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甄姬被曹丕赐死,或是郭后陷害?
三国时有不少出名的女人,其中的甄皇后,更以王者荣耀的甄姬形象广为人所知。其实甄姬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也很悲哀的历史女性。
甄氏家是高门大户,史书载【世吏二千石】,到其父甄逸为东汉上蔡令,听着有点家道中落的感觉。
甄逸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儿子多举孝廉做官,甄氏是甄家最后一个女儿。史书载她是【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即182年)
甄氏三岁时父亲甄逸去世。甄氏小时候就跟别的女孩不一样,比较文静端淑。
比如曾经家外有人耍马戏,家里的女儿都去围观,只有甄氏不去。大家问她为啥不去看,甄氏说【此岂女人之所观邪?】
甄氏九岁时,就开始读书写字。他兄弟就问她,你一个女人不学女工,读那么多书是想当女博士吗?甄氏回答【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甄氏的特立独行大概就是这样,史书还记载了一些异象之类,我认为都是后人附会,就不说了。
然后到甄氏十几岁的时候,大概是东汉(192年之后),天下大乱,关东军讨董,然后互相兼并。加上天灾闹饥荒,底层老百姓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甄家毕竟是世家大族,高门大户,地主家里有余粮,靠余粮从灾民那里换了许多金银珠宝。
甄氏当时跟家里人商量,认为乱世留财物没用,不如开仓赈灾。原话是这样的【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
甄家全家都同意甄氏的意见,于是如甄氏所愿以粮济民。具体影响和效果史书无载,我认为应该是给甄家增加了许多好名声。
甄氏十四岁时,兄弟甄俨去世。(甄俨官至【大将军掾、曲梁长),甄氏伺候守寡的嫂嫂,一起养育兄弟后代。但是日子久了,甄家特别是甄氏母亲,总有偏心。甄氏于是多次劝母亲,原话是这样【兄不幸早终,嫂年少守节,顾留一子,以大义言之,待之当如妇,爱之宜如女】,于是甄母和嫂嫂的关系得以改善。
当时的河北袁绍最强,所以像甄氏这种大家闺秀,为袁绍中子袁熙所纳,袁熙出幽州,甄氏留在邺城。这是发生在建安年间的事,当时甄氏大约二十岁左右。
然后很快,曹操和袁绍爆发官渡,既而曹操反攻河北。到建安九年(204年),甄氏22岁时,邺城被攻破,甄氏的命运又将大变。
曹丕在邺城破后,直接进入袁绍府内,发现了甄氏。这件事情史书记载略有不同,总体差不多。大致是甄氏当时和袁绍妻刘氏在一起,曹丕特意细看了甄氏的脸,觉得很漂亮。
于是曹操就就给曹丕纳了甄氏。甄氏期间生了东乡公主,以及曹叡,即日后的魏明帝。
另外提一嘴,现在有把曹叡叫袁叡的说法,即认为曹叡是袁氏子。除了袁熙纳甄氏和曹丕纳甄氏并有宠,这两件事相隔太近外,还有史书记载的原因。
明帝纪在明帝死后,记载魏明帝曹叡【时年三十六】,这和之前曹丕纳甄氏的年份对不上。如裴松之所说,即使把改年都算上,曹叡也不过三十五,早一年的话,就不是曹丕纳甄氏的时候。
当然这只是一种怀疑,并不足以确定曹叡身世。
