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食堂9】丛林之王——老虎(下)
老虎是强大的掠食者,能够猎杀与自身同等大小或更大的猎物,老虎的食谱极其丰富,除了健康的成年亚洲象外,一只健康的成年虎几乎可以猎杀它们能遇到的所有生物(纳加尔霍雷的老虎其食谱中的猎物甚至多达490种)。但它们最钟爱的猎物主要还是体重大多等于或小于自身的猎物(各种大中型鹿如水鹿、马鹿、白斑鹿、豚鹿、麂子和野猪)。它们能捕杀超过一吨的成年白肢野牛或亚洲水牛,但都属于次要猎物,通常只猎食其幼崽和亚成体。
老虎通常在夜晚和黄昏狩猎,它们会用典型的猫科姿势接近猎物,在猎物和自己的距离小于25米时发起突袭(10米以内的成功率最高,超过10米的突袭其成功率会大大降低)。老虎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耐力很差,所以很少追逐猎物(夏勒先生观测到的老虎速度为56km/h),它们通常只追击十几米,至多150-200米(在伦滕博尔,曾有只老虎追水鹿追了150米并成功将其捕获),如果超过这个距离还没有将猎物杀死,它们就会放弃这次狩猎。老虎通常将猎物锁喉或钳住口鼻使猎物窒息而死,后者通常用于猎杀大型猎物(如成年的白肢野牛),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多的猎物时,它们也会通过咬住猎物后颈,直接破坏脊神经索。老虎会沿着林间小道、伐木道、兽径和水道边移动边寻找猎物,如果栖息地的猎物较多,则每天能行走3-10公里,如果栖息地的猎物非常稀少,那它们每晚能行进20多公里,它们也会在猎物经常聚集的地方,比如水源、盐碱地或开阔地带边缘等待或休息。老虎也能爬树(记录中能爬上7.5米高的树),但受限于体重,一般无法在树上完成捕猎,仅在少数情况下会在较低的树枝上捕获猎物。关于老虎捕猎成功率的研究还不足够,通常认为老虎的捕猎成功率只有5-10%,不过这是从潜伏接近猎物开始算起的,如果将标准定为足够接近猎物时的突袭,从雪地追踪得到的有限案例,东北虎在冬季猎杀马鹿和野猪的成功率能分别达到38%和54%,只算最后一击的话老虎的捕猎成功率还是相当高的。通过观察被GPS项圈标记的老虎,可以了了解到它们平均6.5天捕猎一次,每天大概吃9kg的肉。一只大型猎物能让它们饱腹5-6天,老虎也会食腐,它们会很乐意占据其他食肉动物的战利品。
在印度和尼泊尔,老虎的主食为白斑鹿、水鹿和野猪,有时也会猎杀赤麂和豚鹿,猎物的平均体重为65千克左右。除此之外,泽鹿、四角羚、印度瞪羚、印度黑羚、蓝牛羚、斑羚和尼尔吉里塔尔羊也都在老虎的食谱中。在纳加尔霍雷国家公园和本迪布尔国家公园,老虎对白肢野牛和水鹿的捕食会更高些。在俄罗斯远东的老虎以马鹿和野猪为主食,猎物的平均体型能达到100kg,在有记录的522起猎杀中,两种动物占到了84%,如果算上家畜的话,在总计729起猎杀中占比64%。在一些地区,西伯利亚狍和梅花鹿也经常出现在当地老虎的食谱中,偶尔还会猎杀原麝、驼鹿和长尾斑羚。相较于印度次大陆和俄罗斯远东的老虎,生物学家对生活在东南亚老虎的食性了解很少,从仅有的少数记录来看,泰国和苏门答腊岛的老虎会以赤麂、野猪和水鹿为主要猎物。这里的老虎还经常捕食南方豚尾猴,考虑到所在栖息地的生产力,这里的老虎更偏向捕猎相对较小但更为多样化的猎物。在马来西亚和泰国,老虎偶尔会捕食爪哇野牛和马来貘。
