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篮球与力量训练

avatar
关注

本文纲要:

一:早餐俱乐部 和 蒂姆 格洛弗

二:篮球是否应该训练力量?

三:何时可开始训练力量

四:力量训练的动作类型

五:现代篮球运动球员为何会更频繁出现肌腱韧带类伤病?

六:现在的球员是否更强?


一:早餐俱乐部 和 蒂姆 格洛弗

1990年迈克尔乔丹在铁血活塞队的围剿下败北,而后乔丹聘请一个当时在业界名不见经传的体能与力量训练师:蒂姆 格洛弗。

八九十年代的NBA球员中流行的文化并不同于现在的NBA,当时的NBA恶意犯规横行,黑肘抱摔比之如今如家常便饭。在这样一个球员场上约束性相对不强的年代从普遍性上来讲:当时的球员普遍不那么在意力量训练,或者说对待力量训练上的投入比之现在的球员来讲不高。

当时的NBA很多球员私生活混乱,抽大麻也很普遍。如果你看现在的NBA球员基本上各个都很在意赛前赛后的训练和恢复饮食等等;这些对身体机能的维护、加强保养锻炼的普遍性意识可以说就是来自于乔丹此后早餐俱乐部对联盟球员的影响。

蒂姆 格洛弗一米七几的身高身体素质并不出众,当时乔丹决定聘请试用蒂姆据说是因为蒂姆给了乔丹一大摞对他的身体数据分析以及解决提升方案。八九十年代,现代力量与体能训练刚刚起步;外界几乎所有人对力量与体能训练的了解还存在固有的呆板印象;乔丹放弃其他的老牌训练师转而选择试用初出茅庐的蒂姆,他和蒂姆的合作对NBA乃至世界篮球球员训练方式影响深远。

当时的篮球运动员普遍更认为过度的力量训练会影响篮球技巧的协调性,加之整体竞争环境的影响,内线球员拥有大吨位体重和强悍的力量,所以更愿意花时间去训练传统的力量;但球员整体相较现代球员花费在力量训练上的时间精力更少。

也许你会说那个年代也有很多肌肉棒子型球员,只是普遍上来说大多数球员不那么重视力量训练。现代训练的身体力量训练不仅仅包含提升身体维度的目的,静态的力量相对好提升,而是提升肌肉质量。

特别指出:我这里指的力量训练包含传统力量训练和身体移动能力和心肺等综合的身体素质训练。

乔丹在自己刻苦训练力量提升体重的同时并没有损失动作和移动的协调性,甚至在增加体重和肌肉量后爆发力、弹跳能力和篮球动作技巧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之后乔丹在公牛队建立了著名的:早餐俱乐部。把队友拉进来让大家一起变得更强。

活塞坏小子军团在1991赛季常规赛还在赛后嘲笑乔丹早上练力量晚上比赛就没劲了;但到了季后赛,乔丹不间断的力量训练帮助他突破了坏小子军团的围剿,并夺得总冠军。

乔丹和他的早餐俱乐部以及蒂姆 格洛弗把更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带入到了整个NBA最顶级篮球殿堂的视野,为之后球员的科学训练规划开创了先河。

二:篮球是否应该训练力量?

前面乔丹的故事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还不足以更深入的回答。

或许有资深球迷会告诉我们更多关于乔丹训练的故事,或者顺着网线还在争论着故事的细枝末节。我想说的是:是什么引发了这些变革?

是人的意识观念,现在的力量与体能训练发展程度和其理论及经验的累积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在这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球员很多从小就开始以更科学的方式培养训练。

当我们还在想我就是打篮球要不要练力量的时候,别人已经八岁开始接触举重动作了。(先不去论述八岁练习举重动作的好坏问题,先举例)

传统的看法是:篮球运动员不应该接触过多力量训练是因为担心力量训练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协调性,为何现在不应该这样认为?

