朋友,同样如此最后,濑宝的那句“相信过程”还是让我出戏🐶
战斗少女野野子
· 浙江厨力爆发,分析得真好!祝愿报濑以及区里的其他朋友们也能在人生旅途里像剧里的报濑一样收获最美的情感和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