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数学一140+经验分享
考研数学一141分经验分享
考研成绩出来了,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数学算是我付出最大、心血耗费最多的一门。今天给后来的考研人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复习经验。
一.时间安排
个人认为数学还是要早开始准备,尤其是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去年上半年因疫情在家,我是三月下旬才开始准备考研(22考研人一定要早点开始,最好现在就着手准备)。数学是四月份开始看网课,大体阶段如下
4~6月份 基础打牢
这期间在家复习,效率比较低,一天也就看个两三个小时网课(这段时间只学数学,英语光背单词)。我是看的汤家凤的高数基础网课,李永乐的线代基础网课,王式安的概率基础网课。习题集做的汤家凤的1800基础部分以及660题。
7~9月份 强化提升
七月份感觉在家效率太低了,和几个同学一块选了自习室,这才算是正式进入考研状态。九月份返校开始执行严格的考研作息。这期间刷完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课本以及网课,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以及网课,张宇的概率9讲以及网课。习题集是1800的强化部分,以及李林880题。
10月份~11月份中旬 强化收尾
这期间刷完了李林880题,张宇的闭关修炼。把高数十八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概率论九讲的重点题目又过了一遍。
11月中旬~考研 刷题
刷了近15年真题、张宇8+4、李林6+4。
二.老师以及题集选择
高数
我基础跟的汤家凤,当时刷完了他的基础班网课。但是个人感觉汤神讲的过于基础过于细,他的那本高数讲义质量也一般。强化阶段就直接上张宇高数十八讲了,张宇虽然可能讲课不如汤神仔细,但是他的一些题目和思路的确对于高数提升非常有帮助。多说一句,我在B站上看到了几个武忠祥的视频,感觉武老师既注重基础也兼顾提升,而且讲的也很细,非常值得跟全程,如果我一开始没有跟张宇,我一定选择武忠祥老师。
线代
无脑冲李永乐就行了,基础好坏都适合。同时推荐大家关注李老师的公众号,他会经常发一些激励大家的话,但是他的话语非常实在,的确能够给人很大力量。
概率论
我基础跟的王式安,但是王老师的确年纪大了,个人感觉他的课效果不太好。强化跟了张宇,但感觉张宇讲概率有点照本宣科了,个人也觉得不太行。网上好多人推荐方浩,我没听过,大家可以试一试。
习题集
我用了1800、660、880。1800基础题出得非常好,但是强化略显拉跨,我最后强化没做完。660全是选填,现在改了题型我觉得660应该是必做。强烈推荐李林的880,我个人感觉算是这三本里面质量最高的了。后期做模拟卷,我觉得如果你的目标在120+,张宇的12套必做,李林的6+4最好也做。
三、学习习惯
做题一定不要轻易就翻答案,先让自己难受一会儿,其实慢慢你就适应了。就怕是看了答案感觉自己会了,下次碰到还是不会。学数学一定要踏实,眼高手低不可取。有没有错题本其实无所谓,关键是你这次不会的题你下次碰到能会做,这才叫提升。学数学一定要长时间积累,我基本一天学习数学时间在3~4个小时(前期不学政治和专业课的时候时间还会更长),而且是连续的学,要让自己进入状态。后期做卷子一定要按照考试时间严格模拟,三个小时得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别给自己找借口。张宇8套卷当时网上一堆说自己均分130+的,可是最后又有多少考到这个分数的?你可以骗自己,但是分数无法骗你。
先写这些吧,数学真的是我付出最多的,最后的结果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希望22考研人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的高分奇迹!
附上考完研后自己给数学书的合影
喜欢打拳
· 北京老哥说的很好!我复习的比较晚,视频没怎么看,题也只做了1800,模拟卷比楼主多做了一些,当然分数最终比楼主也差一点。我在后面明显感觉自己有些点是薄弱的,完全靠做题发现问题再去补。但是显然这样不如楼主从开始就打牢基础效果好,只适合时间紧张的同学。关于模拟卷部分楼主说的比较简单,我想补充一下。我做过的里面我认为李林>李永乐=李正元>张宇>汤家凤。李林各方面我觉得做的都很好,李永乐和李正元可以作为补充练习,张宇很多出的太偏没有意义,汤家凤纯属糊弄事。真题楼主做了15年的,这个没的说都该做,但尤其要重视近5年的题。因为前面的题型你会渐渐发现不考了,尤其线代概率不会让你很容易看出来了。祝大家考研成功!
我是你的哥哥aaa楼主
· 山东660都是选择填空,现在改题型了,选填占的比重很大,我觉得660必做,即使难也要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