1:大竞争环境下到了一定级别的比赛大家的运动能力和力量(综合身体素质)都很强,你不练力量很容易在更高级别的比赛里面被淘汰;现在的运动员综合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变得更强(从普遍性上讲)篮球场的空间更大和球员投射能力在年代上来讲都变得更强,这使得球员的移动距离移动能力和其他的身体素质都需要变得更好。

2:结合各种类型的专项爆发力和身体移动类训练不止单纯的训练身体的肌肉力量,那么身体的协调性就不会变得更差,很多我们身边或许存在的练了力量让投篮等技术动作变形的例子只是因为你花的时间不多,现在即便是美国NCAA的球员的训练频率都远高于普通人的想象,如果你只每周练习不到两三次篮球动作偶尔练几次力量就说会影响你的动作协调性,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3:身体的移动本质上来自于给地面施加的力,加强肌肉力量和锻炼神经反应是从根本上提升身体爆发力和移动性、以及高速率下动作协调性的根本。

三:何时可开始训练力量

在真正的体育强国里,七八岁开始接触力量类和各类爆发力移动跑跳动作训练的人数似乎已不在少数。每周四五次的力量房训练力量在打篮球的孩子中这早已是一种没有人质疑的事情,这是一种训练的意识观念。

美国基层的教练员太多了,这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还有全民对体育的热情,这样的大环境下,篮球运动球员的身体发展乃至其他体育项目球员的发展从青少年级别比赛的小球员开始:早期开始接触包含力量在内的身体素质规律化训练观念越发深入人心,最终成为体育社会普遍的意识共识。

或许有很多的最新科学研究支持七八岁开始接触身体训练,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七八岁开始的训练内容才是决定其是否合理的关键。只要避免一些禁忌,有些较为正常的动作指导,七八岁开始训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从小开始不仅可以接受系统的球类技术训练,也要训练力量和身体爆发力等。

四:力量训练的动作类型

1:传统力量训练

举铁和举重是提升人体肌肉力量和核心力量非常重要的方式,这些动作涉及在篮球等竞技类运动项目的球员中更多的偏自由类训练动作是主体。

常见的:蹲、推(上推、前推)、拉(硬拉、下拉)、核心的训练动作不管使用何种器材;这些动作都是提升身体整体力量的基础动作,也应该是必学的动作。

2:速度与敏捷性训练

传统的力量训练还需要与速度和敏捷性的训练相结合,才能更适应现代篮球的移动对抗模式。

或许有些人会更愿意称之为: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但不管你如何称呼这类训练,在不同的训练体系下或许叫法不同;但根本上来说方式是不尽相同的。

五:现代篮球运动球员为何会更频繁出现肌腱韧带类伤病?

前面的章节中我也讲过:现代篮球的球员整体移动距离和球场空间更大,规则的改变等使得球员需要的长距离移动同时还需具备快速的各种移动模式切换能力。

通常来说就是:如果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打球,大家都很习惯落阵地,同样的比赛出场时间里相较现代篮球大量的攻防转换你这边刚刚进一个球,还没等你庆祝动作做完,球场的那端已经开始下三线快攻了。谁等你?

规则的改变,原来的外线角色球员整体投射能力并没有现在强,空间缩小协防的距离就更短;而现在的比赛很常见的一幕是:经过看起来并不复杂的球传导篮球被传到底角的球员上即将快速出手完成三分出手,这个时候换位协防的球员急忙从几米开外飞扑出去还要避免落地时接触对手身体以防被吹三分犯规。

这样的吹罚规则导致球员的动作只能在全力高速飞扑出去后还得在自然落地时努力控制身体重心努力不碰到投篮的球员。这样的动作不仅仅是在比赛当中,更意味着这些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都会有更多的动作积累,不停的急停急起平衡控制身体对抗在高速率长距离攻防转换中完成身体控制,这需要肌腱处不断的持续高张力蓄力。而力量如果在某一个短瞬间放松或受体力问题影响,失去高张力肌腱力量保护的关节韧带和软骨组织会很容易产生杵伤(摩擦拉扯错位挤压),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导致韧带撕裂,大环境下球员的训练频率都很高,所以对肌腱的累积性疲劳就会更高,肌腱撕裂、炎症的风险也就大大提升。

