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极拖鞋--361戈登拖鞋 付费版测评

avatar
关注

 

正好两双都有,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穿着感受。63kg体重,正常足弓,两双鞋都是43码。忍不住从吐槽态极一代拖鞋开始。

 

 

首先,态极上脚的感受,除了软弹度好(比1.0plus硬,比6371也硬一点),其他方面都是比较拉胯的。最拉胯的体验如上图,我的自然穿着状态下,大拇指是直接踩在外圈黑色橡胶上的(红圈所示),而不是态极中底上。而且,脚跟鞋没法保持在一条线上,我的脚的垂直方向是红线,而鞋子的中心方向是蓝线,我服了。不是我故意歪着穿,而是上鞋面的结构会让脚自然地变成这个角度,后面会介绍。

 

 

361戈登一代没有出现上述现象,大拇指完整的踩在中底上。基本没感觉踩出边缘过。(这配色还是肤色白的人穿好看)

 

 

态极的上鞋面开得非常高,我的脚背距离鞋面有整整一指的距离,难受。侧面包裹不错,但走路时侧面包裹借不上力,还是需要带着上鞋面走路。磨脚背的原因就在于,上鞋面大部分是空的,脚背只能通过侧面到上面的交接处受力,加上本身拖鞋有相当重量,导致局部压强过大而磨皮肤。可以说是很nc了。

 

 

脚背:注意看态极的上鞋面开口形状,又高又尖,谁特么脚背长这形状啊。开口形状尖,导致脚背不能均匀受力,自然就磨脚背了。361戈登的上鞋面就平滑多了,脚背的受力面积更大,nfo中底和外包裹的材质轻(好像是quickfoam lite吧),局部压强过大磨皮肤的问题基本不存在。当然上鞋面的舒适度跟不能湿水的海绵材质还是比不了。脚背这一项上361完胜(没试过走长距离,不确定走久了磨不磨)。

 

侧面包裹:态极的侧面包裹挺好。361的侧面设计得很宽,几乎没有包裹,虽然不影响,但稍微窄一点会更舒服(当然需要兼顾宽脚用户)。

 

中底:态极相对较硬,比态极1.0p和6371都硬一点。361戈登的中底更高(见红蓝线高度对比),脚感比态极软,下陷空间更大,不稳定性更高。初上脚脚感非常爆炸,没穿过软弹科技的人一定会有惊喜,属于比较激进的软弹脚感设计。对应的,长时间的站立,会消耗一定的精力。这个原理跟骑单车是一样的,单车慢的时候是比较难控制平衡的,需要更多的精力,而骑得快了反而好控制平衡。所以软弹的脚感,在快速走路时,反而是比较轻松愉悦的,但静态控制站立稳定时,小脑需要投入更多关注,也对应会增加精力消耗。比如站着煮一顿饭,会比硬中底的拖鞋稍微累一点点。对于稍有一点点运动基础的人来说,这点消耗忽略不计。如果是没有穿过软弹科技的朋友,强烈推荐尝试361戈登拖鞋,很爆炸。我个人的话,相对喜欢态极的中底多一点,但肯定还是选361。

 

足弓支撑:上个帖子提到我觉得有足弓支撑的鞋比较舒服。上图可以看到两双鞋的足弓处都是有抬高的。态极的足弓支撑感更明显,361只有轻微的感觉。可能因为361的后掌偏高,也可能是态极穿了接近一年后掌踩塌了一点?Anyway,足弓处是态极更舒服。

 

 

外型上,361比态极明显大一圈,上鞋面的面积更大,也是增加受力面积的有效设计。

 

 

最后又到了吐槽匹克的环节。发布会就不能请个稍微有点口才的人讲嘛,非要自己上,这PPT做Presentation的水平,秀下限。去年2.0正代发布会上,说有粉丝问态极做拖鞋的话,防水吗能洗澡吗。老总说嗯拖鞋还有不防水的?当时就被尬晕了,兄弟,你一个国内前几大的鞋厂,别说竞品调研了,对鞋有点基本的了解不过分吧?连对鞋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怎么会好意思上去做发布会?我真是晕了,兄弟,真的你这样去面其他公司,第一轮人就没了。然后拖鞋1代,到现在也快一年了吧,也没见改款出来,磨脚背的事就没下文了?不需要继续进步了?天天就卖个联名配色割韭菜呗?3.0的发布会,大谈特谈要做科技企业,3D打印、北美设计部、Pebax发泡,通通都有。大哥,我真是服了,你看看你的旗舰产品什么水平。最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就开始PPT骗风投了?看看李宁、361、特步、安踏,甚至是国乔,都在往土潮分家的方向走,产品力肉眼可见的集体爆发。还能说啥呢,3.0正代不到300以下我肯定不买。

 

没错,我就是精神股东。

发布于广东阅读 2404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黑衣_Ko

· 广东

楼主买6371的运动鞋多大码?361要不要买比运动鞋大一码?

亮了(11)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