甄氏在后宫的时候,裴注魏书洋洋洒洒记载了她诸多贤惠明理的事迹。诸如什么建议文帝【广求淑媛,以丰继嗣】,劝文帝留下即将被送回娘家的任氏,和卞皇后交情至深等等。这些陈寿均没有采纳,大概是这些记载有些夸张,比如建议文帝【广求淑媛,以丰继嗣】这条,以女人的视角看,很难想象。
此时应该是甄氏最受宠爱的时候,曹冲病死后,曹操还令和甄家已故女合葬,配冥婚。当时的魏臣吴质和刘桢都因对甄氏不礼貌而受到过严厉处罚。
到了延康元年(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改年),曹丕继王位,五个月后,曹丕南征,甄氏留邺城。再五个月,曹丕代汉,是为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至此已经和甄氏分开大半年。
按理说曹丕当皇帝了,甄氏该飞黄腾达了,但是没想到事情急转直下。
曹丕称帝,献帝为山阳公,山阳公献二女给曹丕联姻,其中的郭皇后,李贵人(郭皇后有传,李贵人亦有零星记载)都得到曹丕宠幸,于是甄氏逐渐被冷落。
甄氏心里不满,口出怨言,曹丕听闻发怒,亲自派遣使者赐死甄氏。这是黄初二年六月的事。距离文帝继位不到一年。
甄氏都没做上皇后。甄氏死后两年左右,郭氏立为皇后,是为文德郭皇后。
有关曹丕赐死甄氏这事,王沈魏书多有避讳,甚至虚饰为甄氏病死,裴松之以及《史通》等都严厉辩驳过,我就不多说了。
但是故事到这还没结束。我们知道甄氏可是生了魏明帝的,是明帝生母,郭太后是养母。
魏明帝继位,给母亲平反追谥立庙不在话下。又在太和年间大封甄氏娘家,追谥甄逸,当时的后代甄像官至虎贲、散骑常侍、伏波将军、射声校尉。甄像死后,儿子甄畅年纪轻轻也当上校尉,散骑常侍。甄家荣华富贵史书记载颇多,不胜枚举。
大约在甄家飞黄腾达的同时,魏太和三年,文德郭皇后去世。
光从陈寿三国志中【是月,后母薨,帝制缌服临丧,百僚陪位。】,以及郭皇后传,并看不出什么异样。
非要挑些毛病,就是陈寿在甄皇后传写到甄家在明帝时封官受赏,突兀地记载郭皇后之死,然后接着又说甄家赏赐之事。
有了裴注的补充,我们大概能知道更多信息。魏略和汉晋春秋并载,郭皇后之死,和魏明帝有关。
《魏略》载魏明帝追究生母甄氏之死,郭皇后【以忧暴崩】。扶养过明帝的李夫人在郭后死后告诉明帝,甄氏是因为郭后陷害至死,死的时候都不体面,披发覆面,魏明帝听得泪流满面,指令郭后下葬也以发覆面。
《汉晋春秋》载,甄氏之死,起由郭后受宠。甄氏死后,披发覆面,糖糠塞口不能申冤,死相甚惨。郭后立为皇后,扶养明帝曹叡,曹叡心里清楚,常心怀怨恨,经常哭着质问郭后生母死状,郭后说:“先帝(指曹丕)亲自杀的,为何要责问我?而且你是先帝儿子,怎么能追怨父亲,进而为生母妄杀后母?”明帝大怒,逼死郭后,敛葬如甄氏一样披发塞口。
于是查看诸传,不难发现甄氏是和郭后争宠而废,究竟是不是郭后陷害,这倒不好说,但是甄氏死相甚惨,应该是事实了。
甄氏这个人,即使魏书等有所溢美,按诸书载,也还是一个温婉贤淑,通达体量的大户人家女。失宠后嫉妒怨言,我看是人之常情,但是到了帝王家里,却是如此悲惨。
另外野外还传言曹植曾看上甄氏,被曹丕先纳,曹植朝思暮想。后拜文帝,甄氏已死,望见甄氏的旧物,睹物思情,做了一篇《感甄赋》,即日后的《洛神赋》。这都是小说题材,不足为信了。
盼良家下海劝风尘从良
· 浙江因为王者荣耀广为人所知?不是因为洛神赋吗?
刺客大师艾吉奥奥迪托雷
· 辽宁甄姬以王者荣耀的形象广为人知?我还说因为三国杀广为人知呢