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童年朱佑樘的二三事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明史·孝宗本纪》
1469年深秋,大明成化五年。
女史纪氏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怀孕了,作为明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藤峡起义的余孽,作为被韩雍掳来的广西土司的女儿,有机会侍寝并且怀上了龙胎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宪宗皇帝(朱见深)儿子早夭,现下并无子嗣,这个龙种很有可能将来得继大宝。到现在看来,纪氏的未来是光明的。
但在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她怀孕的事情被一个人知道了,而这个人,这个人下的命令,很有可能是纪氏和她肚中胎儿的催命符。
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万贵妃,自从她独霸后宫以来,万贵妃一直下大决心,希望自己独占朱见深,耳目众多,爪牙遍布,随时有人向她检举揭发宫廷斗争的最新动向。朱见深的那一夜风流当然瞒不过她的眼睛。
在史料当中记载是这样说的:妃益骄。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见斥逐。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明史·万贵妃传》。这句话的意思是:万贵妃这人非常的跋扈骄横,一旦有太监宫女不合她的意,立马就要驱逐。如果皇帝临幸了某个女人,被她下毒手堕胎的不计其数。
图:万贵妃像
而当时的明宪宗朱见深,由于迷信方士、喜好炼丹。春药、仙丹等早已毁坏了他的身体,导致自己的大儿子早夭之后,一直都没有子嗣。加上他性格的原因,有强烈的恋母情节,对万贵妃这个大他19岁(有说法是17岁,有说法是21岁)的女人从来都是言听计从,以至于当时纪氏怀了龙种这件事情被压制在了少数几个人的圈子里。
由此,纪氏被万贵妃打入了冷宫,十个月之后,一个头发缺了一角的男婴诞于冷宫,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大明朝所谓的“弘治中兴”的主人公。
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明史·万贵妃传》(这一条个人存疑)
“初,皇妣纪氏得幸有娠,万贵妃既觉,恚而苦楚之。上令托病出之安乐堂,以痞报,而属门官照管。既诞皇子,密令内侍近臣谨护视之。及悼恭薨后,内庭渐传西宫有一皇子。”——明·尹直《謇斋琐缀录》(成化年间侍讲学士,此为他的个人笔记,可信度较高)
没有特护病房,没有丈夫在身边殷勤关爱,咩都冇。
这个苦命的孩子,最终还是生了下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任何母亲在这一刻,望着这团身上掉下来的肉,皆是满心欢喜。惟独朱祐樘的母亲——宫女纪氏例外。她望着啼哭的朱祐樘,眼睛里充满了无尽的愁苦和悲伤。
图:纪妃像
纸终究包不住火,万贵妃知道了被她打入冷宫的那个宫女生下了一个男婴,强烈的权力欲望和嫉妒心蒙蔽了她眼和心。风雨欲来,屋外的黑影被摇摇曳曳的烛火照的忽明忽暗,屋内的纪氏在痛苦的分娩。生下来后,黑影走进屋内。纪氏一愣,然后抱着孩子苦笑了一下:进来的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中国宦官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监张敏,万贵妃的亲信太监,常年来张敏负责落实前面提到的万贵妃下毒手堕胎的实行者。
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明史·张敏传》。
他来干什么,纪氏很清楚。他要干什么,纪氏也很清楚。
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明史·孝穆纪太后传》
那么,张大公公会不会像以往一样,绝情的把这个,把这个未满三朝的婴儿推向他“原本”应该去的世界?
张敏今天很不对劲,他看着这对苦命的娘儿俩,并没有露出任何的阴冷气息,相反,却有一种从未见过的柔和与慈爱。
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明史·张敏传》
可以看出,张敏这人,虽然帮助万贵妃做了很多昧良心的事情,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hold的住。那么,为什么张敏之前不做这个事情,而现在才来做?良心发现?