原来的比赛空间更小,以NBA球员的体型脚步步幅加之外线整体的投射威胁在常规赛强度中,球员可能更多的会选择两个跨步的移动就可以相对快速的到达进攻球员面前;而现在如果球员与需要协防的进攻球员距离比之前远了一两米加之现在外线球员的整体投射能力,防守球员通常需要采用:急速冲刺接减速防守的小碎步的脚步动作,如果起跳封盖还得避免落地时接触地方身体;这之间的动作差别给膝、踝关节的肌腱韧带压力增加是成倍的。

NFL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前两年联盟出台了对四分卫冲撞动作的严苛保护规则,原因就是四分卫是联盟的比赛资产,大老板们不希望他们球队最重要的资产变得脆弱,这样钱不就很容易白花了么?然后这个规则变化导致的结果就是:让联盟各球队防守锋线的球员擒抱时都得祈祷自己在那一瞬间判断好四分卫手中的球是否已经出手,如果球已经出手还如以前一样强力擒抱就很可能领到犯规。所以当赛季擒抱四分卫的防守球员肌腱韧带类撕裂伤病事故发生率一下子较往年提升不少;这也证明了所有对抗类竞技运动中,因为规则的改变,球员需要适应比赛尺度就往往需要做出更好的防守判断和身体在前冲状态下的急速改变身体运动方向这种动作是极其危险的;可能我们认为的一两个小的规则改变似乎无足轻重,但在打球的球员知道;他们该改变原来的比赛和身体运动方式。

现在是比赛大数据的时代,从联盟高层的角度想比赛需要吸引观众眼球,需要打破常规制造爆炸式数据去试图吸引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商业价值;这是资本世界的大势所趋。这样的大势所趋也势必带来规则的变化,而这些规则变化的背后也给比赛的方式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资本的时代所趋导致规则必然的改变下,球员的打球防守也在深刻变化,这是问题发生根本的必要大环境背景;现在的球员训练时间投入都非常多,场外训练累积的疲劳压力和防守以及进攻的移动脚步模式变化,使得肌腱韧带的张力持续时间压力过高,这就是现在球员这类伤病增多的具体原因。

六:现在的球员是否更强?

如我前面章节所述,时代的大环境下现在的球员相较上世纪球员训练的总时长和投入的精力都更高;从整体角度考量,球员的普遍综合能力肯定是提升的;只是还需要看什么规则下,而不是仅仅盯着几个历史巨星去谈整体的篮球变革。在同样的比赛尺度下,更多更科学的身体训练和准备的现代球员,整体能力肯定是不会弱的,当然会有顶级天赋无视这些的存在,但请再一次注意:我讲的是普遍性。

从NCAA和美国高中篮球联赛的比赛风格也可以看到:现在的篮球比赛充斥着大量的快速攻防转换,比赛的节奏更快,这点不仅是在NBA得到体现,各个级别的比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现在的篮球需要更强的综合身体素质球员。

除非:你是如奥尼尔般的存在,能够强到去改变历史潮流。

发布于浙江阅读 57619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核心稳定

· 吉林
floorangle好文 但如此好文下面没有啥评论更让我吃惊收起

你想想实战篮球区是虎扑最冷清的专区

亮了(578)
查看回复(1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换个账号又来喽

· 山东

人这么少?我随便说说,本人40➕,打篮球20几年了,年轻时候练力量就是在家举举哑铃,做做俯卧撑,35岁后明显感觉打球爆发力,腿部力量跟不上了,2,3年前进健身房进行系统训练,每周2次健身,1次拳击,健身后的效果就是增加了腿部力量,膝盖基本打球后不太会疼了,增加了对抗力量,一般野球局对抗基本不吃亏,对了投三分也更轻松了,命中率提高了不少。

亮了(208)
查看回复(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