通常被猎食较多的小型猎物包括灵长类(特别是灰叶猴,在孟加拉国横河猴也经常被捕食)、印度豪猪、野兔、小型食肉动物(黄喉貂、猪獾、狗獾、豺、赤狐、貉、灵猫和獴),以及鸟类(比如蓝孔雀)。老虎也吃两栖类、爬行类、鱼和螃蟹,但摄入量很少。有记录表明老虎可以杀死4米级的恒河鳄和毒蛇,在印度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曾发现一只死去的雄虎在生前吃掉了一条眼镜王蛇和一条印度眼镜蛇。老虎也会杀死其他猫科动物和大型食肉动物。在孙德尔本斯的老虎猎杀过渔猫和丛林猫,远东地区的东北虎也有猎杀欧亚猞猁的记录。此外,老虎也可以杀死豹、豺、狼、亚洲黑熊和懒熊,远东地区的老虎甚至能杀死棕熊,除了熊会被部分或全部食用外,其他食肉动物在被杀死后大多数都会被虎直接抛弃。同类相残在老虎种群中极少出现,其中多数是成年雄虎杀死幼虎,或在争夺领地时偶尔发生。
老虎对领域内的狼群处于完全的压制地位,记录中从未有老虎被狼群杀死(包括幼年虎),由于老虎栖息地中的狼相比北美的亲戚,群体规模不大(通常只是几只聚在一起,最大的狼群也不过7只),体型也更小(印度狼的体重更是只有18-25千克),和北美开阔地区的大狼群不同,生活在森林中的狼更愿意分头捕猎,近半数的狼是单独行动的,老虎很容易依靠体型碾压,甚至能将狼从一个地区完全排挤出去。老虎会将自己领地内的豹作为主要竞争者而驱赶或杀死(花豹有时也会杀死老虎的幼崽),而花豹对老虎也采取回避策略,通常会上树躲避或将猎物拖上树避免被敌人抢走。花豹很擅长爬树,能爬上树躲避相对笨重的老虎,通常情况下老虎在蹲守一阵后便会离去,除了个别异常分子,在萨里斯卡的一只雌虎对花豹有着强烈的敌意,有时会一整天蹲在树下,只是为了杀死被困在树上的花豹。
关于熊虎关系一直是网络争议的话题,但关于熊虎的研究在WCS阿穆尔工程中进行了大量科考研究,并没有太多争议,老虎和棕熊都有互相杀死对方的案例。成年雄虎会捕杀未成年棕熊和母棕熊,研究中未发现成年雌虎捕杀棕熊,1900年以来的文献中,雌虎捕杀棕熊也只有一例,成年公棕熊不在虎的捕食范围内。而老虎方面,只有大公熊有能力杀死老虎,虽有成年雄虎遇害,但可以确定都不是健康的壮年雄虎,之后可以拿出来细讲。而老虎对黑熊的捕杀一直都是存在的,虽然对老虎来说黑熊并不是主食,但在有蹄类变得稀少时,黑熊也作为老虎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根据捕猎数据的统计,黑熊出现的频率为5.2%。通常来说只有成年雄虎有能力经常猎杀黑熊,而记录中雌虎捕食黑熊的案例只有两个。在早期观点中认为老虎主要偷袭冬眠中的黑熊,但在阿穆尔虎工程的研究过程中未发现冬眠熊被袭击的案例,虎对黑熊的捕食反而多发生在秋季(虎会捕杀冬眠熊,但并没有像以前的研究者认为的那么频繁,熊冬眠期间被虎袭击的频率明显小于活动期间)。相比之下,有蹄类丰富的南亚各地,当地的老虎有足够多的猎物,因此并不会将懒熊作为猎物,在南亚统计的22份食性研究中的17份都没有发现老虎猎杀懒熊的情况,而其他地区的懒熊也极少被老虎捕杀(占比1%-2%),但在缺乏白斑鹿的南部保护区,懒熊在当地老虎食谱的占比则超过6%。
老虎猎物的平均体重不大,但它们有能力杀死远大于自己的巨型猎物,例如体重过吨的白肢野牛和亚洲水牛(虽然成年公牛在虎的食谱占比只有1%左右)。目前还未有老虎杀死成年亚洲象的科考记录,但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虎千爪杀象、双虎杀长牙象、杀20岁年轻雌象的逸闻,有很多学者觉得这些不过是民间故事,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可信并收录进自己的书中(到底信还是不信大家可以自行判断,都可以),但它们会猎杀亚洲象的幼崽是显而易见的,在纳加尔霍雷国家公园,老虎食谱中的1%是亚洲象的幼崽。