在我看来,有三个原因:
一、张敏单纯的认为宪宗皇帝还算康健,三十不到呢,总还是能生的(后面其实也有证明)。
二、是来自万贵妃的压力,万贵妃雄霸后宫,刚刚我们也说了,“妃益骄。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见斥逐”,张敏还不想放弃太监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所以他不得不帮着万贵妃去做那些事情。
第三、则是自己良心发现,做了这么多昧良心的事情,人在做,天在看,说自我救赎也好,说运气好也罢。总之,小小朱祐樘度过了他出生以来的第一个难关。
不得不说造化弄人,朱见深朱佑樘父子两童年的遭遇是何等的相似。
幸运的朱佑樘被藏起来后,这个秘密被保护了下来,整整五年,万贵妃竟然很天真的认为这个孩子早已被处理掉了。这不能不说一个奇迹。这里,我有必要也介绍一下朱见深,当时正值朱见深的父亲英宗朱祁镇被俘,叔叔朱祁钰监国。在那场废立太子的风波里,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当时叫周贵妃)为了自保离开了他,和他划清界限,把幼小的他扔在了孤零零的王府里,那时朱见深才两岁,而遇见了大他十九岁的万氏,朱见深畸形的成长历程,正是从此开始。此是后话,暂且不表。由此可见,朱佑樘和他父亲比,悲惨的同时,还是相对来说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生下来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只有一个永远不长胡子的大叔和几个善良的宫女姐姐陪在自己身边。没有童趣,没有玩乐。
吃的是百家饭,炼的是自己的赤子之心。就这样,朱祐樘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勺的被宫女和纪氏拉扯大了,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来了,这毕竟是血统高贵的龙子,吃穿用度方面不是几个宫女能负担的起的,穿的用的可以马虎,可小孩毕竟是小孩,在吃一方面大家不敢马虎。于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小朱同学的“养母”出场了。
后孝宗生于西宫,后保抱惟谨。孝宗即位,念后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官其侄锦衣百户。正德四年薨。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持不可,乃以妃礼葬。——《明史·废后吴氏传》
这个人就是因殴打万贵妃被废的前皇后吴氏,吴皇后是谁呢?吴皇后是朱祁镇为朱见深指定的妻子。这个吴皇后的父亲是羽林前卫指挥使吴俊,舅舅是曾在曹吉祥叛乱中救过朱祁镇命的怀宁侯孙镗(前文提到的北京保卫战的守城功臣),堪称将门虎女,大有来头。
作为朱见深的结发之妻,嫁给朱见深时她才16岁,而万贵妃呢,当时已经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熟妇了,16岁骄傲的花骨朵总是瞧不起三十多岁老荷叶的,青春无敌。当然,万娘娘从来就不是个省油的灯,经常在吴皇后面前趾高气昂不说,经常惹怒吴皇后。吴皇后心里暗想,这个黄脸婆哪里比我好?长相粗俗,性格泼辣,生就是一副管家婆的嘴脸,让人生厌,皇上怎么会对这样的女人着迷?真是想不通!
带着一丝醋意,吴皇后不再给万贞儿留面子,她要拿起皇后的尊严,杀杀这个女人的威风。谁知道,她才对万贞儿加以呵斥,万贞儿竟反唇相讥,大骂皇后不止。吴皇后忍无可忍,下令对万贞儿施以杖刑。
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明史·废后吴氏传》
所有人都不懂万贵妃之于宪宗皇帝的意义,吴皇后当然也不懂。万贵妃是宪宗皇帝一生的挚爱,宪宗皇帝绝对不能容忍任何人,对,任何人对她造成伤害。受到如此委屈之后,一个针对吴皇后的阴谋悄悄的诞生了。
很快,老太监牛玉被锦衣卫下狱。宪宗派人严刑拷打,牛玉老迈经受不起,屈打成招,编了一个弥天谎言:当初英宗中意的太子嫡妃人选乃是王氏,吴氏的父亲吴俊行贿于我,给了我一大笔银钱,我才假传先皇遗旨,使吴氏得以正位中宫。宪宗得到牛玉的口供,拿给钱太后和周太后看,要求废掉吴皇后。钱太后大感意外,知道其中另有玄机,不同意废后。周太后偏偏要跟钱太后唱反调,支持儿子废后。钱太后无奈,只好向宪宗母子妥协,废后成为定局。
帝怒,下诏曰:“先帝为朕简求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位,因察其实,始知非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立甫逾月耳。后父俊,先授都督同知,至是下狱戍边。谪玉孝陵种菜,玉从子太常少卿纶、甥吏部员外郎杨琮并除名,姻家怀宁侯孙镗闲住。于是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等合疏言玉罪重罚轻,因并劾大学士李贤。帝怒,徽等皆贬边州判官。——《明史·废后吴氏传》
可怜的吴氏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后,就被万贵妃从中宫踢了出来,天大的委屈也无法向人倾诉。十六岁,如此花季的年龄,常伴青灯,了此余生。
