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61岁的沈祥福踢球的样子,你还觉得你上你也行么?

avatar
关注

这是体坛胖司机2021年发布的第34篇推文,微信搜索体坛胖司机,关注公众号,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沈祥福火了。

不知道是哪位仁兄,把沈指导2018年在中国元老赛上的一次盘带,给发到了网上。

这位当时已经61岁的老国脚,在赛场上再次展现了“金左脚”的风采。

无论是娴熟的脚下盘带还是飘逸风骚的身法运用,都绝对令人惊艳。

我们甚至都高呼Respect了。

这小技术,这身体平衡性,不知道自称曾被皇马看上、炮轰过沈祥福的高雷雷,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

不夸张地说,就冲这一系列盘带动作,年轻三十岁的话,沈导在中超球队混个主力轻轻松松。

沈祥福1957年生人,1977年开始就成为了中国国家队的常客,1985年“5·19”之后逐渐淡出国家队。1988年被足协推荐到日本,加盟富士通俱乐部,直到退役。

某种程度上,沈指导的执教生涯,是从日本开始的。

1991年,沈祥福决定退役,回国开始新生活。但富士通方面看中了他的执教潜质,决定聘请他为球队教练。

就这样,沈祥福在日本完成了球员到教练的角色转变,直到收到老东家北京队的召唤,才在东渡8年之后,回到了中国足坛。

大概是分别太久,很多人都不记得沈祥福曾经踢球时的样子了。

要知道,1980年的麒麟杯上,沈指导面对日本联赛冠军藤田工业时,可是曾经给上演过帽子戏法的。

那个时代的中国国脚,身体条件一般,但却都拥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并且具备非常鲜明的技术特点。

这也是之前中国足球的一大特点。

从新中国第一代国足开始,中国男足极少出现全能战士,但却常常出现一些鬼才、怪才。

只可惜,最近15年,这种具备鲜明特点的球员,在中国足坛越来越少见。

算算日子,中国足球成绩越来越差,似乎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鲜明特点,打磨基本功又做得不够努力细致,导致的最终结果,自然就是在球迷看来,球员一代不如一代了。

当然,虽说现在的球员缺少特点,基本功也不算扎实,甚至进取心也没有那么强,但人家毕竟还是靠着这双脚吃饭的。

咱评论可以,调侃也行,不过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民间高手就能踢赢职业球员,就多余了。

别说现役球员了,几十年的教练,您也一样够呛能踢得过。

讲个酒桌上听来的段子。

某媒体前辈曾参加过一场俱乐部组织的教练组成员和媒体记者之间的友谊赛。

作为媒体队边后卫的他,盯防当时的已经快六十岁的球队主教练。这位教练岁数大了,带球就是小碎步,也不算快,他也不好意思跟人家上身体,于是就一边跟着他的节奏退防,一边找机会断球。结果就这么跟了20分钟不到,这教练一会一个小变向,一会一个节奏变化,硬生生把他“祸害”到“岔气”。

您想想,老爷子身体素质都大不如前了,还能给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足球爱好者折磨成这样,他要是年轻个十几二十岁 ,那您还不得连球都碰不到啊……

您还真别不服,就今天这推文开篇,61岁的沈指导带球的这一连串技术动作,作为足球爱好者,大家都可以试试。

您也拍个视频,把这套动作都录下来,之后再看看您的动作完成度和流畅度,有没有沈指导这么高。

P.S.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司机班长删除。

发布于北京阅读 12175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胖司机楼主

· 北京
teddyree前段时间和前国奥和中超退役职业球员踢球,我俩年纪相仿,多次边路1对1,防还是能防住,就是确实很吃力。收起

那您这水平,也够踢挣钱的野球了。不然怕就说不出最后一句话了。以前吃职业的福利,跟退役球员踢过,我就每次都觉得,我能断下他的传球,但每次他传球就在我脚尖前一寸多刚好完美通过……从那之后再也不敢说自己会踢球了……

亮了(300)
查看回复(1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废土客长老

· 江苏

沈指导踢球水平这个大家都是服的,不服的是他的训练理念。

亮了(178)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