在卡齐兰加、奇旺和贾达帕拉保护区生活着相当数量的印度犀,而印度犀的幼崽在老虎的食谱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刚出生的幼犀一般只有60kg,对于老虎来说是绝佳的攻击目标(母犀牛在夜晚独自吃草或被其他雄性纠缠时偶尔会让小犀牛独处),记录显示,第一年出生的小犀牛死亡率很高,老虎捕食是造成犀牛幼崽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卡齐兰加每年有近15头小犀牛被老虎猎杀。老虎有时也会攻击成年犀牛,记录中同样在卡齐兰加的一个老虎家族(一只成年雌虎和它的两只成年后代)成功的猎杀了一头成年犀牛,在其他记录也偶有成年犀牛被猎杀的案例,可见即便是成年犀牛也不是绝对安全。当然老虎也不总是在战斗中获胜,甚至在与巨人们战斗中失去生命。
老虎也会猎杀无人看管的家畜,特别是家畜散养,猎物数量较少的山地环境(比如不丹的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国家公园),野生水鹿和家养的牛、牦牛和马构成老虎食谱的93.3%,这里的虎不会猎杀家犬,但在东北的老虎却时常这么做,特别是狗跟着猎人进入森林或者撼动迫使东北虎进村寻找猎物时。和广泛流传的说法相反,东北虎并不喜欢寒冷的冬季(虽然它们并不怕冷),厚重的积雪会限制东北虎的行动,而踩在积雪上造成的响动还会惊扰猎物,使伏击变得困难,所以冬季一直是东北虎忍饥挨饿的季节,如果碰上严重的雪灾,作为东北虎主食的野猪大量死亡,东北虎的日子就更加难过,甚至有不少被饿死的案例(有只被饿死的成年雄虎体重仅仅70千克)。这也迫使东北虎进村寻找猎物,而相关记录显示,它们似乎对家犬情有独钟,1957-2002年在锡霍特阿林地区统计的数据,老虎杀死了104条狗,在所有被杀的家畜中占一半左右。
老虎是世界上杀人最多的野生动物(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亚洲人口密度特别高),虽然专门的食人虎十分罕见,但它吃人的数量还是远比其他大猫、熊和狼要多的多。在众多虎类学家合著《世界之虎》中统计来的数据显示,在最近的两百年内,老虎累计的杀人数量超过37万,在新加坡,那里的人们长期受到食人虎的侵害,直到老虎被彻底消灭,而在大部分老虎分部区域,食人虎是很少出现的。老虎通常只是将人杀死很少会吃掉,比如2012年在孙德尔本斯一只雌虎杀害了8个人,但都没有吃掉(在孙德尔本斯每年都有数十人命丧虎口)。通常情况下老虎对于未知的动物往往非常排斥,有学者认为食人虎的出现是受到环境压迫(生病或年老,无法靠自身完成捕猎),从而将目标瞄准了更易捕获的人类,比如著名的“查姆帕瓦特食人虎”,这只雌虎在印度和尼泊尔流窜作案,杀害了四百多人,在尸检报告中显示其右侧的上下犬齿皆有损坏,在面对平时食谱中的水鹿和野猪很难完成狩猎。除此之外,老虎种群内部的压力也会催生食人虎,比如在尼泊尔奇旺国家公园,经过常年的保护,这里的老虎种群数量一直在提升,甚至达到饱和状态,很多争夺领地失败的健康老虎被迫流浪到保护区边缘活动,靠捕猎家畜过活,由于过多的农田和村落将栖息地割裂成了孤岛,使它们无处可去,最终在与人类的频繁接触后将人类纳入自己的食谱。
溺死ing楼主
回帖数到不在乎~只不过看到一堆拿着各种百科公众号一本正经瞎说的人觉得泄气。。不过看到亮贴中那些认真反驳的人,感觉自己做的这些也不是没有效果~也挺欣慰的~
溺死ing楼主
毕竟是老虎的主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偶有同归于尽的案例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