吴皇后看到了朱祐樘,一股母性的光辉散发出来,一见面就喜欢上了这个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顺理成章,她承担了抚养孩子的重任。吴皇后虽然被废幽禁冷宫,可毕竟家底不薄,可以一心一意照料孩子。
一个被万贵妃宫斗下去的废皇后,收留了另一个被万贵妃宫斗下去的孩子。
相对来说,生活便是优渥了许多,吴皇后待他很好,照料他生活,教会他做人,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好人。十多年后,受尽苦楚的朱祐樘把握到权力的利剑时,彼时的他并未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对伤害过他的人反攻倒算。这一切的原因,可能就来自童年时母亲和吴皇后对他的教育。
这样的日子总是在走向正轨,可毕竟是天底下最藏不住秘密的皇宫,孩子终于会长大,深宫内院藏不住一个男人,事情总有一天会传到万贵妃的耳朵里,到那时,靠他们这些下等的宫女太监,还有一个被废了的皇后,根本保护不了这个孩子。张敏每次看着在玩耍的朱祐樘,心里默默的忧虑着。
更重要的是,他不能一辈子做不光彩的私生子,他需要名分,他需要有正常人的生活,他需要父亲。
这个机会,直到成化十一年才等到,这一年,朱祐樘五岁,朱见深三十岁。
成化十一年五月十四日。
这一个早上发生的事情,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朱见深和张敏的那段对答。
清晨,张敏照例为朱见深梳头,一不小心,梳下来几根白发,朱见深一愣,望着镜子中那张渐渐爬上鱼尾纹的脸,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三十岁,不再年轻了。(古人年过三十即可自称“老夫”)
他终于长叹一声,说出了那个藏在他心中多年的心事。
“老将至而无子。”
张敏吃了一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虽然,虽然这个抉择,将会让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
“扑通”一声,张敏跪倒了,愁苦中的朱见深惊讶的回过头,看着这个伺候了他十多年的伴当,然后,他看到张敏满脸泪水,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一声呐喊:
臣死罪,陛下您早就有个儿子!
朱见深如遭雷击般惊愕的半天,眨眼间喜悦的电流冲遍了全身。他颤巍巍的看着早已泪流满面的张敏。。。
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明史·后妃传·孝穆纪太后》
顺理成章,纪宫女被册封为纪贵妃,几个月后,身为长子的朱祐樘被册封为皇子。貌似一切故事已经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了,看上去很美好。
最重要的是,做父亲的给孩子取了名字:朱祐樘。
事情要看两面,看似美好的事物往往并不是那么美好。那个清晨,张敏很平静的向朱见深诉说了一切,包括太子的童年,艰苦的生活,万贵妃的迫害。然后,他平静的回到自己的居所,吞金自杀。(此处张敏去向成疑,他老家县志记载在这件事之后七年才去世)
他清楚得很,在未来的的时光里,朱祐樘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过,万贵妃将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来疯狂打击年幼的朱祐樘,直到把他彻底整残弄废,但张敏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朱祐樘必然要过这一关,能不能闯过去,自己已无能为力对他进行帮助。
“孩啊,娘活不了多久了,以后就由爹爹来照顾你了,你记得,那个穿黄衣服有胡子的人,就是你的爹爹。”
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明史·后妃传·孝穆纪太后》
不久之后,纪淑妃,暴死。
一夜之间,两个朱祐樘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相继离去,一个是赋予了他生命的母亲,一个是保护了他生命的恩人,都从此阴阳相隔。他们用生命,用死亡,换取了朱祐樘参与这场全世界最强国度的权力的游戏的入场券。
压大还是压小?他有多少筹码?他是幸运的,父子相认没多久,就有不少官员上奏早立太子,在他最信任的太监怀恩三番五次的劝说下,犹豫不决的朱见深终于把朱祐樘扶上了太子位。
消息传来,万贵妃快要气疯了。一直以来,她都有一个最单纯的梦想:给朱见深生个孩子,让这个孩子继承大明江山。原先太子位空着,倒还有个盼头,现在盼头彻底没了。
限期内必须解决这个孩子,必须。
PS:本帖小部分内容来自我的自行脑补,太过浮夸的地方乃是经过了部分艺术加工还请谅解,主要内容来自《明史》。
用户0252277977
· 北京大明最喜欢的一个皇帝 可惜命不长
无语的球迷
· 江西可惜自己一夫一妻伤害了明朝,导致朱厚照一死皇位给了他人,也没有好好教育好朱厚照过度宠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