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水浒传配乐是老版四大里最被低估的,顺便聊一下其他几部的配乐

avatar
关注

在网上看了些网友讨论老四大的音乐,可以说几乎绝大多数人(98%以上)都低估了水浒传的配乐,感觉挺遗憾的。

其实这四部电视剧的音乐如果不按“经典度”(或者“传唱度”)而按“作曲水平”论,第一名应该是赵季平的水浒配乐。他的不少影视配乐我每次听都觉得叹为观止,我也向来毫不掩饰对水浒配乐的偏爱。他那套配乐(指的是除片头片尾的纯音乐)有些思路太超前,许镜清先生的也是(他是在加入电声技术这一方面的超前和大胆),但赵季平是作曲技术(相对来说)更为西化的同时也很好地平衡了中西音乐元素,总的来说就是如果分析技术的话,赵季平的是最值得分析的。不过这种优势也同时成了劣势,正是因为它的技术性相对过强显得曲高和寡不接地气了些,其实这和大多数国人不太喜欢(或者不太会)欣赏纯音乐而更喜欢有唱词的作品也有关系,毕竟纯音乐更不容易“听懂”。

一直觉得老四大的配乐没办法排名,整体看,论思想境界、论作曲技术、论与原著意境契合度、论传唱度之广、论对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平衡、论雅俗共赏,都已经是当年能够达到的最符合各自电视剧需要的最佳水准了,不过单论某一项,比如作曲技术或单论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元素的吸收化用程度还是有高低的。作曲风格难在中西元素的融合统一,单独创作中国风的不难,单独创作西式风格的也不难。并且,水浒的那套配乐才是真正的“配乐”而非“插曲”(比如老三国和老红楼),也不是老西游的“卡拉ok”(指的是非片头片尾曲的纯音乐部分,现在再去听真觉得欠),整体逻辑貌似更近似于西方音乐的“组曲”概念,也是一套真正的“影视配乐”。

红楼梦的歌曲确实经典,不过王酩的89版电影版红楼梦配乐足以并驾齐驱毫不显弱,王酩给85版《诸葛亮》配乐的片头片尾曲《待时歌》也完全能够匹敌谷建芬的三国插曲(并且谷先生的作品都是李一丁配器的,这在谈论作曲技术水平方面的时候就已经弱了一头了),我倒是很喜欢三国的那些纯音乐配乐,李一丁和王宪两位作曲家值得被更多人熟知,他们的顶梁贡献不应被埋没。西游记的云宫迅音确实是鬼才级别的作品,但其他配乐比之就逊色了较多。

赵季平则是深谙西洋音乐作曲法和中国民族音乐特性,他的影视配乐作品从不是孤注一掷地偏向于炫耀某种技法,而是踏踏实实地挖掘民间小调、号子、山歌的精髓,西洋乐器、民族乐器都运用地恰到好处,毫不违和,亦俗亦雅,既有乡土气息又具艺术性,寥寥几笔就写出民族音乐之魂。

赵季平的这套配乐可以被当做一部组曲来看待,王进打高俅、武松杀嫂里都有那段经典的唢呐主题旋律,该主题不仅反复再现,且在其他配乐中有数次变奏成分,说明作曲家思路始终贯穿如一。

《好汉歌》一说是借鉴了河南民间小调《王大娘钉缸》(也有说是借用了陕西某曲牌,本是陕西曲子戏且这个曲牌“关中道情”也唱)。很多现当代作曲家在创作民族风味的作品时,下乡采风收集民间音乐素材化用进作品是常有的事情,这不能作为该作“不是原创”因而不是好作品的指责理由,况且《好汉歌》除了旋律和音型相似以外,配器是全新的,尤其是鬼才作曲家赵季平在高潮段落选择加入高亢的唢呐重叠主题,让这件带着粗粝土腥气质常人看来只适合红白喜事的乐器焕发了真正的光彩,其配器审美精彩至极,使得《好汉歌》既保留了《王大娘钉缸》原来的河南乡土地方气息,旋律朗朗上口,又充满了西方音乐平衡和谐的美感,结构工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再例如配乐《兄弟情谊》,听得人感慨万千,市井烟火,闹市街头,贩夫走卒,粗布短衣,犹如一幅北宋社会民俗画卷,前景是民族乐器筝坠胡笙笛,乐器间的渐进淡出极为高妙,而背景衬托则是西方管弦乐队中的弦乐队。另外从某几首作品里还可以听出点近似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味道,配器也略有现代音乐的风貌,例如《军威浩壮》,把钢琴当作打击乐演奏固定低音,今日听来依然在影视作品配乐中是非常鲜见且精彩的。

赵季平的配乐中还有各类民间地方音乐的旋法精髓,颇有门道。寥寥数音滋味却淋漓尽致,比如之前在听刘明源的《河南小曲》时发现其中一句尾音旋法,虽仅有数音却明显与《兄弟情谊》一句坠胡旋律具有一模一样的尾音形态,河南、山东的地方性民间音乐风味便靠这短短一个尾音的旋法效果体现。此外还有比如《天时地利人和》的旋法安排也明显参考了山东/河南方言的声调特点,如“旧日宫墙”、“一说再说”等等,更不用提《好汉歌》的大火。这些都足以证明赵季平不仅是一个民族音乐作曲家,他的作品中糅进了中西精华且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因此也难怪有人称他是中国的汉斯季默、中国的约翰威廉姆斯。

大致先写这些。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

老版《三国演义》配乐鉴赏:

https://bbs.hupu.com/41289043.html

阅读 10951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THE帝龙

· 广西

没被低估呀,处刑曲流传甚广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梅花枝_Edvard楼主

THE帝龙没被低估呀,处刑曲流传甚广收起

流传广的也就《好汉歌》和《王进打高球》了吧,最多加个《天时地利人和》,其他配乐段落估计能被叫上名字的都不多(对,他们都是有各自的名字的)。而且很多平台上类似“比较四大名著配乐”这种话题,整体最被低估的永远是水浒的配乐。

亮了(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